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36天罡星中最沒有存在感的兩個人,應該是這對兄弟!

2020-12-05 年輪歷史

《水滸傳》中後來108好漢,分別得號36天罡星,72地煞星。前36名好漢稱天罡,這些人應該是梁山的核心頭領了。

事實上,水滸傳全書的描寫,在前36人身上著力尤其之多。比如著名的魯(智深)林(衝)十回,武(松)十回等等。通過重要頭領的加重描寫精心刻畫,才使人尤其印象深刻。

但是魯智深,武松並不是本文今天要討論的對象。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天罡星中最沒有存在感的兩個頭領。

天罡星中多有能人異士,沙場猛將,水中蛟龍。其實大家仔細回想一下,就會發現,如果水滸傳是一部大電影,那麼這些天罡星都有許多單獨露臉的特寫鏡頭。而武松等人篇幅大,可以演個小品的長度。但是,也有的人出場時長就很短。

這其中,還有三對兄弟。分別是阮氏三雄,張順張橫,和解珍解寶。阮氏三雄不用說,出場很早,都有自己的鏡頭。存在感很多。比如阮小七,徵方臘之後搶方臘的衣服穿,以為樂事,結果被告狀了。張順水中鬥李逵更是經典鏡頭,張橫雖然不如張順那麼搶眼,在江裡要給宋江吃板刀麵那段也是非常"橫",讓人印象深刻。

而解珍解寶呢?登州出了大蟲擾民,州官懸賞打虎。這兄弟兩個是獵戶出身,風裡來雨裡去,爬山涉水野外討生活,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把大蟲射中了藥箭,這大蟲卻不甘心束手就擒,亂跑,掉到山下毛太公的莊子了。

水滸中三段打虎,這解珍解寶打的虎卻是最窩囊的一次。武松一個人赤手空拳打死一隻虎,李逵一個人一把刀幹掉四個虎,而解珍解寶兩個人傷了一個虎最後跌死,戰果卻被人截胡了。對比一下武松李逵,這也太窩囊了。

截胡了還不算,這兄弟兩個智商也欠缺,還被抓到了牢裡。由此引發了登州的截牢事件。從登州走出了一支小隊伍,共計有孫立孫新,解珍解寶,樂和顧大嫂張青,還有鄒淵鄒潤一共九員好漢。在梁山108將之中,登州9人團隊共計佔有百分之0.833的員工份額,為數實在不算小。

繼續說,論武功,解珍解寶不如孫立,論隨機應變,不如樂和,論機敏果敢,不如顧大嫂。這兩人,自從沒腦子稀裡糊塗下了牢獄,剩下的就是其他七人在謀劃救他們了。

所以,對於解珍解寶入選天罡星,而孫立入選地煞星,一直就是水滸中備受爭議的一點。

但是小編想來,對於梁山真正的老大宋江來說,如果讓孫立入選,則名額實在不好安排。比如,梁山前20人中朝廷武官出身的太多,孫立入選天罡星,則排名靠後,就和三阮這些人混在一起了。排名靠前,怎麼安排?此外,登州小團隊人數過多,互相之間都是親戚關係,關係相當緊密,讓登州團隊的核心人物孫立進來,宋江第一不滿意,第二不放心。

所以,宋江和吳用一合計,換個思路,就讓這解珍解寶這對武功還行,智商不太高的兄弟兩入圍吧。

故而,登州團隊中入選天罡星的成了解氏兄弟,而解氏兄弟在書中話語不多,出場場次也不多,是天罡星中最沒有存在感的兩個人。

仔細看看,這兄弟兩個,出則同出,入則同入,在書中從沒分開過。最後徵方臘中,兄弟二人一起喪身於烏龍嶺。這樣的描寫方式,可以說,作者對這兩人也是著墨不多。

其實把解珍解寶合成一個人,名叫解珍寶,然後再加個祝家莊的好漢欒廷玉進天罡,也是一種寫法。小編一家之言,眾位看官莫笑俺!

(本文文字由百家號作者年輪歷史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之)

