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人科普:關於水面系白條魚,藍刀魚你傻傻分不清楚嗎

2021-01-09 南寧漁人

很多釣友經常抱怨釣魚的時候遭遇白條鬧窩,苦不堪言,當然也有一些白條殺手專門以刷白條為樂趣。但是看到很多釣友曬魚獲的時候卻發現他們說的白條居然不是一個品種的魚!儼然白條這個名詞已經是一個形容詞,但凡白色的,容易掉鱗片的,不易養活的,水面系的魚類都可以稱為白條

那麼這種說法正確嗎?其實很多釣友統稱為白條的魚類主要分為兩大類:飄魚和半餐,但是飄魚也好幾個品種,我們先說說飄魚,這個也是所謂白條的最大品種,應該算是真正的白條。

1,似鮫餐,鯉科,鰓耙18-24,小型魚類,主要分布於長江黃河等水系

2,銀飄魚,鯉科,鰓耙12-16,小型群居魚類,分布廣,華南到華北均有產出。

3,寡鱗飄魚,鯉科,鰓耙9-12,全國大部分水域均有分布

以上都是飄魚的介紹,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體型小,最大個體很難超過100克(2兩),而且出水很難存活,有軟肚,肉質偏軟,死亡腥臭味較大。這類飄魚也是最多釣友統稱為白條的最大載體,所以我們稱為真白條。

那麼另一類的半餐是什麼呢?其實半餐也屬於小型魚類,分布也很廣,但是它們跟飄魚還是有明顯區別的,它們就是許多釣友稱為蘭刀魚的品種。我們來看看半餐:

1,四川半餐,鯉科,中層小型魚類,分布於長江,珠江流域,數量較少,成魚體型80-120mm

2,伍氏半餐,鯉科,中層小型魚類,分布於兩廣海南等沿海地區,成魚體型100-160mm

3,南方擬餐,鯉科,中上層魚類,分布於長江以南水域,成魚體型100-200mm

以上就是半餐的介紹,也是很多釣友統稱的藍刀魚,藍刀魚的特點就是生命力相對白條更強,肉質緊實容易僵直,甚至有時身體僵硬了魚還沒死。體型也比白條大,小編釣獲最大的個體在300克以上(六兩),藍刀魚無特別腥臭味。在兩廣地區是魚生的上佳食材。

關於;藍刀和白條介紹完畢,別傻傻分不清白條和藍刀了,你們當地又是怎麼區分的呢?

