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批准2個緊急通道:首款新冠病毒1小時檢測&吸入式一氧化氮...

2020-11-27 騰訊網

首款新冠病毒1小時內即時檢測獲FDA緊急使用授權

美國時間3月21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批准了針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的首款即時/床邊(point-of-care)診斷系統Cepheid Xpert Xpress SARS-CoV-2,允許醫院、診所和急診室的醫生在大約45分鐘內對樣本進行檢測(其中樣本準備時間小於1分鐘)。

這項由Cepheid公司開發的即時檢測系統是在其自動化的GeneXpert硬體上運行的,據該公司稱已在全球安裝了23000多個桌面系統,美國則安裝了5000多個。

Cepheid首席醫療和技術官David Persing在一份聲明中說:「在這段對醫院服務需求急劇增加的特殊時期,臨床醫生迫切需要一種即時診斷檢測,以便對正在接受評估的患者進行實時管理,加快住院流程。」

Persing還說:「在患者身邊進行的準確測試有望帶來變革,有助於緩解COVID-19疫情給醫療機構帶來的壓力,幫助合理分配呼吸隔離資源。」

在獲得FDA的緊急使用授權(EUA)後,Cepheid公司表示計劃1周內開始運輸Cepheid Xpert Xpress SARS-CoV-2,同時正在歐洲尋求批准。

前FDA局長Scott Gottlieb在推特上寫道:「Cepheid Xpert XpressSARS-CoV-2快速檢測系統獲得緊急授權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我們需要其他的即時測試,比如能給出可讀結果的咽拭子檢測。檢測和血清學是幫助緩解人群疫情和遏制病例的關鍵。」

▲Cepheid的 Xpert Xpress SARS-CoV-2即時/床邊檢測系統

Xpert Xpress SARS-CoV-2基於cartridge的設計包含所有必要的反應試劑,類似於Cepheid先前針對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診斷檢測系統,可接受鼻咽拭子樣本以及鼻腔抽吸和呼吸道衝洗樣本。

此外,通過搜索冠狀病毒基因組的多個區域,Persing說,該檢測系統旨在檢測當前和未來的感染變異。

Cepheid總裁Warren Kocmond說:「我們的自動化系統不需要用戶接受專業培訓,就可以進行一天24小時一周7天不間斷的運行。」

《Science》:德國研究人員解碼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3D結構

新冠病毒(SARS-CoV-2)是一種單鏈RNA正鏈包膜乙型冠狀病毒。與引起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非典(SARS)和中東呼吸系統綜合症(MERS)的另兩種冠狀病毒類似的是,SARS-CoV-2的基因組編碼為非結構蛋白、結構蛋白和輔助蛋白。

非結構蛋白包括3-胰凝乳蛋白酶樣蛋白酶(3-chymotrypsin-like protease,3CLpro)、木瓜蛋白酶樣蛋白酶(papain-like protease)、解旋酶(helicase)、和RNA依賴性RNA聚合酶(RNA-dependentRNA polymerase,RdRp)。結構蛋白則包括刺突糖蛋白(spike glycoprotein)。

冠狀病毒中最具特徵的藥物靶標之一是上述的3-胰凝乳蛋白酶樣蛋白酶,即主要蛋白酶(Mpro,也稱為3CLpro)。與木瓜蛋白酶一樣,這種酶在大型多蛋白1ab上的不少於11個切割位點上運行,對於加工從病毒RNA翻譯的多蛋白是必不可少的。

而這種主要蛋白酶可以被抗病毒藥物抑制,只要蛋白酶和藥物具有互補的三維(3D)形狀。

近日,德國呂貝克大學(University oflubeck)的科學家完成了一項結構研究,利用Helmholtz-Zentrum Berlin BESSY二號設施的高強度X射線,闡明了SARS-CoV-2主要蛋白酶的3D結構。

3月20日,在《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題為「Crystal structure of SARS-CoV-2 main protease provides a basis fordesign of improved α-ketoamide inhibitors」的研究。研究報導了SARS-CoV-2Mpro、以及SARS-CoV-2 Mpro與一種α-酮醯胺抑制劑的配合物的X射線結構,有望用於研發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藥物。

該文章的作者主要由德國科研團隊組成,包括德國呂貝克大學、德國漢諾瓦醫學院、柏林大學附屬夏裡特醫院、馬爾堡大學、赫爾姆霍茲感染研究中心、中國長春吉大天元化學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通訊作者為德國呂貝克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Rolf Hilgenfeld。

「這種抑制劑是從先前設計的抑制劑中衍生出來的,但我們將P3-P2醯胺鍵與吡啶酮環結合,以提高化合物在血漿中的半衰期。」 研究作者指出,「基於這種結構,我們將先導化合物開發成一種有效的SARS-CoV-2 Mpro抑制劑。」為了確定抑制劑的吡啶酮環與目標靶點的三維結構相容性,科學家們以1.75 的解析度測定了Mpro的晶體結構。

