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美國宇航局發射窗口打開前40天的裡程碑,但是在它降落到這顆紅色星球之前,科學家團隊必須在地球上測試它的耐力的效用。
今年早些時候,因為內華達州沃克湖的一個乾涸湖床的地貌與火星上的傑零隕石坑相似,所以一個名叫「毅力」的由七名科學家組成的小組去到那裡,而這正是「毅力」的目的地。
2020年2月,火星車科學團隊訓練行動(ROASTT)為未來的考驗提供了有影響性的數據來源。這個小組在沙漠中考察了兩個星期,同時還攜帶了兩臺攝影機和可攜式光譜儀,同時執行著100多位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組成的遠程團隊的命令,與他們在向火星探測器發出指令很相似。
這個七人小組用了與NASA科學家在火星上採集研究巖石或樣本的方法的很相似的方式研究了內華達州乾燥的地貌。
怎樣的場地模擬火星更好?-沃克湖床的乾燥、沉積形成的環境與火星上的Jezero隕石坑非常相似,據說那裡曾有水源。
領導人NASA工程師Raymond Francis說,他們需要找到合適的場地。那裡必須很少有陸地上的幹擾,也就是植物,因為植物能給人一種火星上不存在規模的感覺——巖石很可能以獨立的形式存在。
Francis解釋說:「我們希望人們處理理解『尺度』的問題。」
由太空所見的火星稀薄且充滿塵埃的紅色大氣層。左下方是阿爾及爾平原。
內華達州的小組也必須掩蓋其蹤跡。他們在身後進行掃射,為了抹去他們的腳印,這樣他們就不會給通過攝像機觀看的科學家一種尺度感。(足以說明,火星上的腳印完全是另一回事。)
他們還必須找一個未經探索的區域。有幾個著名的模擬火星地點——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然而,內華達沙漠的這一部分從未用於這類研究。
同樣,以前也從未有過火星車探索過傑零隕石坑。
「從來沒有人從地面上看到過它的樣子。」
弗朗西斯說:「我們已經從將火星車發射向火星的軌道上進行了深刻的研究,但從來沒有人從地面上看到過它的樣子。」從月球車的尺度上來看,情況與軌道上尺度的情況不大一樣。」
「堅韌不拔」號任務的目標是尋找在火星上的古代生命跡象,並了解火星的歷史,科學家們推測火星曾經是一個適宜人類居住的溼潤世界。
弗朗西斯說:「這次我們的目標是去到火星上不同的地方;我們很有信心,這個地方是一個很古老的湖泊,裡面有一個三角洲。」我們對這次任務充滿了自信。」
火星車在火星上收集樣本,並儲存起來,用作返回地球時做進行進一步分析。
毅力號將於2021年2月在火星著陸,並至少在火星上度過一年時間——相當於687天。即使在發射窗口打開之前在家工作的特殊情況下,任務背後的團隊也在為此做好準備。
弗朗西斯說:「我們從實踐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它在明年火星車著陸時我們在火星上的操作方式起到了很大的引導作用。」
相關知識
火星,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僅次於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為太陽系裡四顆類地行星之一。西方稱火星為瑪爾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戰神,所以在英語中,火星是羅馬戰神的意思,通常被稱為「紅色星球」;古漢語中則因為它熒熒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讓人無法捉摸而稱之為熒惑。
作者: nasa
FY: 劉彥希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