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70年你可能永遠看不到美麗的珊瑚礁了,它有多重要你卻不知道

2021-01-21 中國科普博覽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張浴陽(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如果全球變暖以目前的速度繼續,全世界的珊瑚礁到2070年可能會全部消失。本周,Tiffany Morrison、Terry Hughes和同事在《自然》上發表評論,敦促珊瑚礁保護團體採取一種新的更大膽的方式,從局部和整體角度解決導致珊瑚礁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

他們建議,澳大利亞的政策制定者應在大堡礁42.5萬平方公裡的流域內,用可再生能源代替煤電,發展陸基水產養殖,恢復或修復陸地植被和溼地。這些行動將能「減少全球排放,提高碳捕獲,防止農業徑流流向沿海珊瑚礁,改善人類生活和食品安全。」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很多人不解,為什麼要如此大刀闊斧的制定政策保護珊瑚呢?

面臨世紀危機的珊瑚礁

說到珊瑚礁,知名度最高的恐怕就是澳洲大堡礁了。

這個世界上最著名的珊瑚礁,遭受到海水升溫的持續影響,在2016和2017年連續出現珊瑚大量白化的事件。2016年,海水升溫在大堡礁遠北部和北部造成超過26%和67%的珊瑚死亡。大堡礁中部和南部珊瑚死亡率在2016年相對較低,不過它們並未逃過一劫,2017年的白化出現了進一步的惡化,並且對中部的影響更大(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al Reef Studies)。

紀錄片《追逐珊瑚(Chasing Coral)》也很直觀地展示了大堡礁珊瑚白化的狀況。在空中鳥瞰到的一片片白色、粉色或紫色的珊瑚正在宣告死亡的臨近,而片子結尾處對世界珊瑚礁大會的記錄和來自全球各地珊瑚礁的狀況報告更是揭示了珊瑚礁在全球範圍內面臨海水升溫造成的白化威脅。

為什麼海水升溫會造成這麼嚴重的白化問題?

這要從珊瑚的生長環境說起。

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海水平均溫度20℃的等溫線內,這是由於形成珊瑚礁的造礁石珊瑚對海水水溫有著嚴格要求,多數造礁石珊瑚生活的適宜水溫是18-29℃。

過低和過高的水溫都會造成造礁石珊瑚的白化和死亡。

由於造礁石珊瑚依賴於體內共生的蟲黃藻的光合作用為其提供能量,所以多數的造礁石珊瑚是生活在50米深度以淺的海水中,但有些無蟲黃藻共生的非造礁珊瑚生活的深度可達數百甚至上千米。

正是由於蟲黃藻和珊瑚蟲的共生系統維持了珊瑚的生存和生長。但這個系統又是脆弱的,當海水溫度上升超過正常溫度3-4℃時,珊瑚與蟲黃藻這一對好夥伴就會翻臉,蟲黃藻會離開珊瑚蟲,而珊瑚則因為缺少蟲黃藻提供能量而餓死。

除了溫度和深度,海水的鹽度、水體內營養物含量、沉積物等因素都會影響造礁石珊瑚的分布,所以想要形成一個珊瑚礁是需要滿足許多環境條件,這也是為什麼如此廣闊的海洋中,珊瑚礁只佔據了不到0.2%的面積。

不過莫要小瞧這0.2%的面積,它養育了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種類,近三分之一的海洋魚類生活在其中,也被稱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

而除了白化外,珊瑚礁更是時刻遭受著過度捕撈、汙染、海岸工程破壞、海水酸化、海平面上升、珊瑚疾病、長棘海星暴發等多種威脅。

△長棘海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珊瑚礁令人痛心的現狀

再以中國的情況為例。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珊瑚生物學與珊瑚礁生態學學科組與澳洲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al Reef Studies合作,報導了中國珊瑚礁半個多世紀的變化。