▲α-酮醯胺抑制劑11r、13a、13b和14b的化學結構

▲SARS-CoV-2主要蛋白酶在不同視角下的三維結構

▲化合物13b以單斜晶體形式位於Mpro的結構域I和II之間的基底結合裂縫中(空間組C2)

Hilgenfeld團隊進一步在小鼠身上測試了其先導抑制劑化合物。結果發現,一種叫做13b的抑制劑可通過吸入途徑給藥,而且耐受性良好。小鼠沒有表現出任何不良反應。

Hilgenfeld團隊認為,這些發現表明將這種化合物直接注入肺部是可能的。科學家們強調,他們的工作可以為開發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提供一個基礎框架。

主要蛋白酶是冠狀病毒生命周期中的一種關鍵酶,負責處理大型多蛋白——病毒RNA在進入人體細胞內部後首先被翻譯成這些蛋白。主要蛋白酶從多蛋白中切出12個較小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又是複製病毒RNA基因組所涉及的複製複合物的組成部分。

「如果我們成功地抑制了主要蛋白酶,」Hilgenfeld解釋說,「我們就可以阻止病毒的複製。」

▲化合物13b可抑制人Calu3肺細胞中SARS-CoV-2的複製

「現在我們的抑制劑必須開發成一種藥物。」 Hilgenfeld說:「為此我們必須讓一家製藥公司加入,因為只有這樣一家公司才有資源資助臨床試驗。」Hilgenfeld補充說他希望得到一個由公司和公共研究機構組成的財團(公私合作夥伴關係)的支持。

前路漫漫

「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的抑制劑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變成抗冠狀病毒藥物。」 不過Hilgenfeld警告說,「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種藥物可能可用於將來的『SARS-CoV-3』,但在目前的疫情期間肯定不行。

「無論如何,我們必須使抗病毒研究與SARS-CoV-2等新病毒的反覆爆發脫鉤,確保我們實現更可持續的藥物開發。」

也就是說,除了對Hilgenfeld團隊具有直接的實用價值外(該團隊正在優化小分子α-酮醯胺抑制劑),目前的工作也為進一步開發能夠抑制主要蛋白酶的其他化合物奠定了基礎。

FDA緊急「批准」一氧化氮吸入用於COVID-19重症患者

近日,FDA通過一種「允許有生命危險的患者使用未經批准的治療方法」的監管途徑,批准了Bellerophon Therapeutics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吸入式一氧化氮釋放系統INOpulse的「緊急擴大準入(emergencyexpanded access)」。

FDA的這一政策也被稱為「同情性使用」,通常是在臨床試驗不可行、收益大於風險、沒有其他替代方案的情況下,基於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執行。

根據Bellerophon的說法,FDA批准了其INOpulse系統,以高劑量用於依賴於機械通氣的COVID-19患者。上周五此消息一出,Bellerophon的股價在盤前交易中飆升了550%以上。

吸入式一氧化氮作為一種血管擴張劑,可以舒張肺部的肌肉和血管,並在世界各地的醫院使用。Bellerophon一直在研究吸入式一氧化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纖維化、間質性肺疾病和肉樣瘤病患者中用於對抗潛在的肺高壓風險。

先前的研究表明吸入式一氧化氮減緩了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非典冠狀病毒(SARS-CoV)的複製,減少了對長期呼吸機支持的依賴。

根據Bellerophon的說法,兩種冠狀病毒的遺傳相似性「支持了吸入式一氧化氮為COVID-19患者提供臨床益處的潛力」,並有望抑制上呼吸道症狀的進展。

「根據現有數據及其在免疫應答中的重要作用,我們認為,對COVID-19患者來說,INOpulse有望成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執行長Fabian Tenenbaum說,「INOpulse技術利用靶向脈衝遞送吸入式一氧化氮,提供重要的抗病毒潛力,以及改善動脈氧合。」

「重要的是,INOpulse是為門診病人設計的,有望幫助抗擊病毒的進一步傳播和顯著減輕對醫院和重症監護室日益增加的負擔。」Tenenbaum補充說。

Tenenbaum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在疫情爆發之前,Bellerophon一直在為計劃中的、大規模的肺纖維化III期試驗建立其INOpulse設備的庫存,該公司目前正在積極將其轉移到需要的醫院。

此外,Tenenbaum表示,大約一個月前,Bellerophon在健康志願者中完成了一項安全性試驗,表明其高劑量模式可以耐受,劑量與之前用於非典(SARS)患者的劑量相似。FDA目前也在審查一項針對COVID-19的新臨床試驗的研究方案,以探索該設備的下一步開發。

INOpulse的緊急獲批決定是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指出「同情性使用是美國政府應對新冠病毒傳播的方式之一」之後不到24小時做出的。

