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有一片珊瑚礁

2021-01-20 不聽音樂




Just remember darling all the while

You belong to me




● ● ●

那是一節高三的地理課。

高三最後的那段時間,大家都有種驚醒前的昏昏欲睡。我在這樣的氛圍裡面抬著頭,聽著我所剩無幾的課。老師那天還是那個樣子,穿著她紫藍色的小棉襖,她好矮,大概不到一米六的樣子,眼鏡又垮在鼻梁上,看我們的時候,眼神也仿佛是慢慢探出來的,不過那個時候,她已經沒怎麼看我們了。

那天又是個下午,大家都沒什麼精神,懨懨的,老師拿著厚厚的地理圖冊繼續給我們鞏固知識,很多人睡了,剩下一些人人在趴著記筆記,只有我看著老師,其實我是走神了的,大部分看著老師的學生其實都是走神了的,不過反正那天我也不怎麼想聽課,我就想看著她,看著她在講堂上走來走去,她的步子又是緩慢的,一大本藍色地圖冊很容易就把她的臉給擋住了,講臺又把她矮小的身體給擋住了,所以她就只剩下了三分之一的身體。




● ● ●

我就這麼看著她,直到她講到了關於珊瑚礁的事情,她說,「珊瑚礁是由珊瑚的屍體堆積而成的,珊瑚礁死去之後,會留下堅硬的石灰質骨骼,年復一年地堆積,就成了珊瑚礁。」

我像是突然體會到某種感動,難過得想哭。

畢業之後我就去了遠方,我偶爾想念著老師們,也和他們保持著某種聯繫。不過這種聯繫,也只是給他們寄過幾次明信片而已。一次是在畢業之後,一次是在我來到大學之後,還有一次是在我去外地交換之後。第一次的意義在於感謝和道別,第二次是想告訴他們我終於到了遠方,第三次是想告訴他們我終於去了比遠方更遠的遠方。現在想想,我之所以會想要和他們分享,大概是因為,我知道他們會一輩子都守在小城裡。但其實,也有很多的同學,在小城念完書去了外地讀大學,畢業之後也還是會回去,繼續著小城裡的繁衍生息。




● ● ●

每次我放假回家的時候也總能碰到我的那位地理老師,她還是穿著那件藍紫色的棉襖,看到她,她總會把笑容停在臉上,如果我有事不能停下來,她會看著我離開,如果我可以停下來,她會慢慢打量起現在的我,她不知道說什麼,我也不知道說什麼,我們兩個人都有點尷尬,但這尷尬並不讓我們想逃走,它反而帶了點溫暖的,又有點寂寥的味道。我們就這樣站立著,最終說出口的,也不過就是「怎麼樣啊」「好不好啊」這類家長話。

上大學之後,我還是很喜歡看老師們講課的樣子,但是卻很久很久都沒有再重現出那種感動,有的老師會跟我說,要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有的老師會跟我說,其實我也不太懂,這兩種老師我都很喜歡。有一天在大學課堂上老師談到自己的經歷,他是個神奇的人,從哈佛畢業,但他說他去哈佛的第一天就覺得,」It’s boring.」他活到四十左右,和我們分享的想法是,如果有一天他有錢了肯定立馬辭職,以及,不要當老師,當老師的話,你的生活圈子都被禁錮在這裡了。




