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我國最著名的古代四大經典名著之一。《水滸傳》描述了水泊梁山聚義的108名好漢,在頭領及時雨宋江宋公明的領導下,豎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反抗朝廷的封建壓迫,書寫了一副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
《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聽著綽號就讓人敬佩不已的英雄人物比比皆是。像「豹子頭」林衝,「八臂哪吒」項充及「黑旋風」李逵和「玉麒麟」盧俊義等。哪一個不是威名赫赫、武藝超群的大英雄?!
但梁山108位梁山好漢裡,也不乏充斥著一些打醬油充當綠葉角色的人物;還有一些綽號聽著挺霸氣,卻和實力極不般配的人物。
這裡要講的《水滸傳》裡一位梁山好漢,聽著綽號就像個倒黴鬼,最後的結局還真是個倒黴鬼,死得極其窩囊。
丁得孫,綽號「中箭虎」,在《水滸傳》的全書中,首次出現在《水滸傳》的第70回"沒羽箭飛石打英雄,宋公明棄糧擒壯士"中。
書中介紹丁得孫出場:雙腮連項露疤痕。可見此人是五短身材,典型的腦袋大沒脖子,滿身的傷疤。
丁得孫在上梁山之前,就一直是「沒羽箭」張清的手下;和張清歸順梁山後座次排名79,也一直作為張清的副手存在,是步軍將校之一。
聽聽丁得孫這個綽號「中箭虎」吧,怎麼聽、怎麼看,都像是個挨打受傷最悲催的名字。
丁得孫在《水滸傳》中總共出現了五次,他被活捉成了梁山好漢是一次;在宋江步「九宮八卦陣」中,充當張清手下的哨馬是第二次。
最出彩的一次,應該是梁山好漢徵討田虎時,丁得孫與龔旺、李立、石勇、陶宗旺一幹名氣不是很大的人物,率領步兵從後門殺入晉王宮,逼的偽皇帝田虎的太子揮劍自刎了。
丁得孫最後一次在《水滸傳》出現,是在梁山好漢討伐方臘準備攻取歙州時,「中箭虎」丁得孫率本部人馬在歙州附近山路邊上休息的時候,自己走向一旁小解時,踩到草中的毒蛇被咬傷了腳,不幸毒發攻心而死。
這是「中箭虎」 最後一次「中箭」受傷,也是《水滸傳》中唯一是被毒蛇咬死的的英雄人物了!可嘆!這樣死法對一位梁山好漢來說,確實太窩囊了!看來,就是這個悲催的綽號害了他!
朋友們,那你們覺得是這樣嗎?喜歡的請添加關注,願和大家共同用旅遊的心態去丈量歷史,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