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35年前,8人49條狗用最原始方式徵服北極

2021-01-09 一寸蟲奇聞

萬丈冰脊突兀縱橫,萬裡長空凝結著冰晶的雲彩下方,一女七男,八位科學家及探險家帶領著四十九條嚴格挑選的雪橇犬,組成了一支披荊斬棘的科考探險隊伍。

他們懷著必勝的信念決心,冒著生命的危險,完全依靠自身力量,用人類和雪橇犬的血肉之軀,與地球最荒涼惡劣的環境和氣候對抗。

時間的輪盤撥回到35年前的3月份,這支科考探險隊伍正式開始向北極地區進發了。一架飛機掠過蔚藍的天空,悄悄地降落在北極圈外。

負責帶隊的斯蒂格帶領著一行人等下了飛機,周圍的世界潔白而又耀眼,連綿不絕的冰山雪原,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刺目的光華,等待他們的就是充滿變數的北極之旅。

隊員整裝待發,檢查好裝備器材之後,全體隊員立即行動起來,把雪橇犬分為五隊,狗群拉著雪橇,從遠處看好像一列冒著滾滾蒸汽的小火車,緩緩地一路向北,雪橇犬們呼出的熱氣形成了一道霧帶,也不停地向北方延伸。

科考隊這次徵服北極的方式和以往不同,隊員們準備採用最原始的探險方式,不藉助任何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設備,只憑藉探險隊員和雪橇犬的力量,到達北極的極點。

初始計劃這次活動大約需要60天的時間,隊員們早已準備好接受最嚴峻的考驗,即便是路途之中遇到再兇險的情況,隊員們絕對不會依靠藉助現代化工具來脫困,也不會向外界求助更多的援助和補給。

雖然前期準備工作非常充分,但是在隊員們進入北極圈後不久,立即發現現實中的困難要比想像中的嚴酷得多,僅僅是第一天的行程,他們就遇到了阻礙。由於冰坡太陡,狗拉雪橇在上坡的時候根本無法動彈。

狗群在前面竭盡全力地拖拉,而隊員們在後面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雪橇才一點一點地向前移動,十來分鐘之後,狗和人都已經上氣不接下氣,異常疲憊,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隊員們也只向北推進了兩千米。

在北極的第一夜也是令人難以忘懷的,從北冰洋上吹來的凜冽寒風讓夜晚的氣溫下降到60攝氏度左右,隊員們從來沒有在過如此低溫環境休息過,人們的臉都凍僵了,隊員傑夫和布倫特的手指在白天就已經凍傷了。

在平時搭建一個帳篷是件非常容易辦到的事情,但在北極地區卻是相當困難,低溫環境甚至讓隊員們的手指失去了知覺,任何動作變得異常僵硬。

在用手拉冰冷的尼龍繩索時,雙手很快就會凍僵,每幹幾分鐘活,就必須在附近跑上一會,讓自己稍微暖和一會兒再回來接著工作。最後隊員們還是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把帳篷搭好了。

在帳篷裡,隊員們穿著防寒大衣,保暖帽服和連指手套,不敢露出一點肌膚,全副武裝地鑽進木乃伊式睡袋裡,隊員們這樣休息,除了最大限度的保暖還為了最快速度鑽出睡袋,隨時啟程。

隊員的睡袋充絨量都達到了10斤左右。但是儘管保暖工作做得如此縝密,睡覺時他們依然凍得無法睡著,渾身哆嗦。進入北極圈的第一夜,他們就仿佛置身於一個的看不到盡頭的冰冷煉獄一般。

隔天,隊員們準備分為兩組,第一小組輕裝上陣繼續向北前進探路,第二小組留下來帶著比較笨重的科考設備雪橇緩慢推進。

由於第二隊的隊員比較少,再加上每個雪橇的重量就有1000斤左右,這樣一來靠狗的拉力和人的推力明顯不夠。為了減輕人和狗的負載,隊員們卸下了雪橇上的一半的裝備,這樣使前進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但是用這種辦法只能說利弊參半,隊員每前進一段路程之後,就要卸下裝備,空出雪橇再折回,裝上另一半裝備,如此來回折返,使向前的路程都增加了一半,還耗費了大量體力。

