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有變體,A類流行於美澳」?張定宇回應

2021-01-08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4月12日電(記者曾偉 彭心韞 薄晨棣)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最早打響全民戰「疫」的地方,新冠肺炎疫情的風暴之眼。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好轉,金銀潭醫院的工作發生了哪些變化?對於當前全球的疫情趨勢,被稱為「鐵人院長」的張定宇有怎樣的看法?回顧這場戰「疫」,有哪些事情最難忘?11日,在「春暖花開日,英雄凱旋時」,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對張定宇進行了專訪。

談病毒起源:有多起源的可能性

據外媒報導,劍橋大學近日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發表關於新冠病毒的幾個變種和傳播路徑的研究報告。研究者將目前全球的新冠「變體」分為了三個類型:A、B、C三個變種。A類病毒更多發現於美國和澳洲的受感染者。A類在武漢只有極少案例,且來源於在武漢生活過的美國人。研究人員認為,毒株C類型演化自B,B類型演化自A。

張定宇認為:「病毒多起源的可能性是有的。如同地球上的生命,不可能僅有一處起源地點,這需要科學上的探討。無論起源在哪,病毒都會播撒到世界各地,需要全世界團結起來共同應對。

在關於起源地的爭論,張定宇表示,這應該是科學上需要探討的事情。無論它起源在什麼地方,不應有地緣歧視、種族歧視。

張定宇說,我們是個地球村,人員的交流很多,無論是歐美作為起源地,還是說中國作為起源地,或者是東南亞或者什麼地方作為起源地,地緣的歧視和種族的歧視是很要不得的,這會導致對人類世界的一個倒退。每個人就會區隔開來,這是逆潮流而動的動作。

談國際疫情:今年八九月份或是轉折點

當前全球疫情蔓延,形勢嚴峻。針對當前全球疫情,張定宇說:「這是一場人類的一場災難,中國的防控措施和診療方案是值得借鑑的。遺憾的是因為文化、民族、傳統差異,導致一些國家在疫情之初沒有採取中國早期的積極做法,這是非常可惜的。」

「現在多國已經在做積極的響應,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有些做法是行之有效的。比如廣泛的檢測。現在發現病人多是因為檢測量大,並不意味著那裡的疫情是最嚴重的。但就死亡率和其他指標來說,每個地方的表現會不一樣。」

針對未來形勢,張定宇說,按照專家的說法,如果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疫情還是有望得到遏制,今年八九月份或許是全球的轉折點,或者從那以後整個疫情得到了一些控制。「現在更令人擔心的可能不是歐美發達國家,而是那些沒有做檢測的地方,比如非洲、南亞的一些國家,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等,沒有進行廣泛的檢測,醫療條件也不夠充足。」

談醫院重點:研究未轉陰患者後續方案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武漢的傳染病專科醫院,疫情期間收治的全部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截至目前,金銀潭醫院總共收治患者2850多名,出院率達86%。那麼金銀潭醫院現在的工作重點是什麼?

張定宇介紹,現在醫院的主要工作是研究持續沒有轉陰患者的後續方案。「我醫大概現在還有40多這種病人。這些人持續陽性時間大概有40天、30天、50天、60天,甚至有更長的,這些病人是我們一個重點。」

張定宇說,你們可能會關心他們有沒有傳染性,這些人實際上沒有傳染性。科學的證據來說,沒有證據覺得他們有傳染性。他們現在整體的狀況都很好,也沒有發燒,也沒有咳嗽,肺部影像吸收也非常的好。但是,這些人沒有回歸社會,隔離在醫院裡面。

持續沒有轉陰是不是也說明了病毒狡猾,難以莫測?張定宇解釋說,有很多病毒,比如甲流病毒,經過治療,只要沒有臨床症狀就OK,新冠病毒也是這樣。有證據表明9天以後,絕大部分病人不怎麼排毒,或者他排出的核酸都是一些死的,不一定都是活病毒,對其他人沒有影響。但因為全球大疫情,大家把所有的動作都調到最高,寧可錯殺不可放過,所以,有些人就被長期滯留在醫院或隔離點。

「有些病人已經在醫院隔離超過2個月。他們在心理上很難熬。」張定宇也表示,目前,湖北省衛健委正組織一批專家和國家衛健委專家一起探討,這些人是否可以居家隔離。「比如說戴上口罩,注意手消毒,有一定保護措施,又可以和家人在一起,整個社會成本也不高。」

談感動的事:最大困難是在極限邊緣戰鬥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最早打響全民戰「疫」的地方,也是一線中的一線。整個過程有哪些難忘的記憶?張定宇回憶,在這場戰「疫」中所面對的最大困難,是收治病人的壓力。金銀潭醫院只有696張床的收治能力,但疫情導致病人數量暴增,為了讓儘量多的人得到救治,突然要求加床收治病人的情況在所難免。2月9日,已經超負荷運轉43天的金銀潭醫院,再次接到收治一批危重症患者的緊急任務。21個病區,每層樓都在走廊添加10至14張病床。「大家都沒有任何怨言,因為這個城市的人民等著你,你心中要有大家。」

