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諾獎得主團隊開發簡易新冠病毒檢測 不用PCR 可手機定量

2021-01-10 健康一線視頻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在10月8日-10月10日3天時間裡,全球COVID-19新確診患者數目就增加了100萬人。隨著北半球秋冬季的到來,控制COVID-19疫情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快速、準確的核酸檢測能夠幫助醫務工作者更早發現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從而對他們進行治療/隔離和接觸者追蹤。目前的大部分核酸檢測仍然需要將樣本送到專門的實驗室進行處理,往往需要一天,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獲得結果,從而可能延誤對患者進行治療和隔離的時間。

因此,科研人員一致在努力開發更快速、更簡便的核酸檢測。使用CRISPR技術加快檢測速度是其中的一個方向。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此前也報導過著名學者張鋒博士率領的團隊和他的合作者們利用CRISPR技術開發簡易新冠病毒檢測的努力。為了讓檢測更為快速、簡便,張鋒團隊的STOPCovid檢測已經經過不斷迭代,不但使用恆溫PCR代替了傳統PCR,而且刪減了純化RNA的過程,還通過優化步驟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

日前,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Jennifer Doudna博士率領的團隊和她的合作夥伴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發布了一篇論文,基於CRISPR-Cas13a技術開發了一種新型新冠病毒檢測。這款檢測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不需要對病毒RNA使用RT-PCR進行擴增,可以直接定量檢測樣本中的病毒RNA水平。研究人員還開發了一款基於智慧型手機相機的檢測系統,讓醫務人員不需要複雜的儀器,就可以在實驗室以外的環境中讀出檢測結果。

不用PCR,提高CRISPR檢測的靈敏度

這一檢測的核心原理並不難理解。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叫做Cas13a的酶和與之相結合的CRISPR RNA(crRNA)構成一個複合體。當crRNA與病毒RNA上的特異性序列相結合之後,能夠激活Cas13a酶。Cas13a是一種很有趣的酶,一旦被激活,它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切開周圍所遇到的任何其他單鏈RNA分子。利用這種特性,研究人員們在樣本裡還會添加一種通過RNA相連接的螢光分子。一旦Cas13a得到激活,這種特殊分子上的RNA就會被切斷,釋放出能夠發出螢光的螢光分子。這樣通過讀取螢光信號,就可以檢測到病毒特異性序列的存在。

以前基於這一原理的CRISPR檢測為了提高檢測的靈敏度,都要對樣本中的RNA通過PCR進行擴增。然而這一PCR步驟不但增加了檢測所需的時間,也意味著檢測數量會受到PCR試劑供給的限制。

▲使用多個靶向不同病毒序列的crRNA能夠提高檢測靈敏度(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採用了另一種方法提高檢測的靈敏度。他們推測,既然一個跟病毒特異性序列結合的crRNA能夠激活Cas13a酶的活性,那麼兩個跟不同病毒特異性序列結合的crRNA是否就能更快地激活Cas13a酶的活性,讓螢光信號的上升速度變得更快呢?

實驗也證實了他們的假設。當研究人員使用兩種不同的crRNA激活Cas13a酶時,雖然總共的crRNA水平沒有變,但是螢光信號的增長速度明顯提高了。通過檢測螢光信號的增長速度而不是螢光信號的絕對值,他們發現使用兩個crRNA能夠顯著提高檢測的靈敏度。當使用一個crRNA時,檢測的靈敏度達到10,000個病毒拷貝/微升,而使用兩個不同crRNA時,靈敏度提高到低於1000拷貝/微升。

為了進一步提高檢測的靈敏度,研究人員開發了包含3個靶向新冠病毒不同特異性RNA序列的crRNA的檢測手段,在檢測5個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樣本的實驗中,這一檢測準確地發現了這5個陽性樣本,而且螢光信號增加的速度與輸入樣本中的病毒拷貝數有很好的線性關係,進一步證明這一檢測可以用於定量測量病毒水平。

利用智慧型手機的相機構建簡易信號讀取系統

為了證明這一簡易檢測能夠在實驗室以外的環境中使用,研究人員基於智慧型手機的相機構建了一個簡易的螢光信號檢測系統。令他們意外的是,這個基於手機相機的螢光信號檢測系統的靈敏度竟然比實驗室裡使用的商業化讀板器(plate reader)高出一個數量級。使用這款簡易螢光信號檢測系統,研究人員只需5分鐘就能判斷出5位COVID-19患者的鼻咽拭子樣本為陽性。