吸入式一氧化氮目前也正在中國進行臨床試驗,作為對COVID-19患者的潛在療法,並作為對衛生保健提供者的預防措施,研究由麻省總醫院和香港中文大學牽頭。

▲吸入式一氧化氮針對COVID-19的相關臨床試驗

信息源:ClinicalTrials.gov

文章版權歸【美柏醫健】所有

相關焦點

  • 美國FDA緊急授權:通過唾液樣本檢測新冠病毒
    這也是第一個獲得FDA緊急使用授權的唾液測試。 目前,核酸檢測是確診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標準」,而核酸檢測的樣本通常是用拭子在鼻腔深處和咽喉部位進行採集。羅格斯大學表示,相比目前的鼻咽拭子檢測方法,唾液收集方法適用於更廣泛的人群篩查。採用唾液測試意味著人們只需要將唾液吐入試管,而不用將拭子深入鼻腔來獲取樣本,後者通常很痛苦,且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的測試非常有限[3]。
  • 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中和納米抗體藥物進入開發
    目前新冠病毒全球蔓延形勢依舊非常嚴峻,國際上尚無針對COVID-19的特效藥物批准上市,《Nature Medicine(自然醫學)》相關研究顯示,疫苗保護力可能只有2-3個月,因此亟需開發安全、有效的新機製藥物以滿足巨大的臨床需求。
  • 美國FDA緊急批准首個新冠病毒血清學測試方法:血樣查抗體
    美國FDA緊急批准首個新冠病毒血清學測試方法:血樣查抗體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邢穎 2020-04-03 13:35
  • 【FDA動態周報-NO.3】多項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獲FDA批准
    (businesswire 等2家媒體報導)8)新冠血漿療法緊急授權被FDA擱置2020年8月20日獲悉,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暫時擱置了對新冠肺炎血漿療法的緊急授權批准,並正在審查更多數據。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臨床主任克利福德·萊恩表示,FDA仍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通過這一緊急批准。
  • 「成都造」新冠病毒檢測產品獲美國FDA緊急使用授權
    圖為邁克生物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成都高新區供圖中新網成都4月17日電 (王鵬)記者17日從成都高新區獲悉,「成都造」邁克生物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於美國當地時間4月15日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緊急使用授權(EUA,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 強生新冠疫苗提前人體試驗 基於NGS的新冠檢測獲緊急使用授權
    這一隨機雙盲、含安慰劑對照1/2a期研究將評價研究性新冠重組疫苗Ad26.COV2-S的安全性、反應原性(對接種的反應)和免疫原性。計劃招募1045名18至55歲的健康成年人,以及65歲以上的成年人。研究將在美國和比利時進行。這款疫苗是基於強生公司的Ad26腺病毒載體技術平臺開發而成。該公司基於這一技術平臺已經開發過預防HIV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伊波拉病毒的疫苗。
  • FDA緊急批准首個居家採樣唾液檢測試劑盒
    5 月 8 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為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新冠病毒唾液檢測授予了一項新的緊急使用授權(EUA),允許患者在家中自行進行唾液樣本的收集。這是首個經 FDA 批准可以在家使用的唾液檢測,由 RUCDR 公司(RUCDR Infinite Biologics)與 Spectrum Solutions 和 Accurate Diagnostic Labs(ADL)共同開發。它也是首個被 FDA 批准的、採用唾液作為新冠病毒檢測生物材料的檢測方法,於 4 月 13 日被 FDA 授予緊急使用授權。
  • 「基因編輯」技術檢測新冠病毒,獲美國緊急授權
    CRISPR/Cas基因修飾技術為原理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這是美國FDA授權的首款該類型試劑盒。 文丨實習記者 蔣模婷財新記者 馬丹萌 「基因編輯」工具也可用於新冠病毒檢測了。5月7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緊急授權了以CRISPR/Cas基因修飾技術為原理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這是美國FDA授權的首款該類型試劑盒。
  • 首個新冠病毒「唾液檢測」法獲美國FDA緊急使用授權!
    美國羅格斯大學宣布,當地時間,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周一在其緊急使用授權(EUA)下批准了首個採用唾液作為SARS-CoV-2(新冠病毒)檢測生物材料的新檢測方法。RUCDR的營運長兼技術開發總監、遺傳科學與藝術學院Andrew Brooks教授說:「這項批准的影響是巨大的。它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通過收集鼻咽或口咽來使醫護人員面臨感染的風險。我們可以省下寶貴的個人防護設備,用於患者護理而不是進行檢測。更重要的是,由於唾液的自我收集比拭子收集更便捷以及可擴展,因此我們每天可以大大增加檢測人數。
