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識】常見敬辭、謙辭薈萃

2020-12-06 高中語文學習助手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漢語中有許多敬辭和謙辭。敬辭,即表示對別人敬重的詞語;謙辭,則是用於自我表示謙恭的詞語。千百年來,中國人在人際交往中使用了許多敬辭和謙辭,這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禮儀之邦的特點,使用敬辭和謙辭還可體現一個人的文化修養。

謙敬詞語可歸納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話,意思即對別人稱自己的長輩和年長的平輩時冠以「家」,如家父(家嚴)、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對別人稱比自己小的家人時則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稱別人家中的人(外人),則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愛等。

除「家」「舍」「令」外,謙詞還有「小」(小女,稱自己的女兒)、「拙」(如拙見,稱自己的見解)、「鄙」(鄙見,稱自己的意見)、「寒(寒舍,稱自己的家)等等。

常見的敬詞還有「貴」(貴庚,稱別人年齡)、「大」(大作,稱對方的作品)、「高」(高見,稱對方的見解)、「拜」(拜託,託人辦事)等等。

敬辭用語,用於對方

一、:用在名詞或形容詞前表示對別人親屬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令尊、令堂:對別人父母的尊稱

令兄、令妹:對別人兄妹的敬稱

令郎、令愛:對別人兒女的敬稱

令閫:尊稱別人的妻子

令親:尊稱別人的親人

「令」字一族,用於稱呼對方的親屬。如令尊:稱對方的父親;令堂:稱對方的母親;令郎:稱對方的兒子;令愛、令媛:尊稱對方的女兒;令兄、令弟、令侄等。

二、「:敬辭,用於對方對自己的行動。

惠臨、惠顧:指對方到自己這裡來

惠存:請別人保存自己的贈品

三、:敬辭,用於別人對自己的行動。

如:垂問、垂詢:指對方詢問自己

垂念:指別人想念自己

「垂」字一族,用於別人(多是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行動。如垂愛(都用於書信):稱對方對自己的愛護;垂青:稱別人對自己的重視;垂問、垂詢:稱別人對自己的詢問;垂念:稱別人對自己的思念。

四、:敬辭,指所受的禮物。

賜教:別人指教自己

賜膳:別人用飯食招待自己

賜復:請別人給自己回信

「惠」字一族,用於對方對待自己的行為動作。如惠存(多用於送人相片、書籍等紀念品時所題的上款):請保存;惠臨:指對方到自己這裡來;惠顧(多用於商店對顧客):來臨;惠允:指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惠贈:指請求對方贈送(財物等)。

五、:敬辭,用於希望對方做什麼事。

請問:希望別人回答

請教:希望別人指教

六、:敬辭,稱別人的事物。

高見:指別人的見解

高論;別人見解高明的言論

高足:尊稱別人的學生

高壽:用於問老人的年紀

高齡:用於稱老人的年齡

高就:指人離開原來的職位就任較高的職位

七、:敬辭,稱跟對方有關的事物。

華翰:稱別人的書信

華誕:別人的生日

華廈:別人的房屋八、「賢」:稱呼對方,多用於平輩或晚輩。如:賢弟、賢侄等

九、敬辭,用於自己的行為涉及對方。

奉送:贈送

奉還:歸還

奉勸:勸告

奉陪:陪同

「奉」字一族,用於自己的動作涉及對方時。如奉告:告訴;奉還:歸還;奉陪:陪伴;奉勸:勸告;奉送、奉贈:贈送。

十、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對待對方。如恭賀、恭候、恭請、恭迎、恭喜等。最常見的如「恭喜發財」、「恭賀新禧」。

十一、字一族,用於自己的行為動作涉及對方如拜讀:指閱讀對方的文章;拜訪:指訪問對方;拜服:指佩服對方;拜賀:指祝賀對方;拜託:指託對方辦事情;拜望:指探望對方。

十二、字一族,稱與對方有關的事物。如貴幹:問人要做什麼;貴庚:問人年齡;貴姓:問人姓;貴恙:稱對方的病;貴子:稱對方的兒子(含祝福之意);貴國:稱對方國家;貴校:稱對方學校。

