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世間最深情的話就是這句,「為你千千萬萬遍」

2020-12-06 北煙朧月

文|傾若塵

人生總有許多個選擇,更有許多的無能為力。有的時候,甚至知道選擇的並不正確,有可能為自己畫地為牢,但是我們總是為了自己,讓真相埋沒。然後任歲月發酵,成為了永遠不可觸摸的傷痛,不敢觸碰,傷口總在不知不覺中,破開、流血,演變成枷鎖,影響自己的一生。說起童年,每個人心中想到的形容詞肯定都是:天真浪漫、童言稚語、五彩繽紛······童年的時光,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刀光劍影,總是那麼令人懷念。可是,有那麼一些人,總是因為童年的一些錯誤,被噩夢纏身,不得解脫。在人性的本質和救贖之間,徘徊不定,在後悔和自我安慰下,一點一點的前行。

《追風箏的人》,這部由卡勒德·胡賽尼著的小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我遲遲不敢翻開,害怕被血淋淋的現實擊垮。但是當我翻開的時候,便一發不可收。被作者的語言徵服,被娓娓道來的情節牽引。他用細膩的文筆,簡練的篇章勾勒出家庭與友誼、謊言與背叛、掙扎與救贖之間的故事。

文字是有魔力的,它真的能把你拉入那個故事,讓你身臨其境,仿佛所有的一切都在你眼前發生,那麼的觸目驚心,又那麼的無能為力,好像除了流淚,別無選擇。一個謊言,要用無數個謊言來彌補。可是,我們總是不斷地在製造謊言,儘管內心承受了很多的煎熬。

有時候我們覺得還有大把的時間,卻發現這個社會不給你贖罪的機會,白雲蒼狗,世事變遷,只怕已經來不及了。這本書以阿富汗的溫馨舒適,到因為種族、宗教之間而劍拔弩張,戰火紛飛,國民們的生活變遷為背景,講述了一個關於人性本質和救贖的故事。或許這本書之所以享譽多個國家,就是因為它不僅是一部貼近人性的故事,更是一部政治史詩。

一、以童年開篇,皆因純真歲月在童年

阿米爾有一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他是家裡僕人阿里的孩子,名叫哈桑。兩個人都沒有母親,阿米爾母親因為生他去世,而哈桑的母親拋棄了他。兩個少年,喝同一個胸脯的奶水長大,他們不是兄弟勝似兄弟。兩個人不論做什麼都一起,他們在一棵樹上刻下兩個人的名字。兩個人一起惡作劇,一起爬山上樹,一起追風箏。不論阿米爾做什麼,哈桑都支持他。

他們有令人豔羨的友情,但是又有不平等的地位。我想起了在中國的尊卑之分,原來尊卑不分種族,部分國度,都存在。不論他們兩個的感情有多好,阿米爾都是血統高貴的少年,而哈桑只是卑賤的家僕。

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哈桑總是護在阿米爾身前,儘管他自己也怕的要死。阿米爾不敢承認,在他的心底深處,總有細小的聲音戳破他,他並沒有真的把哈桑當做朋友,哈桑只是他無聊時、聊以消遣的對象,他捉弄哈桑,嘲笑哈桑。

但是不管怎麼說,他的童年都跟哈桑有關。另一方面,因為他竟然妒忌哈桑,妒忌父親對他的友好,妒忌父親不論做什麼,都要帶上他,好像他才是父親的兒子。阿米爾渴望得到父親的微笑,希望餐桌上不再那麼冷清,冷清到只有碗碟的聲音。這些沒有說出口的妒忌,這些渴望得到的愛,都為故事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回憶過去,我們的童年也有幾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那些糾纏在一起的時光,總是令人時常想起。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有趣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童年也是最讓人難以忘記的。童年賦予了人最真摯的情感,所以觸動人心也最強烈。這也是作者巧妙的設計,這樣的開篇對以後事情的發展來說,更能讓人感到心痛,但又有些理解。

二、故事發展,目睹悲慘不堪後,他的抉擇引人深省

人生有許多的岔路口,一不小心就會萬劫不復。當我們面對選擇時,總是人神交戰,但最終是否也像阿米爾一樣,選擇了保全自己呢?動物都有趨利避害的天性。人是高級動物,面對危險的時候,是不是第一個想到的也是躲避危險呢?

