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讀書|《追風箏的人》只要你能付出真心,它一定就在你所追尋的...

2020-12-06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佳佳

《追風箏的人》

作者:[美]卡勒德·胡賽尼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紀文景

看到「可以讀書」,我的腦子裡第一本冒出來的書就是《追風箏的人》。雖然距離看這本書已經過去了幾年,但初讀它時的震撼和感動還是恍然如昨。

《追風箏的人》問世於2003年,由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所作,是美國2005年排名第三的暢銷書,全球銷量突破4000萬冊。

對於書籍這樣感性的東西,數字的證明不免顯得過於生硬。可是如果你讀過這本書,感受過作者想要表達的人性的溫柔與殘酷,朦朧間體會過那隻忽近忽遠的風箏在自己的生命中如何飛過,大概,你就能懂得,這數字背後,是多少被書裡的故事感動與觸碰過的靈魂,是多少次「於我心有戚戚焉」的喃喃低訴。

因為距離上次看這本書的時間有些久,於是我在寫這篇稿子前,不僅重新翻了書,還看了那部2007年翻拍的同名電影。

電影一開頭,哈桑一出現,我便要掉眼淚了。

幾年前看書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打動我的究竟是什麼?是哈桑對於他的少爺毫無保留的信任與忠誠嗎?

哪怕你誣陷我偷東西,我也都承認。

「我就是吃泥巴,也不會騙你。」

可這份忠誠,在遭遇了阿米爾的放棄之後,是否顯得太過盲目和愚蠢?曾經的我想不透。

而再次讀到哈桑與阿米爾的故事,我終於明白,哈桑對阿米爾,不僅僅是信任與忠誠,更多的是愛和懂得。

他懂得阿米爾的善良,同時也懂得他的怯懦。他知道他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是天生膽小的孩子不敢對強大的力量說不——

他知道我看到了小巷裡面的一切,知道我站在那兒,袖手旁觀。他明知道我背叛了他,然而還是救了我。那一刻我愛上了他,愛他勝過愛任何人,我只想告訴他們,我就是草叢裡面的毒蛇,湖底的鬼怪。

可是哈桑,永遠不會認為他的阿米爾少爺是毒蛇或是鬼怪——

他的橡膠靴子踢起陣陣雪花,已經飛奔到街道的拐角處。他停下來,轉身,雙手放在嘴邊,說:「為你,千千萬萬遍!」

電影《追風箏的人》劇照

「為你,千千萬萬遍。」

這句話,哈桑去追風箏前,跑著對阿米爾說過。

許多年後,阿米爾也同樣追著風箏對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說。

電影《追風箏的人》劇照

阿米爾的忘年交拉辛汗把所有的事都告訴了阿米爾,讓他去巴基斯坦,說:「那兒有重新成為好人的路。」

曾經怯懦到甚至不敢為自己出頭的阿米爾,鼓起勇氣冒著生命危險從美國回到了阿富汗,對昔日將他踩在腳下的阿塞夫說:「沒有索拉博我不會走。」

因為有了想保護的人,所以能生出鎧甲,吞下血淚,對你微笑。

「為你,千千萬萬遍。」多麼像屈原說的「雖九死其猶未悔」。

是怎樣堅定的心和想守護的人啊,九死也不悔。

無論何時,無論多久,只要想起這句「為你,千千萬萬遍」,我就忍不住要再心疼哈桑一次。

最讓我心疼的地方,是阿米爾因為愧疚而對哈桑刻意的疏遠。有一天,他從屋子裡走出來,哈桑與父親正在一起忙活著些什麼,他們遠遠望著彼此,卻不再像從前一樣飛奔到一起,做遊戲或是說故事。那一定是哈桑一生中最悲傷的時刻——

得到了再失去,總是比從來就沒有得到更傷人。

阿米爾永遠是哈桑最在意的少爺,哪怕他曾經背叛過他,他依然要為他守著留在阿富汗的家,依然用他寫的故事裡的主人公的名字為自己的兒子命名,依然在戰火與屈辱中給遠在美國的少爺寄去信和照片,說「我真想再讀到你寫的故事。」

