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梁山上一共有108個好漢,而且他們除了本名之外,還都有一個響噹噹的綽號,甚至在讀者中,好些人只記得好漢的綽號,不記得他們的本名。
這些好漢中,宋江有三個綽號。第一個是「及時雨」,因為他很仗義,往往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人排難解紛,就像天上下的及時雨一般,能救萬物。
第二個是「孝義黑三郎」,「黑」是說他皮膚黝黑,「孝義」是說他對家人的態度,「三郎」是他排行老三;第三個是「呼保義」,大概意思是「大家都認為他是個保持忠義的人」,這個綽號在原著中用的也不多,代表了他對待朝廷的態度。
「赤發鬼」劉唐,這個也很好理解。《水滸傳》中說因為他鬢邊有一塊硃砂記,所以才有了這樣的綽號。還有「大刀」關勝、「沒羽箭」張清,這樣的綽號可以反映出好漢的本領;「美髯公」朱仝、「一丈青」扈三娘,這樣的綽號可以反映出好漢的相貌;「霹靂火」秦明、「急先鋒」索超,這樣的綽號可以反映出好漢的性格特徵。
但是,這108個好漢中卻有5個的綽號其實是徒有虛名的,乍一聽跟本人實在是不好聯繫起來,不知道施耐庵當時創作的時候為什麼給他們取了這樣的綽號。換到現代,臉皮薄的人都羞於啟齒。而分別是哪5個綽號呢?還請各位接著往下看。
第一個是「百勝將」韓滔。「百勝將」,從字面上看,就是從來不打敗仗的意思。但是從整本書看來,韓滔並不是什麼本領很大的人物,而且梁山上比如「青面獸」楊志、「雙鞭」呼延灼、「豹子頭」林衝這些都比他厲害。
真是不知道為什麼把「百勝將」這個綽號給了他,不知道韓滔在面對這些比他厲害的人物的時候,用這個綽號會不會臉紅呢。
第二個是「摸著天」杜遷。杜遷是早就上了梁山的,和當時的「白衣秀士」王倫、「雲裡金剛」宋萬、「旱地忽律」朱貴一起是開山元老,坐第二把交椅,他的資歷是比後來的百十號人都老的,但是宋江上山之後,他的地位一日不如一日。
後來在梁山聚義之後大排名,他居然從第2位滑到了第83位,這樣的地位這樣的排名,實在是對不起「摸著天」這麼霸氣的綽號。
第三個是「鎮三山」黃信。當時黃信之所以叫「鎮三山」,是因為他是青州知府慕容彥手下的兵馬都督,管轄範圍內有清風山、二龍山、桃花山三座山,這三座山上都有好漢佔山為王,他就口出狂言,要捉盡三座山上的人。
結果後來在押解宋江的時候路過清風山,黃信非但沒有捉住人家,反而被「錦毛虎」燕順等三人打的落荒而逃。不知道黃信後來上了梁山,怎麼還好意思用這個綽號呢。
第四個是「賽仁貴」郭盛。大家都知道,唐代歷史上有個很有名的人物叫薛仁貴,他是唐帝國的開國將領,後來被封為平陽郡公。郭盛這個綽號的意思就是認為自己堪比薛仁貴,甚至於還勝過薛仁貴。
但是實際上呢,現實比理想骨感的多,郭盛的實力比薛仁貴差了何止一個十萬八千裡,薛仁貴是因為赫赫戰功封了郡王,郭盛是因為做買賣翻了船才上了梁山,兩下裡相比,郭盛根本不值一提,不知為何厚著臉皮取了這個綽號。
第五個是「智多星」吳用。這個綽號其實是很簡單易懂的,「智多星」肯定是智慧超群的,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他是和諸葛亮一樣的人物。其實呢,他雖然號稱梁山第一軍師,卻也沒有什麼大智慧,光耍小聰明坑人。盧俊義就被他坑得死去活來,好好的日子沒法過了,最後迫不得已才上了梁山。
以上就是《水滸傳》裡5位綽號名不副實的好漢,諸位看管若有新的候選人,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