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失的自我與二十年的救贖《追風箏的人》讀後感一

2020-12-06 中洲弄影

一個夢境:

我在暴風雪中迷失了方向。寒風凜冽,吹著雪花,刺痛了我的雙眼。我在白雪皚皚中跋涉。我高聲求救,但風淹沒了我的哭喊。我頹然跌倒,躺在雪地上喘息,茫然望著一片白茫茫,寒風在我耳邊呼嘯,我看見雪花抹去我剛踩下的腳印。

我現在是個鬼魂,我想,一個沒有腳印的鬼魂。我又高聲呼喊,但希望隨著腳印消逝。這當頭,有人悶聲回應。我把手架在眼睛上,掙扎著坐起來。透過風雪飛舞的簾幕,我看見人影搖擺,顏色晃動。

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了。一隻手伸在我面前,我望見手掌上有深深的、平行的傷痕,鮮血淋漓,染紅了雪地。我抓住那隻手,瞬間雪停了。我們站在一片原野上,綠草如茵,天空中和風吹著白雲。我抬眼望去,但見萬裡晴空,滿是風箏在飛舞,綠的、黃的、紅的、橙的。它們在午後的陽光中閃耀著光芒。

一對主僕

阿米爾和哈桑是一對親密的主僕,阿米爾是一個小少爺,哈桑是傭人的兒子。他們一起長大,坐在樹上用彈弓打鄰居院裡的果樹,為莊園裡一堵新砌的牆命名,一起爬到山上摘石榴吃……

阿米爾為哈桑講述書中的故事,哈桑為阿米爾闖的禍背黑鍋。無數次,哈桑對他的少爺說:「為了你,千千萬萬遍!」因為,阿米爾小時候學會說話叫出口的第一個詞是「爸爸」,而哈桑叫出口的第一個詞是「阿米爾」!

一隻風箏

鬥風箏是阿富汗少年最喜歡的比賽。風箏不僅要放得高遠,還要面臨對手高空割線的危險。孩子們用在膠水和玻璃屑裡沾過的線做風箏線,誰能在眾多風箏中留到最後且拿到被隔線的亞軍的風箏就是勝利者。勝利者將會被全城的人讚譽很久,那是一個多麼令人神往的榮譽啊。

阿米爾和哈桑就是一對配合默契的兄弟,阿米爾放風箏和割線技術高超,而哈桑則是追風箏的好手。無論風箏飄到哪裡,哈桑總能穿過樹林、越過河溝找到它,仿佛他天生就有敏銳的嗅覺和絕佳的方向感。

阿米爾想要用一場鬥風箏的勝利來換取父親的歡顏。他堅持了幾個小時,終於割斷了最後一個風箏的線,哈桑盯著阿米爾的眼睛說「為你,千千萬萬遍」轉身就去追那個不知飄向何方的藍色風箏。

一個懦夫

阿米爾焦急地等待著哈桑,可哈桑始終沒回來。阿米爾決定去找哈桑,可是他在一個偏僻的巷子裡看到了令人絕望的一幕:幾個壞孩子堵住了哈桑,要報復之前阿米爾和哈桑對他們的不敬。哈桑緊緊護著象徵著阿米爾勝利的藍色風箏,一步也不退縮,儘管他已經害怕到戰慄了……

阿米爾眼睜睜看著那幾個壞孩子強暴了哈桑卻一聲都不敢吭,甚至不敢露出自己的一點身影。

我仍有最後的機會可以做決定,一個決定我將成為何等人物的最後機會。我可以衝進小巷,為哈桑挺身而出——就像他過去無數次為我挺身而出那樣——接受一切可能發生在我身上的後果。或者我可以拋開。結果,我跑開了。我逃跑,因為我是懦夫。我害怕阿塞夫,害怕他折磨我。我害怕受到傷害……」

阿米爾裝作沒事的樣子跑開了,然後又裝作毫不知情地詢問一瘸一拐拿著藍色風箏的哈桑到底怎麼了?哈桑什麼都沒說,只是把藍色風箏交給了阿米爾,交給了那個他可以為他千千萬萬遍的兄弟。