北極之旅是異常艱苦的,每當遇到暴風雪,狂風裹挾著大雪橫掃而來,如呼嘯的鋼鞭抽打在隊員們的臉上和身上,寒冷帶來鑽心的疼痛,痛徹骨髓。隊員的臉上,帽子手套上都沾滿了雪,嘴裡呼出的熱氣在帽子上結成了一個個冰柱。

經過四天的跋涉,隊員們一共才向北行進了十六千米,對整個北極之旅來說,這段路程也只是剛剛開始,但極度的嚴寒已經在隊員的身上留下了殘酷的印記。

彼時37歲的羅伯特是一名研究冰川的科學家,因為雪橇在一個陡峭的冰脊上不慎翻倒,導致他的鼻子不慎被撞破了,在正常溫度下,這可能只是刮擦的小傷,可是在極度嚴寒的北極地區,卻變成了令人難以承受的災難。

這導致他的鼻子變得又腫、又紅、又歪,他的鼻翼兩側還粘著一塊因為凍傷而發黑的結痂,更加痛苦的是受傷的鼻部皮膚不停地解凍和冰凍,起泡和結痂使他的皮膚出現了一道道裂痕,化膿和感染使他久久不能痊癒。

因為精神高度緊張和高強度的體力消耗,布倫特、保羅和羅伯特三個人出現了流行性感冒的症狀,陸續開始出現腹痛,嘔吐和發燒時刻伴隨著他們;35歲的生物學家傑夫,他的四根手指已經凍得發黑,連攥緊拳頭都感到非常困難。

然而,這些所有的困苦和磨難,都無法撼動隊員們的鋼鐵意志,沿途中隊員們都認真地做著本職的科考工作,沒有一個人抱怨嚴寒帶來的不適感覺。

第13天,隊員們進入北極剪切帶,這個區域的氣候和環境更為惡劣,橫阻在前方道路上的冰脊一道接一道,有的坡度甚至達到了60度,這對於狗拉雪橇來說充滿了危險性。

這一天羅伯特在雪橇上駕馭狗群,剛剛翻越一道陡峭的冰脊後,雪橇突然間失向右側翻,羅伯特也翻倒在地,沉重的雪橇頃刻間壓在了他的身上,他的肋骨嚴重壓傷,出現了骨裂。

這場意外給北極之旅的前景蒙上了一層暗淡的陰影,形勢一度十分嚴峻。隊員們心裡都已經明白,未來的徵途會更加漫長和艱難,隊員們的情緒也變得非常低落,但大家依然在堅持。

在第17天,帶傷堅持工作的羅伯特很不幸地再次受傷,已經骨裂發炎的肋骨傷勢愈發嚴重了,他現在什麼也幹不了,只能勉強地一瘸一拐地跟在雪橇後面,蹣跚的隨行也讓他的傷口震動,帶來陣陣劇痛。

隊醫時刻關注著他的病情,隊員們也一起鼓勵他,但是越是這樣就越讓羅伯特感到自己已經成為隊伍的包袱,為了大局著想,他含淚要求退出。臨別之際他擁抱了全體隊員,並叮囑隊員們克服困難不能再半途而廢,一定要到達北極點,這番最後的告別,鼓舞了意志消沉的隊員們。

目前為止,現在還剩下7個人和42條狗,他們依然在風雪中繼續推進。時間來到了4月11日,也是遠徵北極的第三十五天,隊員們進入到冰面異常粗糙凹凸不平的區域,雪橇在上面行走時得克服極大的摩擦力。

其中有一天,隊員們努力了幾個小時,僅僅向前行進了500米,如果長此以往,雪橇上只餘下45天的補給,估計絕對無法堅持到完成整個旅程,隊員們的臉上愁雲慘澹,難道就真的別無他路可尋嗎?

