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新冠病毒抑制劑高通量篩選工具(FRET)

2021-01-16 達科為生物城

新型冠狀病毒的複製離不開主蛋白酶的參與,病毒在入侵細胞後,利用細胞內的物質合成兩條超長複製酶多肽(pp1a和pp1ab),這兩條多肽是病毒自身複製必需的。但是不能直接發揮作用,需要被精準的剪切成RNA依賴的RNA聚合酶、解旋酶等才能啟動複製。執行這項精準的剪切任務的就是主蛋白酶,他在病毒複製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主蛋白酶就成為一個抗新冠病毒的關鍵藥靶。

2020年4月9日,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楊海濤團隊與合作者組成的「抗新冠病毒攻關聯盟」在Nature上發表了名為「Structure of Mprofrom COVID-19 virus and discovery of its inhibitors」研究成果。通過基於結構的虛擬和高通量篩選相結合,測定了10,000多種作為主蛋白酶抑制劑的化合物(包括已批准的藥物、臨床試驗中的候選藥物和其他藥理活性化合物),並發現這些化合物中有六個具有抑制主蛋白酶的作用,最大抑制濃度值的一般介於0.67至21.4μM之間。文中的高通量方法是基於FRET原理,設計併合成了螢光標記的底物Mca–AVLQ↓SGFRK(Dnp)K,該底物來源於病毒蛋白酶的N端。目前新冠病毒肆虐,這項工作的偉大不言而喻。

美國AAT是螢光合成以及標記的專家,為方便各個攻堅小組的工作,已經將新冠病毒主蛋白酶的底物序列標記好了FRET螢光,科研工作者可直接使用進行高通量的藥物篩選工作。

另外,如果您有自己研究的序列,我們也可以定製服務,詳情諮詢達科為。

AAT是美國螢光染料研發生產的高精鑽企業,為全球的研究機構以及生產機構提供了質量高,性價比高的螢光產品。此次疫情中,AAT為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試劑盒的開發,提供了優質的 ROX TET HEX等染料。品質在,所以安心。

