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瓊:《風箏》的誠心換來觀眾真心

2021-01-09 千龍網

2018新年伊始,一部擱置四年的舊劇《風箏》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走紅了。意料之外是因為這部劇無IP加持、無流量演員,四年時間電視劇市場足已改天換日;情理之中是因為這部劇的坎坷命運一直備受業內關注,而由《暗算》在前,「柳雲龍+諜戰劇」的組合標籤對觀眾始終是一大吸引力……劇集播出後,豆瓣評分8.1,口碑一致叫好,收視率更是橫掃螢屏,穩居第一,雙臺(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包攬前兩名。女主角羅海瓊在《風箏》之後沒怎麼接過戲,如今《風箏》熱播讓她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甚是感慨,「在這個浮躁的大環境下,我們這樣一部良心之作雖然有幾年了,但還是會喚起觀眾對好作品的認同,我想說的是踏踏實實做劇本、做劇,任何時候都是王道。觀眾都是很厲害的,有好劇他們自然會追,創作者們的誠心才能喚起觀眾們的真心。」

尋找影子貫穿始終

《風箏》的故事講述了國民黨軍統王牌特工「鬼子六」鄭耀先(柳雲龍飾)在多方勢力追殺中,巧妙隱瞞我黨情報人員「風箏」的真實身份並完成任務,前後橫亙三十年,跨越從內戰到1949年後多個歷史時期,以獨特視角講述一個共產黨王牌特工跌宕起伏、滄桑苦難的人生。從觀眾的視角看,「風箏」的身份從第一場審訊的重場戲中就已經亮明,而在此後的四十多集中,「影子」這位潛伏在共產黨高層的國民黨特務到底是誰就成了最大的懸念。「找影成了觀眾看劇的一個最主要的任務」,羅海瓊在接受採訪時強調。

「影子」到底是誰?是已經坦白曾經叛變革命且選擇自殺的江萬朝嗎?這個答案顯然不能說服觀眾,他顯然只是「影子」的一個影子。而劇情臨近收官之際,誰是「影子」也幾乎已有確定的答案。「讓觀眾不要看出來誰是『影子』,這是整個戲的任務。」為此,羅海瓊說那就把人物做減法,處理得越簡單越好,千萬不要複雜,因為一旦複雜,心理活動和表情變化一多,觀眾肯定會早早懷疑。「我以前演戲總愛把人物處理得稍微能討喜一點,不要太討厭,《風箏》完全沒有,我不怕觀眾在前面不喜歡她,因為我確定最後的那一下一定會打動觀眾,因為她太真了,藏都是那麼真。」

女性角色男性演法

回想起接拍這部戲的過程,羅海瓊用「得之我幸」來形容。原定的女主角因為腳突然受傷,劇組在開機十幾天後不得不面臨換人。找到羅海瓊時,她處於半停工狀態,以在家帶娃為主。聽說劇組已經開機要臨時換人,羅海瓊最初從心裡是抵制的,因為這種急茬任務的準備時間太少,倉促上馬很難說能拿出最好的狀態。在同為圈內人的老公的一再要求下,羅海瓊才看了劇本,「我老公說,如果你將來自己做劇,你總要知道好劇是什麼樣的啊。被他催著我就去看了三集,韓冰都還沒出場呢,我就決定要接。」

不過,由於從《借槍》之後將近三年沒拍過戲,羅海瓊已經不是演員的狀態了,剛去見柳雲龍時,柳雲龍的反應一度讓羅海瓊不太自信,「他說,呦,你現在長這樣?我說我啥樣啊?我倆就隨便聊了聊,臨走時導演跟化妝師說,先別剪頭髮,我說這是不想用我?後來,直到導演認可了,我開始剪頭髮,所有東西就來了。」

羅海瓊的自信從第一個鏡頭就回來了,「第一個鏡頭是我拿著望遠鏡在看飛機,望遠鏡一放,我大聲說,走……導演說太二了,太對了,這個『對』就是韓冰身上該有的東西,她絕對不是一個女性的東西,這是我對人物一種下意識的理解和塑造,也正是導演想要的東西。」

羅海瓊調侃說,韓冰雖然是女一號,但她覺得自己始終都在演一個男人,「她上過戰場,打過仗,前期不允許她有任何情感,情感為零,準備這個角色時能體會到那種壓抑,特殊戰線上的人就是這樣;後期當她的情感慢慢往外溢的時候,我就不用演了,很多生活給予我的東西就會不自覺地帶出來。」

