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鋒教授團隊推出新一代新冠病毒CRISPR檢測技術,讓即時檢測更便捷

2021-01-15 網易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日,Broad研究所的著名學者張鋒教授和他在Broad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MIT)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的合作夥伴一起,公布了他們開發的新一代新冠病毒CRISPR檢測技術的實驗流程。今年2月,張鋒教授和他的合作夥伴曾經開發出一項基於CRISPR的新冠病毒檢測技術,不需要複雜的設備, ,就能檢查出新冠病毒RNA的存在。

  這款最新的檢測手段比2月份的檢測技術更進一步,檢測過程中不需要從患者樣本中純化RNA,並且將檢測新冠病毒所需的化學反應步驟在一個試管中完成。研發團隊將它命名為STOP(SHERLOCK Testing in One Pot)。在檢驗12個新冠病毒陽性和5個新冠病毒陰性樣本的實驗中,這一檢測達到100%的特異性和97%的靈敏度。不過科學家們也強調,這一檢測方法還沒有獲得FDA的批准,尚不能用於臨床上對新冠病毒感染的診斷。

  

  利用CRISPR檢驗新冠病毒的技術原理

  目前,診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檢測手段是qPCR,然而,qPCR所需的試劑和設備並不是總是容易獲得,而且樣本通常要運送到中央實驗室中進行檢測,可能延誤對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時間。為了推進對疾病的即時(point-of-care)診斷,研究人員力圖使用CRISPR編輯技術開發簡易、靈敏的分子診斷檢測。張鋒教授團隊在2017年於《科學》雜誌上發表的基於CRISPR的SHERLOCK技術。這個技術與夏洛克·福爾摩斯同名,為「Specific High Sensitivity Enzymatic Reporter UnLOCKing」技術的縮寫。從名字上看,它具有特異的高靈敏度。

  

  SHERLOCK的核心是一種叫做Cas13a的蛋白酶和與其結合的嚮導RNA。根據新冠病毒的RNA序列,研究人員們精心設計了能夠靶向新冠病毒特異性序列的嚮導RNA。理論上講,只要樣本裡有新冠病毒所對應的RNA,嚮導RNA就能對其進行精準的識別,並激活與其結合的Cas13a蛋白酶。Cas13a是一種很有趣的酶,一旦被激活,它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切開所遇到的任何RNA分子。也正是利用這種特性,研究人員們在樣本裡還會添加一種通過RNA相連接的特殊分子。一旦Cas13a得到激活,這種特殊分子上的RNA就會被切斷。這樣一來,通過確認這些分子有沒有被切斷,我們就能知道最初的樣本裡有沒有新冠病毒的存在。

  後續的檢測步驟與市場上的懷孕檢測很相似,將反應後的樣本滴在能夠識別「完整分子」和「切斷分子」的試紙上,如果樣本裡不存在新冠病毒,那麼試紙標識「完整分子」的較低位置上,就會出現一條條帶;相反,如果樣本裡真的有新冠病毒對應的RNA,那麼在代表「切斷分子」的較高位置上,會出現另一條條帶。通過條帶位置的不同,我們很容易就能確認新冠病毒的存在與否。

  

  ▲通過條帶的不同位置,我們可以判斷有沒有新冠病毒的存在(圖片來源:參考資料[5])

  張鋒教授和他的合作夥伴在今年2月發布的新冠病毒檢測技術就是基於這一原理。隨後,加州舊金山大學(UCSF)的Charles Chiu教授與Mammoth Biosciences公司的聯合研究團隊,以及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和CASPR Biotech的聯合研究團隊也開發了基於Cas12的新冠病毒CRISPR檢測技術。然而,這些基於CRISPR的新冠病毒檢測都需要兩個反應步驟,第一個步驟是使用等溫擴增(isothermal amplification)反應擴增RNA的數量,然後將擴增的樣本加入到包含Cas酶和其它反應試劑的試管中進行檢測反應。這不但增加了檢測流程的複雜性,而且更多的樣本轉移步驟可能帶來的汙染。

