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告急,特效藥研發任重道遠。新冠病毒在全球的大流行目前已導致超過250萬人感染,逾17萬人死亡。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發現以及機制研究是當前科技衛生領域的緊急任務之一。儘管通過抗病毒的表型篩選,一些老藥已經被發現並緊急應用於臨床實踐,但是從目前的臨床試驗結果來看,尋找高效藥物的任務還遠未完成。
瞄準主要靶標開發細胞模型成關鍵
藥物的發現和機制研究中,與抗病毒表型篩選相輔相成的是根據病毒生物學行為的特定靶點進行藥物發現。如在新冠病毒複製的行為中,一些關鍵環節有可能成為藥物發現的靶點。其中3C蛋白酶,即主蛋白酶(Mpro),它能夠識別特異性的酶切位點,將多聚蛋白前體剪切為多個非結構蛋白,最終組裝形成病毒的複製-轉錄酶複合體。因此3C蛋白酶成為新冠病毒中最具特徵的靶標之一,也是抗病毒藥物發現的熱點靶點之一。但是由於3C 蛋白需要自剪切才能活化的特點,存在體外單獨表達活性極低的局限,因此,發展快速、穩定、便捷的體內表達體系能夠極大促進針對新冠病毒3Cpro的藥物發現以及支撐相關機制研究。
首個針對3C蛋白酶藥物高通量檢測細胞體系
中科普瑞昇和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聯合科技攻關團隊,利用細胞工程技術以及分子生物學相關技術,緊急開發了以螢光素酶報告體系為基礎的針對新冠病毒3C蛋白酶的藥物高通量檢測細胞體系。該體系應用了蛋白復性的原理,能夠在48h內同時對幾千個藥物進行快速篩選和精準評價。
圖一 體系原理圖
圖二 體系檢測流程圖
體系特點
1)體系穩定可靠
2)可實現高通量
3)成本可控
4)相關試劑可及
5)可排除細胞毒性以及藥物穿膜性等問題
平臺合作
該體系可以幫助提高新冠藥物研發的成功率,降低藥物篩選周期和開發成本,為了加速全球抗新冠藥物的研發進程,中科普瑞昇正式推出該檢測體系對外服務項目,歡迎從事抗新冠病毒藥物研發的科研團隊諮詢合作,共同助力抗新冠病的藥物產業開發以及基礎研究!
拓展閱讀
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位於合肥高新區,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7月,是一家以「細胞工程」為核心的生物醫學類高科技公司。中科普瑞昇依託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利用核心病毒轉基因、CRISPR/CAS9基因編輯、新型細胞條件重編程(CRC)等技術,自主構建了三大細胞工程核心技術平臺,包括癌症激酶靶點BaF3工程細胞庫、基因編輯腫瘤細胞庫、可再生原代癌症細胞生物銀行。公司下設合肥普瑞昇醫學檢驗所和安徽省精準用藥技術工程實驗室,致力於提供創新藥物評價技術服務,以及藥物臨床精準應用評估技術服務。
—end—
來源:中科普瑞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