戰「疫」中醫護人員的工作狀態也一度達到極限。「以前可以戴N95口罩進去看病人,看一會兒後脫衣服出來再休息一下,現在得穿好防護服,進去以後不吃不喝,待六小時、八小時。回頭看,那個狀態確實算是極限。」

在戰「疫」中運轉接近極限的時刻,金銀潭醫院迎來了「援軍」:上海醫療隊、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福建醫療隊,浙江醫療隊,北京國家中醫醫療隊,湖南醫療隊,安徽醫療隊,江蘇醫療隊等,先後入駐金銀潭醫院支援。

與援鄂醫療隊共同工作的經歷,令張定宇難忘。「來援助的專家,比如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做事嚴謹,有良好的醫德、醫風和學術風範。這麼知名的大專家,對每一個病人都要親自仔細查看,危重病人的搶救也親歷親為,給我印象非常深。」

醫院裡一直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也讓張定宇感動,堅守ICU三個多月的95後護士梁順就是其中之一。「給病人翻身、拍背,處理ICU病人的排洩物、給傷口換藥、給病人鼻飼都是梁順的工作。這些臨床服務工作,有的人會迴避一些,但他總是主動要求去做。武漢封城後,梁順暫時不能回到租住的地方,只能住酒店,到現在為止已經三個多月了。像他這樣,長時間沒有回家的醫生、護士有三四百人。」

儘管如此忙碌,張定宇依然在家做飯、洗碗。記者最後問張定宇在生活上有什麼規劃?

張定宇笑了,說道:「洗碗肯定還是要洗的,做飯現在沒時間做了,以前我還是能做飯的。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經常在家裡那麼說,我和大家也那麼說,我現在能夠工作,這是多幸福的一件事情。我現在能去洗碗是多幸福的一件事情。如果以後我坐上輪椅,我什麼也動不了了,我看著你們洗碗多痛苦,我看著你們工作,我多痛苦啊。」