其它敬辭

閣下--- 一般的敬稱。

夫人---後來用「夫人」來尊稱一般人的妻子,有抬高對方身份之意。

蒞臨——稱貴賓來到。

光臨——稱顧客來到。

駕臨——稱對方到來。駕:指車輛,借用為敬辭,稱對方。如:敬備菲酌,恭候駕臨。

雅教——稱對方的指教。雅:用於稱對方的情意、舉動。

雅意——稱對方的情意或意見。

雅正——指把自己的詩文書畫等送給人時,表示請對方指教。

呈正——把自己的作品送請別人批評改正。也作呈政。

貴庚——問別人的年齡。可用於中、青年人。

貴體——稱別人身體。貴姓——問別人的姓氏。貴恙——詢問別人的疾病。貴幹——詢問別人要做什麼。

府第——稱對方之家。

府上——稱對方的家或老家。

借重——指借用其他的(力量)。如:敝公司以後借重您的地方還很多,還要常來麻煩您。

足下——尊稱對方。敬請——請求別人做事。

享年——稱死去的人活的歲數(多指老人)。

大作——稱對方的著作。大駕——稱對方。

仁兄——對朋友的敬稱。

高抬貴手:客套話,多用於請求對方饒恕或通融。

不吝賜教:敬辭,用於自己向別人徵求意見或請教問題。

鼎力相助:敬辭,大力相助(表示請託或感謝時用)。

高朋滿座:高貴的朋友坐滿了席位。形容賓客很多。

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處。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於低下職位,不能充分發揮其才能。率先垂範:帶頭給下級或晚輩作示範。

虛懷若谷:謙虛的胸懷像山谷一樣空曠深廣。形容非常謙虛。

敬辭還包括一些客套話:

勞駕——麻煩別人。

高攀——希望跟別人一塊做事或聯姻。

包涵——請別人原諒。

借光——用於請別人給自己方便或向人詢問。

見教、賜教——請別人指教。

教正——請別人指教改正。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屈就——用於請人擔任職務。。

久仰——仰慕已久。

叨(tāo)光——沾光(受到好處,表示感謝)。

叨教——領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謝)。

叨擾——打擾(受到款待,表示感謝)。

託福——是依賴別人的福氣,使自己幸運(多用於回答別人的問候)。

不情之請——不合情理的請求(向人求助時稱自己的請求)。

不吝指教——不吝惜自己的經驗來教誨。

不足掛齒——說自己的事不值得提起。

借花獻佛——拿別人的東西做人

恕不遠送——表示不再繼續送。

恕:請對方不要計較。

洗耳恭聽——專心地聽(請人講話時說的客氣話)

謙辭是表示謙虛的言辭,一般對己。

字一族,用于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

如鄙人:謙稱自己;

鄙意:謙稱自己的意見;

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

鄙薄:謙稱自己的淺陋微薄。

字一族,用於自稱的謙稱。

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

愚弟:向比自己年長的人稱自己;

愚見:稱自己的見解。也可單獨用「愚」謙稱自己。

字一族,用于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

如敝人:謙稱自己;

敝姓:謙稱自己的姓;

敝處:謙稱自己的房屋、處所;

敝校:謙稱自己所在的學校。

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東西。

如拙筆:謙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

拙著、拙作:謙稱自己的文章;

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

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戚。

如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父親;

家母、家慈:稱母親;

家兄:稱兄長;

家姐:稱姐姐;

家叔:稱叔叔。

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家或自己的輩分低或年紀小的親戚。

如舍間、舍下:稱自己的家;

舍弟:稱弟弟;

舍妹:稱妹妹;

舍侄:稱侄子;

舍親:稱親戚。

字一族,用于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

如老粗:謙稱自己沒有文化;

老朽:老年人謙稱自己;

老臉: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老」字一族也有較多的敬辭。?

