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31日,《動物世界》在央視開播,王採芹擔任主持人,趙忠祥老師擔任解說。
節目用優美的畫面、感人的故事去告訴觀眾:地球是一個大家園,因為有所有的動物,地球才不會失衡。
由此看來,我們早早就意識到了動物的重要性,意識到了生命的珍貴。
然而,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因為發展的需要和帶來的汙染,因為一些人無止境的貪慾,我們的動物世界正在慢慢消失。
和諧寧靜已不再,如今,有人在傷害動物,也有動物在傷害人。
01
▼
虎鯨被囚Tilikum34年取精
前些時間,在一家海洋世界裡,發生了一起動物攻擊人類的事件,主人公則是我們印象裡極其溫順的白鯨。
在一場人鯨共遊的表演中,白鯨追著啃咬潛水的小姐姐,看起來十分兇悍。
一位遊客表示:「我的腿被咬得有點痛,好在它的牙齒是鈍的,沒有出血,但起了烏青。現場安全員的解釋是白鯨在逗你玩。」
白鯨真的只是在玩?動物專家站出來表示:啃咬糾纏是白鯨的攻擊動作,這種咬人行為存在著很大的潛在危險性。
而它們之所以會咬人,是因為長期的壓迫訓練,給它們帶來了無盡的壓力。
為了滿足遊客的好奇心,它們被迫一遍遍的學習親吻、跳躍、頂皮球...
每天接觸不同的陌生人,也會增加白鯨行為的不穩定性;長期被關在狹小的地方,更是會讓它們的心理出現問題。
這些傷害僅僅只是一部分而已,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一些工作人員更是無情的傷害著他們的身體。
另一家海洋館裡,馴養師左手抓住白鯨的嘴巴,右手拿著口紅往白鯨的嘴唇上塗抹。
遊客直呼可愛,卻不知道海洋館裡惡劣的水質、人的撫摸和化學藥物都可能導致白鯨皮膚感染。
還有更殘酷的事件,虎鯨Tilikum2歲時在大西洋被捕,之後被囚禁在海洋館34年。
它白天表演,晚上被關入黑漆漆的小池子,呼吸困難,肺部感染,胃潰瘍和抑鬱症常年伴隨著它。
即使都已經這樣了,Tilikum依然被要求為人類利益做更多的「貢獻」。
它常年被取精子繁衍後代,一生繁衍了21隻小虎鯨,但它直到死去,都從未見過自己的孩子。
02
▼
鞭打、鎖喉、紮鐵釘...
用動物的自由來換取利益
為了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和徵服欲,為了得到更多的金錢和利益,人們用動物的自由,甚至是生命來作為交換。
舞臺上,老虎們輕鬆躍過花圈,身形矯健,霸氣十足;
但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面對揮舞的長鞭,它們只能乖乖的站在凳子上,或是抬起雙腳蹲在地上作揖。
稍有不注意,它們就會被鞭子打得皮開肉綻,或是被關進籠子,餓個半死。
曾經的「百獸之王」,哪還有一點威風?
兇猛的黑熊在馬戲臺上憨態可掬,一會兒跳繩,一會兒踩滑板,甚至還能騎自行車...
當你在感嘆它們的聰明靈活時,它們被鐵鏈拴住脖子、掛在牆上,要麼一直站著,要麼就被活活勒死。
它們不是在學習各種雜技,只是在活命而已。
在很多人眼裡,大象可愛溫順,能表演馬戲,能馱運貨物,甚至還可以作為交通工具,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但實際上,當它們還是寶寶時,就開始不停的接受「訓練」。
為了讓它們聽話,訓練員用鐵鏈拴住它們的四肢,不給飯吃、不讓睡覺...
儘管身體龐大而又笨重,但為了滿足觀眾,它們被要求抬起雙腳走路;
訓練員手裡拿著專門為它們打造的「象叉」,稍微不聽話,尖鉤就會深深刺入它的身體;
大象馱重物的場景實在是太過常見,導致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
但很少有人知道,大象的脊椎很脆弱,因為過重的負擔,它們的背部早已凹陷下去。
03
▼
猩猩pony化妝、戴耳環...