一個壞人

阿米爾如願得到了父親的歡心,父親甚至為他準備了盛大的生日宴會。可阿米爾並不開心,他覺得哈桑的存在讓他始終不能忘記自己的怯懦。於是他栽贓哈桑偷竊,讓父親趕走哈桑父子。

父親拒絕了阿米爾,他選擇原諒了哈桑,儘管他曾經說自己最痛恨的就是偷竊。只是哈桑父子決意要離開,連父親也無法挽留。哈桑離開的那天下著大雨,父親在雨中崩潰大哭,而阿米爾終於如願。那個讓他日夜感到屈辱的哈桑終於走了,可他沒有想到,終有一天他要親自把哈桑追回來。

我身體緊縮,好似被人扇了個耳光。我的心一沉,真話差點脫口而出。我隨即明白:這是哈桑最後一次為我犧牲。這讓我明白了另外的事情:哈桑知道。他知道我看到了小巷裡面的一切,知道我站在那兒,袖手旁觀。他明知我背叛了他,然而還是再次救了我,也許是最後一次。

那一刻我愛上了他,愛他勝過愛任何人,我只想告訴他們,我就是草叢裡面的毒蛇,湖底的鬼怪。

沒有誰比誰天生就高貴,高貴的是純潔的友情。即使是完全明白了事情真相,哈桑依舊為阿米爾掩藏了謊言。儘管他將要付出的遠遠不是他能想到的,但年少的他依然選擇了義無反顧的付出。當他第一次喊出「阿米爾」的名字時,就註定了一生要為守護阿米爾而存在,或者說哈桑的一生就是為了守護純真的感情而存在。

真主說:對每種罪行,都應量刑,給予恰如其分的懲罰。

我們主動丟棄的美好都是高飛的風箏,不停奔跑只為補償被我們傷害的人,彌補內心的不安。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多想回到那個讓我永遠都不想提及的瞬間,輕輕撫平自己內心的波瀾,拉起曾經的自己,走向灑滿陽光的田野和湖泊。

如果能夠回到過去,我一定勸告自己不去傷害別人,一時偏執劃開的溝壑,用了幾十年的時光都不能填滿。

我們都是追風箏的人,因為午夜夢回時總有個人在心底呼喚:回到這來,這有一條做回好人的路。

在夢裡,我撿起了過去,靠近了彩虹,得到了完美,醒來時卻總是悵然若失。那個為了我千千萬萬遍的人,如今在哪裡?

