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諾獎得主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

2020-10-20 科學書屋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


該測試方法不需要昂貴的實驗室設備來運行,可以在醫生的辦公室、學校和辦公樓中使用。相關成果發表於預印本平臺medRxiv。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分子生物學家Max Wilson說,這看起來是一個絕對可靠的測試。


今年5月,兩個研究小組報告了一種基於CRISPR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在大約1小時內檢測出病毒,比傳統檢測方法所需的24小時快得多。


而此次新提出的檢測方法是目前基於CRISPR最快的診斷方法。


CRISPR檢測的工作原理是識別一個約有20個鹼基的RNA序列,這是新冠病毒特有的鹼基序列。


他們通過創造一種與目標RNA序列互補的「嚮導」RNA,在溶液中與目標RNA序列結合。


當「嚮導」RNA與目標RNA結合時,CRISPR工具的Cas13「剪刀」酶就會啟動,並切斷附近的單鏈RNA。


而且,剪切會釋放單獨的螢光粒子進入測試溶液中,當用雷射照射樣本時,釋放出的螢光粒子就會發光,表明病毒存在。


最初的CRISPR檢測方法要求研究人員首先要擴增病毒RNA,然後再進行檢測診斷,這無疑增加了檢測的複雜性、成本和時間。這種新型CRISPR診斷方法不需要擴增新冠病毒RNA。


該團隊還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測試了數百種「嚮導」RNA,以找到多個可協同工作以提高檢測靈敏度的「嚮導」RNA。


研究人員報告稱,使用單一的「嚮導」RNA,可以在每微升溶液中檢測到10萬個病毒。如果他們添加第二種「嚮導」RNA,每微升能檢測100個病毒。


共同領導該項研究的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病毒學家Melanie Ott說,該方法仍然不如傳統的新冠病毒診斷裝置好,後者使用昂貴的實驗室機器追蹤病毒,可實現每微升追蹤一種病毒。


