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福聽力生生物學重要考點梳理——珊瑚礁(Coral Reef)

2021-01-12 福州環球教育

各位拖鞋們刷TPO的時候一定看到很多生物學的相關題材,不論是天上飛的,還是水裡遊的,或是陸地上長著的,只要是生物學相關,就很有可能出現在託福聽力中。其中,珊瑚礁Coral Reef是最常見的考點之一,在TPO27、TPO31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主要圍繞近年來珊瑚礁數目不斷減少的問題而引發的社會討論。

今天小雅來幫大家梳理一下,有關珊瑚礁可能涉及的一些背景介紹。

說到珊瑚礁不得不提的就是珊瑚蟲(Polyp)了,珊瑚蟲是汪洋大海中最常見的一種海洋無脊椎動物(marine invertebrates),它以捕食海洋裡微小的浮遊生物為生。它能吸收海水裡的二氧化碳和鈣,分泌出石灰石(Limestone),以此打造屬於自己的保護殼。成群結隊的珊瑚蟲聚居(compact colony)在一起,形成一個族群,大家一起生長、繁衍,最終通過石灰石黏連在一起,經過大自然的加工,逐漸形成島嶼和礁石,在TPO47的閱讀文章中提到,珊瑚礁存在於海水溫度高於21度的地方,位於澳大利亞東海岸的大堡礁the Great Barrier Reef堪稱世界上珊瑚礁群之最了。

綠色部分為大堡礁的範圍

珊瑚礁是多種動物的棲息地,它保證了物種多樣性(richness of species)。

在TPO33的 第3個Lecture裡,教授介紹有超過四千種魚類以及許多其它物種都生活在珊瑚礁附近。

按照礁體和海岸線的關係,可以將珊瑚礁分為岸礁(Fringing Reef)、堡礁(Barrier Reef)以及環礁(atoll)。

岸礁(Fringing Reef)也被叫做邊緣礁和裙礁,沿著大陸或者島嶼的岸邊發育生長,在我國海南島沿岸就有岸礁的存在。

堡礁(Barrier Reef)亦稱堤礁,顧名思義就是離海岸邊有一段距離的堤狀礁體,前文說的大堡礁就是世界上長度最長、規模最大的堡礁了。

有時,珊瑚會在島嶼周圍生長。後來島嶼隨著地殼下沉(subside),只留下環狀的珊瑚礁,就是環礁(atoll)。環礁中間的小片水域稱作瀉湖(lagoon)。已知的環礁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信風帶和印度洋熱帶海域,形態多樣,大多位於大洋火山錐上。世界上最大的環礁島位於馬紹爾群島以及馬爾地夫群島。

就算是為了看看美麗的環礁,這輩子也要去一次馬爾地夫哦。

但是如此美麗的珊瑚礁,卻由於人為的蓄意破壞,再加上氣候變化,海水溫度升高,導致珊瑚的生態環境越發嚴峻,其中最為嚴重的當屬珊瑚白化(Coral Blench)了。珊瑚白化指的是珊瑚將那些給自身提供食物和色彩的微小植物排除體外,亦被視為珊瑚死亡的預兆。

最嚴重的全球珊瑚白化現象發生在了1998年,厄爾尼諾現象導致海水溫度超過正常水平,引發了珊瑚白化現象,不少珊瑚因此死亡。

目前有兩種方法可以防止珊瑚白化。

一個是檢測(monitor)水面溫度,從而減輕(mitigate)它對珊瑚的影響。

另一個是珊瑚移植(coral transplantation),關於這個技術存在爭議。

支持的科學家認為珊瑚沒有能力自我恢復(reestablish itself),只能靠移植;

在聽力中,教授表示反對,因為這個方法費錢,且無法持續(the ongoing problem)。

正常的珊瑚具有多種多樣的顏色,在熱帶清澈的海水中十分豔麗。

研究發現,未受影響的珊瑚是存在於水溫較低的深水區域,所以教授認為改善珊瑚礁生病的方法應該是研究並保護這些區域。

還可以通過保護周邊生態系統(surrounding ecosystems)來保護珊瑚礁,比如禁止過度打撈(fishery’s management)。

除了人類對珊瑚礁的影響,珊瑚也有一些天敵。

棘冠海星(Crown of Thorns Starfish),又名魔鬼海星,棲息於熱帶太平洋地區(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由於它以珊瑚為生、嚴重破壞珊瑚礁生態,因此又被稱為「珊瑚殺手」。

棘冠海星的數量每隔幾年會大量激增(outbreak)一次,主要有以下原因:

1. 自然規律:有些年份產卵(spawn)量大

2. 人為原因:

① 過度捕撈(overfishing):消滅了棘冠海星的捕食者(predator);

② 化肥徑流(fertilizer runoff):流入海裡的化肥帶來大量營養物(nutrient),造成海星的食物——浮遊生物(phytoplankton)增多;