字一族,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的謙稱自己;

小兒:謙稱自己的兒子;

小女:謙稱自己的女兒;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稱;

小店:謙稱自己的商店。

另外,「後」、「晚」與「小」類似,

如後進、後學、晚生、晚輩:對長輩稱呼自己。?

字一族,謙稱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常用來謙稱自己的技藝;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在作待客時的謙辭;

薄禮:不豐厚的禮物,多用于謙稱自己送的禮物;

薄面:為人求情時謙稱自己的情面。

另外綿類似,

如:綿薄:謙辭,指自己薄弱的能力。

綿力:微薄的力量。

字一族,謙稱自己或謙稱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

不才:沒有才能,常用做「我」的謙稱。

不佞:沒有才能;

不敢當:謙辭,表示承當不起(對方的招待誇獎等);

不足掛齒:不值得說出來的意思。謙稱自己所作的事不值得別人稱頌可用此語;

不情之請:謙稱自己對人提出的要求不盡合乎情理。

另外類似,

如過獎、過譽:過分的表揚或誇獎。

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

如敢問:用於問對方問題;

敢請:用於請求對方做某事;

敢煩:用於麻煩對方做某事。

另外類似

如冒昧:(言行)不顧地位、能力、場合是否適宜(多用作謙辭)。

字一族,表示對別人的感激。

如承乏:表示所在職位因沒有適當的人選,只好暫由自己充任;

承讓:謙稱自己的先行或優勢。

承蒙:受到某人照顧。

字一族,多為成語,謙稱自己或謙稱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

如一知半解:知識淺薄,只知道一些皮毛的意思。可作自謙學識不廣博之用;

一枝之棲:只求得到一個藏身地方的意思。自謙不存奢望的求職用語;

一得之愚:對某項事情,有一些見解的意思。多用在提出意見方面,是開首或結尾時的自謙語。

其它謙辭

塗鴉——說自己的字寫得很壞。

綿薄——謙稱自己薄弱的能力。

見笑——被別人恥笑。

後進、後學、晚生、晚輩——對長者稱自己。

蓬蓽生輝:用以稱謝別人來到自己家裡或稱謝別人題贈的字畫送到自己家裡。蓬篳:即「蓬門蓽戶」的簡稱,用蓬草、荊竹作門的草屋比喻窮苦人家。

拋磚引玉: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或作品。

貽笑大方:貽,留給;大方,指見識廣博或有專長的人。指讓學者或行家笑話。

無功受祿:沒有功勞而得到報酬。

才疏學淺:見識不廣,學問不深。

德薄才疏:薄:淺;疏:空虛。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德薄能鮮:德行淺薄,才能低下。

不情之請:客套話,不合情理的請求(向人求助時稱自己的請求)。

姑妄言之:姑且說說(對於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說給別人時常用此語以示保留)。

笨鳥先飛: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後,比別人先行一步。

恭敬不如從命:與其態度謙遜有禮,不如遵從人家的意見。

望塵莫及:同對方相比,差之甚遠。

一得之愚:一得,一點心得;愚,愚見,謙辭。謙稱自己的一點愚昧的見識。

不足掛齒:足,值得;掛齒,放在嘴上說。事情輕微,不值得一提。

雕蟲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還入不了您老的法眼

區區此心:區區,微小、微薄。形容微不足道的一點心意或想法。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愚笨的人多次思慮問題,也會有一次是正確的,得到一定的收穫。也作「愚者一得」。

班門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魯班。在魯班門前耍弄斧頭。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

聊表寸心: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避讓賢路:交印辭職,給才德高的人讓路。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謙辭。