  將等溫擴增和Cas酶反應合二為一的STOPCovid檢測

  因此,張鋒教授和他的合作夥伴致力於開發一種更為簡便的檢測手段,讓擴增RNA數目的等溫擴增步驟和Cas酶檢測的化學反應能夠在同一個試管中進行。為此,他們選擇了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作為擴增RNA的方法。這一選擇也有其實用方面的原因,因為LAMP所需的試劑並不難於獲取。

  然而LAMP反應需要在溫度為60℃的反應條件下進行,而Cas13a在這一溫度下不夠穩定。研究人員找到了名為AapCas12b的Cas酶,能夠在LAMP反應條件下維持足夠的活性,同時對指導RNA和反應中的添加劑進行了優化,讓Cas酶介導的檢測步驟維持足夠的靈敏度。在實驗條件下,這一檢測的下限為100個新冠病毒RNA分子

  研究人員同時簡化了提取RNA的步驟,只需要在含有新冠病毒的咽拭子或唾液樣本中加入裂解病毒,釋放RNA的試劑,無需純化分離RNA,就可以將釋放的病毒RNA用於檢測。

  

  ▲STOPCovid檢測的測試流程(圖片來源:參考資料[3])

  STOPCovid在檢測患者樣本時表現出100%特異性

  在今年2月發布的研究中,由於患者樣本的稀缺,研究人員只使用合成的RNA對新冠病毒CRISPR檢測的表現進行了評估。這次,研究人員使用12個新冠病毒陽性和5個新冠病毒陰性患者咽拭子樣本對STOPCovid檢測的特異性和靈敏度進行了檢驗。每個樣本都進行了三重測試(triplicate)。實驗結果表明,在5個新冠病毒陰性的樣本中,STOPCovid沒有給出任何假陽性結果,而在12個新冠病毒陽性樣本中,STOPCovid在11個樣本的三次測試中都給出陽性結果,在1個樣本的三次測試中兩次給出陽性結果。

  

  ▲STOPCovid檢測結果(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準備了一些初始試劑盒,能夠讓其它的研究人員進一步開發這一檢測平臺。研究團隊已經與美國FDA進行交流,探索獲得緊急使用授權(EUA)所需要的步驟。張鋒教授在訪談中表示,這一檢測的獨特之處在於將化學反應簡化為一個步驟,從而防治在多步反應中因為轉移液體可能帶來的樣本汙染。這使它更適合作為即使檢測使用。

  

  ▲張鋒教授在藥明康德線上論壇上介紹使用CRISPR技術檢測新冠病毒的手段

  參考資料:
[1] New CRISPR-based test for Covid-19 could be a simple, cheap at-home diagnostic, scientists say. Retrieved May 5, 2020, from https://www.statnews.com/2020/05/05/crispr-covid-19-test-could-be-simple-cheap-at-home-diagnostic/
[2] STOPCOVID. Retrieved May 5, 2020, from https://www.stopcovid.science/
[3] Point-of-care testing for COVID-19 using SHERLOCK diagnostics. Retrieved May 5, 2020, from https://www.stopcovid.science/docs/STOPCovid%20Whitepaper.pdf
[4] Broughton et al., (2020). CRISPR–Cas12-based detection of SARS-CoV-2. Nature Bio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513-4.