▲基於智慧型手機相機設計的螢光信號讀取系統(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研究人員在討論部分指出,如今智慧型手機不但很普及,而且它們的相機靈敏度都很高。更重要的是智慧型手機通常都攜帶GPS並且可以聯網。這讓將讀取的結果傳輸到雲端資料庫,協助接觸者追蹤變得更為簡便。基於智慧型手機的新冠病毒檢測系統可能在控制目前和未來的大流行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參考資料:

[1] New test detects coronavirus in just 5 minutes. Retrieved October 12, 2020, from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10/new-test-detects-coronavirus-just-5-minutes

[2] Fozouni et al., Direct detection of SARS-CoV-2 using CRISPR-Cas13a and a mobile phone. medRxiv,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9.28.20201947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團隊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虎嗅網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此前也報導過著名學者張鋒博士率領的團隊和他的合作者們利用CRISPR技術開發簡易新冠病毒檢測的努力。為了讓檢測更為快速、簡便,張鋒團隊的STOPCovid檢測已經經過不斷迭代,不但使用恆溫PCR代替了傳統PCR,而且刪減了純化RNA的過程,還通過優化步驟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1期:新晉諾獎得主開發5分鐘新冠檢測方法...
    新晉諾獎得主團隊開發5分鐘檢測新冠方法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Jennifer Doudna博士率領的團隊和她的合作夥伴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發布了一篇論文,基於CRISPR-Cas13a技術開發了一種新型新冠病毒檢測。這款檢測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不需要對病毒RNA使用RT-PCR進行擴增,可以直接定量檢測樣本中的病毒RNA水平。
  • 諾獎得主領導團隊研發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
    中國科學報10月12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該測試方法不需要昂貴的實驗室設備來運行,可以在醫生的辦公室、學校和辦公樓中使用。相關成果發表於預印本平臺medRxiv。
  • 未來大猜想2020丨專訪新晉諾獎得主哈維阿爾特 不會講段子的科學家...
    他就是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嚴峻的新冠疫情,讓今年的生理學或醫學獎備受關注。2020年10月5日,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賴斯因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共同成為本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新晉諾獎得主阿爾特:新冠疫苗研發有待臨床驗證
    「我們曾運用抑制C肝病毒的思路探索新冠特效藥,但沒有取得成功。新冠疫苗可以給我們帶來希望,但目前還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能不能起作用、有效時間多長都還有待臨床驗證。」現年85歲的新晉諾獎得主、美國病毒學家哈維·奧爾特(Harvey J. Alter)在專訪中如是說,同時他還再次強調了戴口罩的重要性,並表示「美國沒有利用好佩戴口罩這個簡單有效的防疫措施」。
  • 新晉諾獎得主阿爾特:新冠疫苗研發有待臨床驗證
    「我們曾運用抑制C肝病毒的思路探索新冠特效藥,但沒有取得成功。新冠疫苗可以給我們帶來希望,但目前還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能不能起作用、有效時間多長都還有待臨床驗證。」現年85歲的新晉諾獎得主、美國病毒學家哈維·奧爾特(Harvey J. Alter)在專訪中如是說,同時他還再次強調了戴口罩的重要性,並表示「美國沒有利用好佩戴口罩這個簡單有效的防疫措施」。
  • 專訪新晉諾獎得主阿爾特:美國新冠疫苗最早有望明年2月上市
    2020年新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美國「病毒捕手」哈維·阿爾特(Harvey Alter)教授10月29日晚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與第一財經記者視頻連線採訪時預計,可用的新冠疫苗可能最早要等到明年
  • 專訪新晉諾獎得主阿爾特:美國新冠疫苗最早有望明年2月上市
    2020年新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美國「病毒捕手」哈維·阿爾特(Harvey Alter)教授10月29日晚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與第一財經記者視頻連線採訪時預計,可用的新冠疫苗可能最早要等到明年2月才會獲得監管機構批准上市,儘管他表示確切的上市時間點很難預測。