不過,她說,新診斷方法能夠精確地識別一批5個陽性臨床樣本,每次試驗只需5分鐘,而標準試驗則需要1天或更長時間才能得到結果。


Wilson表示,新檢測方法還有另一個關鍵優勢:可以量化樣本中的病毒數量。


當傳統測試通過擴增遺傳物質來達到檢測目的時,會改變現有的遺傳物質數量,從而無法明確樣本中病毒數量。


與此相反,新檢測方法檢測到的螢光信號強度與樣本中的病毒數量成正比。這不僅揭示了樣本是否呈陽性,還揭示了患者攜帶了多少病毒。


Wilson說,這些信息可以幫助醫生根據每個病人的情況制定治療方案。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領導團隊研發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
    中國科學報10月12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該測試方法不需要昂貴的實驗室設備來運行,可以在醫生的辦公室、學校和辦公樓中使用。相關成果發表於預印本平臺medRxiv。
  • 今年諾獎得主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該測試方法不需要昂貴的實驗室設備來運行,可以在醫生的辦公室、學校和辦公樓中使用。相關成果發表於預印本平臺medRxiv。
  • 【諾獎團隊提出5分鐘檢測新冠方法】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
    文 / Becky2020-10-12 10:21:39來源:FX168 【諾獎團隊提出5分鐘檢測新冠方法】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
  • 檢測新冠病毒只需5分鐘!這是新科諾獎得主的新技術
    圖片來源:INA FASSBENDER/AFP VIA GETTY IMAGES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
  • 諾獎得主團隊新技術: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虎嗅網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此前也報導過著名學者張鋒博士率領的團隊和他的合作者們利用CRISPR技術開發簡易新冠病毒檢測的努力。為了讓檢測更為快速、簡便,張鋒團隊的STOPCovid檢測已經經過不斷迭代,不但使用恆溫PCR代替了傳統PCR,而且刪減了純化RNA的過程,還通過優化步驟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
  • 諾獎得主研發檢測新冠病毒新技術,病毒學家稱該方法不如傳統的診斷裝置好
    中國科學報10月12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該測試方法不需要昂貴的實驗室設備來運行,可以在醫生的辦公室、學校和辦公樓中使用。相關成果發表於預印本平臺medRxiv。
  • 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包含HIV序列,蒙塔尼「失足」偽科學
    中國知名生物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發表文章《對某校引進諾貝爾獎得主的意見》批駁了 「病毒來源實驗室」 的說法,稱以蒙塔尼的身份,他的這番言論有很強的欺騙性。蒙塔尼錯在了哪裡?作為 HIV 病毒發現者,他為何會迷信人工合成新冠病毒的說法?
  • 諾獎得主維特裡希:相信新冠病毒最終會被徵服
    圖為2002年諾獎得主維特裡希教授(後排右三)和上海科技大學的師生們在一起。這位諾獎得主,和上海緣分不一般。不久前,他摘獲2020年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當時,他剛從美國返回瑞士,尚處隔離之中。凌晨時分,在線獲知自己得獎的消息,難掩喜悅之情。此前的2018年,他還獲發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成為第一批拿到「中國綠卡」的諾獎得主。他就是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赫爾曼·維特裡希。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1期:新晉諾獎得主開發5分鐘新冠檢測方法...
    新晉諾獎得主團隊開發5分鐘檢測新冠方法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Jennifer Doudna博士率領的團隊和她的合作夥伴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發布了一篇論文,基於CRISPR-Cas13a技術開發了一種新型新冠病毒檢測。這款檢測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不需要對病毒RNA使用RT-PCR進行擴增,可以直接定量檢測樣本中的病毒RNA水平。
  • 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人造 世衛澄清:COVID-19非人為或實驗室合成
    最近法國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稱新冠病毒是人為製造出來的,考慮到他本身就是知名的病毒學家,這一論調引發全球譁然,人為合成新冠病毒的陰謀論又活躍起來了。不過世界衛生組織對此並不認同,今天他們也作出了回應,稱目前所有可得證據都顯示新冠病毒來源於動物,並非人為操縱或者實驗室合成的。這幾個月來,不說民間的各種無腦猜測,從印度學者的論文到現在法國諾獎得主,專業人員也發出了不少混亂信息,呂克·蒙塔尼就認為,這個病毒是根據一個來自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製作的,之後,可能是無意中洩漏到實驗室外。
  • 新晉諾獎得主團隊開發簡易新冠病毒檢測 不用PCR 可手機定量
    目前的大部分核酸檢測仍然需要將樣本送到專門的實驗室進行處理,往往需要一天,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獲得結果,從而可能延誤對患者進行治療和隔離的時間。因此,科研人員一致在努力開發更快速、更簡便的核酸檢測。使用CRISPR技術加快檢測速度是其中的一個方向。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此前也報導過著名學者張鋒博士率領的團隊和他的合作者們利用CRISPR技術開發簡易新冠病毒檢測的努力。
  • 新冠確診人數破千萬 四位諾獎得主提供「解題」新思路
    在這個歷史性的時刻,羅漢堂連線四位諾獎經濟學得主和羅漢堂學術委員——麥可·斯賓塞(Michael Spence)、拉爾斯·漢森(Lars Peter Hansen)、本特·霍姆斯特羅姆(Bengt Holmstrom)以及阿爾文·羅斯(Alvin E.
  • 新冠確診人數破千萬 四位諾獎得主提供「解題」新思路
    截至北京時間6月28日,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人數已破千萬。在這個歷史性的時刻,羅漢堂連線四位諾獎經濟學得主和羅漢堂學術委員——麥可·斯賓塞(Michael Spence)、拉爾斯·漢森(Lars Peter Hansen)、本特·霍姆斯特羅姆(Bengt Holmstrom)以及阿爾文·羅斯(Alvin E.
  • 未來大猜想2020丨專訪新晉諾獎得主哈維阿爾特 不會講段子的科學家...
    他就是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嚴峻的新冠疫情,讓今年的生理學或醫學獎備受關注。2020年10月5日,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賴斯因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共同成為本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2020年諾獎精彩解讀:人類終將跑贏病毒,相信我們能戰勝新冠
    祁海老師,您是做免疫學方面研究的,您覺得諾獎的評選和今年的全球緊急衛生事件關聯有多大?,諾獎提名應該在2020年年初就已經確定了,那時候疫情剛剛開始。當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同醫學、治病救人還是非常有關係的,所以歷史上有非常多的獎是直接和救死扶傷是有關係的,比如說第一屆諾貝爾獎,也就是1901年給了Emil Von Behring,他是德國人,發明了血清療法,當時他用動物血清來治病,就是我們說的百白破。現在新冠也用血清療法,適合用恢復期病人的血清來治療,實際上原理是一樣的。
  • 特殊之年,曾經的得主也投身新冠研究
    據介紹,三位獲獎者取得了開創性發現,鑑定出一種新型病毒——C型肝炎病毒,使血液檢測和新藥物研發成為可能,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由此,2020年「諾獎周」正式開跑。作為最具權威的醫學獎項之一,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研究成果,深刻影響著社會發展,也一次次見證了人類對各類疾病的不懈戰鬥,對生命奧秘的不息探索。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3位得主分享760萬!網友:攻克新冠也...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3位得主分享760萬!網友:攻克新冠也能拿獎!和平獎最受關注?全世界都在期待一種針對在全球範圍內改變人們生活的新冠病毒的疫苗、療法或緩解症狀的措施。在沒有經過科學實證的情況下,不能指望為其研發者頒獎,但是我們可以期待出現「希望的跡象或信號」,特別是在獻身科研的諾貝爾獎得主身上。
  • 對話諾獎得主哈維·阿爾特,對抗新冠,什麼和疫苗一樣有效?
    2020新晉諾貝爾獎生理學獎或醫學獎得主之一——哈維·阿爾特近日接受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專訪,確認參加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並將參與主題演講和圓桌討論。 在專訪中,阿爾特針對目前困擾全球的新冠疫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新晉諾獎得主:抗擊新冠不會像C肝持久戰,疫苗明年有希望
    「我有點驚訝,現在還沒有像C肝特效藥那樣的新冠特效藥問世。」10月29日晚間,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美國病毒學家哈維·奧爾特(Harvey J.直到很多年以後,在製藥公司Chiron工作的霍頓才用新的分子生物學工具分離出了病毒。「再後來,就是檢測和治療,一直都有進展。我都停不下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健康地活了這麼久還是很幸運的。」85歲的奧爾特笑著說道。C肝病毒發現史的借鑑意義面對新冠病毒,他相信不需要C肝這樣的持久戰。
  • 湖北大學創新新冠病毒檢測方法,5分鐘內出結果
    (SARS-CoV-2)創新檢測方法的研究成果"PfAgo-based detection of SARS-CoV-2(《基於PfAgo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