3. 風暴事件(storm event):海星會接觸到大量食物,引發進食狂潮(feeding frenzy)。

以上就是小雅整理的珊瑚礁在託福聽力中的背景故事,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點點分享,讓你的小夥伴們一起漲姿勢~

相關焦點

  • 在帛琉能看到的那些珊瑚礁魚類(Coral reef fish)
    珊瑚礁魚(Coral reef fish)是指那些生活在珊瑚礁中或與珊瑚礁有緊密關係的魚類。珊瑚礁構建了複雜的生態系統,具有極大的生物多樣性。
  • Science:海綿可為珊瑚礁群落循環使用資源
    如今,Jasper de Goeij 及其同事說,海綿在為珊瑚礁群落循環利用有機物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們將來自珊瑚及藻類的溶解的有機物質轉變成為像螺螄及寄居蟹等較大的生物能夠攝食的富有營養的顆粒物質。據研究人員披露,這種「海綿循環」幫助解釋了像珊瑚礁這樣的生物熱區為什麼可以持續存在於缺乏營養物的水域之中,而且它也許還能改善珊瑚礁的保護力度。
  • 【生物資訊】帛琉洛克群島的天然珊瑚礁
    如今越來越多人愛好養殖珊瑚缸,珊瑚的人工飼養也越來越成功,以至於我們有時忽略了天然珊瑚和珊瑚礁。
  • 仙境的消逝:珊瑚礁,無處寄生
    但是從照片上可以看到,大堡礁不少多彩繁盛的珊瑚礁已經變成了僅剩白色骨骼的珊瑚"墳場"。這個世界上最著名的珊瑚礁,遭受到海水升溫的持續影響,在2016和2017年連續出現珊瑚大量白化的事件。2016年,海水升溫在大堡礁遠北部和北部造成超過26%和67%的珊瑚死亡。
  • 託福聽力考場上要避免這9大錯誤
    在託福聽力考場上答錯題時,仔細思考總結經驗,避免同樣的錯誤再次發生。今天我們來分享託福聽力答題時考生常犯的9種錯誤,為更精細化的錯題反思提供一些思路。   一、原文信息漏聽   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錯誤原因,在聽音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導致考點細節漏聽,種種原因可能包括:   1、聽音基礎不好,比如單詞量少,語法差導致各種聽不懂   2、由於聽力材料語速較快,思路跟不上語速   3、由於外界幹擾走神兒或者習慣性注意力不集中   解決方法
  • 【怪獸叔叔丨世界1分鐘】 拯救大堡礁Rescue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澳大利亞東北部的海裡,有一大片的珊瑚礁,名叫大堡礁,面積比義大利還大There is a large area of coral reef along
  • 海底世界最美的景點是珊瑚礁 珊瑚礁生態科普小知識
    > 珊瑚水冒螅體:coral polyp,珊瑚上每一個獨立生活的個體,由石灰質骨骼和珊瑚蟲所構成。 珊瑚:coral colony,由許多同種珊瑚水螅體所形成的獨立的集合體。 珊瑚礁:coral reef,由活珊瑚和已經死亡的珊瑚骨骼成構成的特殊海底生活環境。
  • 或許是因為珊瑚礁的聲音變了
    一旦孵化,小尼莫們就會到大洋裡過著浮遊生活,長成米粒大小後,便開始獨自尋找合適的珊瑚礁定居了。熱鬧的珊瑚礁汪洋大海中,適合小尼莫定居的珊瑚礁只佔千分之二。那麼,它該如何找到珊瑚礁呢?聽一聽,也許就會有線索了。健康的珊瑚礁是個很熱鬧的地方,不僅顏色五彩斑斕,聲音也很多樣。
  • 歷年託福考試聽力常考話題解析:地質學
    地質學(geology)是託福聽力考試中的常見話題,是關於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的知識體系,是研究地球本身的學科。需要與之區分的是地理學(geography),是一門描述地球表面的科學。
  • 多彩珊瑚礁
    多彩珊瑚礁Gaze at the vivid yellows, blues1, and psychedelic(引起幻覺的) swirls2 of a single emperor angelfish(神仙魚) and you'll sense the whimsy3(怪念頭,反覆無常) of evolution
  • 到2070年你可能永遠看不到美麗的珊瑚礁了,它有多重要你卻不知道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珊瑚生物學與珊瑚礁生態學學科組與澳洲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al Reef Studies合作,報導了中國珊瑚礁半個多世紀的變化。2009年,我參與了珊瑚生物學與珊瑚礁生態學學科組西沙珊瑚礁調查航次,並進行了科研生涯中的第一次潛水。由於自小在書中看到的都是「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而且雖然從事了珊瑚礁生態方向的研究,在課題組裡看到的西沙調查照片(拍攝自2006年)中,也儘是生機勃勃的珊瑚礁,所以在下水前,我心中所想像的都是無盡美景。然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