阿米爾和哈桑,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追風箏。成千上萬的風箏,在天空中肆意的飛翔。那一年冬日,哈桑告訴阿米爾「為你千千萬萬遍」,然後就撒開腿去追那隻王者風箏。阿米爾看到了父親的笑,這個笑融化了一切,也戰勝了一切。

為了這一抹微笑,他退縮。當他滿世界找哈桑時,內心是真的焦急,擔心的。可是當他看到阿塞夫侵犯哈桑時,他害怕了,害怕自己收到傷害,害怕那盞風箏被奪走,害怕看不到父親的笑,他眼睜睜的看著哈桑被撕破衣服,褲子上的血染紅了潔白的雪。

他清楚的記得父親說過的:當你殺害一個人的時候,你偷走一條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為人婦的權利,奪走他子女的父親。當你說謊時,你偷走別人知道真相的權利。當你詐騙時,你偷走了公平的權利。沒有比盜竊更十惡不赦的事情了。他知道自己不該這樣,但是又害怕承擔真相被戳破的後果。當一個謊言開始,就需要無數個謊言來遮蓋。

感情破裂,他惱怒的是自己,也責怪哈桑。哈桑越是原諒他,他越覺得自己不可饒恕,越討厭哈桑。命運的翻雲覆雨手,終於讓他又踏錯了一步。從此,哈桑成為了他的魔魅,在不經意間,讓他遍體鱗傷。可是如果面對這種境遇的是我們自己呢?我們會做怎樣的選擇呢?是視而不見,還是選擇不顧一切。我相信,有很多人會跟阿米爾一樣。儘管知道那個是和自己朝夕相處的,不是兄弟勝似兄弟的人。

三、政權更迭,過往埋葬,他們死生不見

戰火紛飛的歲月,炮火連天,人們四處奔逃。他再也沒有機會去見他了。幾經周轉,幾次生死,新的國土,新的一切,他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新婚妻子。「對我來說,美國是個埋葬過去的地方,對爸爸來說,這是個哀悼過去的地方」,阿米爾在美國得到了重生,父親在美國回憶著曾經,想著哈桑,想著那個與他相處了幾十年的阿里。後來父親因病去世,他成為了著名作家,完成了幼時的夢想。直到收到了拉辛汗的消息。他依舊經過內心的掙扎,他想逃離過去,還有不得不沉浸在過去。

他最終還是決定去找拉辛汗,在童年時光,給與他很多溫暖與肯定的人,也是父親的好朋友。真相總會浮出水面,謊言終究會被拆穿。當他知道父親也是一個盜竊賊時,當他知道父親隱瞞了真相,當他知道哈桑其實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事,他難以接受。

他接受不了父親的形象,也接受不了原來他生活在一個巨大的謊言中。但是當他知道父親的高尚的靈魂,一直在承受著煎熬,為了贖罪,父親建立恤孤院,竭盡所能幫助他人,他最終贏得了世人的尊重,他完成了救贖。

他拿著拉辛汗給他的照片,回憶過曾經的一切,想著哈桑和他妻子的慘死。甚至午夜夢回,看到了哈桑,那個對他說「為你千千萬萬遍」的哈桑,直到死去,還在守護著曾經的家。

阿米爾知道他也需要為自己的過錯買單,儘管知道前路漫漫,直到家園正經受戰火的摧殘。他要為自己贖罪,他要救贖自己的靈魂,他必須找到哈桑的兒子索拉博。

一個人一生中總會犯錯,人無完人,只是是知錯能改,還是將錯就錯,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事情。阿米爾懂得為錯誤買單,我們是否也有勇氣更正自己的錯誤呢?

