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W如何玩轉Filecoin市場 部署最符合企業的集群模式
對 Filecoin集群的研究,其實一直以來都沒有停止過。
如果我們將 Filecoin挖礦比作建高樓大廈。那麼,集群就像打地基,地基的架構、材料質量、施工方案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這座房子,最終能建多高、多寬,最多能承載多少人?是否能夠在颱風、暴雨、地震等自然和人為因素侵襲下依然巋然不動、屹立不倒?
比如說:Filecoin是區塊鏈的基礎結構,那麼集群體系結構就是 Filecoin的基礎結構。
那什麼是集群呢?
事實上,集群(cluster)是指在多個不同的伺服器上,部署同一個應用模塊或服務!一般而言,集群就是將多個伺服器聚集在一起實現同一個業務。集群通常指物理集中、統一管理,就形態而言,集群只是物理形態。根據集群的運行方式,可將其劃分為單機結構集群、集群結構集群和分布式結構集群。
單機結構組成的集群
我們所說的單機結構,不要用字面意義來理解,它不是指單一的臺礦機,而是指由一臺一臺礦機組成的集群。那為什麼叫單機結構?這是由於這個群集沒有進行特定的功能細分,所以一個礦機包含了幾乎所有的功能。
以 Filecoin挖礦為例,假設 Filecoin挖礦有6個流程(P1 → P2 → C1 → C2 → Lotus → miner),那麼單機結構的群集意味著這6個流程都將在一臺礦機上呈現,這一臺礦機也構成一個群集,但是每一個礦機都是獨立的個體,它們之間的系統交互比較低。
單機結構組成的集群相對來說比較粗線條,所有的流程都在一個礦機上。其實這將降低處理效率,降低各功能模塊之間的可組合性,對於Filecoin挖礦而言,會增加生成有效算力的時間周期。
集群結構組成的集群
集群結構所組成的集群也是由一臺臺礦機組成的,與單機結構所組成的集群的主要區別在於:
集群結構中的單臺礦機是專注於單個流程,而不會一次性處理所有流程。 因此,由群集結構構成的群集的細分度和粒度都要高於單機結構的群集。
還是拿 Filecoin挖礦來說:P1、P2、C1、C2等每個流程都是由多臺礦機共同提供的。這樣可以增強集群處理能力,提高集群效率,減少系統間的耦合度,提高管理效率和集群的有效性。
集群結構相對於單機結構的優點在於: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大,集群結構能夠更快速、更有針對性地增加相應的設備,滿足企業的業務需求。—— cjxy066
分布式集群
集群架構組成的集群走的是一條「細化」路線,將所有功能分離開來,這有助於最大化效率,但也會有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
其實大家都知道, Filecoin挖礦並非所有流程都是完全獨立的,其中許多流程是會相互影響的。就比如說:P1和P2的工作和數據封裝相關,C1和C2的工作相關和ZKSNARK相關。可以將相關的流程結合起來,在保證效率最大化的同時,提高礦機利用率,增加服務的可重用性,以及降低成本。
儘管每個集群都有自己的優勢,但它們都對應不同的場景。但是總體而言,相對於單機結構的集群,分布式集群具有降本增效的作用,相對於由集群架構構成的集群,可以減少資源浪費,提高服務的復用性。—— cjxy066
實際上,時代在變化,集群的架構也在不斷進步發展,分布式與集群的分久必合,一個真正優秀的集群管理人員和構建者,必然會選擇最符合企業現狀的集群模式,然後根據企業情況進行個性化部署。
Filecoin集群架構優化方向
基於 IPFS協議, Filecoin建立了一個去中心化存儲交易市場,主要有「存儲」和「檢索」兩個市場。目前,礦工們獲得區塊獎勵主要是在存儲市場挖礦為主。
Filecoin挖礦的四個階段(軟體方面)
Filecoin挖礦(礦工獲得區塊獎勵)通常要經歷「P1、P2、C1、C2」這四個階段:
P1階段→→這一階段主要耗費的是CPU,大約需要4個小時!主要是將文件打碎、分片,然後計算原始數據的merkle樹
P2階段→→這個階段需要更多的 Gas,主要由 GPU完成,大約要花20分鐘!需要生成Replica,計算Column Hash
C1階段→→它可能只需要花費幾秒鐘時間,是不上鏈的
C2階段→→大約要花四十分鐘,主要是零知識證明的電路處理以及生成零知識證明的過程
P1需要4小時,這一點非常重要,所以在 Filecoin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和太空競賽開始時,礦工節點最快的出線時間也要4小時,也就是說,用戶在中午之前都不會看到數據,大致都需要在中午才能看到數據。—— cjxy066
問題一:「礦商怎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封裝最多的數據?」
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還有很多,就比如說:
P1需要4個小時,那麼制定的方案是跑完了P1再跑P2、C1、C2呢?
還是考慮1個P1和3個P2組合性來跑呢?
那到底要怎樣組合才能讓自己的有效算力封裝速度最快呢?等等問題。
Filecoin礦機的組成(硬體搭配)
是否可以只考慮軟體組合問題?
還要考慮硬體搭配嗎?
還有軟硬體如何搭配的問題呢?
一個計算機集群,是指集成的硬體和軟體緊密連接、分層架構、彼此協調,共同完成的某項任務。
眾所周知, Filecoin礦機的硬體部分主要由 Worker、 Miner和 Storage三部分組成。
一、Worker負責寫入數據,需要的是高性能的AMD處理器
二、Miner負責發送和接收數據,其主要工作是Post ,也就是說需要用到顯卡和GPU
三、Storage則負責存儲數據,這相當於將數據安家,此時需要使用高質量的硬碟等等
問題二: 「我們該如何搭配各個組件,才能做到既可以獨立開發、獨立部署、獨立排查,又能做到互相搭配、降低耦合度、讓系統更利於擴展和靈活變通,從而讓集群性能發揮到最大」?
看完這麼多的內容,我相信聰明的你已經明白了:
問題一:主要是從 Filecoin挖礦原理方面出發,進行軟體優化,主要目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封裝最多的有效數據
問題二:主要是從 Filecoin硬體配置方面出發,主要目的是合理搭配 Filecoin礦機的各個組件,做到資源不浪費,流程不繁雜,提高硬體管理的「粒度」,從而提高效率
說了這麼多其實最終的方案還是需要根據企業需求來制定,那麼也需要一位真正優秀的集群管理者和架構者。不僅要做到單方面的最優,還要平衡軟硬體的矛盾,讓集群以最小的單位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大限度地保留數據。歸根結底,在 Filecoin網絡中,單位時間內封存的數據越多,有效存力的增長速度越快,有效算力就越多,進而得到的區塊獎勵也就越多。關注:永不止步IPFS 公眾。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