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電影中的阿米爾和哈桑

寫這篇稿子時,正看到李文亮醫生離世的新聞。

悲慟之餘,忽然驚覺,這世上,何曾缺少過願意「為你千千萬萬遍」的人呢。

許多年後,阿米爾帶著索拉博再去放風箏,告訴他,他的父親是阿富汗最厲害的「風箏鬥士」。

那風箏飛上自由遼闊的天空,那麼輕盈,仿佛承載了無數期待與夢想,一如阿米爾和哈桑年少時放的風箏那樣。

卡勒德·胡賽尼說:「我們沒有必要知道斷線的風箏會飛到哪裡去,甚至連它的影子都不值得去追隨,只要你能為他付出真心,它一定就在你所追尋的方向。」

卡勒德·胡賽尼還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不管那意味著什麼,讓我們勇敢地去追。

是的,心懷希望,勇敢去追。

哪怕眼前的天空暫時迷濛,哪怕飛落的風箏不知去處,但請你相信,堅持下去,終有一天,天氣暖和,陽光燦爛,湖水像鏡子一樣清澈,漂亮的風箏會在你追尋的路上,飄落下來。

【請你也來薦好書】

戰「疫」的關鍵時刻,尚不能會友,不能擁抱;數大米和「客廳臥室洗手間循環遊」又過於浪費人生。

但是,可以讀書啊。

小時新聞推出「可以讀書」小互動,我們曬出記者正在讀的書,也關注你在讀什麼書。

這幾天,你在讀什麼,不妨在評論裡告訴我們,讓好書擴散出去!給我們力量。

相關焦點

  • 《追風箏的人》讀書有感
    2003年出版第一部小說《追風箏的人》。曾獲得聯合國人道主義獎、約翰·斯坦貝克文學獎等多個獎項,並受邀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二、內容簡介阿米爾生於1963年喀布爾的一個富裕家庭。哈桑是一個特別忠實,正直,一心只為阿米爾少爺著想的人。阿米爾是出色的「風箏鬥士」,哈桑也是傑出的「風箏追逐者」。1973年穆罕默德·達烏德·汗等發動政變,在阿富汗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阿米爾父子又遷到美國舊金山灣區的費利蒙居住。在聖何塞的跳蚤市場認識了同樣來自阿富汗的一個將軍塔赫裡的女兒索拉雅,並和她結婚。
  • 讀書推薦:《追風箏的人》濃濃的情感淺淺的文字無盡的眼淚
    讀書推薦:《追風箏的人》濃濃的情感淺淺的文字無盡的眼淚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本由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創作的救贖小說《追風箏的人》,這是一本記史類小說,描寫了一段阿富汗戰爭前其樂融融的景象,也描寫了戰爭隊阿富汗的毀壞
  • 不如讀書吧:每日一本好書推薦《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是一部恢宏的文學作品,講述了父與子之間的親情、友誼和背叛的故事。這個令人難忘也令人心碎的故事說的是一對富有的男孩和他父親家僕之間的一段友情,一段似乎不太可能發生的友情。以一個正在遭遇滅頂之災的國家作為故事的背景《追風箏的人》一書可謂匠心獨運,這個故事講到了讀書的力量,背叛的代價,救贖的可能,也講到了父親對兒子產生的力量,他們的愛他們的犧牲還有他們的謊言。《追風箏的人》講述了一個涉及家庭、感情和友情的波瀾壯闊的故事,他的主題緊緊當代史實,那就是過去30年阿富汗慘絕人寰的血淚史。
  • 讀書筆記 |《追風箏的人》:也許,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風箏
    記得小時候秋高氣爽或春風明媚的日子,爸爸會帶我們去放風箏,我通常是那個特別沒有耐心的人,有時也是因為爭搶不過弟弟,總而言之,最終我都會淪為拍手叫好的看客,或者在風箏已經在天空翱翔的時候接過線軸,假裝自己有放過。在那時,風箏是好看的玩具、好玩兒的遊戲。
  • 一個男人真心想追你的表現,男生真心想跟你交往的表現