浮躁環境再論信仰

和很多優秀的諜戰劇一樣,《風箏》的熱播同樣引發有關信仰的討論,羅海瓊對此深以為然,「是關乎信仰的問題。這個戲傳遞給大家的就是職業信仰,我覺得全社會的人都要把信仰紮實下來,包括這個戲也是一樣,我們踏踏實實地做了一部這麼好的劇,也是這個行業的職業信仰。」羅海瓊透露,《風箏》拍了七個月,但大部分演員只籤了三個半月的合同,沒有一個演員去談條件,這點特別讓人感動,「我們只有一個組在拍,導演又是一個很堅持的人,很多場景要是沒準備好,他寧願不拍。比如,我的戲本來說好是上午十點拍,可能到下午三四點鐘還沒拍到我,導演會過來特抱歉地說,還差兩條才能拍到你,我說沒事兒,你踏踏實實拍。他們真的是在認認真真做事,要是混事兒的劇組,多呆十分鐘我就炸毛了。」

但如今的大環境,混事兒的劇組是越來越多了。羅海瓊也直言,行業的很多標準已不復存在,好的差的已經審美模糊,「既然打算再出來拍戲,這些需要我用一個零的心態去面對,去適應,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屬於我個性的東西。沒辦法,誰讓我們遇到市場轉型期呢,這是我們的命,演員就是這麼無奈和被動。但是,我一直相信堅持的意義,《風箏》光做劇本花了三年,現在才播,還是這麼受歡迎,這就是堅持的意義。我也想通過這個戲,喚醒行業,真誠的東西還是大家最想要的。」

■劇評

《風箏》永遠連著信仰的線

隨著《風箏》的熱播,收視一路走高,觀眾好評如潮。46集的劇情,結構緊湊,反轉自然,將諜戰劇拍出了新高度。

整個故事以1946年的山城為背景,中共情報人員與國民黨中統、軍統等幾大勢力互相滲透、掣肘,上演諜中諜、計中計,包袱不斷,懸念直到最後才被完全揭開。柳雲龍此番集導演和主演於一身,飾演名為戴笠手下「八大金剛」的老六、實為代號「風箏」的中共情報人員鄭耀先。

如果總結《風箏》中鄭耀先的一生,隱忍和信仰兩個關鍵詞必不可少。劇中,為了革命必須隱忍的精彩橋段俯拾即是。鄭耀先在敵特監聽監視下不僅要審訊中共情報人員曾墨怡,最後還要奉命親手將她帶入刑場;眼看著江心、陸漢卿等一個個被殺害,但為保大局又無法施於援手,有心而無力,必須隱忍,要多煎熬有多煎熬,要多戳心有多戳心。在義大利歌劇《蝴蝶夫人》的烘託下,鄭耀先為女友程真兒點了她愛吃的八分熟牛排,等來的卻是噩耗!同為情報員的女友在窗外被中統高佔龍設計用汽車撞死,瞬間兩人陰陽兩隔。儘管內心肝腸寸斷,卻必須強忍悲痛,偽裝優雅的樣子繼續就餐。

「我忍了十年,不知道接下來我還要忍幾個十年,我這一輩子,還能活幾個十年啊?我什麼時候能夠活得像個人?」鄭耀先的苦楚讓觀眾窺見那個年代中共情報人員的艱辛。沒有堅定的信仰是根本無法完成情報使命的。為了能像一把尖刀,在關鍵時刻插在敵人的心臟,鄭耀先成了令人咬牙切齒的軍統「六哥」,並以足智多謀和心狠手辣著稱。沒辦法,若要不被懷疑,只有比軍統更像軍統,但所有的偽裝都是為了能夠更好完成自己肩負的使命。

1949年後,鄭耀先化名國民黨留用人員周志乾,在不被認可的情況下仍然堅守在革命一線,又體現出一個共產黨情報人員對信仰的堅守。《風箏》這部劇著力打造鄭耀先的身份形象儘管命運多舛,經歷各種「考驗」,他始終不忘初心,堅持信仰如磐,牢記使命如山,直至完成他的任務與使命。

