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檢測或能幫助追蹤新冠病毒變體

2021-01-09 cnBeta

據外媒報導,美國的衛生官員或許可以利用COVID-19檢測來監測一種更具傳染性的新冠病毒的傳播。本周,美國首次發現了這種病毒。這種變體正在英國廣泛傳播,目前已經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十幾個國家被發現。

專家認為新冠病毒變體並不比其他病毒更致命,而且已經開發的疫苗應該仍可以抵禦這種新毒株。但這種變種似乎更容易傳播,而不受控制的疫情將會更快地讓醫院不堪重負。

截止到蒙圈,美國已經在COVID-19患者中發現兩例感染了新變種病毒的病例,一例在科羅拉多州,一例在加利福尼亞州。科羅拉多州的衛生官員稱,這名患者並沒有出國旅行,這表明這種病毒在此之前可能已經在美國流行,並且可能已經在美國有了立足點。跟英國不同的是,美國很少對COVID-19患者的病毒樣本進行分析以檢查其突變和變異,這就是為什麼到目前為止它可能沒有被發現。

在缺乏廣泛病毒分析的情況下,官員們可能可以通過標準的COVID-19檢測追蹤這種被叫做B.1.1.7的病毒變種。倫敦法蘭西斯克裡克研究院(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遺傳學家Theo Sanderson指出,這一發現是偶然獲得的,並非他們有意為之。

基於基因的COVID-19檢測最典型的方式就是從患者的唾液和粘液拭子中尋找新冠病毒遺傳物質的證據。病毒有很長的基因組,測試並不是要尋找到全部的證據,相反,通常只需要知道兩個或三個區域即可。

在一些COVID-19測試中,其中一個片段位於新冠病毒的S基因上--該基因為病毒的刺突蛋白編碼,這種蛋白可以讓病毒跟細胞結合。這也是新變體中的一個突變發生的基因。如果一名患者感染了一種具有特定突變的病毒,那麼基於該基因的非突變形式設計的測試將無法看到變體的版本。因為測試仍可以看到病毒的其他部分,所以它仍會返回陽性--只是沒有S基因。研究人員將這種現象稱之為S基因缺失。

在英國,專家們已經能將S基因缺失作為一種非官方的測量方法來衡量在英國不同地區傳播的新冠病毒變種的數量。「這非常有用,」Sanderson說道。

當然,這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度量標準:S基因突變也出現在其他不具有B.1.1.7特徵的變體中。不過英國的研究人員已經設法理清數據並計算出有多少缺失來自新變種。隨著B.1.1.7變體感染率的增加,S基因缺失的發生率也與之密切相關。

現在,美國的一些實驗室也開始採用這一策略。科羅拉多和加利福尼亞州的病毒變體病例都是在實驗室標記了有S基因缺失的COVID-19檢測結果後發現的。

總部位於加州的基因公司Helix負責COVID-19檢測同時也在分析樣本、尋找S基因缺失的證據。今年10月,Helix研究團隊發現,0.25%的檢測結果顯示S基因缺失,到12月初,這一比例上升到了0.5%左右。根據這些數據,這種變體在美國可能仍非常罕見。

Helix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James Lu表示,公司正在計劃展開其病毒樣本分析工作以此檢測B.1.1.7變體病毒。另外他還表示,如果證明它們之間存在很強的聯繫,那麼Helix將定期跟蹤S基因缺失比率。

