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和美洲隔海相望,古人類是如何完成大遷徙的?是靠遊泳嗎?

2021-01-13 騰訊網

對於很多科幻片愛好者來說,講述外星人、史前文明等諸多神秘事件的《X檔案》一定是不容錯過的最佳影片之一,在電影版的《X檔案》中,有這樣的一幕,大約20多萬年之前的美洲洞穴裡,生活在這裡的古人類,正在舉著火把一路前行。

看起來是不是沒有什麼問題?畢竟從人類演化史來看,這個時候現代人類的直接祖先——智人早就已經出現了,不過,這裡卻有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20萬年前的美洲大路上,並沒有任何一個人類。

古人類是如何抵達美洲的?

雖然至少200萬年之前,第一個人類——能人,就已經出現在非洲了,此後過去的200多萬年時間裡,古人類也一直不斷進行遷徙,但是,由於古人類沒有任何的交通工具,所以,古人類的遷徙其實主要都集中在非洲、歐洲和亞洲。

隔海相望的美洲和澳洲等,是根本就沒有辦法抵達的。現代研究認為,大約1.4萬年之前,美洲才有人類出現,那麼,古人類是如何遷徙抵達美洲的呢?沒有船隻也不懂航海技術的他們,難道是靠「遊泳」的嗎?

這就要感謝地球的神奇了。我們都知道,在古人類的演化過程中,地球的氣候環境也經過了多次的變化,更加直白一點來說,古人類的演化史,正好和地球的第四紀冰河時期一致,而在7萬年之前,地球上又迎來了新一輪的冰期。

氣溫驟降會導致海平面降低,於是,原本連接著亞洲和美洲的白令海峽,就變成了白令陸橋,古人類就是用自己的雙腳,從亞洲出發,一路走去美洲的。或者你也可以這麼認為,美洲土著其實都是亞洲古人類的移民後裔。

之後的數千年時間裡,抵達美洲大陸的古人類開始朝著更多的地方擴散,最終在大約3000年之前,位於中美洲的加勒比群島地區,也開始出現了古人類的身影。

美洲原住民所剩無幾

不過,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雖然美洲原住民讓美洲大陸變得生機勃勃,但是他們卻並沒有捍衛住自己的文明,特別是當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歐洲殖民者不斷登陸的時候,美洲原住民也被近代文明的入侵而所剩無幾。