相關焦點

  • 好書分享,《追風箏的人》,關於人性的背叛與救贖
    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己爬上來哈嘍大家好,小編又來推書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好書分享,《追風箏的人》,關於人性的背叛與救贖。從小一起追風箏長大。哈桑對阿米爾特別好,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真的是打動了無數人的內心。原本以為故事就會這樣一直清淡美好地發展下去,可是突然有一天,在哈桑遭受到了欺侮時,阿米爾並沒有像哈桑那樣挺身而出,阿米爾是一個懦弱的人,他面對哈桑遭受欺侮,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然後灰溜溜的逃走。
  • 《追風箏的人》,少年成長必讀的一本書,告訴你什麼是苦難和救贖
    《追風箏的人》,阿富汗作家(美國籍)卡勒德胡賽尼2003年以英文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追風箏的人》中文譯本,32開,326頁,22.6萬字,譯者李繼宏。作者將該書題獻給「所有阿富汗的孩子」。很難將滿天飛舞的風箏和阿富汗這個國家聯繫在一起。在我們的印象中,阿富汗硝煙瀰漫。
  • 《追風箏的人》讀書有感
    一、作者簡介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於阿富汗喀布爾市,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美籍阿富汗裔作家、醫生。1980年,卡勒德·胡賽尼隨父親遷往美國。1993年取得行醫執照,1999年開始創作。2003年出版第一部小說《追風箏的人》。曾獲得聯合國人道主義獎、約翰·斯坦貝克文學獎等多個獎項,並受邀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
  • 不如讀書吧:每日一本好書推薦《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是一部恢宏的文學作品,講述了父與子之間的親情、友誼和背叛的故事。這個令人難忘也令人心碎的故事說的是一對富有的男孩和他父親家僕之間的一段友情,一段似乎不太可能發生的友情。以一個正在遭遇滅頂之災的國家作為故事的背景《追風箏的人》一書可謂匠心獨運,這個故事講到了讀書的力量,背叛的代價,救贖的可能,也講到了父親對兒子產生的力量,他們的愛他們的犧牲還有他們的謊言。《追風箏的人》講述了一個涉及家庭、感情和友情的波瀾壯闊的故事,他的主題緊緊當代史實,那就是過去30年阿富汗慘絕人寰的血淚史。
  • 《追風箏的人》:人性是鏡子,看清別人,看透自己
    世界名著《追風箏的人》,被各行各業的人推崇,便是揭示人性的力作。它講述了一對少年好友,因為一次變故,主人公阿米爾最終走向心靈救贖的故事,展示了人性的脆弱和虛偽、痛苦和救贖。透過這種救贖,人生的一個真相也讓人頓悟:人性,是面鏡子。這面鏡子,能照見不同的自己,照見真實的你我。
  • 《追風箏的人》: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驚蟄有三候,一候「桃花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乃鬧春之始;二候「倉庚鳴」,倉庚為黃鸝,它早早感受到春風和煦而開始鳴叫;三候「鷹化為鳩」, 古稱布穀鳥為鳩,春時因喙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飢,如痴而化,到秋天,鳩再化為鷹。這個春天與往常不同,早早蒙上了一層陰霾,但是知行君相信「春雷滾滾喚春天,春日灼灼花似錦,」所有的蟄伏都是在為更好地飛翔蓄力。
  • 這是十年來,唯一讓我流淚的書|《追風箏的人》
    作者卡勒德.胡賽尼採用倒敘的方式,把我們的視線從2001年的美國,跟著阿米爾的身影,回到30年前的阿富汗。因為,那裡有條成為好人的路,一條再次成為好人的路。1、成長曾經的阿富汗,美麗,安寧。曾經的阿米爾和哈桑是快樂的,是兄弟一樣的朋友,是整個喀布爾最好的放風箏的人和最好的追風箏的人。哈桑是阿米爾家的僕人阿里的兒子。
  • 《追風箏的人》:世間最深情的話就是這句,「為你千千萬萬遍」
    說起童年,每個人心中想到的形容詞肯定都是:天真浪漫、童言稚語、五彩繽紛······童年的時光,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刀光劍影,總是那麼令人懷念。可是,有那麼一些人,總是因為童年的一些錯誤,被噩夢纏身,不得解脫。在人性的本質和救贖之間,徘徊不定,在後悔和自我安慰下,一點一點的前行。《追風箏的人》,這部由卡勒德·胡賽尼著的小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讀書推薦:《追風箏的人》濃濃的情感淺淺的文字無盡的眼淚