補充:【謙敬辭實例】

初次見面說「久仰」好久不見說「久違」請人批評說「指教」 求人原諒說「包涵」

求人幫忙說「勞駕」麻煩別人說「打擾」求給方便說「借光」 託人辦事說「拜託」

看望別人說「拜訪」請人勿送說「留步」未及遠迎說「失迎」 等候客人說「恭候」

無暇陪客說「失陪」陪伴朋友說「奉陪」問人幹嗎說「貴幹」 問人姓氏說「貴姓」

歡迎購買說「惠顧」貴賓來到說「蒞臨」請人告訴說「見告」 歡迎詢問說「垂詢」

謝人愛護說「錯愛」稱人愛護說「垂愛 」稱人贈予說「惠贈」 請人保存題「惠存」

請人收禮說「笑納」歸還原物說「璧還」稱人之家說「貴府」 稱己之家說「寒舍」

贊人見解說「高見」稱已見解說「拙見」稱人兒子說「令郎」 稱己兒子說「犬子」

稱人女兒說「令愛」稱己女兒說「小女」向人祝賀說「恭喜」 求人看稿說「斧正」

求人解答用「請問」請人指點用「賜教」看望別人用「拜訪」 賓客來到用「光臨」

請人勿送用「留步」歸還原物叫「奉還」對方來信叫「惠書」 老人年齡叫「高壽」

請人原諒說「包涵」 祝人健康說「保重 」求人幫忙說「勞駕」 無暇陪同說「失陪」

向人提問說「請教」

贊人見解說(高見)看望別人說(拜訪)賓客來到說(光臨)

陪伴朋友說(奉陪)無暇陪客說(失陪)等候客人說(恭候)

請人勿送說(留步)歡迎購買說(惠顧)歸還原主說(奉還)

與人相見說「您好」 問人姓氏說「貴姓」 問人住址說「府上」

仰慕已久說「久仰」 長期未見說「久違」 求人幫忙說「勞駕」

向人詢問說「請問」 請人協助說「費心」 請人解答說「請教」

求人辦事說「拜託」 麻煩別人說「打擾」 求人方便說「借光」

請改文章說「斧正」 接受好意說「領情」 求人指點說「賜教」

得人幫助說「謝謝」 祝人健康說「保重」 向人祝賀說「恭喜」

老人年齡說「高壽」 身體不適說「欠安」 看望別人說「拜訪」

請人接受說「笑納」 送人照片說「惠存」 歡迎購買說「惠顧」

希望照顧說「關照」 贊人見解說「高見」 歸還物品說「奉還」

請人赴約說「賞光」 對方來信說「惠書」 自己住家說「寒舍」

需要考慮說「斟酌」 無法滿足說「抱歉」 請人諒解說「包涵」

言行不妥「對不起」 慰問他人說「辛苦」 迎接客人說「歡迎」

賓客來到說「光臨」 等候別人說「恭候」 沒能迎接說「失迎」

客人入座說「請坐」 陪伴朋友說「奉陪」 臨分別時說「再見」

中途先走說「失陪」 請人勿送說「留步」 送人遠行說「平安」

本文整理自網絡,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處理。歡迎原創投稿,所有打賞全歸作者。投稿郵箱:

