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1月3日,廣東省疾控中心正式宣布,1月2日,疾控中心在一名英國輸入新冠肺炎確認病例的咽拭子樣本中發現了B.1.1.7突變株,與近期在英國發現的傳播力增強70%的變異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
變異病毒蔓延至中國?鍾南山:我國不會出現大規模疫情
這已是中國大陸出現的第2例變異病毒感染。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研究報告,12月30日,中國大陸便首次報告了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該病例近期曾從英國乘飛機返回上海,並於12月14日檢測出新冠病毒呈陽性,隨後根據基因測序結果發現,該名患者帶有此前在英國發現的變異病毒。
基於此,許多人都擔憂,發現於英國的變異病毒已蔓延至中國大陸。(2020年12月,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已發現疑似變異病毒確診病例。)
幸運的是,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無論是在上海發現的病毒,還是在廣州發現的B.1.1.7突變株,其傳播力雖然更強,但病人的症狀、重症率、病死率基本沒有變化,且當前研發的疫苗仍然有效,絕大多數的診斷性檢測試劑仍然有效。據悉,上海變異株就是由我國本土核酸試劑檢測出來的。
除此之外,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還給出了一枚「定心丸」,據其介紹,中國疾控對所有病毒株都有系統的監測,監測的內容包括病毒株的培養、病毒株與當前的抗病毒血清的中和作用、疫苗誘發的中和抗體的結合能力等。可以說,我國對變異病毒已「早有準備」。
更重要的是,我國目前已有足夠有效的防疫措施阻止變異病毒在國內擴散——央視新聞2020年12月29日曾報導,鍾南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已形成有效、嚴密的防控,可能存在散發病例,但不會有大規模疫情。
新冠病毒已有4變種?變異病毒「入侵」17國!
作為全球抗疫的「模範生」,連中國大陸都接連發現2例變異病毒確診病例,其他國家及地區的情況如何?據不完全統計,自12月19日英國宣布發現變異病毒後,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等至少19個國家及地區(包括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都已陸續宣布發現變異病毒的感染者。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多個國家已發現變異病毒確診病例,但用專家的話來說,新冠病毒一直在變異,但大多數的變異都不會導致病毒傳染性的增加,有時甚至會限制其傳播,因此,人們不必過於驚慌。
為此,2020年12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還正式通報了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的4種主要變異情況。
據WHO的報告,4種變異分別是:2020年1月底至2月初出現的D614G突變,這一毒株到6月時便成為全球範圍內主要傳播的新冠病毒類型;8月至9月,丹麥發現的與水貂相關的變體,名為Cluster 5,該變體並未廣泛傳播;英國發現的VOC 202012/01變體;南非發現的N501Y突變。
除此之外,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亞·斯瓦米納坦還總結稱,就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新冠變異病毒的變異速度比流感要慢,且儘管病毒出現了變化及突變,但尚未發現目前已有的療法、藥物及疫苗失效。
文 | 李銀蘇 題 | 黃紫鎵 圖 | 饒建寧 審 | 黃紫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