    讀書推薦:《追風箏的人》濃濃的情感淺淺的文字無盡的眼淚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本由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創作的救贖小說《追風箏的人》,這是一本記史類小說,描寫了一段阿富汗戰爭前其樂融融的景象,也描寫了戰爭隊阿富汗的毀壞
  • 讀書筆記 |《追風箏的人》:也許,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風箏
    記得小時候秋高氣爽或春風明媚的日子,爸爸會帶我們去放風箏,我通常是那個特別沒有耐心的人,有時也是因為爭搶不過弟弟,總而言之,最終我都會淪為拍手叫好的看客,或者在風箏已經在天空翱翔的時候接過線軸,假裝自己有放過。在那時,風箏是好看的玩具、好玩兒的遊戲。
  • 自我的救贖
    思想獨立的人,不會過度依賴別人,不會過分期待,不會盲從。 獨立思考說起來簡單,做起來確實挺難的。
  • 可以讀書|《追風箏的人》只要你能付出真心,它一定就在你所追尋的...
    《追風箏的人》。《追風箏的人》問世於2003年,由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所作,是美國2005年排名第三的暢銷書,全球銷量突破4000萬冊。對於書籍這樣感性的東西,數字的證明不免顯得過於生硬。電影《追風箏的人》劇照「為你,千千萬萬遍。」這句話,哈桑去追風箏前,跑著對阿米爾說過。許多年後,阿米爾也同樣追著風箏對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說。
  • 輸熱火,1人自我救贖,恩比德難受,76人不該給此人大合同
    北京時間12月29日,76人客場對陣熱火,最終76人在加時賽中以116-117輸給了熱火,遭遇了一波2連敗。儘管76人在主場的成績不錯,但是76人在客場的戰績卻是不佳,因此他們這次面對本賽季打得很不錯的熱火,想要贏球會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
  • 厄斐琉斯門牙塔自我救贖 翻中翻劇情SN戰勝RW扳平比分!
    ,被點燃加上紅buff的持續傷害完成了擊殺,莉莉婭收穫一血!關鍵的峽谷先鋒團戰中,RW率先拿下了先鋒,後續想要接團,卻被側翼的forse發條大招拉到了3人,男槍跟上傷害瞬間融化2人,SN成功贏下團戰鎖定前期優勢!
  • 通遼市圖書館舉辦「諾敏西迪讀書會」——《追風箏的人》讀書分享會
    2020年11月14日下午,「諾敏西迪讀書會」——《追風箏的人》讀書分享會在通遼市圖書館四樓培訓室如期舉行。本期分享的書目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代表作——《追風箏的人》。科爾沁書蟲蒙古語讀書群負責人套格斯、通遼市科爾沁蒙古族中學教師吉蘇力格作為閱讀書目推薦人與通遼市科爾沁蒙古族中學高二(3)班50餘名同學共同分享閱讀心得。分享會中,同學們暢談閱讀感悟和受益影響,或深情、或慷慨、或質樸地討論閱讀心得,分享閱讀給自己帶來的成長以及美好享受。
  • 興安萬裡 · 閱讀有你丨好書分享 《 追風箏的人》
    興安萬裡 · 閱讀有你丨好書分享 《 追風箏的人》 2020-08-12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風箏》比《潛伏》真實嗎?宮庶這個人物為何那麼讓人恨不起來
    最近在追諜戰劇《風箏》,這部電視劇出來已經幾年來,在豆瓣的評分也非常高。柳雲龍導演或者自己參演的作品都是非常有特色的,他說話的風格,讓人看了一次,就感覺到非常特別,在這一點上,姜文導演的電影風格也有點和他相似,個人色彩非常明顯。
  • 不負春光︱追著風努力奔跑 把風箏放上最高的天空
    一家人一起用一天的時間儀式般地完成這個春天所有的踏春活動。「賞花賞樹賞春風,逛吃逛喝放風箏。」上午還在城中,下午又到了遠郊,一家人馬不停蹄的快樂著,自由自在的將束縛多日的身體徹底舒展放鬆在春意盎然的大自然中。
  • 《站在兩個世界的邊緣》,一位「職業病人」的自我救贖
    可他還是頑強的活到了20歲,他20歲的青春永遠停留在了2013年8月21日。想讀這本書只因被書中的話感動,「幸運和不幸一樣,都需要人承擔。命運嘛,休論公道!」。生前他是知乎上的知名答主,去世後各界大咖對他的悼念,使得很多人開始關注他寫的文章。在與病魔不斷抗爭卻還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寫作的他,在很多人眼裡他是個頑強的少年,連他的母親也經常對他說這是奇蹟。
  • 電視劇風箏為什麼禁播5年?風箏豆瓣評分為何高達8.7分劇情介紹
    剛開始我還以為又是一部抗日神劇,小編帶著厭煩的情緒看了第一集,有大煉鋼鐵,有文革,雖然劇情短暫,但這片能播出已經不錯了,真是很不錯的一部劇,結尾神來反轉,最大的懸疑解密,讓人心驚扼腕之餘,對主創團隊陡生一腔敬佩之意,滔滔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