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5月8日訊(記者 連茂明)大家還記得《海底總動員》裡面的小丑魚尼莫嗎?記者5月8日採訪獲悉,青島海底世界裡也生活著很多小丑魚,其中的雌性公子小丑魚已經做媽媽了,這是國內海洋館首次人工孵化出公子小丑魚。在母親節期間,青島海底世界將在開放式海洋實驗室裡擺出公子小丑魚特別展缸。
「公子小丑魚分布於中國南海、菲律賓、西太平洋的礁巖海域,體長10cm ~12cm ,橢圓形 ,體色橘紅,體側有三條銀白色環帶,喜歡躲在海葵中。」據青島海底世界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子小丑魚屬於雌雄同體,野生的雌魚比雄魚修長些,差異不大。它們喜吃小型海洋肉食性食物,如小蝦,浮遊生物及藻類。小丑魚有許多有趣的現象,例如,當水族箱內一群同種的小丑魚中只有一隻雄魚,其餘皆是雌魚,當把雄魚移開,一段時間後雌魚中有一隻會轉性為雄魚,當再把原來的雄魚放回去後,轉性的那隻雄魚又會再回復到雌魚的狀態。
公子小丑魚繁殖需要進行配對,產卵期接近時,會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它們會勤於整理愛巢環境,用口掃除藻類、砂礫,產卵一般都在下午至傍晚時間進行,每次產卵100~200個,受精卵外膜透明。
青島海底世界海洋科研人員歷經兩年的努力,克服水溫、水質等難題,使生活在熱帶海域的小丑魚在北方能繁衍生息。此次一共繁殖出30多隻小丑魚,也是國內海洋館首次人工孵化出公子小丑魚。「在母親節期間,青島海底世界將在開放式海洋實驗室裡擺出公子小丑魚特別展缸,人工繁殖成功的30多條公子小丑魚將陸續對外展示,首先與遊客見面的是一對公子小丑魚爸爸媽媽和它們剛孵化出的10隻公子小丑魚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