Sanderson則指出,關鍵是要注意在特定區域S基因缺失數量的急劇增加,「如果你在美國的某些特定地區看到這種情況,那將非常令人擔憂。」

理想情況下,美國將擴大其病毒分析以更密切地跟蹤B.1.1.7變體的傳播,另外還要標記任何出現的新變體。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現四種變體 傳播力如何?
    隨著全球多國發現變異新冠病毒。當地時間31號,世衛組織正式通報了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的主要變異情況,包括四種變體。世衛組織同時強調,雖然初步評估顯示,英國和南非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暫未發現會提高致死率,但會導致更高的發病率。
  • 阿根廷發現新冠病毒突變,將對變體進行全基因組測序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圖片來自視覺中國)華輿訊 據阿根廷新大陸周刊報導 阿根廷科學家在首都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採集的五個樣本中發現的COVID-19冠狀病毒突變
  • 令英國「大驚失色」的新冠病毒變異,是怎麼回事?
    已有研究表明,這使得新冠病毒更容易與人的受體ACE2結合,從而使其具備加快新冠病毒傳播的潛力。作為RNA病毒,新冠病毒出現新變體並不奇怪。,我們所能檢測到的變異都是能成功存活和傳播的病毒。」,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實時監測新冠病毒的演化情況。
  • 世衛組織正式通報新冠病毒四種變體!變異病毒已在美國「人傳人」
    世衛通報新冠病毒四種變體情況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晚,世衛組織正式通報了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的主要變異情況,包括四種變體。圖片來源:攝圖網D614G:感染性、傳播能力更高,但不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2020年1月底至2月初,新冠病毒出現D614G突變,隨後逐漸取代了最初發現的毒株。
  • 張鋒教授團隊推出新一代新冠病毒CRISPR檢測技術,讓即時檢測更便捷
    今年2月,張鋒教授和他的合作夥伴曾經開發出一項基於CRISPR的新冠病毒檢測技術,不需要複雜的設備, ,就能檢查出新冠病毒RNA的存在。  這款最新的檢測手段比2月份的檢測技術更進一步,檢測過程中不需要從患者樣本中純化RNA,並且將檢測新冠病毒所需的化學反應步驟在一個試管中完成。
  • CELL:大數據檢測新冠病毒的新策略—病毒追蹤算法
    新冠疫情爆發不久,我國科技人員就研發出診斷試劑盒,為我們防控疫情和拯救群眾的生命做出了重大貢獻。目前,國外新冠疫情發展態勢依然嚴峻,並呈加速擴散趨勢。國內新疆自治區和遼寧省疫情的反彈,以及香港地區疫情所處最嚴峻局面,使我國各級政府和群眾更加注重科學精準有效的常態化防控工作。
  • 世衛通報新冠病毒四種變體情況
    自詡為「萬物靈長」的人類,我們是不是應當讓這個世界充滿愛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晚,世衛組織正式通報了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的主要變異情況,包括四種變體。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晚,世衛組織正式通報了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的主要變異情況,包括四種變體。
  • 伊朗科學家為COVID-19設計新的痰液檢測方法 30秒內可提供結果
    據外媒BGR報導,用鼻拭子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是準確的,但結果往往要3-7天才能出來。德黑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可以在30秒內返回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的方法。這種方法已經獲得了伊朗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臨時證書,其工作原理是通過檢查個人的痰液來尋找病毒的跡象。
  • 聶稜:水蜈蚣草防治新冠病毒的全球公開信/Open Letter on covid-19 control by kyllinga
    關於水蜈蚣草防治新冠病毒的全球公開信Global open letter on covid-19 control by kyllinga全球各國、各地區的朋友:大家好,我們是來自中國的傳統醫學工作者和愛好者。
  • 科學家警告:含有新冠病毒的汙水可能是一個嚴重威脅
    此前,科學家在新冠病毒SARS-CoV-2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到了RNA,因此,病毒RNA有可能最終進入城市汙水中,而在大流行的早期階段種種跡象表明,汙水中的新冠病毒,同樣不容忽視。近日,內蓋夫本-古裡安大學(BGU)扎克伯格水資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全球研究表明,含有新冠病毒的汙水可能是一個嚴重的威脅。這篇由35名國際研究人員合作的論文發表在《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上,評估了近期對廢水中的新冠病毒和以前空氣傳播的傳染病(包括SARS和MERS)的研究。