截至2010年,中國廣東、廣西、海南沿岸的珊瑚礁在過去的30年中由於人類活動破壞和汙染導致失去了80%的造礁石珊瑚數量;而南海的珊瑚島礁儘管沒有汙染的影響,但由於漁業的過度捕撈和長棘海星的暴發,在近10-15年珊瑚平均覆蓋率從60%下滑至20%左右。

在從事珊瑚礁研究的過程中,我親身經歷了這令人痛心的變化。

2009年,我參與了珊瑚生物學與珊瑚礁生態學學科組西沙珊瑚礁調查航次,並進行了科研生涯中的第一次潛水。

由於自小在書中看到的都是「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而且雖然從事了珊瑚礁生態方向的研究,在課題組裡看到的西沙調查照片(拍攝自2006年)中,也儘是生機勃勃的珊瑚礁,所以在下水前,我心中所想像的都是無盡美景。

然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當親眼看到水下只有成片的死亡珊瑚骨骼留存於珊瑚礁上,周圍荒無「魚」煙時,那滋味說不出的難受,無異於當頭一棒。

遊蕩在一片死寂與荒涼中,看著滿眼的珊瑚骨骼,心中的震驚逐漸被疑惑取代。

為什麼西沙的珊瑚礁會在幾年內變成如此荒涼的景象,那個「富饒美麗」的西沙群島怎麼就這麼消失了?

直到航次的最後,在西沙洲的珊瑚礁上見到成群的長棘海星時,我們才明白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那也是我第一次見到長棘海星的暴發和它們如同蝗災一樣對珊瑚礁的破壞。

如果珊瑚礁消失了,會發生什麼?

目前,在全球範圍已經有超過一半珊瑚礁出現嚴重退化,但更嚴重的問題是,珊瑚礁的退化速度在未來還會加快。

如果人類不採取任何挽救措施,那麼依照現在的退化速度,珊瑚礁生態系統可能在本世紀末,就從地球上消失。

「珊瑚教父」查理·維隆說,「在所有的海洋物種中,大約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海洋生物的一部分生命周期是要在珊瑚礁中度過的,珊瑚礁死了,這些生物就會隨之滅亡,這就是生態的混亂和崩潰。」

珊瑚礁的消失,對人類又會有哪些影響?

有人說沒有什麼影響,至多是少一些旅遊景點嘛,畢竟居住在珊瑚礁附近的人不是很多。

這種看法實在大錯特錯。

實際上,全球有5億人依賴珊瑚礁生活,從珊瑚礁中獲取食物、以珊瑚礁漁業養家、從事珊瑚礁旅遊觀光工作、依靠珊瑚礁保護自己的家園。如果沒有珊瑚礁,他們將失去工作、收入甚至難以獲得足夠的食物維持生存。

在全球範圍內,珊瑚礁為人類提供了價值27000億美元的服務,其中包括漁業、旅遊業、海岸保護、維持生態多樣性、藥品研製、教育產業等(https://www.iyor2018.org/about-coral-reefs/benefits-of-coral-reefs/)。

甚至,珊瑚礁還同國家領土與主權有密切關係,很多領海基點就是珊瑚礁形成的島嶼,譬如中國的西沙群島的領海基點均為珊瑚島礁。如果珊瑚礁退化,失去保護島嶼的功能,珊瑚島礁就會在海水侵蝕與海浪和颱風的破壞下縮小甚至消失,造成領海面積的縮小。

以西沙群島舉例來說,由於珊瑚礁魚類以珊瑚作為其家園、產卵地或庇護所,所以西沙珊瑚礁的退化造成了魚類數量下降,這直接影響到相關漁民和駐島人員的生活。

自2010年每年對西沙進行珊瑚礁生態調查開始,我們發現,在西沙當地漁民販賣的漁產品價格一直是快速上漲的趨勢,這部分說明了漁獲量的下降引起了價格上漲。同時,在與漁民的交流中,也得知了同往年相比漁獲量大幅下降的消息。

