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餘嘉熙 通訊員王佳寧)目前,在河南,一個教育局局長為學生資助政策「代言」的活動,讓很多人眼前一亮。該活動擬讓18個河南地市教育局長,通過視頻海報的形式宣傳、介紹當地學生資助政策,並通過網絡等媒體傳播。活動一經推出,就引發了廣泛關注和好評。
「鄭州市的學生和家長朋友們,我市將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及我省各項學生資助政策,確保不使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6月30日,作為第一個亮相的教育局長,鄭州市教育局局長王中立在當地微信朋友圈中刷屏。製作精美的海報,圖文並茂,加上介紹詳細政策的二維碼……視頻海報一推出,便立刻「火」了。
截至7月11日,已有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等12個地市的教育局長先後「登臺亮相」。
「學生資助是解決貧困家庭學生上學問題的根本保障。為了使更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溫暖,了解政策,我們將不斷創新宣傳形式,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學生資助政策進行宣傳。」河南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宋振介紹說,按照安排,他們每天推出一期10秒鐘的視頻海報,將邀請全省18個地市教育局局長為學生資助政策代言,通過微信宣傳學生資助政策。
「以前領導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現在報紙、微信、網站經常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工作擺得清清楚楚,我們老百姓心裡也亮堂。」鄭州市民範偉忠認為。
網友「@嘉嘉」認為,在微信朋友圈中宣傳資助政策,不僅形式新穎,而且更容易被人們關注。他為學生資助管理部門用心的工作態度和與時俱進的宣傳方式點讚。
當地輿論認為,教育部門領導幹部公開「喊話」,不僅是政策宣傳的創新手法,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諾。尤其是從之前「不露臉不見人」的「神秘感」,到如今「大白話面對面」接地氣,折射了河南教育部門正由「管理模式」向「服務模式」的蛻變,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據介紹,目前,河南省已建立了覆蓋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個階段的資助政策體系,實現了對所有學段的全覆蓋、對公辦和民辦學校的全覆蓋以及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全覆蓋,實施的資助項目達30多項,從制度上保障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數據顯示,2017年,河南省落實各類學生資助資金120億元,資助學生1261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