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談到了梁山首位陣亡的好漢——雲裡金剛宋萬,本文要說的是梁山最後一位陣亡的好漢。巧合的是,此人與宋萬一樣,都是梁山的元老。如果按照山上的前後順序,此人是首位上梁山的好漢。此人便是排名第八十三位、綽號摸著天的杜遷。
杜遷的綽號為「摸著天」,這個綽號的意思非常明顯,就是形容杜遷的個子高。不過,這個綽號並非《水滸傳》作者施耐庵首創,而是源自宋元話本。在無名氏所撰《大宋宣和遺事》中,就有一位名叫杜千的漁民,與宋江是舊交,被宋江推薦到晁蓋佔據的梁山濼落草為寇。
此後,宋江在九天玄女廟看到了一部天書,裡面載有三十六位天罡的名字和綽號。這位杜千也名列其中,排名為第三十五位,他的綽號為「摸著雲」,與《水滸傳》中的「摸著天」非常相似。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在創作《水滸傳》時,將《大宋宣和遺事》中的「杜千」改成了「杜遷」,又將其「摸著雲」的綽號變成了「摸著天」。
從晁蓋、宋江等江湖好漢對於小旋風柴進的描述來看,投靠柴進之人絕大部分都犯下了重罪,從來前往柴進莊上避難。按照這個說法,杜遷也應該屬於這種類型。他與白衣秀士王倫原本相識,並一起前往柴進莊避難。此後,二人又得到柴進的資助,佔據梁山落草為寇。此後,宋萬與朱貴先後入夥,梁山有了四位頭領。林衝在火併王倫時,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你是一個村野窮儒,虧了杜遷得到這裡。」由此可見,王倫之所以能夠佔據梁山,杜遷居功至偉。
與宋萬這一人物形象較為模糊相比,杜遷這一形象較為鮮明,最大的特點就是心直口快。當王倫拒絕林衝入夥時,杜遷當即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說:「山寨中那爭他一個!哥哥若不收留,柴大官人知道時見怪,顯的我們忘恩背義。日前多曾虧了他,今日薦個人來,便恁推卻,發付他去!」這番言辭,比朱貴和宋萬的表態更為堅決和徹底,對王倫的嫉賢妒能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晁蓋等人來到梁山後,吳用利用林衝殺死了王倫。杜遷當時就在現場,對於這樣的變故,杜遷無可奈何,只能聽天由命。晁蓋成為梁山第二任大當家後,梁山重新排了一次座次,杜遷的排名由之前的第二變成了第九;而當宋江帶著秦明、花榮等人上梁山時,梁山又進行了第二次排座次。這一次,杜遷的座次再度下跌,變成了第十八;梁山大聚義時,杜遷的座次更加靠後,僅僅名列第八十三位。與之前高居梁山第二相比,座次足足下跌了八十一位。
與宋萬的模糊形象相比,除了心直口快之外,杜遷還有兩個特點,一是不願濫殺無辜。梁山火燒無為軍時,有部分百姓前來救火,杜遷當即表示:「你那百姓,休得向前。我們是梁山泊好漢數千在此,來殺黃文炳一門良賤,與宋江、戴宗報仇,不幹你百姓事。你們快回家躲避了,休得出來閒管事。」
杜遷還有一個特點是武藝尚可,能在兩軍陣前立下戰功。雙鞭呼延灼攻打梁山時,杜遷就曾經上陣殺敵,並與赤發鬼劉唐一起生擒呼延灼大軍的先鋒、百勝將韓滔,這一戰績也是宋萬無法企及的。
不過,杜遷的結局與宋萬一樣,都是在徵討方臘的戰爭中殺死沙場。二者所不同的是,宋萬死在潤州,是梁山第一位陣亡的好漢。而杜遷死在清溪,是梁山最後陣亡的一位好漢,這顯然也是作者有意為之。
參考書籍:《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