  [5] A protocol for detection of COVID-19 using CRISPR diagnostics, Retrieved February 14, 2020, from https://static1.squarespace.com/static/5b7c640be2ccd1703a3da4d3/t/5e46d16cf617da2f796f926e/1581699437272/COVID-19+detection+%28v20200214%29.pdf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藥明康德」微信公眾號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張鋒團隊推出新冠病毒CRISPR檢測技術
    Broad研究所的著名學者張鋒教授和他在Broad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MIT)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的合作夥伴一起,公布了他們開發的新一代新冠病毒CRISPR檢測技術的實驗流程。
  • 張鋒團隊推出新一代 CRISPR 檢測技術,或將用於新冠病毒家庭檢測
    5 月 5 日,Broad 研究所的著名學者張鋒教授和他在 Broad 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MIT)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的合作夥伴一起,公布了他們開發的新一代新冠病毒 CRISPR 檢測技術的實驗流程。
  • 張鋒教授團隊開發新冠病毒CRISPR檢測技術,三步檢測僅需約1個小時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日,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宣布,張鋒教授團隊利用基於CRISPR的技術,開發了一種檢測新冠病毒RNA的方法。
  • CRISPR新冠檢測技術竟然和早孕檢測差不多?
    雖然基於血清學的檢測快速且僅需要少量的設備,但由於患者可能在症狀發作之後的數天甚至數周才會產生可檢測的抗體,所以其實用性有限。而目前全球大量科研團隊都在研究和開發基於CRISPR-Cas9的新冠病毒檢測技術,竟然和早孕測試差不多?
  • 用CRISPR技術殺死新冠病毒?《細胞》刊登斯坦福亓磊團隊最新研究
    最近,史丹福大學的亓磊教授與其合作者,提出了一種基於CRISPR系統對抗新冠病毒的新策略。他們日前發表在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的論文表明,這種新策略可以在實驗中識別並瓦解人體細胞內的新冠病毒核酸分子,起到抑制病毒複製的作用。
  • 「基因編輯」技術檢測新冠病毒,獲美國緊急授權
    文丨實習記者 蔣模婷財新記者 馬丹萌 「基因編輯」工具也可用於新冠病毒檢測了。5月7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緊急授權了以CRISPR/Cas基因修飾技術為原理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這是美國FDA授權的首款該類型試劑盒。
  • FDA首次批准CRISPR用於新冠檢測,由基因編輯先驅張鋒團隊開發
    此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多次敦促衛生機構將新冠病毒檢測作為應對大流行的首要任務,但國際社會的反應並不一致。監管和準備的結合使得一些國家,如韓國和新加坡,能夠迅速部署成千上萬的測試——但在其他地方,衛生機構一直難以跟上步伐。而美國一開始,由於醫院積壓,企業製造商推遲了數周才開始行動,隨後大學研究實驗室著手開發自己的診斷方法,以滿足迫切的需求。
  • 檢測新冠快9倍,CRISPR碾壓螢光PCR
    新冠疫情在美國的爆發讓病毒檢測試劑盒需求量增大,美國當地實驗室已經開發出基於定量 RT-PCR(qRT-PCR)檢測方法的試劑盒,可在 4-6 小時內完成病毒檢測,該技術已獲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特批緊急使用授權(EUA)。但由於需要將樣本隔夜運往參考實驗室,因此用於篩查和診斷可疑 SARS-CoV-2 的患者的周轉時間已超過 24 小時。
  • 將新冠病毒檢測時間縮短至5分鐘,上海交大崔大祥教授團隊繼續加緊...
    人民網上海3月2日電(葛俊俊、魏佳妮、盧思語) 為積極響應科技部「把論文寫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工作要求,上海交通大學崔大祥教授攻關團隊開發了氣溶膠樣本採集設備與冠狀病毒RT-PCR檢測試劑盒、新冠病毒(COVID-19)急速檢測卡,把檢測時間縮短到5-10分鐘。
  • 新晉諾獎得主團隊開發簡易新冠病毒檢測 不用PCR 可手機定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在10月8日-10月10日3天時間裡,全球COVID-19新確診患者數目就增加了100萬人。隨著北半球秋冬季的到來,控制COVID-19疫情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快速、準確的核酸檢測能夠幫助醫務工作者更早發現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從而對他們進行治療/隔離和接觸者追蹤。