記者回答:「醫學進步那麼快,您自己又是醫生,老天會眷顧您的。」

「謝謝你。我也非常積極地應對這件事情,我倒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張定宇說。 

(責編:曹昆、王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世衛通報新冠病毒四種變體情況
    自詡為「萬物靈長」的人類,我們是不是應當讓這個世界充滿愛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晚,世衛組織正式通報了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的主要變異情況,包括四種變體。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晚,世衛組織正式通報了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的主要變異情況,包括四種變體。
  • COVID-19檢測或能幫助追蹤新冠病毒變體
    專家認為新冠病毒變體並不比其他病毒更致命,而且已經開發的疫苗應該仍可以抵禦這種新毒株。但這種變種似乎更容易傳播,而不受控制的疫情將會更快地讓醫院不堪重負。截止到蒙圈,美國已經在COVID-19患者中發現兩例感染了新變種病毒的病例,一例在科羅拉多州,一例在加利福尼亞州。
  • 新冠病毒現四種變體 傳播力如何?
    隨著全球多國發現變異新冠病毒。當地時間31號,世衛組織正式通報了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的主要變異情況,包括四種變體。世衛組織同時強調,雖然初步評估顯示,英國和南非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暫未發現會提高致死率,但會導致更高的發病率。
  • 美國發現2種疑似新冠病毒本土變體,專家:病毒出現了重大的進化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3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周三宣布,他們發現了兩種很可能源自美國本土的新冠病毒變體。俄亥俄州韋克斯納醫學中心表示,研究人員在該州一名患者身上發現了一種新的病毒毒株。這種毒株「攜帶了與英國毒株相同的變異,但它很可能來源於在美國已經存在的病毒。」
  • 世衛組織正式通報新冠病毒四種變體!變異病毒已在美國「人傳人」
    繼美國科羅拉多州2020年12月29日確認出現美國首名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後,加州和佛州相繼確認出現變異病毒感染者。由於全美首名變異病毒感染者——近期沒有出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官員判斷,變異病毒已經在美國「人傳人」。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晚,世衛組織正式通報了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的主要變異情況,包括四種變體,其中三種傳播力增強。
  • 世衛組織通報新冠病毒四種變體!有三種傳播力增強
    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晚,世衛組織正式通報了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的主要變異情況,包括四種變體。D614G:感染性、傳播能力更高,但不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2020年1月底至2月初,新冠病毒出現D614G突變,隨後逐漸取代了最初發現的毒株。
  • 英國新冠病毒變種傳入我國?權威回應來了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被命名為「B117」的病毒變體,並對英格蘭東南部地區的病例展開了回溯性分析,發現今年9月的一些病例就已存在此種變體。△瑪麗亞·范·科霍夫(資料圖)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南非也發現了另一種新冠病毒變體
  • 英國變異新冠病毒有沒有輸入我國?對疫苗有效性是否有影響?都回應了
    英國病毒變異傳染率增70%對疫苗有效性是否有影響?鍾南山回應了!變異新冠病毒有沒有輸入我國?疾控回應了!抗擊新冠病毒迎來新的挑戰,全球已出現多種新冠病毒變異。當地時間12月21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過去數月新冠病毒已出現多種變異,其中一些驅動了新冠病毒的傳播,但沒有一種變體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或能逃脫診斷,也沒能影響疫苗效力。
  • 新冠病毒變異,疫苗還有效嗎?鍾南山回應了
    相關新聞變異新冠病毒有沒有輸入我國?疾控回應了!抗擊新冠病毒迎來新的挑戰,全球已出現多種新冠病毒變異。當地時間12月21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過去數月新冠病毒已出現多種變異,其中一些驅動了新冠病毒的傳播,但沒有一種變體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或能逃脫診斷,也沒能影響疫苗效力。
  • 阿根廷發現新冠病毒突變,將對變體進行全基因組測序
    阿根廷機構間SARS-CoV-2基因組項目的專家對檢測到的並命名為S_E484的變體進行了分析,預計將對其進行全基因組測序,以求證其與一些受關注的新冠病毒變體之間的關係,主要是英國的變體,研究表明,英國變體具有更大的傳染性。目前,世界上已經發現了四種新冠病毒變體。
  • 世衛組織:南非發現變異新冠病毒,與英國變體無關
    ,但它是是單獨的變體,與英國的新冠病毒變體無關。21日發布會上的範·科霍夫 來源:視頻截圖 上周五(18日),南非科學家和衛生官員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被命名為「501.V2」的新冠病毒變體,並認為這種變異病毒可能是引發南非第二波疫情的主要原因
  • 中國發現首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四種變體,世衛組織正式通報
    據報導,《中國疾控中心周刊》研究報告顯示,該病例是一名23歲的女學生,近期從英國乘飛機返回上海,2020年12月14日檢測出新冠病毒呈陽性,當晚被轉移到醫院隔離。流行病學調查顯示,2020年12月12日,即她飛回中國的前兩天,新冠檢測結果呈陰性。
  • 英國新冠病毒變種傳入我國?權威回應來了→
    瑪麗亞·范·科霍夫(資料圖)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南非也發現了另一種新冠病毒變體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也表示,過去數月新冠病毒已出現多種變異,其中一些驅動了新冠病毒的傳播,但沒有一種變體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或能逃脫診斷,也未影響疫苗效力。
  • 英國新冠病毒變種傳入我國?權威回應來了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被命名為「B117」的病毒變體,並對英格蘭東南部地區的病例展開了回溯性分析,發現今年9月的一些病例就已存在此種變體。△瑪麗亞·范·科霍夫(資料圖)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南非也發現了另一種新冠病毒變體
  • 傳播力增強七成,新冠病毒變種傳入我國?權威回應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被命名為「B117」的病毒變體,並對英格蘭東南部地區的病例展開了回溯性分析,發現今年9月的一些病例就已存在此種變體。△瑪麗亞·范·科霍夫(資料圖)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南非也發現了另一種新冠病毒變體
  • 變異新冠病毒有沒有輸入我國?中疾控回應了
    抗擊新冠病毒迎來新的挑戰,全球已出現多種新冠病毒變異。⑤南非發現的變異病毒與英國不同,雖在同時期出現,但卻是不相關的變體。另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歐洲早在2月就出現過病毒突變(D614G),而且其隨後成為新冠病毒在全球傳播的主導形式。
  • 英國新冠病毒變體傳播力增強 傳播指數從1.1上升至1.5
    當地時間12月21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目前各國已展開病毒測序,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變體的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
  • 病毒4種變體,3種傳播力增強
    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晚,世衛組織正式通報了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的主要變異情況,包括四種變體。通報發布後,引起網民的廣泛關注,迅速衝上微博熱搜榜。目前丹麥僅在9月發現了12例人體感染此變體的病例,該變體似乎並未廣泛傳播。 VOC202012/01變體:傳播力更強,但致病嚴重程度似無變化 2020年12月14日,英國向世衛組織報告了一種被命名為VOC202012/01的新冠病毒變體,最初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
  • 世衛: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變體9月已在當地傳播 傳播力增強
    當地時間12月21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英國多個研究機構正在研究新冠病毒變體對傳播力、致病性和抗體反應等方面的影響目前,英國報告的數據顯示此種新冠病毒變體傳播力增強,傳播指數從1.1上升至1.5,英國正在確定其中多少影響來自病毒變體本身,以及感染此種變體後的個體行為差異。
  • 我國有變異病毒輸入了嗎?官方回應來了
    近日,英國出現新冠病毒變種,傳播力增強70%,英國政府承認這種變異病毒的傳播已「失控」。來看權威回應→英國變異病毒何時出現?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南非也發現了另一種新冠病毒變體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也表示,過去數月新冠病毒已出現多種變異,其中一些驅動了新冠病毒的傳播,但沒有一種變體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或能逃脫診斷,也未影響疫苗效力。各國政府對任何變異都非常謹慎,研究其潛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