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團隊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虎嗅網

2021-01-09 虎嗅APP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在10月8日—10月10日3天時間裡,全球COVID-19新確診患者數目就增加了100萬人。隨著北半球秋冬季的到來,控制COVID-19疫情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快速、準確的核酸檢測能夠幫助醫務工作者更早發現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從而對他們進行治療/隔離和接觸者追蹤。


目前的大部分核酸檢測仍然需要將樣本送到專門的實驗室進行處理,往往需要一天,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獲得結果,從而可能延誤對患者進行治療和隔離的時間。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製圖


因此,科研人員一致在努力開發更快速、更簡便的核酸檢測。使用CRISPR技術加快檢測速度是其中的一個方向。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此前也報導過著名學者張鋒博士率領的團隊和他的合作者們利用CRISPR技術開發簡易新冠病毒檢測的努力。


為了讓檢測更為快速、簡便,張鋒團隊的STOPCovid檢測已經經過不斷迭代,不但使用恆溫PCR代替了傳統PCR,而且刪減了純化RNA的過程,還通過優化步驟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


日前,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Jennifer Doudna博士率領的團隊和她的合作夥伴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發布了一篇論文,基於CRISPR-Cas13a技術開發了一種新型新冠病毒檢測。這款檢測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不需要對病毒RNA使用RT-PCR進行擴增,可以直接定量檢測樣本中的病毒RNA水平。研究人員還開發了一款基於智慧型手機相機的檢測系統,讓醫務人員不需要複雜的儀器,就可以在實驗室以外的環境中讀出檢測結果。



不用PCR,提高CRISPR檢測的靈敏度


這一檢測的核心原理並不難理解。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叫做Cas13a的酶和與之相結合的CRISPR RNA構成一個複合體。當crRNA與病毒RNA上的特異性序列相結合之後,能夠激活Cas13a酶。Cas13a是一種很有趣的酶,一旦被激活,它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切開周圍所遇到的任何其他單鏈RNA分子。


利用這種特性,研究人員們在樣本裡還會添加一種通過RNA相連接的螢光分子。一旦Cas13a得到激活,這種特殊分子上的RNA就會被切斷,釋放出能夠發出螢光的螢光分子。這樣通過讀取螢光信號,就可以檢測到病毒特異性序列的存在。


以前基於這一原理的CRISPR檢測為了提高檢測的靈敏度,都要對樣本中的RNA通過PCR進行擴增。然而這一PCR步驟不但增加了檢測所需的時間,也意味著檢測數量會受到PCR試劑供給的限制。


使用多個靶向不同病毒序列的crRNA能夠提高檢測靈敏度(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採用了另一種方法提高檢測的靈敏度。他們推測,既然一個跟病毒特異性序列結合的crRNA能夠激活Cas13a酶的活性,那麼兩個跟不同病毒特異性序列結合的crRNA是否就能更快地激活Cas13a酶的活性,讓螢光信號的上升速度變得更快呢?


實驗也證實了他們的假設。當研究人員使用兩種不同的crRNA激活Cas13a酶時,雖然總共的crRNA水平沒有變,但是螢光信號的增長速度明顯提高了。通過檢測螢光信號的增長速度而不是螢光信號的絕對值,他們發現使用兩個crRNA能夠顯著提高檢測的靈敏度。當使用一個crRNA時,檢測的靈敏度達到10,000個病毒拷貝/微升,而使用兩個不同crRNA時,靈敏度提高到低於1000拷貝/微升。


為了進一步提高檢測的靈敏度,研究人員開發了包含3個靶向新冠病毒不同特異性RNA序列的crRNA的檢測手段,在檢測5個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樣本的實驗中,這一檢測準確地發現了這5個陽性樣本,而且螢光信號增加的速度與輸入樣本中的病毒拷貝數有很好的線性關係,進一步證明這一檢測可以用於定量測量病毒水平。


利用智慧型手機的相機構建簡易信號讀取系統


為了證明這一簡易檢測能夠在實驗室以外的環境中使用,研究人員基於智慧型手機的相機構建了一個簡易的螢光信號檢測系統。令他們意外的是,這個基於手機相機的螢光信號檢測系統的靈敏度竟然比實驗室裡使用的商業化讀板器高出一個數量級。使用這款簡易螢光信號檢測系統,研究人員只需5分鐘就能判斷出5位COVID-19患者的鼻咽拭子樣本為陽性。