無可奈何之下,隊長斯蒂格決定採取應急措施,原地捨棄了不少裝備,來減輕雪橇的重量,總算成功穿越了這個區域。但情況沒有絲毫轉機,厚厚的積雪和一道道冰裂,成為了隊員們前進新的阻礙。

隊員們步履艱難地在冰脊交錯的迷宮中越陷越深,正當人們都開始對這次北極之旅感到絕望時,在前方負責探路的傑夫突然狂舞著手臂奔回來,高興地大喊大叫,他發現了新路。

原來繞過這一道冰脊,他發現了一個重新結冰的巨大水道,一直向北延伸,冰面非常的規整光滑光潔,沒有任何障礙物。和以前一個多月的路況相比,在上面可以輕鬆地推動雪橇,這種行進方式簡直就是一種享受。

隊員們歡欣鼓舞,憂鬱的心情一掃而光,一路前行向北,冰面平坦,沿途的進展也神速,人們的心中都在祈禱希望這條冰路不要突然終止。

但是好運氣總有用完的那一天,在第45天的下午,平坦的冰面突然折向東方,隊員們不得不重新踏上向北的天險之路。4月22日,隊員們開始對北極點發起最後的衝刺,他們把一個雪橇劈碎後當柴燒,再次簡化裝備,並在原地養精蓄銳,直到兩天之後才開始最後一搏。

接連三天,隊員們急速前行,按照計劃,大約5至7天就可以到達終點。但是,在這關鍵時刻,卻出了岔子,負責測定前進方向的保羅發現六分儀出現了故障,現在的問題是無法測得精確的方位數據了。在這緊要的關頭,正確的方向顯得尤其重要,一旦出現微小的差錯,那就代表著要多走許多的錯路。

意外的困難也無法磨滅隊員永遠向前的決心,隊中的地理學家大衛利用太陽測定方向,就這樣隊員們又再次踏上徵程。4月29日,一架加拿大的飛機掠過隊員所在的上空,並從空中與他們用電報進行聯繫,詢問是否需要幫助。

此時此刻,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定位方向,但他們的宗旨就是絕不依賴外界的任何幫助前往北極點,於是隊員堅定地回復電報,有一點麻煩,但他們可以自己克服。飛機收到信息後逐漸遠去了,茫茫冰原上又剩下孤單的幾人和幾十條狗。

在不確定方向的情況下前行,隊員們的心惴惴不安,因為按照推算的時間,他們應該早就到達目標了,可是北極的極點還是沒有出現。再也無法這樣漫無目的地前進了,因為剩下的補給只能夠維持兩天左右,於是隊長決定停止前進,無論如何,也要先把六分儀修好。

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保羅終於找出了癥結所在,原來在一片精密透鏡和微小的準線螺絲上結滿了冰霜,受到冰霜的擠壓後,讀數也就發生了錯亂,從修復後的六分儀測量數據隊員們發現,前幾天他們的行進方向原來一直都在偏向西方,多走了許多路。

在北極之旅的第55天,離北極的極點只有10千米左右了,接近成功的自豪感讓隊員們興奮不已,這時候周圍的景色也變得格外絢麗,陽光普照下的冰雪世界,閃耀出無數豔麗的光點,這些光點又被一個虹環連接起來,地面上一片片的薄冰,形成了一個個粼粼反光的鏡子,令人心曠神怡。

5月2日上午的9點40分,隊員們集體到達北極的極點,大家無不欣然落淚。儘管這次不是人類歷史上首次遠徵北極,更不會是最後一次,但這次北極之旅的意義在於不依賴外界幫助,只憑藉集體意志的支持下完成科考和探險,並最終到達了目的地。