被強迫做「妓女」接客!
人類對動物的殘忍還遠遠不止如此,你幾乎無法想像,世界上最邪惡的那些人,會做出怎樣令人噁心的事兒。
在印尼的婆羅洲熱帶雨林裡,有一隻叫pony的猩猩。
她出生後沒多久,伐木工人就毀掉了她的家,並把她帶到了一個小村子裡。
人們用鐵鏈把她鎖在牆上,關在村裡的妓院裡,訓練她如何取悅人類。
隨著pony慢慢長大,她被人們剃掉毛髮、噴著香水、戴著首飾、畫著粉色的古怪妝容,像「妓女」一樣接客。
每位到來的客人,只用花費2英鎊(約17.7元人民幣),就能對她做任何事情。
在日復一日的苦難中,pony逐漸變得麻木,她安靜的等待著一個又一個男人上門,不分白天黑夜,不做任何抵抗。
她的身體備受摧殘,失去毛髮的保護,她的身上全是被叮咬的腫塊,皮膚開始腐爛,渾身流膿...
多年後,pony終於被救了出來,但即使專業人員盡了最大的努力,也依然無法讓她過上正常的生活。
她學會了覓食、社交、築巢,但心靈上的創傷,讓她終生都無法在野外獨立生存。
04
▼
企鵝自殺、北極熊餓死...
它們正在慢慢消失!
即使沒有直接下手,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所作所為,也讓無數動物面臨了災難。
2020年,南極氣溫首次突20℃,曾經的極寒之地開始「發熱」。
隨著南極冰川的漸漸瓦解,寬闊平坦的冰面變成了浮冰,企鵝們原本的家園幾乎全被毀掉了。
為了生存,它們不得不擁擠在一起;
海水升溫,水中生物劇減,它們只能手腳並用、跌跌撞撞的去尋覓本就少得可憐的食物;
當竭盡全力也無法繼續生存時,它們甚至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近50年,企鵝數量已經減少了近6成。
在北極,同樣的情節也正在上演。
海冰消失,食物減少,被困在陸地上的北極熊餓的骨瘦嶙峋。
它們只能拖著虛弱的身體,到人類居住的地方翻垃圾桶尋找食物。
但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等待它們的,幾乎都是被活活餓死。
沒有海上浮冰可以休息,海象們只能一起擠到海岸上。
為了尋找生存的空間,它們爬上了80米高的懸崖,下一秒卻掉落下來,活活摔死。
因為人類的生活,大海裡的生物同樣受到了影響。
一條年幼領航鯨奄奄一息的趴在海灘上,當人們走近它時,它艱難的吐出了5個塑膠袋。
儘管人們全力搶救,小領航鯨還是沒有活下來。
海洋生物學家劃開它的肚子時,發現了驚人的一幕:小鯨魚的肚子中,整整有80個塑膠袋!
和這隻小鯨魚有相同命運的海洋生物還有很多很多,被塑料環勒死的海豹,被汙染水源毒死的魚群...
它們明明什麼都沒做錯,卻無辜的成為了人類活動的犧牲品。
05
▼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和諧共存
對於大自然的很多動物,我們常常用「野獸」兩個字來稱呼,因為它們沒有人性,沒有感情,為了生存,它們會不停的獵殺別的動物。
如今,在人類面前,這些所謂的「野獸」卻猶如待宰的羔羊。
我們把它們當成奴隸,當成玩物,當成賺錢的工具,不停地侵佔它們的領土,掠奪它們的生命。
但槍響之後,沒有贏家;血流之時,沒有喜劇。世間因果,皆在不停的循環,我們所做下的孽,終有一天也會落到我們自己身上。
就像《流浪地球》裡說的一樣:「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生命,都有各自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都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是這個星球的主人。
人和動物的關係是平等的,不能因為我們擁有智慧和文明,就能奴役它們,傷害它們。
在生命的循環中,我們緊密相連,只有彼此尊重,才能和諧共存。
保護動物,是保護人類自己,更是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尊重,對這個星球的守護。
當淺溪時有魚躍,當江邊猿啼不斷,當堤岸歸燕齊飛...
當我們和動物和諧共處,這個世界,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