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中國諜戰劇之王」柳雲龍,最熱門的話題或許就是由他主演的諜戰劇《勝算》什麼時候能定檔播出,畢竟這部號稱「格局大、卡司大、投資大」的國際化巨製,2015年5月30日就已殺青。後期製作顯然用不了4年,是踩了紅線還是受「限韓令」影響?不得而知。

柳雲龍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很多觀眾對此也是見怪不怪。歷經5年的劇本創作、7個月的現場拍攝、8個月的後期製作的諜戰劇《風箏》,一部2013年的「老劇」,原定於2014年6月10日播出,卻突然被換掉,被雪藏了5年,2017年底播出後卻強勢搶佔收視第一。
《風箏》當年臨時撤檔的原因,是因為審查,沒有被「槍斃」,也沒有「過審」,風箏沒能飛上天,也沒有折戟地上,只能在半空中不上不下地亂撲騰,在路上,沒有方向。幸運的是,這部沒有高顏值的小鮮肉也不是宮鬥、玄幻等熱門題材的電視劇,最終得以播出並大獲成功。

其實,電視劇審查的不易,柳雲龍早在自導自演《暗算》時就深刻領教過。這部改編自麥家同名小說的諜戰劇,講述了中國一批特殊情報工作人員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儘管現在諜戰已經是司空見慣甚至被拍得爛大街的題材,但是在當時卻是內地電視領域中破天荒的類型。
《暗算》拍得非常辛苦,劇組輾轉四川、上海、浙江等地拍攝,三個篇章一共用了三撥演員。當時,恰逢柳雲龍所在公司開拍了懸疑驚悚宅鬥劇《血色殘陽》,擔任《暗算》製片人、導演、主演的他,恰恰也是《血色殘陽》的監製,不得不雙線作戰,每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

與體力上的高強度挑戰相比,柳雲龍在《暗算》審查時遇到的挑戰更大。最初,他根本沒有把審查看得很重很複雜,因為《暗算》所呈現的、所表達的都不是非主流的東西,因此覺得審查的過程應該是一個很愉悅的過程,「也沒考慮太多,有些興奮,有些緊張,有些激動」。
畢竟這是他第一次做導演,對審查的「兇險」缺乏了解。結果,看片過程中,播放第一篇章《聽風》時,他發現審查人員的臉色都變了,得到的反饋意見是:這個片子思想不好,怎麼能弄個盲人來破譯我們的密碼呢?難道我們沒有人了嗎?要找個盲人來破,這不行……

等到審查第二篇章《看風》時,僅僅播了六七集,審查人員就示意先停下別播了,稱「這個怎麼行呢?這麼一個有問題的海歸派的女人,跑到這裡來破譯密碼,我們沒人了嗎?你看你們前面弄了個盲人,後面又找了一個生活作風有著嚴重問題的海歸女青年,這怎麼行呢?」
柳雲龍當時就懵了,原本以為能順利過審,卻被指出了一大堆問題。「當時就在想完了,這一千多萬,基本上洗洗睡了!真的很嚴肅,他們的那種狀態你沒見過,你要見到你也會跟我同樣的感受。」如果《暗算》在審查中被斃,這部劇所花費的1千多萬元投資將血本無歸。

天無絕人之路,經過反覆的修改,《暗算》最終通過了審查,但是,柳雲龍又遇到了新的難題:由於這部劇的題材、結構和內容在當時太新穎,很多電視臺的選片人都不接受,覺得這樣的劇會影響收視率,紛紛採取了觀望的態度。不像一些人想像的那樣,一拍完就賣掉了。
在內地影視圈,柳雲龍不是一位高產的導演、演員,卻是一位有追求的導演、演員。明明知道拍都市情感、古裝玄幻、家庭倫理、行業職場等題材的電視劇難度低、風險小,他卻不屑於「隨大流」,偏偏選擇了一條更加「兇險」的道路。對於他的這種選擇,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