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儀首歌 濰坊報導
風箏,又名「紙鳶」、「木鳶」,作為風箏故鄉的濰坊,素有「鳶都」的稱謂。 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大型風箏博物館,建築面積8100平方米,建築造型選取了濰坊龍頭蜈蚣風箏的特點,屋脊是一條完整的組合巨龍,似蛟龍遨遊長空伏而又起,設計風格在國內獨樹一幟,是「世界風箏都」的標誌性建築。
11月11日下午,「新動能·新山東——第十六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採訪團走進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了解風箏的歷史,感受風箏的文化魅力。據介紹,這家風箏博物館收藏、陳列著古今中外的風箏珍品及有關風箏的文物資料,共設有八個展廳,分別是風箏的歷史文化展,濰坊風箏精品展,世界精品風箏展,中國精品風箏展,風箏綜合功能展,濰坊國際風箏會,民俗展廳,風箏放映廳。
八個展廳分別介紹了風箏的歷史、應用及沿革發展,濰坊風箏的流派及分類,國外風箏展,國內風箏流派,精品風箏及國際風箏會等內容。展覽以翔實的風箏文物資料以及照片、文字、繪畫、複製品等,全面展示了風箏的歷史文化、現代文化、國際文化及延伸文化。
館內展出的千餘只中外風箏精品、三百餘件翔實的風箏文物資料,詳盡地介紹了濰坊風箏所獨有的題材廣泛、造型優美、繪製精細、放飛平穩、色彩豔麗的風格,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燦爛文化所獨具的藝術魅力。
「梁山好漢108將」風箏全長220米,起飛時四串折合成一串起飛,是博物館裡最長的串式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