四、阿富汗有很多兒童,但沒有童年

「重返喀布爾,猶如去拜訪一個多年未遇的老朋友。卻發現,他潦倒悽慘,發現他無家可歸、身無分文」。曾經的一切都不復存在,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曾經賣風箏的老人不見了,到處都是炮彈爆炸後,留下的印記,到處是戰爭留下了創傷,到處都是斷壁殘垣。衣不蔽體的兒童在奔跑,滿臉風霜的老人在乞討,而多數的父親,早已經化為了一抔黃土。

他必須找到哈桑的兒子索拉博,他憤怒,他恐懼,但是他必須前行。他知道,在這個國家,人命不值錢,更別提一直承受著種族歧視的哈扎拉人。當他得知恤孤院的院長買賣孩子時,他氣得想殺人。可是,另一方面他也知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二百多個兒童,沒有吃的,沒有穿的,沒有用的,隨時都有可能餓死。落敗的房子,到處是老鼠。

當他面對殺人不眨眼的惡魔時,才知道原來命運的齒輪從不曾停歇,他就是阿塞夫,那個罪魁禍首,那個傷害哈桑的人。索拉博站到了他的面前,他的彈弓打的跟哈桑一樣準,一樣了不起。

最終他以慘重的代價帶走了索拉博,索拉博打瞎了阿塞夫的一隻眼睛。他想到了過去,哈桑曾經為了保護他,說過的一句話:獨眼龍阿塞夫。他感到一直糾纏自己、啃噬自己的毒蛇,終於不見了。

他一想到索拉博曾經遭受的折磨,聽他的哭訴,聽他說自己髒,自己傷害了人,看他像個受驚的小動物般那樣的恐懼,每天不停的洗澡,洗很長時間的澡,他心疼極了,他說:「親愛的索拉博,這個世界有壞人。有時壞人壞的很徹底,有時你不得不反抗他們。」

小的時候,我們總背誦「人之初,性本善」,長大後才明白,什麼是惡,什麼是善,什麼是棄惡從善,也終於明白人之初,並不一定就本善。

五、自我救贖,微笑治癒一切

「它只是一個微笑,沒有別的了。它沒有讓所有事情恢復正常。它沒有讓任何事情恢復正常。只是一個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樹林中的一片葉子,在驚鳥的飛起中晃動著」。

哈桑追風箏很厲害,索拉博追風箏也很厲害。他曾經自閉過,自殺過,不過慶幸,一切都過去了。他們經歷過風雨的洗滌,迎來了彩虹,綻放了微笑。阿米爾最終完成了他的救贖,他做到了。一個國家也最終完成了救贖,迎來了新生。笑有成百上千種,哭有成千上百種,但只有發自內心的笑和哭,才最有感染力。

我們是否也曾經這樣過?拼盡了全力,付出了心血,最終才換來了那一抹會心的笑,才能追到那盞翱翔天際的風箏。我們都曾經做錯過事情,我們都曾經有過背叛,但是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完成救贖,獲得新生。這部貼近生活,貼近人性的著作,存在的意義三兩語無法描述,只有翻閱過,思考過,才能真正懂得。