  • 基於CRISPR-Cas12的新冠病毒便捷診斷產品,45分鐘內出結果
    全球範圍內,新冠疫情仍然嚴峻,確診病例數量持續攀升。快速切斷病毒的人際傳播是控制疫情的關鍵,這依賴於精準快速的病毒分析技術。但對於當前常用的qRT-PCR檢測方法,由於需要將樣本運送到實驗室,因此篩查和診斷新冠疑似病例通常需要24小時以上。除此之外,儘管血清學檢測方法頗為方便快捷,但在診斷急性SARS-CoV-2感染方面受到限制,靈敏度和特異性仍有待提高。因此,開發一種更為快速便捷、易於獲取且有效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已成為迫在眉睫工作。
  • ...發明的「夏洛克」,在伊波拉檢測中大顯身手,為何沒用於新冠病毒...
    疫情暴發初期,用於確診的real-time PCR檢測試劑盒供應不足,導致許多疑似病例遲遲不能確診。近期檢測試劑盒供應量上來後,不少案例發現,試劑盒檢測為陰性的,實際已經感染新冠病毒,而且,real-time PCR檢測耗時長、操作複雜,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疑似病例排查需求。
  • 諾獎得主團隊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虎嗅網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製圖因此,科研人員一致在努力開發更快速、更簡便的核酸檢測。使用CRISPR技術加快檢測速度是其中的一個方向。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此前也報導過著名學者張鋒博士率領的團隊和他的合作者們利用CRISPR技術開發簡易新冠病毒檢測的努力。為了讓檢測更為快速、簡便,張鋒團隊的STOPCovid檢測已經經過不斷迭代,不但使用恆溫PCR代替了傳統PCR,而且刪減了純化RNA的過程,還通過優化步驟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
  • 新冠病毒檢測走向「物美價廉」
    比如,有些簡易的檢測方法可在15分鐘或更短時間內診斷出新冠病毒;也有科學家利用「當紅」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來快速得出檢測結果。使用該方法時,檢測人員首先直接從患者體內收集病毒RNA——通常是將棉籤插入鼻腔深處收集,隨後,在臨床實驗室將病毒的RNA轉化為DNA,然後用專門的儀器加熱和冷卻該DNA,使其複製增加,以更易於檢測出病毒。此過程重複進行約一小時後,可獲得新冠病毒檢測結果。
  • 張鋒的新檢測法!2小時內現場判斷病毒種類,有望用於新冠的檢測
    CRISPR技術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發現的,並在7年後首次用於生物化學實驗,在2013年2月15日,張鋒等人將CRISPR/Cas9系統成功應用於哺乳動物和人類細胞的基因編輯,此後迅速成為人類生物學、農業和微生物學等領域最流行的基因編輯工具。
  • 首個新冠病毒3C蛋白酶藥物高通量檢測細胞體系推出
    新冠病毒在全球的大流行目前已導致超過250萬人感染,逾17萬人死亡。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發現以及機制研究是當前科技衛生領域的緊急任務之一。儘管通過抗病毒的表型篩選,一些老藥已經被發現並緊急應用於臨床實踐,但是從目前的臨床試驗結果來看,尋找高效藥物的任務還遠未完成。
  • 諾獎得主領導團隊研發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
    中國科學報10月12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該測試方法不需要昂貴的實驗室設備來運行,可以在醫生的辦公室、學校和辦公樓中使用。相關成果發表於預印本平臺medRxiv。
  • 新加坡國大首創亞洲新科技,60秒檢測新冠病毒
    近期,新加坡國立大學衍生企業Breathonix研發出一款便捷的新冠病毒呼氣檢測設備,可在一分鐘內檢測出新冠病毒。  這項相信是亞洲首創的創新技術有望改變新冠疫情走向。在新加坡本地一項由180名患者參與的臨床試驗中,其準確性達到了90%以上。
  • 2020諾獎得主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今年5月,兩個研究小組報告了一種基於CRISPR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在大約1小時內檢測出病毒,比傳統檢測方法所需的24小時快得多。
  • 首個新冠病毒「唾液檢測」法獲美國FDA緊急使用授權!
    美國羅格斯大學宣布,當地時間,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周一在其緊急使用授權(EUA)下批准了首個採用唾液作為SARS-CoV-2(新冠病毒)檢測生物材料的新檢測方法。該方法是由羅格斯大學RUCDR Infinite Biologics與Spectrum Solutions和Accurate Diagnostic Labs (ADL)合作開發,它將比目前的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方法更能廣泛地用於人群篩查。RUCDR的營運長兼技術開發總監、遺傳科學與藝術學院Andrew Brooks教授說:「這項批准的影響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