達科為是AAT在中國的一級代理商,香港獨代。如有需要,聯繫我們。

達科為官網:www.bio-city.net

Email: tech_cell@dakewe.net

全國免費熱線:400 819 7199

北京達科為:010-64828744/54/84/94

上海達科為:021-80166290/91/92/93

廣州辦事處:020-87381715/87350260

相關焦點

  • Nature|新冠病毒水解酶結構!多種病毒抑制作用小分子!
    依賴RNA聚合酶)被認為是新冠病毒的兩大重要靶點。饒子和院士團隊在疫情發生以來通過與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蔣華良院士團隊、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楊海濤等組成的新冠病毒應急公關團隊就利用前期抗SARS藥物研究積累的經驗,開展抗2019-nCoV藥物研究。
  • 中國攻關聯盟解析新冠「要害」,篩選出多種病毒抑制小分子
    該研究揭示了2.1Å新冠病毒Mpro(又稱3CLpro)與 N3複合物的高解析度結構,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被解析的新冠病毒蛋白質的三維空間結構。他們還分析探討了多種藥物發現策略,該研究為迅速開發具有臨床潛力的抗新冠肺炎的藥物奠定了重要基礎。通過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攻關團隊確定了新冠病毒主蛋白酶的強效抑制劑N3。
  • Nature:大規模篩選發現21種現有抗新冠病毒藥物!
    截至2020年7月27日,全球已確診的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超過1625萬,死亡總數超過64萬。僅在不考慮新冠病毒SARS-CoV-2變異的情況下,開發針對性的疫苗需要12到18個月,而從頭開發並批准新型的抗病毒治療藥物保守估計可能需要超過10年。因此重新篩選測試已經過臨床評估的藥物以治療COVID-19成為目前可行有效的策略之一。
  • 【高通量藥物篩選利器】TR-FRET技術分享
    高通量藥物篩選技術(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HTS)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發展起來的一種用於新藥研發的高新技術。它是在傳統篩選技術的基礎上,以分子水平和細胞水平的實驗方法為基礎,以微板形式作為實驗工具載體,以自動化作業系統執行實驗過程,以靈敏快速的檢測儀器採集實驗數據,以計算機對實驗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在同一時間內對數以千、萬計的樣品進行檢測,並以相應的資料庫支持整個技術體系的正常運轉。高通量藥物篩選檢測方法主要包括螢光分析法、放射性同位素法和化學發光法等。
  • 首個新冠病毒3C蛋白酶藥物高通量檢測細胞體系推出
    新冠病毒在全球的大流行目前已導致超過250萬人感染,逾17萬人死亡。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發現以及機制研究是當前科技衛生領域的緊急任務之一。儘管通過抗病毒的表型篩選,一些老藥已經被發現並緊急應用於臨床實踐,但是從目前的臨床試驗結果來看,尋找高效藥物的任務還遠未完成。
  • 迷惑新冠病毒,西湖大學研究團隊設計出新冠病毒蛋白抑制劑
    疫情發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了解病毒入侵機理,研究破解之道。疫苗以及抗體作為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目前已經取得很大進展。除了這些手段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方法能有效遏制新冠病毒? T-ACE2與新冠刺突蛋白複合物的結構 T-ACE2或能適應更多新冠類似病毒 隨著疫情發展常態化、病毒變異的積累,已有的蛋白抑制劑(例如抗體)對於新冠病毒及其潛在突變株的作用面臨考驗。
  • 中國再完成創舉:成功解析新冠病毒主蛋白酶三維結構
    4月10日,據媒體報導,由中國研究團隊發表在《自然》(Nature)上的一項新研究,成功解析新冠病毒主蛋白酶三維結構,找到針對新冠病毒的潛在藥物。報導稱,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楊海濤團隊與合作者組成的「抗新冠病毒攻關聯盟」,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關鍵藥物靶點——主蛋白酶(Mpro)的高解析度三維空間結構,並綜合利用三種不同的藥物發現策略,找到針對新冠病毒的潛在藥物。
  • 文獻閱讀|體外篩選新技術快速開發新冠病毒單克隆抗體
    高親和力抗體的研發對於新冠病毒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的兩條主要研究策略,一是挖掘已開發的具有交叉保護活性的SARS病毒抗體,這種方法快速但與新冠病毒的親和力較低。另一種方式是從感染患者中分離單克隆抗體,但是難以大規模分離製備。
  • Science | 從頭設計皮摩級小蛋白新冠抑制劑
    蛋白與ACE2的結合起到抑制病毒活性的作用。將高濃度的病毒抑制劑注入鼻子和呼吸系統通常可以為早期感染的治療提供預防性保護或治療益處,對於醫療工作者和經常接觸感染者的其他人尤其有用。許多單克隆抗體作為COVID-19的全身治療方法正在開發中,但是這些蛋白並不適合鼻內給藥,因為抗體很大,分子通常不太穩定,結合位點的密度也很低,ADE效應也是潛在的問題。
  • 清華等團隊從蝙蝠「百毒不侵」中找答案:發現新冠病毒抑制劑