相關焦點

  • 可以讀書|《追風箏的人》只要你能付出真心,它一定就在你所追尋的...
    《追風箏的人》。那一刻我愛上了他,愛他勝過愛任何人,我只想告訴他們,我就是草叢裡面的毒蛇,湖底的鬼怪。可是哈桑,永遠不會認為他的阿米爾少爺是毒蛇或是鬼怪——他的橡膠靴子踢起陣陣雪花,已經飛奔到街道的拐角處。他停下來,轉身,雙手放在嘴邊,說:「為你,千千萬萬遍!」
  • 《追風箏的人》: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驚蟄有三候,一候「桃花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乃鬧春之始;二候「倉庚鳴」,倉庚為黃鸝,它早早感受到春風和煦而開始鳴叫;三候「鷹化為鳩」, 古稱布穀鳥為鳩,春時因喙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飢,如痴而化,到秋天,鳩再化為鷹。這個春天與往常不同,早早蒙上了一層陰霾,但是知行君相信「春雷滾滾喚春天,春日灼灼花似錦,」所有的蟄伏都是在為更好地飛翔蓄力。
  • 好書分享,《追風箏的人》,關於人性的背叛與救贖
    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己爬上來哈嘍大家好,小編又來推書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好書分享,《追風箏的人》,關於人性的背叛與救贖。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本書的話,小編推薦您去看看。喜歡的話可以點點關注。下面小編就來談談看了這本書之後的感受吧!一起來看看。你可曾見過戰爭?可曾見過滿目的瘡痍?你可曾流亡?遠走在異國他鄉?你可曾懦弱?對自己的朋友殘忍?在這本書裡,年幼的阿米爾,與哈桑,是一對好朋友。哈桑是他的僕人,家境貧困,阿米爾家境優越,兩人一起長大情同手足。從小一起追風箏長大。
  • 《追風箏的人》,少年成長必讀的一本書,告訴你什麼是苦難和救贖
    《追風箏的人》,阿富汗作家(美國籍)卡勒德胡賽尼2003年以英文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追風箏的人》中文譯本,32開,326頁,22.6萬字,譯者李繼宏。作者將該書題獻給「所有阿富汗的孩子」。很難將滿天飛舞的風箏和阿富汗這個國家聯繫在一起。在我們的印象中,阿富汗硝煙瀰漫。
  • 這是十年來,唯一讓我流淚的書|《追風箏的人》
    這是一部我流著眼淚看完的書,也是十年來,唯一讓我流淚的書。憂傷,從作者卡勒德.胡賽尼的筆下緩緩淌出,流成一條記憶的河。在寂靜的夜裡,秋雨被風裹挾著,胡亂的扑打在窗上,簌簌做響。雨水從玻璃窗上流下,流成一條條細密紛亂的水脈。窗外,整個城市已經熟睡,而我,捧著這本《追風箏的人》,任淚水肆意的流淌。為哈桑和阿米爾,也為索拉博與阿富汗。
  • 丟失的自我與二十年的救贖《追風箏的人》讀後感一
    他們一起長大,坐在樹上用彈弓打鄰居院裡的果樹,為莊園裡一堵新砌的牆命名,一起爬到山上摘石榴吃……阿米爾為哈桑講述書中的故事,哈桑為阿米爾闖的禍背黑鍋。無數次,哈桑對他的少爺說:「為了你,千千萬萬遍!」因為,阿米爾小時候學會說話叫出口的第一個詞是「爸爸」,而哈桑叫出口的第一個詞是「阿米爾」!
  • 讀書推薦:《追風箏的人》濃濃的情感淺淺的文字無盡的眼淚
    讀書推薦:《追風箏的人》濃濃的情感淺淺的文字無盡的眼淚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本由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創作的救贖小說《追風箏的人》,這是一本記史類小說,描寫了一段阿富汗戰爭前其樂融融的景象,也描寫了戰爭隊阿富汗的毀壞
  • 讀書筆記 |《追風箏的人》:也許,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風箏
    《追風箏的人》這本書,我知道它已經很多年,也在同學或朋友的書架上見到過很多次,但每次在我選書的時候我都會跳過它,怕自己會讀不下去。通過這本書,我了解到阿富汗被侵略的歷史、內戰的歷史和再次被侵略的歷史,那些內心的恐懼、悽慘的畫面,每每讓我不忍再讀下去。但我更多的是難受,為哈森、為索拉博、為「我」的敘述者阿米爾。
  • 不如讀書吧:每日一本好書推薦《追風箏的人》
    以一個正在遭遇滅頂之災的國家作為故事的背景《追風箏的人》一書可謂匠心獨運,這個故事講到了讀書的力量,背叛的代價,救贖的可能,也講到了父親對兒子產生的力量,他們的愛他們的犧牲還有他們的謊言。《追風箏的人》講述了一個涉及家庭、感情和友情的波瀾壯闊的故事,他的主題緊緊當代史實,那就是過去30年阿富汗慘絕人寰的血淚史。
  • 《追風箏的人》:人性是鏡子,看清別人,看透自己