  • 2020諾獎得主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今年5月,兩個研究小組報告了一種基於CRISPR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在大約1小時內檢測出病毒,比傳統檢測方法所需的24小時快得多。
  • 助力新冠病毒檢測:螢光定量PCR儀器生產企業匯總
    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當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進入關鍵時期,快速完成疑似病例確診,成為最為關鍵的工作之一。 要檢測出新冠病毒,首先需要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 檢測新冠病毒只需5分鐘!這是新科諾獎得主的新技術
    圖片來源:INA FASSBENDER/AFP VIA GETTY IMAGES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
  • 今年諾獎得主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該測試方法不需要昂貴的實驗室設備來運行,可以在醫生的辦公室、學校和辦公樓中使用。相關成果發表於預印本平臺medRxiv。
  • 【諾獎團隊提出5分鐘檢測新冠方法】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
    2020-10-12 10:21:39來源:FX168 【諾獎團隊提出5分鐘檢測新冠方法】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
  • 張鋒團隊推出新冠病毒CRISPR檢測技術
    Broad研究所的著名學者張鋒教授和他在Broad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MIT)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的合作夥伴一起,公布了他們開發的新一代新冠病毒CRISPR檢測技術的實驗流程。
  • 新晉諾獎得主:抗擊新冠不會像C肝持久戰,疫苗明年有希望
    「我有點驚訝,現在還沒有像C肝特效藥那樣的新冠特效藥問世。」10月29日晚間,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美國病毒學家哈維·奧爾特(Harvey J.C肝病毒發現史對於眼下新冠疫情的借鑑意義,成為討論的焦點。C肝特效藥已經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病,但因這種RNA病毒的變異能力強大,迄今尚無疫苗問世。奧爾特相信,通過普及篩查和治療,人類能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消滅C肝病毒。而對抗新冠病毒,可能無需這樣的持久戰。
  • 張鋒團隊推出新一代 CRISPR 檢測技術,或將用於新冠病毒家庭檢測
    5 月 5 日,Broad 研究所的著名學者張鋒教授和他在 Broad 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MIT)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的合作夥伴一起,公布了他們開發的新一代新冠病毒 CRISPR 檢測技術的實驗流程。
  • 科學家將智慧型手機攝像頭變成檢測新冠病毒的「神器」
    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間,對檢測的需求給世界醫療界帶來了壓力。當科學家們努力簡化這一過程時,加利福尼亞的一個科研團隊想出了一種新方法,使用普通手機攝像頭來識別病毒。研究人員表示,使用一種與普通智慧型手機相連的特殊設備,就可以準確檢測鼻拭子上的SARS-CoV-2病毒,也就是新冠病毒。
  • 張鋒教授團隊推出新一代新冠病毒CRISPR檢測技術,讓即時檢測更便捷
    今年2月,張鋒教授和他的合作夥伴曾經開發出一項基於CRISPR的新冠病毒檢測技術,不需要複雜的設備, ,就能檢查出新冠病毒RNA的存在。  這款最新的檢測手段比2月份的檢測技術更進一步,檢測過程中不需要從患者樣本中純化RNA,並且將檢測新冠病毒所需的化學反應步驟在一個試管中完成。
  • 數字PCR法可實現對新冠病毒核酸高精確測量|測量|病毒|核酸|PCR|新...
    記者陳海波從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獲悉,國際計量局近日在其網站上公布了新冠病毒核酸測量國際比對結果。比對結果表明,數字PCR法可在全世界範圍內實現對新冠病毒核酸含量的高精確測量。該比對由中國計量院提出和聯合主導,世界多個國家計量機構參與,有利於提高世界各國新冠病毒核酸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 新冠病毒檢測走向「物美價廉」
    比如,有些簡易的檢測方法可在15分鐘或更短時間內診斷出新冠病毒;也有科學家利用「當紅」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來快速得出檢測結果。有科學家認為鼻探取樣令人感覺不舒服,因此開發了其他實驗室檢測方法。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月16日報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15日宣布,批准將唾液直接檢測法(SalivaDirect)用於新冠病毒診斷檢測的緊急使用授權,這種方法由耶魯大學醫學院Chantal Vogels團隊開發。研究人員稱,該檢測法高度靈敏,結果與鼻咽拭子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