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齊魯漁夫
外出野釣時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困擾著釣魚愛好者,浮漂和跳舞一樣,魚餌無法到位,無法獲得自己想要的目標魚,總是被上層魚小白條、翹嘴截殺,有時甚至被搞得空軍!接下來咱們先來認識一下白條魚,白條是雜食性魚,生性好動、速度快、愛搶食、喜腥味!一般不單獨行動,喜歡集團軍出動,釣魚時一般鬧窩就出現一群!今天和大家分享幾個小技巧或許能給愛釣魚的你帶來幫助!
1、打子母窩
在自然環境垂釣,我們要從一開始就做好準備。在一開始打窩的時候我們就要準備兩種窩料,一個腥香型窩料,在不遠處再打一個一個淡淡香味的窩料,這樣也可以降低白條的鬧窩程度。
2、縮短子線長度
喜歡釣魚的人應該都知道,子線長下沉速度緩慢,誘魚效果越好,隱蔽性好,但是信號弱,所以比較適合釣慢魚;子線短下底速度快,誘魚效果和隱蔽性相對來說差一些,但是給口信號反應強烈,所以短子線比較適合生口魚以及快魚。所以針對白條鬧窩時我們要及時調整子線長度,讓魚餌快速下沉避開水皮的白條、翹嘴。
3、調整餌料狀態及味型
野釣時我們一般為了增加誘魚效果,往往開餌時會加入一些調整狀態的餌料,增大餌料的霧化性!但是問題也來了,霧化性提高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商品餌的粉末也會招來成群結隊的白條。這時我們要調整餌料的狀態,解決方法有以下幾種:一,加大餌料的硬度,增加餌料比重,讓餌料能夠快速穿過上層的白條的截殺,迅速落底。二,減少粉狀餌料,增加顆粒狀餌料。三,在餌料中添加粘粉,讓餌料變成軟粘狀,增加魚餌的附鉤性降低霧化!前面也說到白條比較喜歡腥味重的食物,這時我們要重新調整餌料的味型,儘量把餌料調整的清淡一些或偏重於香味!
4、由拉餌垂釣變換成搓餌
在自然水域作釣,一般深度不是很大的地方,很多釣友還是比較喜歡用拉餌作釣。因為拉餌有著很多優勢,比如:霧化性好,速度快,入口性比較好等,所以很多釣友還是比較喜歡用拉餌!但是拉餌的優點可能在野釣中也成了缺點,其霧化性會招來白條、翹嘴、鰱魚等魚種鬧窩!這是我們就要由拉餌毫不猶豫的換成搓餌作釣,這樣可以降低霧化使魚餌穿過上層小雜魚!
5、調整浮漂
現在很多釣友為了提高魚獲,喜歡選擇行程漂,但是野釣過程中行程漂也有他的缺點,行程漂下降幅度慢,為了抓各個水層的魚口!在調整時我們可以選擇短腳浮漂,因為短腳浮漂可以快速下底。再者我們可以選擇由吃鉛量小的浮漂換成大鉛量浮漂,讓鉛墜帶動魚餌快速穿過白條魚層到達底部!
6、釣跑鉛
在以上情況下解決問題最快的辦法就是加大鉛量釣跑鉛!釣跑鉛我們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鎖死鉛皮座的太空豆打開!
感謝大家的觀看,希望以上幾種辦法能夠幫到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