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18-01-25 17:09:56
設計的無線滑鼠,以CC2430為控制晶片構成發射電路和接收電路。發射電路負責採集與發送滑鼠按鍵的移動信息,接收電路負責信息接收、處理並與計算機通信。
發射部分的硬體電路由滑鼠移動光學傳感器ADNS5030、滑鼠按鍵、無線發射模塊CC2430(軟體設置為發送模式)構成。
由光學傳感器ADNS5030檢測滑鼠的移動信息,將採集到的信息經過SPI串行接口傳遞給CC2430處理並發送出去。發射部分的電路圖見圖2。ADNS-5030光學傳感器,功耗低且尺寸小,能高速檢測滑鼠運動。它包含圖像採集系統(IAS)、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和串行總線埠。IAS將採集的圖像通過數位訊號處理,計算滑鼠在dx和dy方向的相對位移值,決定移動的方向及距離。
無線滑鼠使用機械式按鍵開關。左、右及滾輪按鍵電路的設計見圖2。這些按鈕直接連接到無線模塊CC2430的I/O埠。按下為數位訊號「0」,不按為數位訊號「1」。這些按鈕以完成點擊、雙擊和拖動操作。
接收電路由USB接口控制晶片HT82M98A、CC2430(設為接收模式)等構成。
接收部分通過USB接口晶片HT82M98與計算機進行數據通訊,HT82M98A的電源由USB接口提供,無線模塊CC2430的電源由HT82M98A的一個管腳提供3.3V的電源。
CC2430接收到數據包後解碼並通過I/O口狀態傳輸給HT82M98A,經USB傳給電腦。接收電路見圖3。
圖3無線接收電路滑鼠控制器HT82M98A有一個片上USB接口,內置HID類的USB滑鼠協議。在電腦上不需要安裝專用驅動程序,Windows作業系統會自動識別接口控制晶片HT82M98A。
系統工作的主體為51系列MCU,發射和接受兩部分。其發射部分主要由觸摸檢測屏、MEMS加速度傳感器、MCU和nRF2401發射模塊組成,主要功能是實現對手勢運動趨勢信息的採集和發送。其中觸控螢幕用於檢測使用時坐標X、Y的變化,通過對X、Y變化趨勢的分析,完成對滑鼠移動軌跡的模擬。
由於晶片內部集成了所有與RF協議相關的高速信號處理部分,比如nRF24L01內部的SPI接口,可以利用單片機的硬體SPI接口或者I/O口進行模擬,其次,鏈路層完全集成在模塊中,非常便於開發。圖4為nRF2401的電路原理圖。
其原理電路如圖所示。
通過對其3軸輸出不同電壓的變化,可以利用它來感知人在使用過程中不同方向的動作,如揮手、擺臂等,然後可以將不同的動作定義為特殊的功能,如實現演講時PPT、PDF的翻頁,關閉窗口,切換窗口等動作。
本設計利用編解碼電路MC145026/MC145027和射頻發射/接收模塊TDA1808/TDA1809互相配合,可以在10~120m範圍內靈活操縱滑鼠,而且製作時無須對原有滑鼠的外觀及內部電路做任何改動,使用起來符合操作習慣,方便可靠,非常適合愛好者自製。
一般情況下,滑鼠與電腦的連接線內部有4根電路連接線(該電路裝置最多可以接受4條數據線輸入,讀者可根據自己滑鼠的實際情況選擇)分別是電源正極、電源地、數據線1、數據線2。我們將滑鼠連線割斷,分別找出這4根線,利用MC145026編碼電路的數據傳送端D6和D7接受滑鼠數據線1和數據線2傳來的數據,並在晶片內部編碼後經射頻發射模塊TDA1808發射出去。
射頻發射模塊TDA1809工作後,將接收到的編碼信息輸入MC145027解碼電路,經其轉換後在該晶片數據輸出端D6和D7復原原滑鼠數據線1和數據線2的信號,並通過原滑鼠與電腦的連接線送入計算機。
可以看出,上述電路無須改動滑鼠及計算機,無須安裝額外的滑鼠驅動軟體,原有滑鼠的所有功能亦能正常使用。
該電路(見圖1、圖2)只要所選元件正常,無須調試即可工作。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