歡迎評論區討論交流

更多釣魚相關請關注

相關焦點

  • 「刀魚」和「帶魚」有何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
    導讀:「刀魚」和「帶魚」有何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近年來生活水平提高了,在飲食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了。在過去,海鮮一般只有有錢人能吃得起,畢竟在過去交通不便利,海鮮的運輸和保鮮成本太高了,所以在市場上售價比較高,而對於海鮮,相信魚類是很多人最常有的選擇海鮮食品了,而其中帶魚與刀魚是非常常見的魚類食品,它們都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但是很多人不太會分得清楚,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刀魚」與「帶魚」的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首先,刀魚是淡水魚類,而帶魚是海水魚類。
  • 這種魚你們叫什麼名字?廣東人叫它「藍刀」
    這種魚,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各地叫法也不一樣。廣東人叫它「藍刀」,是北方朋友說的「白條」中的一種,是南方水域裡的一種水上層活動覓食的小魚,在兩廣叫「藍刀」,在兩湖卻叫「刁子魚」,是一種野魚。人們不會刻意地繁殖飼養它們,但幾乎在任何與河流相通的水域裡都有它們的影子!
  • 釣魚人都來看看,這些魚你們都釣到過嗎?中國魚類品種介紹!
    大家在野釣過程中是不是經常釣獲稀有魚類,或者見其他釣友釣獲的一些不太常見的魚呢?野釣的魅力非常大,往往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有時候解鎖了一種新魚種能讓我們高興好幾天,野釣真是妙啊!,白條又被叫做尖嘴子、餐子、青鱗子、浮鰱、餐條魚、白鰱魚等,白條習慣遊弋棲息在溪流、湖泊、以及水庫等水域裡,喜歡活動在水域的上層。
  • 這幾種常釣到的魚90%的的釣魚人會認錯!只有小細節的區別!
    野釣,打龜與收穫並存,最大的樂趣在於: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條釣上來的是什麼魚!哪怕我們的餌料和窩料再有正對性,我們的線組完全與對象魚匹配。在一些釣魚人交流的平臺,我們常常會看到很多釣魚人會把釣到的魚認錯。除了一些釣友對某些魚類在當地有特別的名字,但是我們經常釣到的一些魚也會有不少釣魚人認錯。
  • 釣魚人心中「淡水魚之王」評選,你釣過哪種魚最好吃?
    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八成的釣友是比較喜歡吃魚且有一手引以為傲的做魚手藝,至少蓑笠哥身邊的釣友就是如此。野釣的魅力最重要的可能就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條是什麼魚,所以愛野釣的人快不快樂我不知道,但是一飽口腹之慾完全沒有問題。
  • 連釣魚人都容易認錯的魚,你都能分辨清楚嗎
    不過大多數普通人能叫上名字的魚種多在10個以內,除了魚類愛好者外,對魚類了解最多的恐怕就是釣魚人了。但就算是釣魚人也會混淆一些魚種,本文就詳細來談一談常見的淡水魚中,哪些是連釣魚人都很難分辨清楚的,希望以後在遇到這類魚時不要再混淆了。難度指數1星,只有普通人會認錯的魚種鰟鮍顏色漂亮,深受觀賞魚愛好者喜愛,但對於釣魚人來說就深惡痛絕了,它非常貪食,鬧窩嚴重。
  • 一米多長的白條魚?深圳釣魚人河道釣起「白條魚王」
    白條魚,又稱餐條魚,是釣魚愛好者都非常熟悉的一種淡水小型魚類,經常垂釣的朋友,可以說每次都能碰到。然而,「一米長的白條魚」估計就沒幾個人見過了.....近日,廣東深圳一位釣魚愛好者在河裡垂釣時,就釣起這樣一條令人目瞪口呆的「米級餐條魚」。以個頭小著稱的白條魚,竟能長到這麼大?魚身細長、鱗片細密,魚鰭呈青黃色,這是典型的餐條魚特徵,然而一條白條魚要長到一米長,豈不是要活幾十年?
  • 麋鹿,駝鹿,馴鹿傻傻分不清楚?
    看著我們天朝的新聞,整天把駝鹿說成麋鹿,馴鹿說成麋鹿,翻閱各種資料也搞不清楚不過今天小地球旅行請教了阿拉斯加領主,就來為大家科普啦。可能是地球上最準確的中文資料了。不要問我為啥要花一下午的時間研究這個……我只能留下背影,深藏功與名━━━━━━━━━━━1傻傻分不清楚之駝鹿篇
  • 我感覺不是白條魚
