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兩個世界的邊緣》的作者程浩,出生後便沒有下地走過路,醫生曾斷定他活不過五歲。可他還是頑強的活到了20歲,他20歲的青春永遠停留在了2013年8月21日。
想讀這本書只因被書中的話感動,「幸運和不幸一樣,都需要人承擔。命運嘛,休論公道!」。生前他是知乎上的知名答主,去世後各界大咖對他的悼念,使得很多人開始關注他寫的文章。在與病魔不斷抗爭卻還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寫作的他,在很多人眼裡他是個頑強的少年,連他的母親也經常對他說這是奇蹟。可在書中他也表示了身邊人無法理解他的挫敗感,任何人沒有處在他的境遇中都無法對他感同身受。
自言命運休論公道的他,也曾自暴自棄過。不與人溝通,不讀書,每天在遊戲的虛擬世界裡證明自己還活著。直到雨夜停電,突然黑掉的電腦屏幕讓他突然明白,自己賴以證明生命的世界只因雷雨就會頃刻毀滅。他學過英語,寫過代碼,建過網站,做過動畫,炒股股票,當過遊戲代練。可他始終無法在這些事情上得到自我認同,但讓他明白了何為「救贖」。每個人都在自我救贖的路上,只是有人越走越近,有人卻越走越遠。他給他的「自我救贖」取了個名字,叫沙海拾貝。為了尋找珍珠,要反覆做刨沙撬貝的動作。即使很久都沒找到一顆珍珠卻還在堅持,因為相信貝殼裡有珍珠,不是這個就是下一個。就是這條沙海拾貝的救贖之路,支撐他在生死邊緣的道路上樂觀的走下去。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救贖之路上尋找著能獲得自我認同的目標。有人會因為生活帶來的種種磨難停止前進,而有人卻還在堅持,因為他們堅信下一個貝殼會有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