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劉羅鍋》播出24年,開內地劇戲說先河,三主演之後再無合作

2020-12-05 山鬼影娛

1991年的《戲說乾隆》中,鄭少秋演出了一個風流倜儻、溫柔多情的「俠客版」乾隆,備受追捧、紅極一時。

時隔5年後的1996年,由韓剛、張子恩執導的《宰相劉羅鍋》播出。本劇與過往同題材劇最大的不同,就是開啟了內地劇的「戲說風」。

劇集開篇,就用醒目的紅色字體標示「不是歷史」。

在這個標籤的「護航」下,《宰相劉羅鍋》完全放棄了宮廷戲的嚴謹範兒,而是將正史、雜史、民間故事甚至單口相聲糅雜在一起,用充滿調侃戲謔性的畫風諷貪刺奸、先笑後思。

李保田扮演的「劉墉」、張國立扮演的「乾隆」、王剛扮演的「和珅」,在構建成螢屏「鐵三角」的同時,也都讓各自的角色成為經典。

01 詼諧機智劉羅鍋——李保田

壽高85歲的劉墉是清代名臣,他於乾隆16年中進士,以為官清廉著稱。因為在書法上造詣頗高,有「濃墨宰相」的美譽。

而且,他也並不是羅鍋。

民間傳言中,劉墉個子較高,因常年伏案讀書,所以有些佝背;史料中,則說是劉墉年老後駝背彎腰,被嘉慶戲稱「劉駝子」。

傳到後來,劉墉便在野史和民間故事中,變成了背有羅鍋。

《宰相劉羅鍋》中的劉墉,形象來自於各方傳聞的融合。在這些多出自老百姓口的故事中,劉墉機智多才,鬥權臣、愛百姓,是深受民眾敬愛的「劉青天」。

曾經看過一本《神聊》,書中便都是關於劉墉的民間故事。其中講述的送壽禮、參皇上、懲和珅,《宰相劉羅鍋》中也都有出現。

但李保田的「劉羅鍋」能成經典,除卻劇本的功勞,他的精湛演技更是居功甚偉。

在塑造「劉羅鍋」這個人物時,李保田突出的不是「官」而是「清」。劇中的「劉羅鍋」不像包拯那樣威嚴、剛正,而是於調侃、諧趣之中懲奸肅貪、為民請命。

每每看到他眼睛一眯、唇角一挑、耳朵連動,觀眾就開始在心裡給和珅「點蠟」。

而他與和珅之間的「忠奸之戰」,雖說一樣涉及生死,但因為本劇的基調、氛圍原因,極大的淡化了本該具有的緊迫、沉重,而成了「阿凡提智懲巴依老爺」之類的喜劇故事。

作為劇中的「鐵三角」之一,李保田不僅是本劇領銜男主,也是那時三個人中最大的「腕兒」。

出演《宰相劉羅鍋》之前,李保田已經有近30年的舞臺、銀幕經驗。《鳳凰琴》中的「餘校長」一角,更是讓他先後獲得華表、金雞、百花三大電影獎項的最佳男主角,是含金量十足十的「三料影帝」。

而他對「劉墉」的精彩詮釋,又讓他捧回金鷹獎最佳男主,成了當年的「視帝」。

02 風流多情乾隆帝——張國立

因為有鄭少秋的「乾隆」珠玉在前,張國立接到《宰相劉羅鍋》的戲約時,原本信心並不足。是妻子鄧婕的鼓勵,才讓他下決心出演。

張國立的「乾隆」不若鄭少秋版俠氣,也不像之後的張鐵林版霸氣,但卻更具「文人氣」,更容易讓人聯想到酷愛臨摹、蓋章的「乾小四」。

加上本劇的「戲說」風,劇中的「乾隆」身上還有幾分荒誕性。

像他作為一國之君,卻跑到風塵之地與他人爭風吃醋,還因此鬧出了人命被關進大牢,由此引出「審皇上」一幕。

更荒唐的是,因為貪戀美色沉醉溫柔鄉,他還聽了和珅的建議,給自己在宮中放了個替身。之後還因為這個替身,險些釀出「秦始皇殺扶蘇」的慘劇。

但這個「乾隆」卻也是可愛的。

他的可愛,不僅僅是因為身上的這些凡俗之氣,還因為他關鍵時刻並不昏聵。雖說討厭劉墉「一本一本又一本連奏三本」,還動不動就貶他的官、降他的職,可即便和珅再挑唆,他也認得清劉墉是忠臣。