  • 美國發現2種疑似新冠病毒本土變體,專家:病毒出現了重大的進化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3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周三宣布,他們發現了兩種很可能源自美國本土的新冠病毒變體。俄亥俄州韋克斯納醫學中心表示,研究人員在該州一名患者身上發現了一種新的病毒毒株。這種毒株「攜帶了與英國毒株相同的變異,但它很可能來源於在美國已經存在的病毒。」
  • 世衛組織通報新冠病毒四種變體!有三種傳播力增強
    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晚,世衛組織正式通報了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的主要變異情況,包括四種變體。D614G:感染性、傳播能力更高,但不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2020年1月底至2月初,新冠病毒出現D614G突變,隨後逐漸取代了最初發現的毒株。
  • 科學家們開發出多種能快速檢測COVID-19的新技術!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開發出的那些能快速檢測COVID-19的新技術!分享給大家!sVNT能夠檢測新冠病毒感染者體內是否存在功能性中和抗體(NAb),阻止冠狀病毒刺突蛋白與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宿主受體的結合。新加坡和中國的科學家在兩個患者隊列中對該試驗進行了驗證,中國的樣本量為250個,新加坡的樣本量為375個,特異性為99-100%,敏感性為95-100%。
  • 中國又發現1例變異病毒病例!新冠已有4種變體,疫苗還有效嗎?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研究報告,12月30日,中國大陸便首次報告了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該病例近期曾從英國乘飛機返回上海,並於12月14日檢測出新冠病毒呈陽性,隨後根據基因測序結果發現,該名患者帶有此前在英國發現的變異病毒。 基於此,許多人都擔憂,發現於英國的變異病毒已蔓延至中國大陸。
  • 世衛組織:南非發現變異新冠病毒,與英國變體無關
    ,但它是是單獨的變體,與英國的新冠病毒變體無關。21日發布會上的範·科霍夫 來源:視頻截圖 上周五(18日),南非科學家和衛生官員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被命名為「501.V2」的新冠病毒變體,並認為這種變異病毒可能是引發南非第二波疫情的主要原因
  • 關於新冠疫情,我們能從病毒進化中學到什麼?
    只要你知道怎麼看進化樹,此次新冠病毒的過去、現在和可能的未來便全都躍然紙上。目前,科學家們正在一點一點地揭開這棵進化樹的真相,並且在新技術的幫助下,能夠以更低廉的價格和更快的速度破解病毒基因序列,因此我們了解新冠病毒進化樹的速度將甚於過去任何一次傳染病。如今的問題是:我們了解它的速度能否快到可以限制病毒的傳播呢?早在疫情爆發初期,新冠病毒的進化樹就暗示了此次問題的嚴重性。
  • 澳發明20分鐘新冠病毒血液檢測方法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7月20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發明了一種簡單的新冠病毒檢測新方法,可在約20分鐘內,使用血液樣本檢測出某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
  • 中國發現首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四種變體,世衛組織正式通報
    據報導,《中國疾控中心周刊》研究報告顯示,該病例是一名23歲的女學生,近期從英國乘飛機返回上海,2020年12月14日檢測出新冠病毒呈陽性,當晚被轉移到醫院隔離。流行病學調查顯示,2020年12月12日,即她飛回中國的前兩天,新冠檢測結果呈陰性。
  • 昆士蘭大學科學家重大發現或終結COVID-19封鎖!可追蹤病毒痕跡!
    一項能夠在汙水中檢測和追蹤新冠病毒的新研究顯示,可能不需要封鎖整個城市或州就能很好地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布裡斯班的科學家們已經證明,可以通過對長途航班和遊輪上的廁所進行採樣來發現新冠病毒痕跡。昆士蘭大學和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科學家一直在昆士蘭的Luggage Point汙水處理廠檢測RNA(病毒的遺傳物質),他們表示,現在廢水中沒有檢測到RNA。
  • 新聞裡提到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如何檢測的?
    2020年這個新年的開啟方式與往年不同,舉國之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央視新聞 「共同戰 『疫』」 不間斷直播,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新聞裡常提到的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