    世界名著《追風箏的人》,被各行各業的人推崇,便是揭示人性的力作。它講述了一對少年好友,因為一次變故,主人公阿米爾最終走向心靈救贖的故事,展示了人性的脆弱和虛偽、痛苦和救贖。透過這種救贖,人生的一個真相也讓人頓悟:人性,是面鏡子。這面鏡子,能照見不同的自己,照見真實的你我。
  • 《追風箏的人》讀書有感
    2003年出版第一部小說《追風箏的人》。曾獲得聯合國人道主義獎、約翰·斯坦貝克文學獎等多個獎項,並受邀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二、內容簡介阿米爾生於1963年喀布爾的一個富裕家庭。哈桑是一個特別忠實,正直,一心只為阿米爾少爺著想的人。阿米爾是出色的「風箏鬥士」,哈桑也是傑出的「風箏追逐者」。1973年穆罕默德·達烏德·汗等發動政變,在阿富汗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阿米爾父子又遷到美國舊金山灣區的費利蒙居住。在聖何塞的跳蚤市場認識了同樣來自阿富汗的一個將軍塔赫裡的女兒索拉雅,並和她結婚。
  • 通遼市圖書館舉辦「諾敏西迪讀書會」——《追風箏的人》讀書分享會
    2020年11月14日下午,「諾敏西迪讀書會」——《追風箏的人》讀書分享會在通遼市圖書館四樓培訓室如期舉行。本期分享的書目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代表作——《追風箏的人》。科爾沁書蟲蒙古語讀書群負責人套格斯、通遼市科爾沁蒙古族中學教師吉蘇力格作為閱讀書目推薦人與通遼市科爾沁蒙古族中學高二(3)班50餘名同學共同分享閱讀心得。分享會中,同學們暢談閱讀感悟和受益影響,或深情、或慷慨、或質樸地討論閱讀心得,分享閱讀給自己帶來的成長以及美好享受。
  • 興安萬裡 · 閱讀有你丨好書分享 《 追風箏的人》
    興安萬裡 · 閱讀有你丨好書分享 《 追風箏的人》 2020-08-12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這是千千萬萬萬萬千千個日夜是什麼歌 《千千萬萬》歌詞完整
    抖音上這句「這是千千萬萬萬萬千千個日夜」歌詞火了,很多人都是看了抖音上的各種視頻之後就愛上了這首配樂,是深海魚子醬的一首新歌,唱的很動人,那麼歌名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帶來:《千千萬萬》完整版歌詞在線聽歌。
  • 不負春光︱追著風努力奔跑 把風箏放上最高的天空
    排隊,堵車,人多,都成了風景,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春天的氣息。三月三的風箏飛滿天放風箏是今天的重頭戲。前兩天在還憋在家裡的這位同學就做好了計劃,看著天空中紛飛的五顏六色的風箏,心早早就飛上了天。人還沒到,就已經看到各式各樣的風箏已如花朵一般綻放在空中,正映了那句歌詞:「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空中的風箏,各種樣子、各種顏色,爭相鬥豔在這空中花園裡。沉靜了一冬的天空,瞬間變得熱鬧擁擠起來。好像也企盼了多時似的,等著風箏送來的春的訊息。
  • 最刻骨銘心的英文句子,你最喜歡哪句?
    ——《追風箏的人》 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為你,千千萬萬遍。
  • 關於愛情的15句經典古詩詞,詩仙李白寫的情詩你有沒有讀過?
    溫庭筠的這句詩堪稱千古佳句,紅豆這個意象在古詩詞中代指愛情,一般多指女子的相思之情。「入骨相思知不知」,有時候,愛情就是這樣的沒道理。1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先秦、無名氏這句詩節選自先秦時期的《越人歌》,至今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但是作者卻沒有留下名字。
  • 這世間,終有一個人是為你而來的
    一直以來,情感的路上都是跌跌撞撞,心肝肺幾乎都被傷了個遍,卻還是在固執地追尋著,為了所謂自己認定的愛的方向,明知不可能卻還是不願意知難而退。一直以為自己眼裡的風景,就是最美的,最好的,最想擁有的,其實別人都清楚,那風景是可望不可及的。因為過於執著,而忽略了身邊的景色。
  • 「值得你複製粘貼的短句」,適合分手後發圈,前任看完都心疼!
    多少句我愛你,變成了我愛過你 4.I still like you 我愛你與日月同輝。
  • 靜靜的體會人間的悲喜 默默的面對人世間的別離
    今夜月色很好,星空深邃而且冰冷,安靜的月亮,在哪裡靜靜地亮著,靜靜的看著,看著人間的悲歡喜樂,你是不是也覺得無趣,幾十年一輪迴,幾十年一次次上演,人們樂此不疲的在悲喜的路上奔跑,一遍遍上演著先人們的故事,可是每個人都還是那麼投入,那麼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