  • 耶魯大學新冠唾液檢測獲FDA批准:價格約10美元,3小時內出結果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CNN8月16日報導,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發的SalivaDirect(唾液直接檢測)於上周六獲得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緊急使用授權。在美國經歷了幾個月的檢測短缺和延誤之後,這種新的唾液檢測可以為美國人檢測新冠病毒提供一種快速而廉價的選擇。
  • FDA首次批准CRISPR用於新冠檢測,由基因編輯先驅張鋒團隊開發
    美國藥品監管機構於5月6日首次批准了一種利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的緊急用途。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緊急使用授權允許它在公共衛生緊急情況下比平常更快地提供測試和藥物。新的診斷工具是基於CRISPR先驅張鋒在麻省理工學院布羅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of MIT)和麻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大學開發的一種方法。
  • 基於NGS的新冠檢測獲緊急使用授權
    日前,Illumina公司宣布,美國FDA授予了該公司開發的COVIDSeq檢測緊急使用授權(EUA)。這是一種高通量、基於下一代測序技術(NGS)的新冠病毒體外診斷(IVD)工作流程。新聞稿指出,這是首款獲得FDA緊急使用授權的基於NGS的新冠病毒診斷檢測。COVIDSeq使用上呼吸道樣本,包括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使用NovaSeq 6000測序系統,它可以在接收到樣本24小時內獲得結果。這一診斷檢測包括靶向新冠病毒全基因組的98個擴增子,具有高度精確性和靈敏度。
  • 珀金埃爾默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批美國FDA緊急使用授權
    (RT-PCR)批准了緊急使用授權(EUA)。  疫情爆發以來,珀金埃爾默第一時間行動,從捐贈醫療物資到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研發,展現了體外診斷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向武漢「方艙醫院」、湖北省黃岡疾控中心、黑龍江省疾控中心、河南省疾控中心、山東省醫療機構等,捐贈了價值超過700萬元的Pre-NAT全自動核酸提取構建系統及試劑。
  • 中國研發 珀金埃爾默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批美國FDA緊急使用...
    珀金埃爾默3月25日官方宣布,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已為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RT-PCR)批准了緊急使用授權(EUA)。
  • 抗擊新冠病毒,這些醫藥產品從南京江北新區來
    美克醫學第一時間召集技術團隊組織新冠病毒肺炎檢測技術攻關工作。團隊以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體內產生的IgM/IgG抗體作為標的,研發出了15分鐘內快速出結果的檢測試劑盒。此系列免疫試劑結合其他臨床指徵,可以快速、有效、定性進行醫院臨床診斷。
  • 美國FDA批准一新冠抗體療法緊急使用授權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當地時間9日批准一項藥物緊急使用授權,抗體藥物bamlanivimab(LY-CoV555)獲準用於治療新冠肺炎輕症、中症感染者。據《今日美國》報導,FDA稱,該藥物適用於12歲及12歲以上的輕症、中症新冠患者,不適用於新冠住院患者。這一抗體療法應在新冠檢測呈陽性後或出現症狀後10天內儘快實施。
  • 全國首個多指標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批 一次可查6種病毒
    只需採集患者的鼻、咽試子等分泌物樣本,1.5小時內便可一次性檢測包括新冠肺炎病毒在內的6種呼吸道常見病毒。2月22日,由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清華大學、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共同設計開發的包括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在內的「呼吸道病毒(6種)核酸檢測試劑盒(恆溫擴增晶片法)」獲國家藥監局第2批新型冠狀病毒應急醫療器械審批批准,將迅速應用到疫情防控前線,為眾多患者及一線醫務人員提供快速、精準、有效診斷。
  • 新冠病毒檢測走向「物美價廉」
    使用該方法時,檢測人員首先直接從患者體內收集病毒RNA——通常是將棉籤插入鼻腔深處收集,隨後,在臨床實驗室將病毒的RNA轉化為DNA,然後用專門的儀器加熱和冷卻該DNA,使其複製增加,以更易於檢測出病毒。此過程重複進行約一小時後,可獲得新冠病毒檢測結果。
  • 新冠肺炎:一氧化氮有望用於抗病毒治療
    -2病毒。研究人員認為吸入一氧化氮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治療疾病的方法。 雖然全世界都在等待一種臨床證明的、廣泛可用的疫苗,但對於嚴重的新冠肺炎感染,我們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治療。 目前,唯一被批准的抗病毒治療方法是瑞昔韋,它可以縮短恢復時間對新冠肺炎住院的一些人來說。
  • FDA緊急授權!口水驗新冠!
    (圖/路透)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昨(15)日已經緊急授權耶魯大學用唾液篩檢新冠病毒的檢測方法,耶魯大學的檢測方法顯示,用唾液進行病毒篩檢,準確度和傳統取樣鼻腔黏膜檢體的方式一樣好,同時成本更低,民眾每次約需支付15至20美元,而且結果數小時內就會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