基於智慧型手機相機設計的螢光信號讀取系統(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研究人員在討論部分指出,如今智慧型手機不但很普及,而且它們的相機靈敏度都很高。更重要的是智慧型手機通常都攜帶GPS並且可以聯網。這讓將讀取的結果傳輸到雲端資料庫,協助接觸者追蹤變得更為簡便。基於智慧型手機的新冠病毒檢測系統可能在控制目前和未來的大流行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領導團隊研發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
    中國科學報10月12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該測試方法不需要昂貴的實驗室設備來運行,可以在醫生的辦公室、學校和辦公樓中使用。相關成果發表於預印本平臺medRxiv。
  • 【諾獎團隊提出5分鐘檢測新冠方法】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
    2020-10-12 10:21:39來源:FX168 【諾獎團隊提出5分鐘檢測新冠方法】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
  • 2020諾獎得主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今年5月,兩個研究小組報告了一種基於CRISPR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在大約1小時內檢測出病毒,比傳統檢測方法所需的24小時快得多。
  • 今年諾獎得主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該測試方法不需要昂貴的實驗室設備來運行,可以在醫生的辦公室、學校和辦公樓中使用。相關成果發表於預印本平臺medRxiv。
  • 檢測新冠病毒只需5分鐘!這是新科諾獎得主的新技術
    圖片來源:INA FASSBENDER/AFP VIA GETTY IMAGES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
  • 諾獎得主研發檢測新冠病毒新技術,病毒學家稱該方法不如傳統的診斷裝置好
    中國科學報10月12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該測試方法不需要昂貴的實驗室設備來運行,可以在醫生的辦公室、學校和辦公樓中使用。相關成果發表於預印本平臺medRxiv。
  • 低調務實的加拿大,百年來貢獻的諾獎得主你都知道嗎?
    阿爾伯塔大學透露,目前霍頓正率團隊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必讀掌柜瞬間覺得安全感爆棚,諾獎獲得者領導的團隊研發的新冠疫苗,聽起來就很靠譜。發現病毒後,不僅新的篩查檢測技術被開發出來,到1996年這一篩查就使每年新增的C肝感染人數減少了逾八成。
  • 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包含HIV序列,蒙塔尼「失足」偽科學
    他還將並將矛頭指向了武漢病毒所的 P4 實驗室,認為新冠病毒是實驗室中被人為造出,最終病毒意外洩漏導致了後來在人群中廣泛傳播。事實上這並不是新觀點。1 月份的一篇預印本網站 BioRxiv 論文就提出,新冠病毒中特有的基因片段和 HIV 很像,這不像是自然的結果,該論文作者是來自印度理工學院德裡分校的研究人員。目前這篇論文已被作者撤回。
  • 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人造 世衛澄清:COVID-19非人為或實驗室合成
    最近法國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稱新冠病毒是人為製造出來的,考慮到他本身就是知名的病毒學家,這一論調引發全球譁然,人為合成新冠病毒的陰謀論又活躍起來了。不過世界衛生組織對此並不認同,今天他們也作出了回應,稱目前所有可得證據都顯示新冠病毒來源於動物,並非人為操縱或者實驗室合成的。這幾個月來,不說民間的各種無腦猜測,從印度學者的論文到現在法國諾獎得主,專業人員也發出了不少混亂信息,呂克·蒙塔尼就認為,這個病毒是根據一個來自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製作的,之後,可能是無意中洩漏到實驗室外。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1期:新晉諾獎得主開發5分鐘新冠檢測方法...
    新晉諾獎得主團隊開發5分鐘檢測新冠方法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Jennifer Doudna博士率領的團隊和她的合作夥伴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發布了一篇論文,基於CRISPR-Cas13a技術開發了一種新型新冠病毒檢測。這款檢測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不需要對病毒RNA使用RT-PCR進行擴增,可以直接定量檢測樣本中的病毒RNA水平。
  • 諾獎得主維特裡希:相信新冠病毒最終會被徵服