有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是西沙的小八爪魚。2010年,西沙小八爪魚魚乾的售價是35元/斤,小八爪魚鮮魚的售價為15元/斤。但第二年小八爪魚鮮魚的售價就漲到30元/斤,而小八爪魚魚乾則很少在市場上見到,原因是捕撈量下降,鮮魚已經供不應求,沒有多餘的留下來曬乾了。2011年的時候,我們在西沙已經很少再見到有小八爪魚售賣了。下水時雖然偶爾能見到小八爪魚,但數量已經少到無法維持這個市場了。僅僅2年,小八爪魚就從市場上「消失」了。

漁獲的減少不僅影響到漁民收入,還會影響到西沙駐島漁民與群眾的食物構成,一旦失去陸地補給支持,僅靠珊瑚礁現有的漁獲,根本難以長期維持島上的食物需求。

在全球變暖不可阻擋的趨勢下,我們眼睜睜地看著色彩斑斕的珊瑚變成一堆堆「白骨」。不過慶幸的是,科學家們還在默默努力著。

相關焦點

  • 到2070年你可能永遠看不到珊瑚礁了,它有多重要你卻不知道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張浴陽(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如果全球變暖以目前的速度繼續,全世界的珊瑚礁到2070年可能會全部消失。
  • 還沒看過美麗的珊瑚礁?以後,你可能永遠見不到它們了,就因為這個...
    這篇論文綜合了對100處珊瑚礁自1980年至今的觀察,發現嚴重的白化現象要遠比35年前普遍得多。珊瑚白化現象「史無前例」。圖片來源:BBC本次研究的作者特裡·修斯(Terry Hughes)說,「研究了20年珊瑚礁之後,我在1998年第一次見到了大規模白化——那是第一次全球性珊瑚白化。
  • 珊瑚礁與珊瑚蟲有什麼關係?珊瑚礁有什麼作用呢?
    ・∀・)ノ你知道珊瑚嗎?我們先上幾張美美的圖片來各位看官這邊來(o゚v゚)ノ我們邊看邊聊。它與珊瑚有什麼關係?珊瑚蟲的石灰質骨骼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珊瑚,珊瑚多了就形成了珊瑚礁。在熱帶和亞熱帶淺海中生長著許多珊瑚。珊瑚蟲們喜歡生活在一起,珊瑚蟲與珊瑚蟲之間以一種叫共生的結構彼此連接,共生部分能分泌石灰質的骨骼。在珊瑚蟲死亡之後,石灰質骨骼就慢慢地積累下來了,而它們的後代又在這些骨骼上繁殖、生長,如此長年累月地堆積,珊瑚礁就形成了。
  • 珊瑚,珊瑚蟲,珊瑚礁,傻傻分不清?我來告訴你!
    在浩瀚的海洋中,珊瑚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珊瑚蟲雖小,卻與其他生物一起,共同構建了美麗的珊瑚礁。眾多鮮明而珍異的生物,又共同生活在珊瑚礁裡,彼此共生,彼此共棲,形成五彩斑斕的海底世界。 無論是浮潛、水肺潛水還是自由潛水,我們總渴望看到美麗的珊瑚。而對於珊瑚本身,你究竟又了解多少呢?你知道珊瑚、珊瑚蟲、珊瑚礁三者的區別與聯繫嗎?你知道珊瑚礁裡有哪些海洋生物嗎?你知道現今珊瑚礁有多脆弱嗎?你知道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在哪裡嗎?
  • 美麗珊瑚礁20年後將消亡?
    由於珊瑚礁對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此舉引起海洋生態專家的強烈擔憂。國際珊瑚礁學會為號召各國和地方政府推動珊瑚礁研究與保育工作,將1997年定為國際珊瑚礁年(IYOR),並對全球的珊瑚礁進行了一番「總體檢」。經過「體檢」發現珊瑚礁的狀況極不樂觀,於是將今年定為第二個國際珊瑚礁年。珊瑚礁對人類有什麼意義呢?
  • 由於全球變暖到2070年世界上一半的熱帶植物物種可能難以發芽
