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完全合法:俄軍在敘利亞使用的白磷彈不違反國際公約
資料圖:西方偏見人士製作照片諷刺俄軍使用白磷彈,白磷彈形成聖誕樹的樣子,義瑜現在的敘利亞是這麼過年,暗示俄羅斯導致敘利亞如今的現狀,此舉無論從客觀事實還是從武器裝備知識上說都略顯無知。
在俄羅斯航班被確認是敘利亞IS極端武裝炸毀以後,俄總統普京曾表示要使用一切手段,動用所有武器裝備,確保俄軍在敘利亞能夠更加猛烈的打擊恐怖組織。據西方媒體報導,IS武裝組織的首都拉卡市在11月22日遭到「白磷彈」的打擊,另一個城市伊德利卜也受到類似攻擊。有目擊者聲稱,俄軍投放了一種類似白磷彈的燃燒彈藥,有10多位平民受到傷害,至少有4人不幸身亡。
最近俄羅斯的社交網站也有網友製作了一組照片,照片顯示俄軍正在對敘利亞拉卡地區的IS恐怖分子使用了具有燃燒效果的彈藥。有網絡專家和媒體指出這可能是國際公約禁止使用的白磷彈,於是很多西方媒體開始指責俄羅斯違反國際法,使用白磷彈等違禁武器,作戰手段過於殘忍等等。
那麼,俄軍在敘利亞戰場上是否真正使用了白磷彈,這種白磷彈是否違法,是否屬於違禁武器呢。
我們先從白磷彈說起。
白磷是磷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常溫下為白色的蠟狀固體,在光照作用下會變為淡黃色的晶體,所以又稱為黃磷,工業上常見的白磷其實都是黃磷,純白色的白磷一般只有在實驗室才能看到。白磷具有大蒜的刺鼻氣味,有劇毒,人的中毒劑量為15毫克,致死量為50 毫克。白磷的燒傷十分可怕,如果人體皮膚沾染到白磷,會持續氧化燃燒,直至燒穿肌肉和骨骼,帶來嚴重損傷。白磷接觸人體後還經創面吸收而引起急性磷中毒,致神經系統和心、肝、腎等多臟器功能損害。很多人對於白磷的恐懼,談白磷彈色變,就是來自於白磷燃燒無法撲滅的恐怖。
白磷的燃點為40°C,極易燃燒,自燃或與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可產生濃烈的煙霧,在軍事上常用來制煙霧彈。白磷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加熱到250°C就會轉變成紅磷,也叫赤磷,這是一種穩定的物質,紅磷無毒,400°C以上才能燃燒,我們使用的安全火柴就是紅磷為主要原料。
由於白磷燃燒時的發煙特性,白磷在軍事上常作為煙霧彈。二戰時美軍曾裝備過專用的白磷燃燒彈,用來消滅隱藏於地堡和工事內的敵人,但因為白磷燃燒緩慢,單獨使用不足以造成猛烈的火焰,單純的白磷彈作戰效果並不令人滿意,後來又在白磷燃燒彈裡面添加了能夠猛烈燃燒的三乙基鋁和稠化劑,成為一種比較理想的燃燒彈。但同時帶來成本過高,安全度較低的缺點。很快在戰後就被各種鋁熱劑燃燒彈和凝固汽油彈所取代。
目前世界幾個主要軍事強國的彈藥庫裡,已經都沒有純粹的白磷燃燒彈了。就是純燃燒彈也很少,大多數具有燃燒特性的彈藥,都是轟爆和燃燒的組合彈藥,彈藥裡只添加縱火劑,例如陸軍使用的各種穿甲燃燒彈,空軍投擲的航空爆破燃燒彈等等。
二戰以後,白磷主要作為照明彈和煙霧彈的主要原料。白磷發煙彈在彈殼內裝填有一百多個燃燒小塊,使用時間引信空炸,炸開以後成天女散花狀,有數百個火點,發煙時間長達5~10分鐘。
從俄軍在敘利亞使用彈藥的特徵看,其空爆、數百個火點的特徵很符合發煙彈的特徵,是一種使用時間引信空爆的白磷發煙彈。
世界各國都大量裝備白磷發煙彈,中國也不例外。在中國,凡是發煙彈必是白磷(黃磷)發煙藥製成。西方國家軍隊通常將發煙彈外表塗成灰白色或者淺天灰色,而中國的發煙彈的彈頭有一條黑帶,這個特徵使得白磷發煙彈很好辨識。上圖紅圈內帶有黑色橫帶標誌的炮彈,是中國產66式152毫米發煙彈,炮彈外表印著「152煙」的漢字標記。該彈全重60公斤,彈丸重43.5公斤,內部裝填6.6公斤白磷,可單發形成30X40米範圍的濃烈煙霧。66式發煙彈發煙彈除用於施放煙霧和指示目標以外,在彈藥手冊上還明確寫著具有殺傷和縱火作用。
上圖是美制M825A1型155毫米白磷煙霧彈。口徑155毫米,可由美制M109式自行榴彈炮發射。每發炮彈內都填充有116卷浸泡過白磷溶液的毛氈織物,使用時間空炸引信,當其在距地面一定高度引爆後,會產生多道放射狀尾羽的白色煙霧,並夾雜有發光的燃燒物。當彈藥在規定高度以下起爆時,會增加縱火效果。
中國產59式130毫米發煙彈主要配用國產59-1式130毫米口徑加農炮,射程26公裡,彈體結構於美國M825A1白磷發煙彈類似,裝填24個小發煙罐,白磷發煙劑2.77公斤,配用時間引信空爆,可形成寬度100米的濃煙。
那麼,為何有人說白磷彈是國際公約禁用的彈藥呢?