編劇的筆力和張國立的演技,共同撐起了《宰相劉羅鍋》中的「乾隆」。之前得過梅花獎、拿過百花獎,但事業發展得依舊是不溫不火的張國立,也憑藉這個角色再進一步。

兩年後的《康熙微服私訪記》,更進一步讓他成為國內一線男星。

03 經典和珅由此誕生——王剛

參演《宰相劉羅鍋》之前,王剛從來沒有演過戲。他身上的標籤是演播藝術家、著名主持人。

所以,當《宰相劉羅鍋》的導演找他出演「和珅」時,王剛很意外。

他原本以為只是導演一時心血來潮,所以用出國演出婉拒了。但沒想到過了50多天他返回國內,卻發現導演還把這個角色給他留著。

被導演誠意打動,加上王剛自己也想試試,所以他進了組。同組的演員看到他,就像他當初接到導演的邀約,都是滿臉的詫異和不解。

劇中出演「六王爺」的李丁老師便說,你做主持人那都是翩然君子風度,為啥要來演這麼一個醜類?

上了妝、做了造型之後,王剛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第一次找到了角色的感覺。

王剛的「和珅」可以分作三方面來看。

在皇帝之前,他奴顏婢膝、曲辭諂媚,學狗爬、接唾物,卑賤到毫無底線;在官位相當的同僚面前,他油滑世故、八面玲瓏,人話、鬼話都說得嫻熟;在到位遠不如他的人面前,他又拿腔作調,擺足了架勢。

一向自尊心極強的王剛,為了化解角色給自己帶來的心理壓力,就跟導演商議,在劇中加「和珅」擺譜的戲,來做相應的調整。

王剛的「和珅」同樣獲得了大眾認可,因為太深入民心,還在坐電梯時被小女孩指「大壞蛋」。

自此之後,他幾乎成了「和珅」的螢屏代言人,截至《鐵齒銅牙紀曉嵐4》時,已經出演了10多次和珅,總集數達320多集。

久而久之,便有了這樣一句話「流水的皇上,鐵打的和珅」,很多觀眾常以「和珅」來代稱他,反而忽略了王剛這個名字。

04 「鐵三角」之後再無合作

《宰相劉羅鍋》播出後,因為其有別於以往劇集的通俗諧趣、幽默諷刺性,迅即掀起收視熱潮。劇中那些改編自各類題材的故事情節,遠比「說教式」演繹更受觀眾歡迎。觀眾爆笑的同時,也沒忽略劇集對於世事的針砭諷刺。

該劇的大火,也讓李保田、張國立、王剛這個「鐵三角」熱度飆高。但隨著時間推移,觀眾卻發現他們再無合作。

網絡傳聞中,「鐵三角」之後未能同框,主要原因是因為李保田。

《宰相劉羅鍋》的受歡迎,讓主創原本想繼續挖掘同主題,但李保田覺得「劉羅鍋」的故事已經展現得足夠多,沒有更深更廣的提升空間,所以不想再演。

此外,他也曾建議王剛不要再演「和珅」,說一個角色演多了會讓觀眾反胃。而王剛則覺得,每次出演都會有不足,再次出演則可以彌補這份遺憾。

在觀點存在分歧的情況下,「鐵三角」終究還是分道揚鑣、各行其路。

《宰相劉羅鍋》之後,李保田依舊以挑剔的眼光接戲,憑藉《警察李酒瓶》、《村主任李四平》和《神醫喜來樂》,屢屢成為得獎大戶。

但「好戲」的他,後來卻背上了「戲霸」之名。

2005年的《欽差大臣》,讓李保田與出品方對簿公堂。他狀告劇方注水,將原本30集的劇拉長到33集,最後獲賠190萬。而輸了官司的出品方,則聯合13家影視公司反指李保田「戲霸」。