    有了種子,你可以快速試驗它們,有很多關於它們的研究,重要的是,發芽直接關係到一個物種如何生存,因為如果種子不發芽,植物就不會存活"。因此,我們整理了資料庫中的數據,檢查了同一地點對同一物種的所有實驗,然後確定了每個物種為了生存而可以承受的溫度範圍。研究人員還檢查了與研究中使用的植物物種相同的位置的氣候數據。
  • 2070年,海洋生命的進化源泉或將滅絕
    英國《自然》雜誌9月18日刊登了數名科學家撰寫的評論文章,建議全人類應採取新的且大膽的方式來解決珊瑚礁生態系統退化問題,不然全世界的珊瑚礁很可能在2070年完全消失。玄武巖除了達爾文,在三國時期我國的研究人員就注意到了珊瑚礁,其他國家的科學家們也一直對它情有獨鍾。對於人類而言,珊瑚礁在的地方通常意味著這裡具有豐富的油氣資源,以及煤炭、鋁土礦、錳礦等礦石資源。
  • 我從事珊瑚礁保育工作,珊瑚礁對海洋有多重要,問我吧!
    ,珊瑚礁對海洋有多重要,問我吧! 珊瑚礁是海洋中的熱帶雨林,是海洋生態中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系統,只佔全球海洋面積不足千分之二的珊瑚礁卻養育了近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是海洋生物的家園。然而全球變暖以及人類的人為破壞,導致全球很多地方珊瑚礁發生了嚴重的退化現象。
  • 人類已失去超世界半數的珊瑚礁,誰來拯救珊瑚?
    ——紀錄片《追逐珊瑚》2019年,被譽為澳大利亞「皇冠上的明珠」的大堡礁,徹底失去了 50%的珊瑚。同年9 月,英國《自然》雜誌發布的相關文章稱:如果氣候持續變暖,預計全世界的珊瑚礁將在 2070 年全部消失。珊瑚是什麼?為什麼重要?它消失得有多快?我們還能看到美麗的珊瑚礁嗎?數據難以想像。
  • 「漸行漸遠」的美麗「珊瑚礁島嶼」它是眾多海洋生物棲息的島嶼!
    海洋中的綠洲分布在南北緯30度熱帶和亞熱帶淺水區的珊瑚礁是自然界最壯觀、最奇妙的「創造」之一。珊瑚礁的美麗在於它的顏色和多樣性。珊瑚是由珊瑚蟲組成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奇怪的海洋動物,它們在珊瑚周圍遊動、爬行和滑行。它是許多動植物的家園。據說世界上50萬種海洋動物中有四分之一生活在珊瑚礁水域。
  • 2070年10%~30%寄生蟲可能滅絕 對人類並非啥好事
    年,10%、20%或30%的寄生蟲可能絕跡,這可能會產生複雜的級聯效應。它們雖然聲譽不佳,但在許多食物網中發揮重要作用,並調控寄主動物的免疫系統,甚至有助於防止一些病原體的出現和擴散。人類和蠕蟲的關係有時是潛在的共生關係。我們成為它們的寄主,彼此亦敵亦友,它們阻止我們的免疫系統出現自我攻擊,這是在幫助我們。保護寄生蟲的理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充分。對於大規模滅絕危機,人類通常都傾向於考慮體型較大和有魅力的瀕危物種。
  • 你永遠不可能用你的舌頭舔到你的手肘
    你從來不知道的事,最後一個你肯定不知道~       1.拉斯維加斯的賭場都沒有鍾
  • 澳大利亞大堡礁的壽命只有12年了?再不去永遠都看不到了!
    真的難受再不出發就真的來不及了趁著還有那些絢麗的海底趁著還有美麗的景色12年?真的等不到退休了!大堡礁絕對不僅僅是一個景點,而是一群「海島」因為它實在太大太豐富了,玩法多達一千零一種沿線2千多公裡長,獨立礁體差不多3千個還有幾百個珊瑚礁島各有千秋全世界都說這裡是海島控的福音
  • 如果,真有一片珊瑚礁
    ,她不知道說什麼,我也不知道說什麼,我們兩個人都有點尷尬,但這尷尬並不讓我們想逃走,它反而帶了點溫暖的,又有點寂寥的味道。有一天在大學課堂上老師談到自己的經歷,他是個神奇的人,從哈佛畢業,但他說他去哈佛的第一天就覺得,」It’s boring.」他活到四十左右,和我們分享的想法是,如果有一天他有錢了肯定立馬辭職,以及,不要當老師,當老師的話,你的生活圈子都被禁錮在這裡了。