    黑漂提竿沒魚!送漂提竿沒魚!走漂提竿沒魚!為什麼漂相動作這麼大,提竿沒魚魚?因為這是小魚在鬧窩! 釣魚人對於小魚很反感,因為不僅釣不到魚,頻繁的拋投很累!無形中增加釣魚中很多煩惱,要說釣魚人最反感什麼小魚?有釣友說白條魚最討厭,其實並非白條魚,光頭覺得是這種小魚。
  • 慶元小溪裡的這些魚兒 你認識幾種?
    ,農村朋友想來見到過。因為大伙兒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周末或放假時候去釣這些小魚了。但這些魚兒的名字,你還能叫得出來嗎?它們的學名是什麼,你知道嗎?今天就給大家上一節科普課,回憶下,現在很多都絕跡了,隨著農藥和化肥的大量使用、農村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惡化有好多現在已經不多見了。我們的下一代恐怕很多人都見不到有些魚兒了。
  • 偏口魚,滑口魚,輕口魚,傻傻分不清?詳解這三種魚口的應對方法
    對於釣魚人來說,這更是讓人垂涎三尺,不禁想拿起魚竿垂釣於江湖之上,以和魚兒一較高低,但是事實情況卻並不是那麼順利。因為如今的魚兒可謂是"病態百出",以魚口為例,常見的就有輕口魚,滑口魚,偏口魚之分,對於老手而言,尚不能完全或者及時分辨出來,新手更是一頭霧水。所以今天就這三種魚口,來詳細聊一聊,應該如何分辨,以及實際作釣中該如何去應對。
  • 藍鑽石、藍寶石、坦桑石、託帕石...你還傻傻分不清楚?
    眾多寶石中顏色五彩繽紛,璀璨奪目,耀眼撩人,紅色、藍色綠色……每一種色系中的寶石品種又是不勝枚舉,紅色系、藍色系、綠色系……種類繁多,各有千秋卻又極易混淆。對不少珠寶迷新人們來講,藍寶石、坦桑石、託帕石這3個是最容易傻傻分不清楚。
  • 傻傻分不清楚!
    首先,不管是什麼魚,但凡嘴巴上長出來長刺的我們都叫它尖嘴魚(bill fish),這是旗魚科的民間俗稱。所以說他們都是旗魚科的,下面分了三個屬,大眾化一點我們就說分三大類吧,分別是:槍魚、旗魚和劍(箭)魚。每個類別下面有不同的種,就是我們平時看見的個體了。
  • 「松鶴延年」不存在的!你還傻傻分不清楚鶴、鸛嗎?
    這兩種鳥類乍一看名字是不是有些傻傻分不清楚呢?鶴和鸛都屬於涉禽,在外形方面的它們不相上下。鶴和鸛同樣被羽衣覆體,都有適於水邊生活的長腿和長嘴,飛翔起來也同樣姿勢優美,但它們在分類上就屬於不同的目,鸛屬於鳥綱鸛形目,鶴屬於鳥綱鶴形目。
  • 東莞萬江牌樓基湧:水質改善 藍刀魚重現
    綠水泛著清波,河裡魚群中,「闊別」多年的藍刀魚在遊來遊去,岸邊的水草迎風擺動……經過3年整治,東莞市萬江街道牌樓基湧基本消除黑臭,2019年至今,國家、省多次組織河湧周邊公眾調查,滿意度均在90%以上,今年大部分時段可以達到V類水質。
  • 魚頻繁跳出水面還能垂釣嗎?弄清這些原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通過交流得知,該釣友下杆才一個多小時,除了十幾尾白條、麥穗再無其他魚種,因家中有事才匆匆收杆。不過臨走時他補了一句:今天河中間老有魚在跳,就算釣到晚上也不會有大魚的!魚跳出水面的情況很是常見,有時的確會影響垂釣,不過大家的看法並不完全一致。
  • 小熊貓和浣熊傻傻分不清楚 二者如何區分?
    小熊貓和浣熊傻傻分不清楚 二者如何區分?時間:2016-05-01 18:41   來源:科普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熊貓和浣熊傻傻分不清楚 二者如何區分? 大家都吃過小浣熊乾脆麵吧?
  • 它比白條漂亮,沒鯽魚臃腫,叫她「大眼魚」
    看到一個釣友的籤名「一生為魚所累為魚所困」,真的道出了釣魚人的心聲.....最近有空了,不去釣魚還能做什麼?
  • 傻傻分不清楚
    大概也有很多人對於「乾脆麵君」和「小熊貓」傻傻分不清楚。其實從顏色就很容易區分:乾脆麵是灰色的,小熊貓是紅色的。就像這樣:       仔細想想,既然如此,那就正好藉此機會,來向分不清楚它們的大家科普一下浣熊,小熊貓,還有更容易跟浣熊混淆的動物——貉,這三者之間的區別。首先,拯救臉盲症,如何區分小熊貓與浣熊?
  • 長得像「雙胞胎」的水果,傻傻分不清楚?你能分辨幾種?
    水果的種類數不勝數,不可能你都認識,就算是一些比較常見的水果,有時候也不一定分辨得很清楚,比如像"龍眼和桂圓」、「葡萄和提子」它們或是長得特別相似,或是吃起來味道差不多,總會令我們傻傻分不清楚,下面這六對「雙胞胎」水果,一個比一個像親姐們,我賭80包辣條,您認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