● ● ●

下課之後走在回寢室的路上,我和室友討論到關於未來的事情,我說:「我們找到工作,賺錢,然後呢?然後要幹嘛?又這樣過一輩嗎?」

室友說,「對啊。」

我說「我們不能還做點什麼嗎?」

室友嘆了口氣,「唉,做什麼?很難唉。」

我說:「他那樣其實也挺好,在這裡,教書。」

室友說,「是啊。」

我說:「其實我覺得你也挺適合教書的。」

室友說:「唉……可是,他不也說了嗎,如果當老師的話,你的世界就被鎖死了,就被禁錮在這個小地方了啊。」

我反問:「可是在哪裡,我們才算是沒有被禁錮著的?」

我說完這句,我們都沒有再說話。



● ● ●

老師,後來我去到了臺灣,臺灣人很好,這裡地震和颱風都頻發,我在來這裡的第三天就遇到了地震,當時我正坐在圖書館看漫畫,地面就像藤蔓一樣甩了兩下。連地都不是踏實的,那還有什麼是呢?老師,我來到大連了,大連氣候不錯,夏天的天空很和家裡的很像,藍而輕,只是這裡看不到河流,也不常下雨,讓我很不習慣,這樣下去,是不是心也會變得很乾燥啊?老師,我畢業了,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教導,我想,珊瑚身上柔軟的部分一點點腐爛,最後剩下堅硬的骨骼堆成礁石,才讓我得以站在上面,看到更遠的地方,可是「上面」和「遠方」這種詞彙,真的意味著「快樂」嗎?

我們要在哪裡,做什麼,才算是沒有被禁錮著的呢?



● ● ●

老師不是健談的人,一般來說都不苟言笑地講課,很偶爾有一次,我們講到昆明,昆明這個地方出了名的一天四季隨機播放,早上下雨可能下午就暖陽了,老師那會兒停下來,跟我們說她退休之後,就和老公搬去昆明住,開個店,過日子。她說著這句話是笑著,帶出了她心裏面的陽光,她可能不知道,但我看到了,也記住了。這是我腦海中關於老師的美好畫面,想起這個畫面的時候,我卻還想到了一個問題。

如果知識真的可以改變命運的話,那老師為什麼還在小城裡呢?


