空間信息服務保障中國商船北極東北航道安全通航

2020-08-12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8月12日電(記者 張之豪)近日,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北極環境遙感與數值模擬合作平臺建設」項目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李曉明研究員團隊探索了利用遙感數據、模式預報數據輔助商船北極航道安全通航的方法,並形成了一套較成熟的自動化程度高的衛星遙感數據處理流程和海冰、海洋動力參數檢測、反演算法。相關工作為今年夏季我國「天恩輪」和「天佑輪」商船的安全通航提供了重要的空間信息服務保障。

隨著北極海冰季節性持續消退,北極航道利用成為現實。其中,北極東北航道是連接東北亞和北歐的最短可行航道,比傳統航線縮短大約三分之一航程。受季節所限,船舶只能在夏季海面冰況較好時通航,但航道上依然可能存在較為嚴重冰情,使船隻受困,引發險情。利用高時空解析度的空間觀測技術,尤其是具有全天候全天時觀測能力的合成孔徑雷達等微波傳感器,可以對航道上的海冰、海況進行近實時的觀測,進而對航道上的冰情、險情進行及時的預警。

在「天恩輪」和「天佑輪」商船安全保障服務中,該團隊黃冰清博士研究生組織團隊利用合成孔徑雷達數據,提供了近實時的高空間解析度遙感影像數據和海面風場反演數據以及高精度的海冰檢測結果,同時也提供了模式預報風場數據、海冰覆蓋數據、海冰覆蓋變化數據、海冰密集度數據等7類數據,提供服務保障96次。

此次北極通航安全保障服務是一次成功的衛星遙感數據示範應用,提高了空間信息觀測技術在航運安全保障領域的應用能力,為北極通航的船隻規避風險提供了重要的科學指導,為北極夏季通航取得可觀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奠定了技術基礎。該團隊下一步將為更多的北極通航船隻提供安全保障服務。

今年夏季,中遠海運「天恩輪」作為首發商船從國內起航取道北極東北航道前往歐洲,「天佑輪」隨後也從歐洲港口通過東北航道東行返回國內,預計均在8月中下旬抵達港口。其間,兩艘中國商船安全途徑了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楚科奇海等風險較高區域。