馮遐

相關焦點

  • 《風箏》收官 影子現真身
    《風箏》即將於今晚收官,「影子真身到底是誰」這一從開播以來引起眾人討論的懸念終於揭曉,觀眾紛紛驚嘆羅海瓊的神演技,居然在大家眼皮底下「潛伏」了四十多集。預告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羅海瓊的表現精彩到位,富有層次感,她說出「我是影子」的真相時如釋重負,質問鄭耀先「你怎麼可能是風箏」時驚詫而悲愴,而當說到「我一直以共產黨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都快忘記自己是軍統的」時,又將角色的複雜心緒詮釋得淋漓盡致。最後,她微笑著對鄭耀先承認失敗:「幹咱們這行的,感情就是多餘。」
  • 風箏韓冰結局是什麼 與鄭耀先互生情愫下場悲慘
    《風箏》終於開播了,羅海瓊這一次飾演的是一個女特工,精湛的演技讓人折服,在劇中和鄭耀先暗生情愫,那麼羅海瓊飾演的韓冰結局是什麼呢?如今,她憑藉電視劇《風箏》剛烈強勢的八路軍女科長「韓冰」一角重回了大眾的視線,經過歲月沉澱的演技越發讓人驚豔。    羅海瓊形象百變,塑造過眾多令人難忘的螢屏形象,其溫婉靈動的氣質也深受觀眾喜愛。
  • 《風箏》大結局來了!越看越虐心,這些人最後都死了,就留下他!
    大型年代諜戰劇《風箏》正在熱播中,雖然經過了四年的積壓期,但該劇受到廣大觀眾好評,國家抗戰勝利了,然而這些大英雄都淪為階下囚,曾經的公安局長陳國華,還有政委袁農,都被戴上了反動派大特務的帽子。而最近曝光了《風箏》的最後大結局!
  • 風箏所有人物角色結局匯總 最後哪幾個人還活著
    ­  風箏所有人物角色結局匯總,最後哪幾個人還活著?­  由柳雲龍、羅海瓊等主演的電視劇《風箏》播出後口碑收視率爆棚,劇中柳雲龍的演技真是沒的說,有氣場,演的好,特別適合諜戰劇,名不虛傳,堪稱專業戶。在最新劇情中各路反轉,又上演了緊張刺激的對決,不過郎中陸漢卿為保護風箏而犧牲。
  • 被禁四年,柳雲龍《風箏》到底得罪了誰?
    但是很多觀眾應該不知道它其實是一部老劇,被雪藏了4年。那麼它被禁播的原因是什麼呢?《風箏》2012年11月開機, 原定於2014年6月在浙江衛視、北京電視臺等播出, 但突然取而代之。結果一拖就四年, 直到2017年最後一個月才播出。據說由於內容以及表現手法問題, 導致過不了審。還有一些網友指出, 劇中可能有提到文革, 至於具體為什麼禁令仍然是個謎。
  • 風箏大結局是什麼良心劇透 各個人物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電視劇《風箏》播出以來口碑爆棚,該劇由實力演員羅海瓊、柳雲龍等主演,那麼電視劇《風箏》大結局是什麼,劇中各個人物結局分別是什麼?下面一起看看相關介紹!繼續潛伏在國民黨內部,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來為黨提供重要情報。   鄭耀先在擔任特工期間與林桃、韓冰、程真兒都曾發生過感情卻因為身份的差異最終沒能走到最後。   在風箏的身份得到了證實之後,仍然以秘密的方式,協助公安局查捕了多個潛伏特務。
  • 風箏宮庶真實身份是什麼 風箏結局鄭耀先最後和誰在一起了
    電視劇《風箏》現在正在熱播,劇中鄭耀先先後和三個女人都有感情糾葛,從清純可愛的程真兒到風情萬種的林桃再到剛烈強勢的韓冰,很多網友都非常好奇風箏鄭耀先和誰在一起了?
  • 羅海瓊拍雜誌平面電影
    羅海瓊拍雜誌平面電影
  • 風箏電視劇大結局曝光 主要人物全部死光為何獨留他一人?
    近日,電視劇《風箏》播出以來口碑爆棚,該劇由實力演員羅海瓊、柳雲龍等主演,那麼電視劇《風箏》大結局是什麼,劇中各個人物結局分別是什麼?下面一起隨小編看看相關介紹!風箏大結局是什麼鄭耀先是重慶軍統的王牌特工,以心狠手辣聞名。但其真正身份是潛伏在軍統的共產黨特工「風箏」。為了深入潛伏而不被發現,更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任務,不得不將自己偽裝成為一個人人得而誅之的軍統特工。
  • 風箏電視劇為什麼被禁播5年原因曝光 程真兒結局是怎麼死的
    而《風箏》這部劇在2012年9月開機,2013年5月殺青,卻因尺度原因被積壓5年了,如今終於開播,這對觀眾們來說,是非常驚喜的。那麼《風箏》為什麼被推遲了5年才播出呢?有傳聞稱,《風箏》被禁播是因為有美化軍統和特工的問題。柳雲龍接受訪問也曾說過:「《風箏》裡有一句臺詞,『你不來抓我,我都忘記自己是個國民黨了』,間諜要去精英化。」
  • 為什麼諜戰劇《風箏》,風箏的結局如此悲慘?
    在過去的幾年裡,由諜戰劇《風箏》曾經主演的柳雲龍風靡一時,而風箏幽靈六鄭耀先在劇中的主角終於得到了一些自由並最終實現了他的願望。這樣的結局很可惜。風箏是一個策略特工。他是中共中央派往軍事系統的蘇區時代。那個時期,我們黨的主要負責人是誰?