對任何人來說,這次北極之旅,象徵著對自身信心和自我肯定的一次重新認識,他們的徵途在星辰大海!向他們致敬!圖片來自網絡,侵聯必刪。

相關焦點

  • 「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出圈史:從日漫名句到中國航天夢
    這部外傳的第九章的小標題叫 「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わが徵くは星の大海) 指的是主角之一萊因哈特想要徵服遼闊星海的野心
  • 旅行者一號衝出太陽系: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旅行者一號衝出太陽系: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衝鋒耗 • 2014-09-15 16:46:31
  • ​致敬中國航天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致敬中國航天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2020-12-04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徵服王亞歷山大大帝(Fatezero):「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三位王者的名字分別是:騎士王阿爾託莉雅(saber)英雄王吉爾伽美什(Archer)以及本片的主角徵服王伊斯坎達爾(Rider)。三位王者不同的觀點也分別代表了他們的一生以及他們作為「王」的活法。阿爾託莉雅認為:王必須是抹殺自己情感,一心為了王國的存在(犧牲自己)。
  • 大國徵途 | 星辰大海
    從『嫦娥奔月』,到『嫦娥四號』探測器從『玉兔搗藥』,到『玉兔二號』月球車中國航天人,人民日報)中國正在開啟宇宙『新長徵』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在此,借一組數字和圖片致敬每一位百折不撓的航天人(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 地心引力好看嗎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地心引力好看嗎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時間:2016-07-01 01:23   來源:豆瓣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1767年,發現大溪地島的沃利斯探險隊宣稱,他們曾在太平洋落日的餘輝中瞥見過南邊大陸的群山。兩年後,為了尋找傳說中的南方大陸,詹姆斯庫克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場長徵。
  • 8年前的她飛向太空,徵服星辰大海!
    人類歷史上最複雜的「太空科學實驗任務」!「我們在長跑訓練時,別人跑完了,我卻還有一半的距離沒有跑;別人都在旁邊休息時,我就要拖著自己跑不動的雙腿,追趕他們……」落差總能讓原本自信的人洩氣……從小品學兼優的她,卻不得不在航天的現實中重新審視自己:我能不能做好
  • 500年前,歐洲人徵服北極的理由竟是要尋找一條通往中國的捷徑?
    北極,地球的最北點,這裡除了巨大的冰山,就是皚皚的白雪世界,這裡有著世界上最低點的溫度,也保存著世界上最遠古的冰山和積雪。500年來,人類為了徵服這片神秘的未知世界,付出過慘痛的的生命代價,而當時人類徵服北極的唯一理由只是要開闢一條從歐洲通往中國的新航道。
  • 北極探險終點站——徵服北極點
    就在此刻,我們極之美探險隊經過重重冒險,終於順利抵達北極點,圓了我們徵服世界之巔的夢!為了和廣大網友分享這一刻,今天下午剛返回朗伊爾的酒店,我就趕緊迫不及待的來更新了。  有點遺憾的是,我們這次並不是徒步到北極點。
  • 這次他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福晚小星迷參加網龍企業號首屆星迷開放日
    人類再也無法阻止福晚小記者探索宇宙的步伐了,這次他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一篇關於《星際穿越》的非典型影評