雖說遭遇13家影視公司聯手「封殺」,但李保田之後還是拍攝了多部影視劇。不過,近幾年因為年歲漸大,李保田確實空檔減產。2019年,73歲的李保田重返銀幕,參演了電影《生不由己》。

另外,讓李保田欣慰的是,兒子李彧如今在演藝圈的發展還算不錯。

《宰相劉羅鍋》中,李彧扮演劉墉的家丁「劉安」,那也是他首次涉足螢屏。從中戲畢業後,李彧開始活躍在影視圈。雖然因為外形原因多是出演配角,但演技很受觀眾認可。2019年的《宸汐緣》中,他扮演的「樂伯」又幫他圈了一批粉。

「鐵三角」中的張國立,在《宰相劉羅鍋》後的演藝之路一樣不俗。

《康熙微服私訪記》和《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已經足以讓張國立在國產劇圈的地位不可撼動,何況他還有《金婚》、《一九四二》、《五月槐花香》等經典。

能讓張國立搔頭犯愁的,或許只有兒子張默了。

至於「和珅專業戶」王剛,《宰相劉羅鍋》之後則是演戲、主持「兩開花」。同時,感情領域也是繽紛多彩。

從1996年至今,王剛經歷了與成方圓結婚、離婚,與鄭豔東結婚、生子等大事,雖說夾雜著些「風言風語」,但總體來說也算家庭、事業兩廂美滿。

相關焦點

  • 《宰相劉羅鍋》是張國立、王剛、李保田演藝生涯轉折點?
    上一篇文章寫李嘉存老師,特意又去看了看當年的熱播劇《宰相劉羅鍋》,真是感慨啊,看看那麼年輕的張國立和王剛,還有從來沒年輕過的李保田,感覺謝東的「天地之間有桿秤」還在耳邊迴響。正因為《宰相劉羅鍋》取材於民間故事,它也開啟了大陸戲說歷史劇的先河,而且導演還特地在片頭加上了四個大字:不是歷史!真是良心導演。你看現在,明明不是歷史胡編亂造的電視劇,導演還大言不慚說自己還原歷史呢。
  • 《宰相劉羅鍋》為什麼是戲說歷史之祖?喜劇外殼下還有什麼?
    甚至兩部著名的號稱「正史」但也有很多戲說成分的大劇,《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在很多地方也不如《宰相劉羅鍋》。可能有網友會覺得詫異,《宰相劉羅鍋》不是一部喜劇嗎?是啊,喜劇自然沒錯,可這部喜劇並不是一般喜劇,讓我們來看看喜劇的外殼下,到底隱藏著什麼。
  • 《宰相劉羅鍋》最美的4位女星,圖2最受喜愛,圖4最美卻早已去世
    《宰相劉羅鍋》是由李保田、張國立、王剛、鄧婕等人主演的一部歷史題材古裝劇。這部劇也是不少90後的回憶。如今這部劇播出也有24個年頭了,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在這部劇中的美女演員呢?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宰相劉羅鍋》最美的4位女星。圖2最受喜愛,圖4最美卻早已去世!
  • 老劇《宰相劉羅鍋》,鄧婕顏值超耐打,李保田的劉墉成經典
    說起《宰相劉羅鍋》這部電視劇,不少的八零後九零後的網友肯定都看過,畢竟這可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吃著一毛錢的冰棍,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圍坐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的看著劉羅鍋戲耍和珅,這樣美好的畫面,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恐怕再也不會出現了!
  • 《宰相劉羅鍋》22年後,他倆成夫妻,他去世9年,他比兒子紅太多