  • 電視劇風箏為什麼禁播5年?風箏豆瓣評分為何高達8.7分劇情介紹
    剛開始我還以為又是一部抗日神劇,小編帶著厭煩的情緒看了第一集,有大煉鋼鐵,有文革,雖然劇情短暫,但這片能播出已經不錯了,真是很不錯的一部劇,結尾神來反轉,最大的懸疑解密,讓人心驚扼腕之餘,對主創團隊陡生一腔敬佩之意,滔滔不絕。
  • 可以讀書|《追風箏的人》只要你能付出真心,它一定就在你所追尋的...
    《追風箏的人》。電影《追風箏的人》劇照「為你,千千萬萬遍。」這句話,哈桑去追風箏前,跑著對阿米爾說過。許多年後,阿米爾也同樣追著風箏對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說。許多年後,阿米爾帶著索拉博再去放風箏,告訴他,他的父親是阿富汗最厲害的「風箏鬥士」。那風箏飛上自由遼闊的天空,那麼輕盈,仿佛承載了無數期待與夢想,一如阿米爾和哈桑年少時放的風箏那樣。
  • 妲己竟然是《風箏》中的影子
    2、蘇妲己:羅海瓊羅海瓊版本的妲己雖然不如傅藝偉和溫碧霞驚豔,不過她卻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出一個不一樣的妲己,各種表情和動作盡顯妖媚,放在現在的話絕對會成為各種表情包。羅海瓊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早些年塑造過不少經典角色,諸如《像霧像雨又像風》方紫儀、《借槍》裴豔玲、《紅粉》周小萼等等。2010年嫁給華誼兄弟經紀公司的副總裁費麒後沒有選擇在家當闊太太,而是繼續從事自己熱愛的演藝事業。其中《風箏》中影子韓冰就是她塑造的,和六哥柳雲龍對手戲精彩紛呈,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信仰!
  • 《有翡》朱雀主木小喬返還慎獨印,真心才能換來真情
    圖片來自網絡這一切的一切證明木小喬是一個有良心的「惡魔」這樣的「惡魔」只要你真心對待,必定會換來他的以命相還。圖片來自網絡從木小喬的身上我看到了真情的力量,有些人其實並非表面上看的那樣冷漠無情,只是因為沒有人給過他應有的溫暖,如果你稍微給他一點點溫暖讓他感受得到,那麼他那顆冰冷的心就會被你融化,而你就是那個即將被真心對待的人。
  • 【最美老幹部】夏慧星:真情換真心,願做群眾貼心人
    【最美老幹部】夏慧星:真情換真心,願做群眾貼心人 2020-11-26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訪李慶:醫者高高在上換不來患者真心,得靠「多此一舉」
    來看看它們的「多此一舉」!三元錢留住人心的公立醫院: 管住了「大處方」醫療行業競爭正變得白熱化,一家醫院該怎樣脫穎而出,並滿足患者群體的期待?李慶舉了個例子。一所優秀的醫療機構要做好兩件事,第一要抓技術建設,用技術來解決醫學問題,解除患者問題;第二要抓文化建設,用文化凝聚人才,用文化提升能力。「自找麻煩」的民營醫院據河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10月份報導,河南省鄭州市某腫瘤醫院附近小區有業主私開賓館,大量來看病的患者及家屬入住,引起小區內其他居民不滿。
  • 柳雲龍《風箏》大結局!讓我們最為虐心的諜戰懸疑電視劇!
    由柳雲龍執導的間諜戰電視劇《風箏》:這部電視劇終於大結局了,最後一段,鄭耀先完成心願,看了一次升國旗,那顫抖的手慢慢舉起敬禮的時候,更是讓我們集體的虐心。鄭耀先因為信仰,為了自己熱愛的國家,用自己的後半生一直隱姓埋名。
  • ...的「梁山好漢」風箏你見過嗎?快到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裡來開開眼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儀首歌 濰坊報導風箏,又名「紙鳶」、「木鳶」,作為風箏故鄉的濰坊,素有「鳶都」的稱謂。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大型風箏博物館,建築面積8100平方米,建築造型選取了濰坊龍頭蜈蚣風箏的特點,屋脊是一條完整的組合巨龍,似蛟龍遨遊長空伏而又起,設計風格在國內獨樹一幟,是「世界風箏都」的標誌性建築。11月11日下午,「新動能·新山東——第十六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採訪團走進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了解風箏的歷史,感受風箏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