  • 世界第一珊瑚礁區,浪漫的澳大利亞大堡礁,有這些刺激玩法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區,有著十分漂亮的,顏色和藍天一樣的海水,海底下也有許多美麗的珊瑚礁,是潛水愛好者的聖地。島上有600多個珊瑚島,色彩斑斕,從高處俯瞰下來就像是一塊五顏六色的玉一樣。而且大堡礁很迷人的一點是它中心島嶼的形狀,是個近似於心形的形狀,再加上十分寬闊的景色,總體給人一種浪漫的情調。那麼,大堡礁有這麼多美麗的島嶼,我們該如何暢玩它呢?
  • 那你可能再也見不到了!
    圖片來源:NASA大堡礁坐落在澳大利亞東北方的珊瑚海,是地球上最大、最長,也最壯麗的珊瑚礁群。儘管名聲在外,但如果你還沒親眼見過它,那麼你可能永遠也見不到它了……↑2017 年海灘珊瑚礁白化。 圖片來源:Bette Willis由於受到海洋暖化的影響,大堡礁在2016 年就經歷了毀滅性的白化。
  • 霍金去世:你永遠不知道一個人能有多強大……
    每 天 陪 你, 一 路 讀 行點 擊 上 方 藍 字 關 注 一 讀霍金去世:你永遠不知道一個人能有多強大……文|王獅獅霍金走了。和以往「將軍墳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不同,霍金的離去,似乎觸動了所有人。
  •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有著世界七大自然奇觀的美譽,你猜是哪?
    十一年前,也就是2009年,風靡全球的「大堡礁招聘」事件,讓我對這美麗而神秘的大堡礁感了興趣。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它貫穿澳大利亞東北海岸,全長2011公裡,最寬處161公裡。它以其樸素的自然美而聞名,同時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早在1981年,它就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並享有世界七大自然奇觀之一的美譽。
  • 到2070年,將有超過30億人生活在酷熱之中
    各位看官,你們知道嗎?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隨著地球溫度慢慢升高,到2070年,將有30多億人生活在溫度「接近不適宜居住」的地方。人類整體的生活將受到很大的影響。這對於人類生活來講是一次巨大的危機。這個溫度被認為是在「適宜居住」溫度之外,在過去的6000年裡,人類在這種「適宜居住」溫度繁衍生息。也是在這個溫度帶集中了幾乎全球最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人性化看待?因為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所以人們也希望這項研究能從更人性化的角度來看待氣候變化。
  • 不要失去希望,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帶給你什麼
    不問翻覆,無關遲暮,你的江山裡,總有我的影子,他年論史,也總有長留二字與你的天下一起浮沉……五、我們相識在柳條將舒未舒的時節,經歷過汗如雨下,見證了落葉歸根,到了冬季,我們……就此別過……六、總會有那麼一個人,佔據了你所有重要的位置,可是不知道後來怎麼了,你雖有不舍,但還是一個一個的把他從重要的位置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