    今天要說的這部劇和《鐵齒銅牙紀曉嵐》有點類似,講述的是乾隆年間,劉墉與和紳在朝廷、在民間,對公事、對私事發生了一系列鬥智鬥勇的民間傳說故事。這部劇是《宰相劉羅鍋》,1996年播出的,距今已經22年了,劇中主演都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1996年的五部古裝劇,24年過去了,當年你多大?
    《香帥傳奇》1995年出品的臺灣省武俠劇,引進內地應該是在1996年。第一次看記得還在讀初中,現在還記得那首主題曲《天大地大》。你能想像鄭少秋當時已經48歲了嗎?怎麼保養的?英俊瀟灑、風流瀟灑,又能撩妹又能耍帥,楚留香絕對是當年全體男生的大眾偶像。也就是看了這部劇,很多同學當時去買了扇子,模仿鄭少秋的動作,瞬間覺得好帥,以為能吸引女生。
  • 《宰相劉羅鍋》兩位奇女,一位「嫌棄」丈夫,一位為藝術「獻身」
    《宰相劉羅鍋》這不電視劇相信在很多中年朋友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他們的記憶中常常會留下這樣的一段回憶,每當吃過晚飯一起板著小板凳打開打開電視機看《宰相劉羅鍋》的情形,一家人惹人鬧鬧的顯得特別溫馨。而看過這部劇的小夥伴應該對兩個奇女子印象比較深刻,一個是六王爺的女兒(鄧婕飾演),一個是銀紅(李愛群飾演)。《宰相劉羅鍋》配攝於1996年,而當時作為格格的鄧婕,自從與張國立結婚後少有的沒有在劇中與鄧婕出演夫妻,而且在聽說飾演「皇帝」的張國立要讓她成為嬪妃,反而非常的「嫌棄」,最後自己找了「六根不全」的劉墉。
  • 《宰相劉羅鍋》為什麼沒有被翻拍過?你知道怎麼回事嗎?
    翻拍諸如《三國演義》、《紅樓夢》這類電視劇確實會給製作方帶來效益,畢竟此類電視劇自帶IP和流量,但《宰相劉羅鍋》就不同了,翻拍《宰相劉羅鍋》不一定會給製片方帶來收益啊。那麼,為何製片方翻拍那些IP大劇會有所收益呢?
  • 《宰相劉羅鍋》女子:圖2受人喜愛,圖3女士討厭,圖5已經不在了
    《宰相劉羅鍋》是由李保田、張國立、王剛、鄧婕等人主演的一部歷史題材古裝劇。這部劇也是不少90後的回憶。關於這部電視劇,你還記得多少呢?還記得自己最喜歡誰嗎?【《宰相劉羅鍋》女星:圖2受人喜愛,圖3女士討厭,圖5已經不在了】鄧婕,在《宰相劉羅鍋》中的她飾演的是劉夫人,在劇中的她非常有顏值當。聰明賢惠的樣子也是很深受觀眾的喜愛。可以說這個她是很有觀眾緣的,也是個很正面的形象。李愛群,在劇中飾演的是銀紅。劇中的她是個非常性感迷人的女子,關於她的有很多小暴露的照片,很多女士都不喜歡這個角色,可以說是討厭。
  • 他演《宰相劉羅鍋》和《雍正王朝》沒火,演《大宅門》算是走紅了
    他就騎著自行車一個劇組一個劇組跑,在1993年出演了電影《紅粉金剛》,1994年出演了電視劇《牛子厚與富連成》,雖然是龍套角色,但也有成績。在90年先後出演了12部影視劇,其中不缺乏很有名氣的電視劇。1996年播出的《宰相劉羅鍋》,他飾演了小角色六王爺外甥;1999年播出的《雍正王朝》,他飾演了李衛,這個角色戲份不少,而且很出彩;2000年播出的《西遊記》續集中,他飾演了闢暑大王等。這三部戲如今依然很經典,但他卻沒有火起來,像《雍正王朝》他比杜志國等戲還多,人家杜志國紅了,他沒有紅。
  • 61歲謝園去世眾人悼念,44歲妻子曾演《宰相劉羅鍋》《西遊》
    這些明星中,有曾經與他合作過的馮遠徵,劉曉慶,孫茜,關凌,伍宇娟。也有謝園的學生左小青,邢佳棟等人。謝園與葛優、梁天是多年好友,曾被稱為中國內地喜劇三劍客。遵照謝園囑託,家中不設靈堂,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和追悼會,不召開任何形式的追思會。