    最近,在浙江烏鎮召開的全球網際網路大會上來了很多國內國外的網際網路大佬,他們在談到過去這些年也是心情複雜。阿里巴巴的馬雲在會上提到,改變世界的人很少,但是適應世界的人很多,「每一次革命起來就有很多人很沮喪,然後牴觸革命」、「你的水、食品、空氣是不安全的,手機再好有什麼用呢?」必須承認,科技改變世界的夢想幾乎已離我們遠去。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猶如16世紀開始的大航海時代一般,各個國家爭先恐後的開始了對未知宇宙的探索,不過這次我們中國並沒有像大航海時代那時落於人後。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是啊,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早在古代我們便不乏勇於探索航空飛行的先驅者。在美國華盛頓宇航博物館的大廳內至今還懸掛著一隻中國風箏,在它邊上寫著:「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
  • 網絡流行語科普 少女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少女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4-16 16:3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少女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什麼意思什麼梗? 意思是:少女應追尋的是燦爛、美好的未來。
  • 科幻詩歌:遠航.星辰大海的徵途
    中子星點亮宇宙的心燈引力波召喚著勇者揚帆起航星光燦爛的深處有無窮的秘密那在量子潮水中捲曲著的弦等著誰去將它彈起今後宇宙中將充滿了人類的歌聲傳遍每一個未知的角落引起不同時空不同智慧的共鳴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帕運冠軍侯斌踏上北極點 單腳徵服北極
    臺海網8月23日訊 (海峽導報(微博)記者 駱餘民)北極時間8月4日18時35分,帕運會冠軍、廈門的侯斌(圖)乘坐破冰船抵達北極點。侯斌成功地徵服了北極。昨日,從北極歸來的侯斌接受了導報記者的採訪,講述了他的北極歷險經過。帕運會冠軍侯斌成功地徵服了北極,踩在北極點上。昨日,徵服北極歸來的帕運會冠軍接受了導報記者的採訪,講述了他的北極歷險經過。 在7月31日傍晚,侯斌搭乘北極破冰船「50年勝利號」從俄羅斯著名的「不凍港」摩爾曼斯克出發,向北極進發,探險北極。
  • 阿蒙森:第一個同時徵服南極和北極的偉大探險家,永遠消失在北極
    西北航道和東北航道共稱為北極航道。如今,全球日益變暖,北極航道的商業性價值日益凸顯。(阿蒙森塑像)徵服北極點是阿蒙森下一個夢想。然而,1909年(37歲)美國人皮裡宣布徵服北極,而同一年,英國人沙克爾頓,到達離南極點只有156公裡的地方,鎩羽而歸。
  • 星辰大海,才是它的徵途——「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
    新華社貴州平塘1月11日電 題:星辰大海,才是它的徵途——「中國天眼」  精——500米的尺度上測量角度精確到8角秒,10毫米的定位精度要求最高做到了3.8毫米。  「但這些設計、性能和精度不是理所當然的。」姜鵬說,「天眼」的索網結構,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工作方式最特殊的。要實現反射面變形,對抗疲勞性能的要求極高,現成的鋼索實驗中都斷了。如果這個材料和工藝層面的問題不解決,整個項目就要停滯。
  • 星辰腕錶推薦|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仰望夜空,深邃的黑色天空鋪陳著璀璨的銀河,包羅著星辰萬象,試問誰能抵抗住這片星辰大海的神秘魅力?如果說能徵服這星辰大海,將它復刻在腕錶之間,以精湛的工藝把引人遐想的浪漫星空留在錶盤裡,這樣的星空腕錶窺視一眼便叫人心跳加速!今天,就跟著小編來一睹幾款美輪美奐的星空腕錶的尊容吧!
  • 三首宇宙哲思的古詩,紀念霍金:星辰大海,是我們不盡的徵途
    2018年3月14日霍金離世,139年前的這一天,愛因斯坦誕生。時光流轉,生生不息,在探尋宇宙奧義的道路上,人類的徵途永不停歇。今日關鍵詞:星辰大海中國的古人們對於日月星辰從來沒有停止過仰望和思索,以下三首詩,以饗讀者。日出入【漢】佚名日出入安窮(1),時世不與人同(2)。
  • 航天人打贏「翻身仗」,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這些日子裡,有人犧牲了和家人的團聚時光,告別平靜生活;有人夜以繼日工作,導致身體「和老人一樣差」;而更令人崩潰的是,第二次歸零後,「大改」的發動機在距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的試車時刻,氧渦輪泵再次出現裂紋……然而,苦痛與壓抑打不倒中國航天人,兩年間,400多個重大關鍵環節的梳理、600多次各類技術研討會、1000多項計算仿真和地面試驗後,終見箭起海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