來源:中國日報

相關焦點

  • 空間信息服務保障商船在北極東北航道安全通航
    12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該研究院李曉明團隊利用遙感數據、模式預報數據輔助商船北極航道安全通航的方法,探索形成了一套自動化程度較高的衛星遙感數據處理流程和海冰、海洋動力參數檢測、反演算法,從而為今年夏季我國「天恩輪」和「天佑輪」商船在北極東北航道安全通航提供了重要的空間信息服務
  • 【中國網】空間信息服務保障中國商船北極東北航道安全通航
    【中國網】空間信息服務保障中國商船北極東北航道安全通航 2020-08-13 中國網 【字體:大 中 小】 相關工作為今年夏季我國「天恩輪」和「天佑輪」商船的安全通航提供了重要的空間信息服務保障。  隨著北極海冰季節性持續消退,北極航道利用成為現實。其中,北極東北航道是連接東北亞和北歐的最短可行航道,比傳統航線縮短大約三分之一航程。受季節所限,船舶只能在夏季海面冰況較好時通航,但航道上依然可能存在較為嚴重冰情,使船隻受困,引發險情。
  • 【中新社】中科院空間信息服務保障中國商船安全通航北極航道
    (中科院空天院研究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12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獲悉,該院李曉明研究員團隊在衛星遙感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今年夏季獲得成功應用示範,為兩艘中國商船安全通航北極航道提供了重要的空間信息服務保障。
  • 空間信息服務保障中國商船安全通航北極航道—新聞—科學網
    近日,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北極環境遙感與數值模擬合作平臺建設」項目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李曉明團隊探索了利用遙感數據、模式預報數據輔助商船北極航道安全通航的方法,並形成了一套較成熟的自動化程度高的衛星遙感數據處理流程和海冰、海洋動力參數檢測、反演算法。相關工作為今年夏季我國「天恩輪」和「天佑輪」商船的安全通航提供了重要的空間信息服務保障。
  • 中科院空間信息服務保障中國商船安全通航北極航道
    中新網北京8月12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獲悉,該院李曉明研究員團隊在衛星遙感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今年夏季獲得成功應用示範,為兩艘中國商船安全通航北極航道提供了重要的空間信息服務保障。
  • 提防海冰與惡劣天氣,這個科研團隊為行駛在北極東北航道的中國商船提供安全預警
    近日,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北極環境遙感與數值模擬合作平臺建設」項目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李曉明研究員團隊探索了利用遙感數據、模式預報數據輔助商船北極航道安全通航的方法,並形成了一套較成熟的自動化程度高的衛星遙感數據處理流程和海冰、海洋動力參數檢測、反演算法。相關工作為今年夏季我國「天恩輪」和「天佑輪」商船的安全通航提供了重要的空間信息服務保障。
  • 中科院科研團隊為北極航道通航提供信息保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1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該院研究員李曉明團隊探索了利用遙感數據、模式預報數據輔助商船北極航道安全通航的方法,並形成了一套算法,為我國兩艘商船「天恩輪」和「天佑輪」安全通航北極航道提供了重要的空間信息服務保障。
  • 中科院科研團隊為北極航道通航提供信息保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1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該院研究員李曉明團隊探索了利用遙感數據、模式預報數據輔助商船北極航道安全通航的方法,並形成了一套算法,為我國兩艘商船「天恩輪」和「天佑輪」安全通航北極航道提供了重要的空間信息服務保障。
  • 雪龍號船長:北極東北航道"通航"時代已到來
    「雪龍」號船長王建忠17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根據「雪龍」號此次航行實踐來看,北極東北航道「部分通航」時代已到來,但商船通航仍須面對不少挑戰。  北極東北航道指西起北歐,經巴倫支海,沿歐亞大陸北方海域向東,直至白令海峽的航道。
  •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北極東北航道通信保障工作研究取得四方面成效
    01主要工作開展情況2014年對我國首航北極商船「永盛輪」開展調研,掌握了北極航行相關通信服務情況。2015年至2017年與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聯合開展理論研究,編制了《北極航線船岸短波通信方案》《天津海岸電臺北極航線(東北段)短波通信天線系統方案》。
  • 西北研究院在北極東北航道未來可通航性研究中獲進展
    隨著北極海冰範圍與厚度的減小,北極航道的通航潛力將得到顯著提升。東北航道是連接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捷徑,可以縮短東北亞至歐洲地區的航行距離,與傳統的經過馬六甲海峽和蘇伊士運河的航線相比可節省大約1/3的航程。該研究利用非結構網格模型對北極歷史海冰狀況進行分析,並基於加拿大航運模型對CMIP6兩種共享社會路徑(SSP2-45和SSP5-85)下北極東北航道的未來可通行狀況進行評估。
  • 你所不知道的北極航道
    2018年7月, 亞馬爾項目向中國供應的首船液化天然氣(LNG)通過北極東北航道運抵中國石油江蘇如東LNG接收站,開啟了亞馬爾項目向中國供應LNG的新篇章。近年來,隨著北極航道的商業價值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航運公司開始試水北極航道。與傳統歐亞航道相比,北極航道總航程與航行時間較短,這意味著船舶燃料、人工、物料包括資金價值等與時間相關的成本也較低。
  • 北極東北航道「冰上絲綢之路」
    而絲綢之路上的一條條航道成為這些成果和影響力的見證者。在此次央視記者行走「一帶一路」的線路中,有一路記者走的是北極東北航道。這條航道又被稱為「冰上絲綢之路」。跟隨中遠海運集團建造的冰級輪「天恩輪」,8月4號從江蘇連雲港出發,取道北極東北航道,從西太平洋,經白令海峽,跨越北冰洋前往歐洲。全程18520公裡。這條航線比傳統航線節約航程12天。
  • 中國首船亞馬爾液化天然氣經北極東北航道運達
    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項目——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向中國供應的首船液化天然氣(LNG)當天抵達中國。本次的液化天然氣是通過北極東北航道運抵中國石油旗下的江蘇如東LNG接收站,交付給中國石油。LNG船在如東接收站停靠(人民網 圖)這是亞馬爾項目首次通過北極東北航道穿過白令海峽向中國供應LNG。冬季北極冰蓋太厚,現有LNG運輸船無法航行。只有當冰面在夏季變薄時,LNG船才能使用北極航線。
  • 穿越「傳說中的航道」北極東北航道 為中國開闢冰上絲綢之路
    中遠海特船長吳廣鋒: 穿越「傳說中的航道」北極東北航道 為中國開闢冰上絲綢之路 航行在北極東北航道上的商船。吳廣鋒站在船頭,眼前的海洋一望無垠,這是他首次踏上北極航道,同時也是自2013年首次開闢北極東北航線商用航道以來,中遠海特第三次北極航行。  北極東北航道是中國聯通歐洲、亞洲的最短海上路徑,在貿易、能源、資源等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該航道突出的經濟和戰略意義,使其備受世界各國的關注。
  • 中企已完成22航次北極東北航道航行任務
    中新社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 龐無忌 周銳)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俞曾港30日在此間透露,2013年至2018年,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共派出15艘船舶,完成了22個航次的北極東北航道航行任務。2013年,中遠海運特運開始探索北極航線。
  • 多國加入北極航道油氣博弈 俄專家明確抵制中國
    亞歐貿易期待新航線  北極地區另一開發焦點是逐漸融冰條件下的新航線開發,中國作為近北極國家,無疑將大大受益於此條線路,具有極強的商業現實意義。  所謂的北極航道由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亞沿岸的「東北航道」(又稱北方航道)構成。
  • 記者手記:航行在世界最北航道上——穿越「冰上絲綢之路」見聞
    新華社「天健」輪9月22日電 記者手記:航行在世界最北航道上——穿越「冰上絲綢之路」見聞新華社記者劉詩平當地時間21日清晨,中國貨輪「天健」輪沿著挪威西海岸駛出北極圈,繼續向丹麥埃斯比約港進發
  • 北極航道意味著什麼
    東北航道的自然條件總體較好,小部分航段很早就可以通過商船。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挪威的皮毛商就在夏季頻繁穿梭於喀拉海,美國捕鯨者及商人則穿過白令海峽經楚科奇海直達葉尼塞河口,與當地部落進行貿易。俄羅斯一直將東北航道歸入自己的領海範圍內。1912到1914年,他們在東北航道沿線建立了3個無線電站,組建了西伯利亞輪船公司。
  • 北極海冰精準預測,不僅僅關係氣候變化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最近發布了今年北極海冰最小覆蓋範圍預測結果,根據該所海冰研究團隊研發的北極海冰集合同化數值預測系統,2019年9月北極海冰覆蓋範圍最小值約為420萬平方公裡,接近歷史第二低值。  北極海冰覆蓋面積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北極海冰面積與人類生活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