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釣友經常抱怨釣魚的時候遭遇白條鬧窩,苦不堪言,當然也有一些白條殺手專門以刷白條為樂趣。但是看到很多釣友曬魚獲的時候卻發現他們說的白條居然不是一個品種的魚!儼然白條這個名詞已經是一個形容詞,但凡白色的,容易掉鱗片的,不易養活的,水面系的魚類都可以稱為白條
那麼這種說法正確嗎?其實很多釣友統稱為白條的魚類主要分為兩大類:飄魚和半餐,但是飄魚也好幾個品種,我們先說說飄魚,這個也是所謂白條的最大品種,應該算是真正的白條。
1,似鮫餐,鯉科,鰓耙18-24,小型魚類,主要分布於長江黃河等水系
2,銀飄魚,鯉科,鰓耙12-16,小型群居魚類,分布廣,華南到華北均有產出。
3,寡鱗飄魚,鯉科,鰓耙9-12,全國大部分水域均有分布
以上都是飄魚的介紹,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體型小,最大個體很難超過100克(2兩),而且出水很難存活,有軟肚,肉質偏軟,死亡腥臭味較大。這類飄魚也是最多釣友統稱為白條的最大載體,所以我們稱為真白條。
那麼另一類的半餐是什麼呢?其實半餐也屬於小型魚類,分布也很廣,但是它們跟飄魚還是有明顯區別的,它們就是許多釣友稱為蘭刀魚的品種。我們來看看半餐:
1,四川半餐,鯉科,中層小型魚類,分布於長江,珠江流域,數量較少,成魚體型80-120mm
2,伍氏半餐,鯉科,中層小型魚類,分布於兩廣海南等沿海地區,成魚體型100-160mm
3,南方擬餐,鯉科,中上層魚類,分布於長江以南水域,成魚體型100-200mm
以上就是半餐的介紹,也是很多釣友統稱的藍刀魚,藍刀魚的特點就是生命力相對白條更強,肉質緊實容易僵直,甚至有時身體僵硬了魚還沒死。體型也比白條大,小編釣獲最大的個體在300克以上(六兩),藍刀魚無特別腥臭味。在兩廣地區是魚生的上佳食材。
關於;藍刀和白條介紹完畢,別傻傻分不清白條和藍刀了,你們當地又是怎麼區分的呢?
歡迎評論區討論交流
更多釣魚相關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