相關焦點

  • 【文化常識】敬辭、謙辭、婉辭、客套語
    (一)敬辭鈞座——指尊長或上級的位置。鈞:用於有關對方的事物或行為,針對尊長或上級使用。鈞裁——請尊長或上級裁決事情。鈞籤——請尊長或上級鑑別。駕:指車輛,借用為敬辭,稱對方。如:敬備菲酌,恭候駕臨。璧還——用於歸還原物或辭謝贈品。璧謝——退還原物,並且表示感謝(多用於辭謝贈品)。雅教——稱對方的指教。雅:用於稱對方的情意、舉動。雅意——稱對方的情意或意見。
  • 暑期回頭看—常用謙敬辭分類積累訓練(謙辭)
    主要謙辭可用一副對聯概括:「家老敝鄙不愚見,卑小拙敢晚舍寒。」橫批:「賤犬過後。」1.(1)老年人自謙時稱自己:老朽、老夫、老漢、老拙(2)謙稱自己沒有文化:老粗(3)年老的人稱自己的面子參考答案:(1)①②⑤(2)③④2.下面是某中學高一五班向全校師生所發邀請函的正文,判斷加點的謙敬辭使用的正誤。
  • 北京社區工作者考試行測:謙辭與敬詞
    【導讀】華圖北京社工考試網同步北京華圖發布:北京社區工作者考試行測:謙辭與敬詞--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更多資訊請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社工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我們在做行測言語題時最常用到的就是成語,成語意思的是不言而喻的。
  • 2015年黑龍江公務員考試行測指導:敬辭謙辭如何辨(2),黑龍江省人力...
    常用敬辭:   1、拜讀:讀對方作品;拜會:和對方見面;拜望:看望或探望對方;拜託:請對方幫忙;   2、奉告:告訴對方;奉還:對方的物品歸還;奉送:贈送對方禮物;   3、高就:詢問對方在哪裡工作;高齡、高壽:指老人家年齡;高見:指對方的見解;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結成親戚;高堂:稱對方父母
  • 古代分別有哪些謙辭,敬辭
    古代有哪些敬辭敬辭,即表示尊敬的詞。有以下幾類:(1)直接表示敬稱的詞如汝、爾、子、而、公、君等,還有先生、吾子、足下、陛下、閣下、執事、左、右、大王、大夫、將軍、公子等都可以譯做「您」。古代有哪些謙辭古代謙辭多樣,就是與對方說話是稱呼「我」或者「我的」的謙稱。以下分類列舉:類表示「我」。帝王自謙,有孤、寡人、不轂等。
  • 中國謙辭敬語大全,一文全搞懂!
    而:你稱對方等…1.敬稱也叫「敬稱」,是對談話對方表示尊敬的稱呼,表示尊敬所用的詞叫「敬辭」。可以按敬辭的詞性分三種情況:(一)是直接用表敬稱的代詞,一般是單音節詞,常用的有「汝、爾、子、而、公、君」等,這些均可譯作「您」。
  • 100道文化常識題目練習(附答案與詳細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文化常識。一般試題難度不大,解答本題需要考生了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如姓名及稱謂、官職及科舉、宗法及禮俗、天文及曆法、地理、刑法、民俗及節日、文史典故等。可用分類串記法,聯想記憶法等進行識記。C項,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牛、羊、豕(shǐ,豬)三牲全備為「太牢」,故C錯誤。本題重點考查理解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 「精練」部編版2021年中考九年級語文文學文化常識總複習題
    點擊☆設置為星標右上方有搜索標誌,點擊之後在搜索欄中輸入需要查詢的資料可以找到更多的內容1.下列相關文化常識,不恰當的一項是( )。A.《沁園春·雪》中起過渡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妖,引無數英雄競折腰」。B.古代書信非常注重謙辭敬語。李白《與韓荊州書》,「芻蕘」,指「淺陋的見解」,自謙之辭。
  • 如何讀懂一篇薈萃分析
    - 如何讀懂一篇薈萃分析 - 對科研工作者而言,「薈萃分析」是很常見的研究類型。那麼,我們為什麼需要薈萃分析?它能解決哪些問題呢? 在研究中,循證醫學往往面臨著重重困境。
  • 【文化漫談】「稱呼」如何展現素養,這幾個字很好用
    禮敬的稱呼表現文化素養,又增進人際祥和關係。使用敬語和謙詞是中華文化的一環。展現優良的禮儀素養與謙和風度,實踐並不難,掌握幾個字就可以掌握關鍵。 中國曆朝歷代以「泱泱大國」、「禮儀之邦」見稱,人們在日常人際關係中,對他人的敬稱和對己方的謙稱,就是一種具體表現。現代化、全球化帶來了社會結構與生活方式的改變,從而,傳統禮儀文化也受到漠視,甚至「不知所指」漸漸成了普遍現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