  • 《宰相劉羅鍋》多年後事跡曝光,原來李保田是如此執著的演員!
    《宰相劉羅鍋》這部劇,鐵三角拍得真好看,可惜拍完了在一部電影電視劇,這鐵三角從此各奔東西,再也看不到,鐵三角的劇本,太可惜了,也許李保田老師,跟張國立老師,和王剛老師,性子不合,後來就沒有李寶田了!李保田最愛的還是王保長,不管是劉羅鍋,還是喜來樂,都是標準的正面角色,只有王保長,才是真正的活生生的小人物,不能簡單說好,還是不好,在時代的夾縫中生存,有著自己的小九九,真實,夠青衣。
  • 23年後《宰相劉羅鍋》:劉羅鍋被稱「戲霸」,劉夫人卻成了賢內助
    今天小二要說的就是在九十年代的時候,李保田的所飾演的《宰相劉羅鍋》,說起李保田想必大家並不是很熟悉吧,但是說起他所拍攝的電視,大家都是有所耳聞。   在這部電視中,李保田飾演的劉羅鍋,裡面剛正不阿,不畏強權的劉羅鍋深入人心,還有飾演劉夫人的鄧婕,
  • 六本《宰相劉羅鍋》連臺演三位老生各具特色
    東方網10月18日消息:中國菊壇首部京派連臺本戲《宰相劉羅鍋》,將作為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壓臺大戲,從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逸夫舞臺分5天一氣演完。六本「賀歲京劇」,讓你一次看個夠!
  •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六王爺和乾隆是什麼關係?
    《宰相劉羅鍋》僅僅一部由編劇杜撰出來的電視劇而已,根本談不上什麼原型不原型的……劇中的和珅和劉墉除了名字是真實的之外,在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情與真實歷史無關!至於所謂六王、八王、九王,那就更加無從談起了。劇中提到,這三位王爺都是乾隆帝的叔叔,可乾隆帝的八叔和九叔是誰呢?
  • 盤點經典《再向虎山行》主演現狀:有的已經去世,有的單身仍拍戲
    盤點經典《再向虎山行》主演現狀:有的已經去世,有的單身仍拍戲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繼相繼引進香港亞視出品的電視劇《大俠霍元甲》和《陳真》後,內地又引進香港亞洲電視出品的40集武俠連續劇《再向虎山行》,這部戲裡有兒女情長,陰謀詭計,英雄俠義,一經播出,萬人空巷。該劇差不多是《大俠霍元甲》原班班底打造的,唯一遺憾地就是霍元甲的扮演者黃元申沒有演出。
  • 李保田:永不和張國立合作,節目上講出其中原因,讓人唏噓不已!
    在演藝圈中,曾經不斷湧現出許多優秀的演員,他們彼此之間也會經常進行合作,為觀眾們呈現出一部部精彩的作品。有些演員在經過第一次合作之後,如果效果比較理想的話,還會有後續的發展,比如曾經的「鐵三角」:張國立、張鐵林和王剛。但是有些人卻特立獨行,即便效果很好,但也不會再去合作,李保田就是其中之一。
  • 《勝算》播出無期,《風箏》雪藏5年,柳雲龍這部劇差點被斃掉!
    談及「中國諜戰劇之王」柳雲龍,最熱門的話題或許就是由他主演的諜戰劇《勝算》什麼時候能定檔播出,畢竟這部號稱「格局大、卡司大、投資大」的國際化巨製,2015年5月30日就已殺青。後期製作顯然用不了4年,是踩了紅線還是受「限韓令」影響?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