    最近和一個比較不錯的男生聊的很不錯,他可能對自己也是有點好感,但是不確定他是不是想要追自己,想要知道一個男生是不是想追你,也是有很多表現的,那一個男人真心想追你的表現有哪些呢?相信對於這個問題來說,也是很多女人想要知道的,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男人看到自己喜歡的女人,都會大大出手的,不會讓自己錯過的,男人真的想要追你的話,他會為你付出很多很多的,也會給你很大的驚喜,對你的心也是真的,想要追你,他會四處的打聽你,只要有關你的消息,他都會去聽,當有人不經意間提起你的那一刻,他就會走上前去聽,從這幾點上,就能看了,男人真的動了心,真的想要追你,真的想要和你交往,如果女人也想和男人走到一起
  • 通遼市圖書館舉辦「諾敏西迪讀書會」——《追風箏的人》讀書分享會
    2020年11月14日下午,「諾敏西迪讀書會」——《追風箏的人》讀書分享會在通遼市圖書館四樓培訓室如期舉行。本期分享的書目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代表作——《追風箏的人》。科爾沁書蟲蒙古語讀書群負責人套格斯、通遼市科爾沁蒙古族中學教師吉蘇力格作為閱讀書目推薦人與通遼市科爾沁蒙古族中學高二(3)班50餘名同學共同分享閱讀心得。分享會中,同學們暢談閱讀感悟和受益影響,或深情、或慷慨、或質樸地討論閱讀心得,分享閱讀給自己帶來的成長以及美好享受。
  • 《追風箏的人》,少年成長必讀的一本書,告訴你什麼是苦難和救贖
    《追風箏的人》,阿富汗作家(美國籍)卡勒德胡賽尼2003年以英文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追風箏的人》中文譯本,32開,326頁,22.6萬字,譯者李繼宏。作者將該書題獻給「所有阿富汗的孩子」。很難將滿天飛舞的風箏和阿富汗這個國家聯繫在一起。在我們的印象中,阿富汗硝煙瀰漫。
  • 《追風箏的人》: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今天知行君想和大家分享一本書,它的名字叫《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ussein)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全書圍繞風箏與阿富汗的兩個少年之間展開,講述了一個富家少年和家中僕人關於風箏的故事,關於人性的背叛與救贖。看這本書的同時,知行君摘抄了一些經典句子,和大家分享。
  • 《追風箏的人》:世間最深情的話就是這句,「為你千千萬萬遍」
    文字是有魔力的,它真的能把你拉入那個故事,讓你身臨其境,仿佛所有的一切都在你眼前發生,那麼的觸目驚心,又那麼的無能為力,好像除了流淚,別無選擇。一個謊言,要用無數個謊言來彌補。可是,我們總是不斷地在製造謊言,儘管內心承受了很多的煎熬。
  • 丟失的自我與二十年的救贖《追風箏的人》讀後感一
    無數次,哈桑對他的少爺說:「為了你,千千萬萬遍!」因為,阿米爾小時候學會說話叫出口的第一個詞是「爸爸」,而哈桑叫出口的第一個詞是「阿米爾」!一隻風箏鬥風箏是阿富汗少年最喜歡的比賽。風箏不僅要放得高遠,還要面臨對手高空割線的危險。
  • 《追風箏的人》:人性是鏡子,看清別人,看透自己
    十點讀書深夜十點,陪你讀書,美好的生活。好書/故事/美文/電臺/美學。世界名著《追風箏的人》,被各行各業的人推崇,便是揭示人性的力作。它講述了一對少年好友,因為一次變故,主人公阿米爾最終走向心靈救贖的故事,展示了人性的脆弱和虛偽、痛苦和救贖。透過這種救贖,人生的一個真相也讓人頓悟:人性,是面鏡子。這面鏡子,能照見不同的自己,照見真實的你我。
  • 這是十年來,唯一讓我流淚的書|《追風箏的人》
    正如卡勒德.胡賽尼所說:"即使在最黑暗的夜空,依然有最璀璨的星星在閃爍。這片土地因保守的思想令人壓抑,又因對宗教不移的信仰讓人明朗;這片土地因戰爭令人絕望,又因古老的傳統讓人希冀;這片土地明顯的階級觀念令人沉重不堪,又因美好、單純的思想讓她的兒女義無反顧地堅守著這片災難深重的土地。"《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人生的第一部小說。
  • 興安萬裡 · 閱讀有你丨好書分享 《 追風箏的人》
    興安萬裡 · 閱讀有你丨好書分享 《 追風箏的人》 2020-08-12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好書分享,《追風箏的人》,關於人性的背叛與救贖