    研究團隊最終發現宿主蛋白MTHFD1的抑制劑carolacton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複製。他們認為,該研究成果不僅能助力新冠病毒藥物研發,有力抗擊疫情,更為人類未來抗擊突發病毒流行打下基礎。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譚旭研究員和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王林發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 ...新冠的希望,德國阻斷新冠抑制劑,比疫苗快很多!或獲諾貝爾醫學獎!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2020年5月14日發表公告,藉助一種新型質譜分析技術,科研人員目前已經找到了新冠一處「弱點」,針對性使用抑制劑可阻止病毒的複製,達到使新冠「絕育」 科學家藉助這種新質譜分析技術,研究發現病毒利用細胞的一項合成蛋白機制,複製和分裂其他病毒。 針對這一「弱點」使用抑制劑就可以阻止這種病毒的複製。病毒失去複製能力後,將會變得非常脆弱,且致病性也會降低。
  • 【論文推薦】細胞水平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3CL 蛋白酶抑制劑篩選模型的建立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是導致全球新冠病毒肺炎暴發的病原體。
  • 德國阻斷新冠抑制劑,比疫苗快很多!或獲諾貝爾醫學獎!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發表公告,藉助一種新型質譜分析技術,科研人員目前已經找到了新冠一處「弱點」,針對性使用抑制劑可阻止病毒的複製,達到使新冠「絕育」 這項新技術若成功應用,年度的諾貝爾醫學獎或將再無競爭對手... 科學家藉助這種新質譜分析技術,研究發現病毒利用細胞的一項合成蛋白機制,複製和分裂其他病毒。 針對這一「弱點」使用抑制劑就可以阻止這種病毒的複製。
  • JACS:篩選特異性抑制自噬途徑的小分子抑制劑
    今天帶給大家的文獻是如何篩選小分子去調控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我們都知道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界面大小約數千平方埃,一般需要大分子結構才能契合,而這些大分子相對於小分子來說優化較為困難,體內活性較差。目前也有針對蛋白相互作用開發出來的小分子抑制劑,比如 BCL-2 和 MDM2 抑制劑,但並不多見。  2.
  • Nature:利用體內CRISPR-Cas9篩選技術發現新的藥物靶標來增強癌症...
    比如,若沒有這種篩選技術,Ptpn2明顯地就不會是癌症免疫療法的一種好的藥物靶標。」篩選上千種潛在靶標為了廣撒網,論文第一作者、Haining實驗室研究生Robert Manguso設計出一種基因篩選系統來鑑定癌細胞用來躲避免疫攻擊的基因。他利用CRISPR-Cas9系統性地敲除黑色素瘤(一種皮膚癌)細胞表達的2368個基因。
  • Science:蛋白質從頭設計大師David Baker,開發新冠病毒小蛋白抑制劑
    ▎Armstrong2020年10月23日,華盛頓大學的David Baker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關於從頭設計新冠病毒小蛋白抑制劑的研究文章經過飽和突變庫,ACE2競爭性結合,篩選出AHB2以及LCB1-8這9個scaffold。
  • 已有大量病例為何還要重建新冠病毒?
    已有大量病例為何還要重建新冠病毒?反向遺傳學讓疫苗研發更高效  本報記者 謝開飛 通 訊 員 歐陽桂蓮在現代遺傳學中,反向遺傳學被認為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徹底改變了人們對病毒發病機制和疫苗研發的認識。
  • 【學術前沿】謝曉亮團隊: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篩選新冠有效抗體 |...
    研究團隊的結構生物學家蘇曉東、肖俊宇及其課題組還利用冷凍電鏡(Cryo EM)得到新冠病毒Spike三聚體與中和抗體的高解析度3.8?三維結構密度圖。數據顯示,抗原上的中和抗體表位與ACE2的結合位點重合,從而揭示出中和作用的結構基礎。另外他們還發現,利用抗體序列推算出的抗體與SARS病毒中和抗體在結構上的相似性篩選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可大幅提高篩選效率。
  • Cell Chem Biol:新型高通量篩選平臺或能幫助尋找更多癌症免疫療法...
    2019年1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檢查點抑制劑(checkpoint inhibitors)作為癌症免疫療法治療因子的一大突破,其能讓免疫細胞重新恢復活性從而殺滅癌細胞,一般來講,這些因子處於抗體,其具有高度的特異性,然而其在機體中並不易擴散;如果科學家們想通過增強免疫細胞殺滅癌細胞的能力,那麼就需要多種工具,比如由多種傳統小分子組成的龐大文庫
  • 計算模擬加速靶向DHODH抗新冠病毒藥物發現
    前面有大量計算相關研究,但都很少有實驗驗證的案例,華東理工大學李洪林團隊和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徐可合作,通過虛擬篩選發現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有效的廣譜抗病毒獲選藥物,成為CADD加速藥物發現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