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9日,在以色列拉馬特甘的謝巴醫療中心,一名醫務人員展示新冠疫苗。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日前表示,目前已有一些國家出現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是否就此失效?
變異是常態
事實上,病毒變異是病毒複製過程中發生的常見現象。新冠病毒作為RNA病毒,變異會更加頻繁。病毒在變異過程中,傳染力和毒性會發生變化,一些病毒變異後表現出傳染力增強、毒性減弱的趨勢。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在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新毒株被命名為「VUI-202012/01」,它的基因已經突變了23次,許多變化都與至關重要的刺突蛋白有關,病毒正是靠著這個部分來與人類細胞結合。
此前,英格蘭東南部曾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意外增加,在12月早些時候展開的流行病學研究和病毒學調查中發現了該變體。10月5日至12月13日期間,英格蘭東南部超過50%的毒株均為該變體。回溯性研究發現,9月20日該變體首先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郡,大部分感染該變體的病例年齡在60歲以下。
我國暫且沒有變異病毒輸入
△ 12月21日,在科威特費爾瓦尼耶省的科威特國際機場,搭乘禁令生效前最後一趟從英國飛抵科威特航班的旅客走出抵達大廳。
英格蘭公共衛生局顧問醫師蘇珊·霍普金斯表示,據測算,倫敦的新冠肺炎確診者中已有62%感染的是這種新毒株。但據觀察,目前新毒株並沒有表現出毒性增強,感染住院率也沒有大變化。
世衛組織亦表示,目前無證據顯示變異病毒更致命,但此種變異病毒傳播力增強。初步分析表明,這種新冠病毒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估計傳染性增加40%~70%,傳播指數增加0.4達到1.5~1.7之間。
12月22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表示,鑑於美英之間持續不斷的人員往來及變異病毒的高度傳染性,變異新冠病毒輸入美國的可能性很大,很可能已在美國傳播。不過由於目前在美國展開的病毒測序數量較少,這種變異病毒還暫時沒有被發現。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也表示,從我國所獲得的病毒序列來看,不管是輸入人員、貨物還是冷鏈產品等,從各種途徑獲得的病毒,都沒有發現我國已有變異病毒輸入。
然而,出於擔心變異新冠病毒的傳播,截至目前,包括德國、義大利等國在內的40餘個國家和地區暫停來自英國的航班入境。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則在12月21日稱,就算病毒傳染性稍有提高,也並不意味著疫情失控,相信通過努力抗疫,病毒傳播仍可被阻斷。
疫苗還有效嗎?
麥可·瑞安表示,過去數月新冠病毒已出現多種變異,其中一些驅動了新冠病毒的傳播,但沒有一種變體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或能逃脫診斷,也沒能影響疫苗效力。美國新冠疫苗和藥物攻關計劃「曲速行動」首席顧問蒙塞夫·斯拉維也認為,變異病毒對現有疫苗產生耐藥性的可能性很低。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也在微博上發文稱,「在疫苗出來之前就發生對疫苗無效的變異可能性不大」。
他表示,病毒每天都會發生突變,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更多的突變發生,迄今在試驗中被證明有效的疫苗類型只有在上市後才會因為疫苗壓力,篩選出對疫苗無效的突變。這需要等待疫苗上市後我們對疫苗保護失敗的病例做測序來驗證。一旦發現對疫苗無效的變異,那時候可以很容易地對疫苗進行調整,就像我們在流感疫苗上做的那樣。
然而,有專家認為病毒變異可能會影響檢測。瑪麗亞·范·科霍夫就表示,英國報告的變異新冠病毒目前還沒有影響到大多數檢測,因為絕大多數檢測著眼於病毒基因組內的多個目標,不過確實有極少數隻針對單個目標的檢測可能受病毒變異影響而無法有效檢出病毒。
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強調,人們應持續監測病毒基因變化,同時也要著力降低病毒傳播速度。因為病毒傳播越多,發生變異的機會就越大。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新華國際視點
圖片來源:新華社/法新
撰文:左琳
責編:何晶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