相關焦點

  • 《水滸傳》72地煞星中,有哪些人是有實力取代36天罡星
    現在我們就列舉一下有哪些地煞星實力其實不下於天罡星。首先來說一說天罡裡實力強勁很難前被擠掉的前二十位: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關勝、林衝、秦明、呼延灼、花榮、柴進、李應、朱仝、魯智深、武松、董平、張清、楊志、徐寧、索超、戴宗。看看這二十位,前四位是梁山的核心領導F4,是梁山最上層的人物。
  • 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梁山好漢?有標準嗎?
    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梁山好漢?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標準。梁山前後有三位首領,分別是王倫、晁蓋和宋江,這也可以看作是梁山的三個不同時代,即王倫時代、晁蓋時代和宋江時代。本來,梁山是一個「躲災避難」的地方,很多「做下迷天大罪的人」都投奔梁山而來,梁山也把他們「收留在彼」,但梁山人員很多,想成為一名好漢卻也並非易事。
  • 梁山108將中,排名最憋屈的4位好漢,一人為梁山立了7件大功
    梁山聚集了108位好漢,這些好漢中有呼延灼、關勝這類威名遠揚的朝廷將領,也有盧俊義、李應這類財主出身的好漢,還有王英、周通這類人品極差的山頭霸王,以及武松、魯智深、宋江等朝廷官吏出身的好漢,他們雖然來自三教九流,但聚在梁山後大家還是比較和諧的,能兄弟齊心。
  • 梁山數萬之眾竟然沒有一個叛徒,這不科學,白日鼠白勝算不算一個
    雖說梁山好漢俠肝義膽,英雄豪傑,為兄弟敢於出生入死,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名揚四海,萬人敬仰,但也未必個個都是硬骨頭,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之下,還是有人會貪生怕死,屈服妥協,最終出賣了自己的兄弟。
  • 在《水滸傳》中,梁山號稱有108位好漢,但真正的好漢只有5位
    在《水滸傳》中,梁山乃是「四大寇」中實力最強的一支,號稱有一百零八好漢,但這一百零八人真的都算是好漢嗎?其實不然,這些人中絕大部分都算是被迫入夥梁山的,還有一些本來就是濫殺無辜的惡人,這些人其實都算不得是好漢。什麼叫好漢?
  • 《水滸傳》108將雖是好漢,但也分貴賤,看座次排名就知道了
    特別陰險吳用☆座次描述:扛著「狗頭軍師」大旗,兜售「智多星」所謂逼上梁山,真正被官府逼上梁山的好漢並不多,其實很多人都是被吳用的計謀逼上梁山。而吳用到了真正的戰場上,幾乎沒有漂亮的指揮,更沒有諸葛亮那樣的雄才。
  • 大家認為《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們到底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之後洪太尉一條路跑到黑,誤打誤撞放這數百道金光朝四面八方而去。從此之後的故事主線才拉回了現實社會中來,梁山好漢也逐漸登場。從書中表達出來的意思可以看出,梁山兄弟其實也屬於是順應「天命」而生!九天玄女娘娘乃水滸一書中出現過的法力之最,類似封神中的鴻鈞老祖。宋徽宗乃當朝天子,貴為「真龍之軀」,自然受「蒼天」庇佑。洪太尉是天子派到此處,宋江等人又標榜自己是替天行道。
  • 梁山好漢中最讓人看不懂的5個綽號,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水滸傳是我國古代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塑造了108位栩栩如生的梁山好漢形象。一些梁山好漢比如武松、林衝、魯智深、宋江等人的故事都深入人心。在水滸傳中,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細節就是108位梁山好漢都有自己的綽號。梁山好漢的綽號,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 段景住為何排名108條好漢最後一名?差點毀了梁山
    那麼,段景住在梁山好漢中的排名為什麼那麼低呢?一、段景住在梁山沒有人脈。「一根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宋江為什麼能夠穩坐梁山好漢第一把交椅,靠的不是武功——如果單打獨鬥,他甚至打不過李逵,也不是財產——他那點家產,與盧俊義相比無異於九牛一毛,而是有眾多兄弟捧場。
  • 梁山有七大古代名將,兩個堪比古人,兩個笑煞後輩
    小李廣花榮屬天罡星,排名第九位,是最高的一個。李廣,是西漢名將,以箭術著稱於世,曾有射石搏虎的壯舉。李廣驍勇善戰,在與匈奴的戰爭中屢建奇功,「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首名句說的就是李廣。花榮以李廣為號,恰恰就是因為他的箭術高明。其箭術可比肩李廣。梁山泊射雁、祝家莊滅燈、金沙灘射玉麒麟、徵田虎射殺方瓊、張翔、楊端,打方臘射死鄧元覺,這些都是花榮的代表作。
