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青島5月7日電 (宋學春 喬丕亮 閆政)在母親節期間,青島海底世界將在開放式海洋實驗室裡擺出公子小丑魚特別展缸。屆時,一對公子小丑魚爸爸媽媽和他們剛孵化出的十隻公子小丑魚寶寶將與廣大遊客見面,雌性公子小丑魚在母親節前做媽媽了。
青島海底世界海洋科研人員歷經2年的努力,克服水溫、水質等難題,使生活在熱帶海域的小丑魚在北方能繁衍生息。此次一共繁殖出30多隻小丑魚,也是國內海洋館首家人工孵化出公子小丑魚。
青島海底世界人工繁殖成功的30多條公子小丑魚將陸續對外展示。現在,青島海底世界許多展示魚類基本實現了引進後可以進行人工繁育,走出了國內許多海洋館只靠購買海洋生物對外展示、海洋生物死亡後繼續引進的局面,有效的保護了海洋生態環境。
公子小丑資料:
學名:amphiprionocellaris
分布於中國南海、菲律賓、西太平洋的礁巖海域,屬雀鯛科,體長10-12cm,橢圓形,體色橘紅,體側有三條銀白色環帶,喜歡躲在海葵中。公子小丑屬於雌雄同體,
野生的雌魚比雄魚修長些,差異不大。它們喜吃小型海洋肉食性食物,如小蝦,浮遊生物及藻類。
小丑魚有許多有趣的現象,例如:當水族箱內一群同種的小丑魚中,只有一隻雄魚,其餘皆是雌魚。當把雄魚移開,一段時間後雌魚中有一隻會轉性為雄魚,當再把原來的雄魚放回去後,轉性的那隻雄魚又會再回復原來雌魚的狀態。
選擇配對好的公子小丑來做繁殖。產卵期接近時,會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它們會勤於整理愛巢環境,用口掃除藻類、砂礫,產卵一般都在下午至傍晚時間進行,每次產卵100-200個,受精卵外膜透明,卵黃呈橘色。孵化過程中,雄魚雌魚交互以口吹或用胸鰭、尾鰭擺動來去除卵上的汙物,以讓卵充分接觸氧氣,8天左右即可孵出。仔魚剛孵出時非常脆弱,小小的水流都會使仔魚受傷,孵出後的一周內仔魚死亡率較高。
(責任編輯:廖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