1980年年10月10日,在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會議上,通過了《聯合國常規武器公約》。在條約的禁止使用燃燒武器條款規定,禁止使用燃燒武器攻擊平民或民用物體以及未供軍用的森林或植被;禁止使用空投燃燒武器以外的燃燒武器攻擊居民集聚區內的軍事目標,除非該軍事目標能同周圍的民用設施明顯區分或相隔離。但照明彈、曳光彈、信號彈和煙霧彈不在禁止之列。該公約在附加條款上附帶了大量的例外,實際上是規定只有純粹的白磷燃燒彈才被禁止使用,而現代軍隊早已淘汰了純白磷燃燒彈。
西方國家也在近些年的作戰中大量使用白磷發煙彈。2007年以色列國防軍進攻加沙市區時,其炮兵部隊就向加沙市區發射了大量的白磷發煙彈彈,用於驅散聚集在哈馬茲武裝周圍的加沙居民。由於白磷發煙彈屬於合法的彈藥,所以以色列軍隊甚至任由記者在其存儲白磷彈的陣地上自由拍照。
白磷彈在烏克蘭內戰中也有使用。2014年6月,在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斯拉維揚斯克,有目擊者聲稱烏克蘭政府軍疑似使用了違禁武器白磷彈一類的燃燒彈武器,對當地的居民區進行了攻擊。其彈藥爆炸的形態,與俄羅斯在敘利亞使用的「白磷彈」完全相同,推測都是蘇制的發煙彈。
《聯合國常規武器公約》雖然禁止以白磷燃燒彈直接打擊民用目標,但默許將白磷作為發煙劑使用,從而在實踐中留下了「灰色地帶」,所以各國軍隊在實際作戰中,都將發煙彈作為一種多用的彈藥,可以用來指示目標,可以發煙,還能縱火和作為低威力燃燒彈。
俄軍使用的白磷煙霧彈並不在條約限制之內。所以俄軍在敘利亞投擲白磷發煙彈,是一種合法的作戰行為,不應受到西方媒體的譴責。
那麼為何各國軍隊喜歡在居民區或人口聚集區使用白磷發煙彈作為攻擊武器呢。這是因為相對於普通殺傷爆破榴彈,白磷彈的威力比較小,可以用來驅散居民點的平民,隔離武裝分子與平民,隨後再使用大威力的炮彈進行轟擊,這樣可以降低平民傷亡。2009年和2014年以色列國防軍在人口稠密的加沙地區作戰時,就是採用此類戰術,先是發射白磷發煙彈,製造恐慌,驅散平民,然後再用重炮榴彈轟擊。在2004年伊拉克的戰爭中,美軍在攻打費盧傑的城市作戰時,也發射了大量的M825A1型155毫米白磷煙霧彈,一是為了掩護巷戰的機動,而是為了驅散人群。俄軍此次針對敘利亞的作戰,也應該是這種戰術,為了儘量避免造成過多的無辜平民傷害。
相對於凝固汽油彈等純燃燒彈,白磷發煙彈是一種比較人道的彈藥。其殺傷範圍可控,穿透性差,附帶殺傷小,適合在居民區使用。白磷彈通常在空中爆裂,其微小的爆炸對地面不產生殺傷力,隨後一群火球從天而降,落地也不發生爆炸,撞到建築物會彈回,不會穿透,在地面滾動燃燒發煙,幾十秒後逐漸熄滅。遭遇白磷發煙彈打擊的居民,甚至可以臨時用衣物或木板來遮蔽,只要不直接接觸落地燃燒的少數白磷物質,那麼地面上的人群是安全的,只是造成一定的恐慌,這也是各國經常使用白磷發煙彈打擊居民區、驅散人群的主要原因。
受到白磷彈攻擊的地區,只有火力覆蓋以內的室外目標遭到打擊,建築物基本會保持完好,在火力範圍之外的人基本安全,還有人從容拍照。在室內掩體和外圍不確定身份的人會得到保全。
白磷彈的人道,不是說它沒有殺傷力,是指它附帶殺傷小,因此在正式戰場上,白磷彈因其殺傷力太小往往作為輔助裝備。如果軍隊不考慮減少附帶殺傷,那麼完全可以對居民點發射高爆炮彈、爆炸燃燒彈、凝固汽油彈或雙用途子母彈,這些彈藥既能摧毀所有建築物,也能殺死一切覆蓋範圍內的人體目標。
所以,俄軍在敘利亞使用的白磷彈藥,不僅合法而且人道,是一種比較人性化的作戰方式,理應得到世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