    圖為2002年諾獎得主維特裡希教授(後排右三)和上海科技大學的師生們在一起。這位諾獎得主,和上海緣分不一般。不久前,他摘獲2020年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當時,他剛從美國返回瑞士,尚處隔離之中。凌晨時分,在線獲知自己得獎的消息,難掩喜悅之情。此前的2018年,他還獲發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成為第一批拿到「中國綠卡」的諾獎得主。他就是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赫爾曼·維特裡希。
  • 新冠確診人數破千萬 四位諾獎得主提供「解題」新思路
    在這個歷史性的時刻,羅漢堂連線四位諾獎經濟學得主和羅漢堂學術委員——麥可·斯賓塞(Michael Spence)、拉爾斯·漢森(Lars Peter Hansen)、本特·霍姆斯特羅姆(Bengt Holmstrom)以及阿爾文·羅斯(Alvin E.
  • 新冠確診人數破千萬 四位諾獎得主提供「解題」新思路
    截至北京時間6月28日,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人數已破千萬。在這個歷史性的時刻,羅漢堂連線四位諾獎經濟學得主和羅漢堂學術委員——麥可·斯賓塞(Michael Spence)、拉爾斯·漢森(Lars Peter Hansen)、本特·霍姆斯特羅姆(Bengt Holmstrom)以及阿爾文·羅斯(Alvin E.
  • 新晉諾獎得主團隊開發簡易新冠病毒檢測 不用PCR 可手機定量
    目前的大部分核酸檢測仍然需要將樣本送到專門的實驗室進行處理,往往需要一天,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獲得結果,從而可能延誤對患者進行治療和隔離的時間。因此,科研人員一致在努力開發更快速、更簡便的核酸檢測。使用CRISPR技術加快檢測速度是其中的一個方向。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此前也報導過著名學者張鋒博士率領的團隊和他的合作者們利用CRISPR技術開發簡易新冠病毒檢測的努力。
  • 諾獎得主梶田隆章成深圳技術大學(籌)客座教授
    &nbsp&nbsp&nbsp&nbsp日前,諾獎得主梶田隆章接過了深圳技術大學(籌)聘書,正式成為該校客座教授。聘任儀式結束後,梶田隆章還為深技大(籌)全體師生帶來了題為《中微子振蕩與中微子質量》的精彩講座。
  • 諾獎得主的花式翻車:學術造假,種族主義,變身神棍
    那些聲名狼藉的諾獎得主,最後都去了哪裡?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授予了威廉·凱林(William G.然鵝,獲獎一年後,其中兩位諾獎得主就被爆出多篇論文涉嫌學術不端,雷格·塞門扎在PubPeer上被掛了41篇,彼得·拉特克利夫被掛了12篇。雖然這些論文都不包括兩位獲獎者最關鍵的那篇研究,但也有不少是諾獎相關的後續研究,對於諾獎的聲譽,也會產生不好影響。大多數情況下,諾獎的科學獎項都是發給一些已經蓋棺定論的研究,出錯的概率很小,但諾獎得主畢竟也非完人,「翻車」的情況並不少見。
  • 新冠疫苗接受度全球調查結果公布,諾獎得主被曝論文造假 | 一周科技導讀
    西班牙科學家自今年6月起,對全球19個國家的13426人展開了調查,結果顯示,71.5%的人表示,如果疫苗被證明是安全有效的,他們很可能會接種;61.4%的人表示,如果僱主推薦,那麼他們會接種。各地區之間存在差異,中國民眾的接受率為近90%。
  • 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獎!上任諾獎得主竟然這樣說…… | 解讀諾貝爾物理學獎
    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彭羅斯的獲獎說明諾獎對理論性強的工作態度更友好了。彭羅斯是傑出的理論家,但是這個與諾獎傳統風格不一致,更適合突破獎。彭羅斯是證明了一個定理,不是一個具體的問題,按照諾獎傳統,很難得諾獎。羅傑·彭羅斯是科學界的一個名人,也是奇人。他同時是娛樂數學家與具爭議性的哲學家。
  • 諾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新冠病毒可能引發新金融危機
    來源:參考消息【德國《商報》網站2月28日報導】題:新冠肺炎疫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 席勒警告螺旋下行風險(記者 延斯 · 明希拉特發自華盛頓)諾貝爾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席勒警告說,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帶來嚴重後果。
  • 諾獎雙料得主當選中科院院士:曾讓青蛙在半空中飛行
    共有61人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另外,16人新當選為中科院外籍院士,其中有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2為諾獎得主分別是安德烈·蓋姆和詹姆斯·弗雷澤·司徒塔特。2010年獲得皇家學會350周年紀念榮譽研究教授;2010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以表彰他們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目前,安德烈已經是曼徹斯特大學Langworthy研究教授,也是曼徹斯特大學納米科技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