但這樣的問題,我永遠,永遠不會問。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

相關焦點

  • 珊瑚礁與珊瑚蟲有什麼關係?珊瑚礁有什麼作用呢?
    >樹狀珊瑚珊瑚屬腔腸動物門(Coelenterata) 珊瑚蟲綱( Anthozoa) ,是腔腸動物門中最大的一個綱,有7000它與珊瑚有什麼關係?珊瑚蟲的石灰質骨骼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珊瑚,珊瑚多了就形成了珊瑚礁。在熱帶和亞熱帶淺海中生長著許多珊瑚。珊瑚蟲們喜歡生活在一起,珊瑚蟲與珊瑚蟲之間以一種叫共生的結構彼此連接,共生部分能分泌石灰質的骨骼。在珊瑚蟲死亡之後,石灰質骨骼就慢慢地積累下來了,而它們的後代又在這些骨骼上繁殖、生長,如此長年累月地堆積,珊瑚礁就形成了。
  • 島上植被密集,南部和東部海岸有一片迷人的沙灘和珊瑚礁!
    島上植被密集,南部和東部海岸有一片迷人的沙灘和珊瑚礁,美得令人驚嘆不已。這片水域清澈見底,站在碼頭上就能清楚地看見各種熱帶魚在水中遨遊。島上有馬奴幹島度假村(Manukan Island Resort),包括20座度假小屋、一家餐館、一個遊泳池和一個網球場,但總體來說價格偏貴。島上飲食娛樂種類豐富,價位也是比較合理。
  • 如果珊瑚礁滅絕,我們的海底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買保險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給珊瑚礁買保險,你聽說過嗎?全球最大的國際自然保護組織大自然保護協會,就花了750萬美元,給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海域分布的珊瑚礁購買了一份保險。合同規定,如果這些珊瑚礁遭遇暴風雨的破壞,那麼保險公司將在當年度支付7000萬美元左右的支付費用。好了,接下來保險公司該祈禱尤卡坦半島每年都風和日麗,風調雨順了!
  • 是誰殺死了珊瑚礁
    原標題:是誰殺死了珊瑚礁  珊瑚礁,眾多海洋生物繁衍棲息之地,歷史上無數生命的進化源泉,得天獨厚的科學研究寶庫,被稱為「海底森林」。但全球變暖引起的海水溫度上升,已導致珊瑚礁發生了嚴重的白化,這種破壞對其生態系統產生了致命性影響。 然而,威脅還不僅於此。
  • 如果所有的珊瑚礁都死了,地球還能維持原樣嗎?
    如果你打算挖掘這顆藍色星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那你可能需要花上一千多年的時間。但是,在這段時間裡,還會有無數種新的生物進化出來。  然而,這種多樣性的美妙之處在於,每一種生物都很重要,以各種方式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支持。珊瑚礁,就是這種多樣性的一個奇蹟。
  • 三沙地理·珊瑚礁——三沙珊瑚礁:海底熱帶雨林
    不管是西沙、中沙,還是南沙,每當豔陽高照,風平浪靜,乘著小船在珊瑚叢上面緩緩滑行,猶如在一片美麗的叢林中漫遊,那密密麻麻的「鹿角」、「牛角」、「羊角」幾乎探出水面,觸手可及。還有散落在「叢林」中的「翡翠」、「瑪瑙」,形態各異;時隱時現的「鮮花」,橙黃藍白紅,煞是可愛,美不勝收。不時還可見五彩繽紛的魚兒與遊船一起穿梭漫遊,構成一幅幅奇異的海底風景畫。
  • 西沙:長棘海星侵蝕 五彩珊瑚礁成白骨
    今年4月,他參加西沙水下考古時,在甘泉島海域拍攝到大片珊瑚礁遭侵蝕死亡的影像。「我當時感到非常吃驚,遊近以後,看到原來有一群群長棘海星在侵蝕珊瑚礁。」     據張利城介紹,長棘海星是一種狀似葵花的水生物,渾身長滿了劇毒長刺,它一般從珊瑚的礁底吃到礁上邊緣,然後還會分泌一種化學物質,吸引其他長棘海星前來一塊侵蝕珊瑚,「它們會一片一片地吃下去。」
  • 問吧精選|如果珊瑚礁滅絕,我們的海底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珊瑚與珊瑚礁有什麼區別?醒LAI:珊瑚礁與珊瑚有什麼區別?廖寶林:珊瑚礁是一種地質構造,是海洋中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系統。珊瑚是由珊瑚蟲組成,珊瑚是一種動物。通常我們說珊瑚礁是由珊瑚及珊瑚礁生物組成的一個生態系統,珊瑚是構成珊瑚礁生態系統的一種生物。
  • 拯救珊瑚礁!有了最好的辦法
    結果表明,控制水溫對減輕珊瑚礁損失以及修復珊瑚礁至關重要。珊瑚礁承載著海洋中四分之一的物種,對它們的生存起著關鍵作用。然而,珊瑚礁正在慢慢地「死去」——據估計,氣候變化至少已經造成30%~50%的珊瑚礁消失。近日,來自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物理學家們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在納米尺度上觀察了珊瑚礁的形成過程,並由此解釋了珊瑚是如何抵抗海洋酸化的。