  • 《水滸傳》作者安排梁山好漢大吃牛肉用意頗深
    大德中,始責州縣正官監視,蓋暖棚、團槽櫪以之。」必須要蓋暖棚,團槽櫪這樣的規定出現在了史書中著實少見,可見元朝統治者,對於牛馬是多麼地重視。在遊牧民族治理的元朝,牛肉也不是說吃就能吃的,當時根本沒有這麼大的供應。
  • 梁山好漢:切五斤牛肉打兩角酒 包拯:統統抓起來 帶回衙門打板子!
    梁山好漢不是大觀園裡的鶯鶯燕燕,人家在大觀園裡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梁山好漢一般都是在鄉野小店「切五斤牛肉,打兩角酒」,或者來兩盤「黃牛肉包子」。《水滸傳》寫的是粗豪的「英雄好漢」,他們的食譜上,似乎除了人肉就是牛肉了,其中王英是吃人專家,宋江是人肉宴席的始作俑者,但是他們最常吃的,還是牛肉。
  • 水滸傳中108位梁山好漢,武松排名14,是否存在「屈尊」一說?
    水滸中有馬上林衝,馬下武松,注意證明武松在梁山泊中武力值是屬於食物鏈頂端的。梁山泊把武松排在了第十四位,從某種角度來講有些屈尊。打下東平和東昌兩府後,水泊梁山剛好湊成了一百單八人,宋江大喜遂於吳用、公孫勝等人商議,搞了個36天罡、72地煞的排名,於是英雄大聚義,按對梁山泊的貢獻、武力值高下、江湖名望、山頭派系等綜合因素考量,各授職務和軍銜,眾皆大歡喜。
  • 「天上的星星參北鬥」,梁山108將的北鬥是誰?不是宋江晁蓋
    「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鬥」每當聽到這首膾炙人口的《好漢歌》時,不由得思考一個問題,天上的星星指的是梁山108將,那北鬥到底是指誰呢?北鬥是權威,誰是指引梁山好漢的北鬥呢?梁山好漢梁山好漢在原著中定位是天罡星和地煞星,用天上的星星來形容他們非常恰當,在晁蓋等七人聚義時,號稱七星聚義,當時晁蓋做過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北鬥七星墜在屋脊上,還有一道白光。
  • 天罡星盧俊義與地煞星黃信,何以各成了36天罡72地煞的統稱?
    梁山108將聚義,假以天道鬼神之說,詭以108將與36天罡星72地煞星分別對應。但令人稱奇的是,在36天罡星中有天罡星,72地煞星中也有地煞星。那既然36天罡以天罡星為統稱、72地煞以地煞星為統稱,那為何又不以他們為首呢?偏要在他們前面分別排一位天魁星、地魁星呢?
  • 水滸中的四條龍,結局卻各不相同,有一個竟成了真龍
    有看過《水滸傳》或者看過《水滸》的人應該都知道,施耐庵先生筆下的108個好漢的故事個個有特點,個個不相同,有個別人的故事還特別吸引人。咱們今天說說梁山上的四條龍,都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和結局。落草為寇唄,當然,最初的時候並不是直接去梁山,而是在自己家隔壁鎮子的一座叫登雲山去佔山為王,經常打劫過路的人,一有錢又去賭掉,這人手氣也爛,幾乎逢賭必輸的那種,可是沒轍啊!就好這口。也就靠那股兇猛氣勢自己闖出了個「出林龍」的稱號來。
  • 水滸山地戰專家,梁山天罡星裡暴哭,意氣難平鏟奸邪
    梁山一百單八將裡,天罡末尾壓浪子燕青一頭的,是一對兄弟,姓解。一個綽號兩頭蛇,一個綽號雙尾蠍,即解珍、解寶。這對解氏兄弟的綽號,恐怖至極。解氏兄弟之所以成為梁山好漢,外力推送所至,決非他倆初衷。《水滸傳》第49回"解珍解寶雙越獄 孫立孫新大劫牢"裡,交待了解氏兄弟上梁山的原因。他倆本是登州守法獵戶,標準良民,只因捕虎一事,被毛太公父子誣陷,蹲了大牢,心態大變。在孫立孫新等好漢的營救下,反出牢獄,成了殺人放火的強盜。
  • 此人在梁山排名第八十三,首位上梁山的好漢,卻成最後陣亡之人
    前文談到了梁山首位陣亡的好漢——雲裡金剛宋萬,本文要說的是梁山最後一位陣亡的好漢。巧合的是,此人與宋萬一樣,都是梁山的元老。如果按照山上的前後順序,此人是首位上梁山的好漢。此人便是排名第八十三位、綽號摸著天的杜遷。
  • 水滸故事:梁山頂配九宮八卦陣,四面八方24將,是否為最強馬軍?
    因此,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之後的幾十回目,反而是我最喜歡的內容,再加上接受不了各位梁山好漢在徵方臘途中遭遇的各種犧牲陣亡,所以全書中最喜歡的部分,真的就是與遼國、田虎和王慶的那幾十回故事,而這也是在大多數專家學者眼中,最應該剔除,最不像《水滸》的部分。但估計有不少朋友跟老樂一樣,最喜歡的部分就是這些吧?
  • 梁山中這五人都是核心人物,卻被排到地煞星50名以後,略有不公
    正是因為他們戰鬥力不俗,而且放任不管也的確是個禍害,於是便想到了「以賊治賊」的方法來處理梁山和其他賊寇,但問題就來了,朝廷是在他們徵方臘前招去了不少人才的,怎麼就沒看上這5個最重要的人才呢?他們才是梁山真正的價值體系,比武松、魯智深等作戰型的好漢有價值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