根據統計,從20世紀以來,美洲原住民的後裔(血統純正的土著後裔),只剩下1.5%左右,拿上文中提到的加勒比地區來說,土著人口只剩下3000人。

多年來,研究者們一直都希望還原出古人類的美洲遷徙史,特別是當第一批勇敢的古人類登上美洲後,是如何開闢新家園、讓美洲不斷人口增加的,但是,由於他們的DNA大多被融合了,而且考古發現也很碎片化,所以,想要搞清楚並不容易,一直到今天,美洲原住民的發展史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破解古人類基因組 證明亞洲人最早進美洲
    亞洲人最早踏進美洲  中國丹麥兩國科學家破解4000年前古人類基因組 這一成果以封面故事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上  本報深圳訊 (記者阮曉光、鮑文娟 通訊員蔣婷燕)昨日,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對媒體宣布,該院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聯合創建的中丹基因組聯合中心完成了世界首例古人類全基因組的深度序列測定和解讀工作
  • 解放軍或在東山島附近軍演,與臺灣隔海相望!專家:蔡英文在玩火
    據@中國臺灣網,大陸此次軍演地點可能選擇在廣東、福建交界處的東山島附近,這裡正好與臺灣隔海相望……專家指出,軍演選擇地點東山島與臺灣隔海相望,而軍演時間可能也與蔡英文回程「過境」美國的時間基本上重疊,島內媒體因此將本次軍演不僅有警告蔡英文、也有警告美國的意味。
  • 南北美洲動物大遷徙:出現時間仍是謎(圖)
    而北美洲許多常見的物種也通過大陸橋遷往南美洲,例如馬、美洲獅以及劍齒虎等。生物地理學的奠基者Alfred Russel Wallace在1876年提出了假設:北美洲及南美洲陸地及淡水的動物群因巴拿馬地峽的形成,而經中美洲互相遷徙交換,從而出現了動物區系大融合。這一假設在今日被稱為:南北美洲生物大遷徙。
  • 亞洲和歐洲之間的地理分界線是如何確定的?
    世界上總共有七大洲,分別是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每一個洲都由大塊的陸地和周圍的島嶼組成。很多大洲都獨佔一塊大陸如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唯獨只有亞洲和歐洲是共享一塊大陸,都屬於亞歐大陸。
  • 中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不是香港、上海,與深圳隔海相望
    說到中國目前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很多人會覺得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這些一線城市,實際上,在中國南部還有一座城市,它的人口密度要比以上這些城市更大,這座城市就是與香港、深圳隔海相望的澳門。總之,澳門雖然說如今城市的人口密度非常大,但是港珠澳大橋修建完成以後,澳門與深圳、廣州等城市之間的聯繫更加的密切,未來在港珠澳大灣區的快速發展之下,澳門依靠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及旅遊資源,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對於澳門成為中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你怎麼看呢?
  • 早期人類是如何移民的?新研究發現,3000年前他們已懂移民
    通過基因組追溯,研究者發現,加勒比地區一共經歷了2次的移民,第一批移民是大約3000年之前來到這裡的,這些人來自於南美洲和中美洲,他們將新石器時代的技術帶到了加勒比,讓原本荒無人煙的加勒比地區,開始擁有了新的生機。
  • 史前人類是如何進入美洲的
    古人類DNA研究領域世界級領跑者大衛·賴克集合全球92位頂尖遺傳學、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專家合著而成的《人類起源的故事》,集成了2018年3月之前的最新研究成果,書中闡述在哥倫布踏上美洲之前至少發生過兩次人類從亞洲到美洲的遷移,第一批大約在末次冰期到了美洲,另一批(即愛斯基摩-阿留申人)大約在1500年前到達。許多美洲原住民部落就是從第一批美洲人的遷徙中衍生出來的。
  • 世界七大洲面積排名,你知道哪個洲面積最小嗎?
    我們都知道,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一共有七大洲,它們分別是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以及南極洲。那麼,對於這七個洲的面積孰大孰小,你知道嗎?下面就讓小編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它們的面積排名情況。
  • 它們的面積和人口是多少?
    我們都知道,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一共有七大洲,它們分別是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以及南極洲。那麼,對於這七個洲的面積孰大孰小,你知道嗎?下面就讓小編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它們的面積排名情況。目前在非洲大陸上,共有62個國家和地區,而其人口總量為12.2655億人,是世界人口排名第二的大洲。與此同時,非洲亦是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記載,而非洲北部的埃及則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