  • 三亞國家珊瑚礁自然保護區,一個特殊的保護區,同樣非常值得一看
    導語:三亞國家珊瑚礁自然保護區,一個特殊的保護區,同樣非常值得一看那麼我們前幾天一直在陸地上看過三亞的海邊和三亞的大海以及三亞上面一些非常漂亮的山峰,這些熱帶的山峰同樣有著他們自己的風格,那麼今天我們來到了大海的內部,一起來看一看,在這裡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保護區,它的名字叫做三亞國家珊瑚礁保護區保護區
  • 饑荒海難珊瑚礁怎麼獲得 珊瑚礁有什麼用
    饑荒海難珊瑚礁怎麼獲得 珊瑚礁有什麼用 來源:www.18183.com作者:皮卡時間:2015-12-09 《饑荒海難》中的珊瑚是用來做解毒劑等多用途的物品,一些玩家發現了珊瑚卻不知道怎麼獲取,其實很簡單。
  • 珊瑚礁下好「色」的魚 一條魚有兩張「身份證」
    在島嶼東南邊的一片海域裡,成千上萬條色彩繽紛的魚在珊瑚礁附近遊動,仿佛海水中一大片湧動的雲霞。這片雲霞中的顏色和圖案實在是過於豐富,因此沒有哪一種魚看起來比其他魚類更加搶眼。這些魚大膽暴露自己的色彩,它們真的不怕捕食者嗎?最近的研究發現,這是另一種避開襲擊的方式。
  • 養活四分之一海洋物種,如果所有珊瑚礁都消失,地球會怎樣?
    如果你想開始一項偉大的任務,去發現居住在這個藍色星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這可能需要你一千多年的時間!而在那段時間裡,還會有無數的新生物進化出來。生物多樣性的美妙之處在於,每一個生物體都很重要,並以各種方式為其他生物體提供支持。物種多樣性產生的奇蹟之一——珊瑚礁,便是數以億計的珊瑚蟲歷經千百年的積澱而形成,養活著四分之一的海洋物種,以及十億人口,並直接影響地球生態系統。
  • 另一個「伊甸園」,五彩斑斕的珊瑚礁和動植物,太讓人驚嘆了
    在巴布內紐幾內亞的東部海岸,隱藏著一片美麗的淨土。這裡是五彩斑斕的珊瑚礁和動植物的世界。如果上帝要再造一個伊甸園,也許就會選在這裡。要論世界上珊瑚礁最密集的地方在哪裡,答案一定是北起菲律賓群島,南至澳洲大堡礁,西起印度尼西亞群島,東至索羅門群島的一片區域。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珊瑚礁就位居其中心位置,可謂得天獨厚。
  • 深海璀璨—拯救世界珊瑚礁:肯·內迪邁爾和珊瑚修復基金會的故事
    深海璀璨——拯救世界珊瑚礁:肯·內迪邁爾和珊瑚修復基金會的故事《深海璀璨——拯救世界珊瑚礁》講述了美國珊瑚修復基金會創始人、海洋英雄肯·內迪邁爾的真實故事,集人物傳記和科普知識於一體。肯·內迪邁爾從小喜歡海洋,並且迷上了色彩絢爛、形態各異的珊瑚。
  • 我從事珊瑚礁保育工作,珊瑚礁對海洋有多重要,問我吧!
    我從事珊瑚礁保育工作
  • 到2070年你可能永遠看不到珊瑚礁了,它有多重要你卻不知道
    當親眼看到水下只有成片的死亡珊瑚骨骼留存於珊瑚礁上,周圍荒無「魚」煙時,那滋味說不出的難受,無異於當頭一棒。 遊蕩在一片死寂與荒涼中,看著滿眼的珊瑚骨骼,心中的震驚逐漸被疑惑取代。 為什麼西沙的珊瑚礁會在幾年內變成如此荒涼的景象,那個「富饒美麗」的西沙群島怎麼就這麼消失了?
  • 拯救珊瑚礁
    到今年4月,破壞已經很明顯了:珊瑚礁已經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廣泛的白化事件,因為珊瑚驅逐了作為它們食物來源的共生藻類,而共生藻類為它們提供了顏色有四分之一的海洋魚類在它們的生命周期中依賴於珊瑚礁,科學家說我們迫切需要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來保護這些重要的棲息地。
  • 到2070年你可能永遠看不到美麗的珊瑚礁了,它有多重要你卻不知道
    當親眼看到水下只有成片的死亡珊瑚骨骼留存於珊瑚礁上,周圍荒無「魚」煙時,那滋味說不出的難受,無異於當頭一棒。遊蕩在一片死寂與荒涼中,看著滿眼的珊瑚骨骼,心中的震驚逐漸被疑惑取代。為什麼西沙的珊瑚礁會在幾年內變成如此荒涼的景象,那個「富饒美麗」的西沙群島怎麼就這麼消失了?
  • 珊瑚礁到底有多少種類? 它們又是怎麼形成的?
    珊瑚礁到底有多少種類? 它們又是怎麼形成的?時間:2016-06-28 15:21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珊瑚礁到底有多少種類? 它們又是怎麼形成的? 澳大利亞的大堡礁以珊瑚礁蜚聲中外,每個去過的遊客都對這裡的美景贊口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