    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己爬上來哈嘍大家好,小編又來推書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好書分享,《追風箏的人》,關於人性的背叛與救贖。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本書的話,小編推薦您去看看。喜歡的話可以點點關注。下面小編就來談談看了這本書之後的感受吧!一起來看看。你可曾見過戰爭?可曾見過滿目的瘡痍?你可曾流亡?遠走在異國他鄉?你可曾懦弱?對自己的朋友殘忍?在這本書裡,年幼的阿米爾,與哈桑,是一對好朋友。哈桑是他的僕人,家境貧困,阿米爾家境優越,兩人一起長大情同手足。從小一起追風箏長大。
  • 羅海瓊:《風箏》的誠心換來觀眾真心
    女主角羅海瓊在《風箏》之後沒怎麼接過戲,如今《風箏》熱播讓她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甚是感慨,「在這個浮躁的大環境下,我們這樣一部良心之作雖然有幾年了,但還是會喚起觀眾對好作品的認同,我想說的是踏踏實實做劇本、做劇,任何時候都是王道。觀眾都是很厲害的,有好劇他們自然會追,創作者們的誠心才能喚起觀眾們的真心。」
  • 你覺得不幸福可能是因為讀書少!看完這5本書,改變你的一生
    一: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如果有人站在你的面前說一句「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估計很多人會直接無視他,然後繼續做自己的事情,畢竟只要認字就會讀書,可成功跟書有什麼直接關係呢?中國有多少企業家是小學都沒畢業的?他們不成功嗎?他們讀書了嗎?
  • 你一定用過「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個名句,但你知道它的出處嗎
    不過今天小編要告訴你的是「一寸光陰一寸金」最初是一個詩句,它出自唐朝詩人王貞白的一首詩,下一句並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從這句詩中可以看出,詩人讀書入神,每天都過得緊張而充實,甚至忽視了寒暑往來,季節交替,全然忘我。春天快過完了,詩人才在不經意中猛然發現,「不覺」二字寫出了詩人用功之深,讀書之投入。這一發現令詩人感慨良多,真是時光飛逝,日月如梭,光陰似箭。對詩人來說,時間總是不夠用似的。於是不自覺地發出感慨:「一寸光陰一寸金」,「寸」指的是古代計時單位——日晷。
  • 趙薇周迅楊冪《畫皮2》,以愛之名,真心付出得到真愛
    剛剛擁有公主之心的小唯,還未來得及享受人的生活,就發現被天狼國騙婚,他們只不過為了奪取公主,那顆可以令人「死而復生」的心,來復活天狼女王的弟弟(被小唯挖心而死)。變身成人的小唯這才發現,自己已經沒了法力。
  • 據說:看女人花你錢的態度,基本能看出她對你用了多少真心
    但是有的女人態度就不一樣了,她們覺得自己有手有腳的,可以掙錢,幹嘛要花男人的錢呢,覺得花男人的錢,就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 這兩種態度,就代表了女人對男人的用心。 男人們就要注意了,從一個女人花你的錢的態度,就可以看的出來她對你付出了多少真心。
  • 《和尚與飛魚》當你在追尋虛無的時候卻失敗了,你就真的空虛了
    不是,他現階段的目標就是進行冥想,可是小和尚卻會被從池塘中跳出來的飛魚所影響。難道飛魚真的會跑到小和尚的身邊傷害他嗎?並不會。 就好像這個自然界的運行法則一樣,正在睡覺的你也不知道距離你多遠之外的地方是否會有一隻流浪狗在搜尋食物。你不知道它的存在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是你們的命運就像平行線一樣,可能永遠不會有交點,因為空間距離隔開了這份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