  • 與臺灣隔海相望的閩南地區三市簡易地形圖:泉州,廈門和漳州
    到了現代閩南地區主要分為三個市域:泉州市,廈門市和漳州市。其中龍巖的漳平市和三明的大田縣也屬於閩南地區,而我們最為熟悉的莆田屬於閩中或者是閩東地區,地理劃分上不屬於閩南。下面我們從泉州,廈門和漳州三市的簡易地形圖來一起了解一下閩南地區。
  • 其中兩個隔海相望,另外一個是縣級文化名城
    形象一點的描述就是,島嶼是四面環海,而半島是三面被水包圍。那麼,我國的三大半島到底在哪裡呢?從面積來看,中國的最大兩個半島都位於東北邊,而且相互之間隔海相望,分別是遼寧省的遼東半島以及山東省的山東半島,排名第三的在廣東省雷州半島。
  • 它曾是德國殖民地,與韓國隔海相望,如今已經迅速崛起
    文/西橙旅遊說到中國沿海城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海南的三亞和山東的青島,這兩個城市的景色都非常美麗。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青島吧!青島位於膠東半島的東部,與韓國只隔了一條黃海,如果你走在青島的街頭,你會發現沿街的商鋪都會有中文和韓語兩種文字,所以在青島看見韓國人太正常不過了,而且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韓國人開始來青島投資發展。青島也因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帶動了整個山東的經濟和貿易發展,每年來青島旅遊的國內外遊客更是數不勝數。
  • 亞洲最美的5大島嶼排行榜,中國一個沒有,印度尼西亞峇里島奪魁!
    |亞洲最美的5大島嶼排行榜,中國一個沒有,印度尼西亞峇里島奪魁!5, 印度尼西亞龍目島,綜合評分:77.8吉利群島海灘,可浮潛、深潛、衝浪、遊泳等且是欣賞日落的好地方;南吉利海灘,沙灘純白細膩,擁有美麗的珊瑚群,適合浮潛、遊泳,最重要的是人少;色龍海灘,在這可以盡情衝浪,尤其是衝浪初學者的絕佳天堂;聖吉吉海灘,海灘為黑沙,海灘大而空曠
  • 亞洲15個大半島,中國有三個
    朝鮮半島東北與俄羅斯相連,西北部隔著鴨綠江、圖們江與中國相接,西部與膠東半島隔海相望,東南隔朝鮮海峽與日本相望。西、南、東分別為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環繞。 面積222154平方公裡。 2、遼東半島
  • 古臼齒提供亞洲古人類與智人雜交的證據
    現代亞洲人反常的三根下臼齒。左:牙槽中牙根位置;右圖:三根的下頜第一磨牙。近日,考古學家們通過對在中國發現的一塊16萬年前古人類臼齒化石的分析,為亞洲古人類與智人雜交提供了首個形態學證據。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主要目的是了解16萬年前佔領亞洲的古人類與現代亞洲人之間的關係。研究的重點是一種具有三個牙根的下臼齒——這是一種主要出現在現代亞洲人身上的罕見特徵——此前人們認為,這種特徵是智人從非洲散居之後進化而來的。
  • 四萬年前北京人DNA成功提取:第一個中國古人類基因組
    國際上最新的古DNA技術,讓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前古人類的DNA從人類化石甚至土壤中獲得,成為一種可能。北京房山的田園洞曾出土一具四萬年前男性的骨骼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從其富含細菌和真菌DNA汙染的化石樣品中,通過他們和德國合作團隊一同開發的一種特殊的捕獲技術,將混雜在大量微生物DNA中極其微量的古人類的DNA篩選出來,並進行了測序。
  • 動物大遷徙如期而至,肯亞馬賽馬拉保護區旅遊正逐步恢復
    動物大遷徙如期而至,肯亞馬賽馬拉保護區旅遊正逐步恢復 位於肯亞西南部的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與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隔河相望。每年7月至9月是坦尚尼亞的旱季。為了追逐水源和青草,以角馬和斑馬為主的數以百萬計的動物從坦尚尼亞塞倫蓋蒂向肯亞馬賽馬拉遷徙。動物們在往返途中需兩次渡過鱷魚出沒的馬拉河,於10月返回塞倫蓋蒂。新冠疫情給肯亞旅遊業帶來巨大衝擊。
  • 與望京soho隔窗相望,裝修奢華又大氣
    與望京soho隔窗相望,裝修奢華又大氣提到于和偉,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吧,雖然以他的年紀和經歷,在演藝圈裡算不上老戲骨,但他絕對是演技派的實力演員!今天我們要分享的豪宅,就是于和偉的家!位於望京中心地帶,站在他家的客廳,可以和望京soho隔窗相望!放眼望去一片時尚都市氣息!于和偉非常喜歡健身,平時經常去健身房,但因為工作和疫情原因,他將家裡的客廳徵用成了自己的健身房!
  • 世界七大洲分界線:山脈、運河和海峽是大洲分界線的主要地理事物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歷史上,在亞歐大陸的西部歐洲部分和東部亞洲部分,分別演化出了東西方文明,逐步演化為了歐洲和亞洲。目前歐洲和亞洲的分界線,大致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
  • 廣東和海南只隔瓊州海峽,兩省的氣候差異大嗎?
    海南和廣東只隔一道瓊州海峽,緯度相差不大,總體上氣候特徵比較相近。但是如果按照影響氣候的因素來分析的話,那麼兩個省在氣候方面還是有些許差異的。從地理位置來看,海南省是我國最靠南的一個省份,北部與廣東省以瓊州海峽為界、西部隔北部灣與越南相望、東部和南部瀕臨南海,從地理位置上看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3-25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