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象徵性增兵敘利亞,不到100人:威懾俄軍裝甲車別再胡來

2021-01-20 HE觀察

儘管有照片顯示,部署在敘利亞東北部的美俄兩軍士兵私下並非完全劍拔弩張,甚至還會互相交換零食、合影留念,但整體上,在敘利亞東北部的美俄兩軍關係並不融洽,在巡邏路上,美俄兩軍經常發生互相爭搶道路、攔截乃至撞擊的事件(俄軍裝甲車主動撞擊美軍車輛)。

當地時間9月18日,美軍中央司令部宣布,將向敘利亞東北部增兵,"已經部署了哨兵雷達,增加了美軍戰鬥機巡邏的頻率,並部署了布拉德利步兵戰車。"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宣稱,這僅僅是一次象徵性增兵,增援的布拉德利步兵戰車不超過6輛,總共不到100人。

儘管美軍中央司令部宣稱這次增兵是"幫助確保聯軍的安全",美國"不尋求與敘利亞境內任何其他國家軍隊發生衝突,但必要時將保衛聯軍"。但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稱,這次增兵主要還是為了應對俄軍,「任何所謂不針對第三方的軍事行動,都是針對第三方」,近期駐紮在敘利亞東北部的俄軍採取了諸多不專業、不安全的行動,極具挑釁意味。

目前,美軍在敘利亞境內約有1000多人,部署在敘利亞東部,主要分為兩部分部署在敘利亞東北部和東南部,其中,部署在敘利亞東南部坦夫基地的美軍,控制了敘利亞、伊拉克和約旦交界的戰略要地,切斷了伊朗武裝從伊拉克進入敘利亞東南部的通道;而部署在敘利亞東北部的美軍,名義上是防止敘利亞境內的極端武裝死灰復燃,但實際上是阻止庫德武裝免遭俄敘伊聯軍或土耳其聯軍的攻擊。

去年土耳其聯軍在敘利亞東北部發起軍事行動的時候,美國方面對其「不支持但也不反對」,迫使庫德武裝尋求敘利亞政府軍的支持,共同對抗土耳其聯軍,也就是那個時候,敘利亞政府軍和駐敘俄軍進入了敘利亞東北部地區,儘管後來土耳其方面停止了行動,但駐紮在敘利亞東北部的俄敘聯軍卻留了下來。

俄羅斯和敘利亞政府,一直指責美國方面盜竊敘利亞石油,但沒有提出任何證據(美帝不偷豐富的伊拉克石油,就看中了敘利亞這點儲量?),這些指責,包括互相搶路等摩擦,無非是試圖迫使美軍撤出敘利亞東北部,使得俄敘聯軍能控制敘利亞東北部的產糧區和產油區,緩解敘利亞政府的財政危機,也部分解脫俄羅斯和伊朗的經濟負擔,但很明顯,美軍不願走,幾百名美軍(還有周邊美軍)就保護了庫德武裝免遭數萬俄敘聯軍的攻擊,庫德武裝仍控制著敘利亞最主要的產糧區和產油區。

相關焦點

  • 6000名俄軍荷槍實彈,克宮下令出動裝甲旅
    主要演練防止敘利亞叛軍潛伏到俄境內發動偷襲。參與演練的兵種很多,包括摩託化步兵、炮兵、裝甲兵和偵查部隊等。這些演練主要是提升駕駛技能,提高武器的打擊精度,為快速反應,應對突發情況做準備。俄羅斯從2015年開始介入敘利亞內戰,直接或者間接擊斃大量叛軍。叛軍為報復俄羅斯,已經不限於攻擊敘利亞境內的俄軍目標,可能會有敢死隊潛入俄境內發動襲擊。俄羅斯地廣人稀,這些潛伏的人員在發動襲擊之前都很難被發現。
  • 美航母戰鬥群趕赴敘利亞,俄軍艦傾巢而出,兩大國即將開戰?
    自從敘利亞化武事件發生後,川普就叫囂著48小時內動武...但之後的消息卻是美軍「杜魯門」號航母戰鬥群正在趕往地中海的途中,其中包括7艘戰艦和6500名美軍...此時,有心的軍迷做了一個航母速度計算,照現在這個樣子,美國航母48小時之內肯定趕不到地中海!換句話說,川普叫囂的48小時動武,恐怕要遲到了!
  • 俄軍在敘利亞使用的白磷彈不違反國際公約
    資料圖:西方偏見人士製作照片諷刺俄軍使用白磷彈,白磷彈形成聖誕樹的樣子,義瑜現在的敘利亞是這麼過年,暗示俄羅斯導致敘利亞如今的現狀,此舉無論從客觀事實還是從武器裝備知識上說都略顯無知。在俄羅斯航班被確認是敘利亞IS極端武裝炸毀以後,俄總統普京曾表示要使用一切手段,動用所有武器裝備,確保俄軍在敘利亞能夠更加猛烈的打擊恐怖組織。據西方媒體報導,IS武裝組織的首都拉卡市在11月22日遭到「白磷彈」的打擊,另一個城市伊德利卜也受到類似攻擊。有目擊者聲稱,俄軍投放了一種類似白磷彈的燃燒彈藥,有10多位平民受到傷害,至少有4人不幸身亡。
  • 美軍裝甲車試圖闖過敘利亞檢查站,遭軍方和村民阻擋、投擲石塊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6月2日,美國武裝巡邏隊四輛裝甲汽車試圖通過哈塞克省的一個檢查站,遭到了敘利亞武裝部隊的士兵和當地居民的反抗。據敘利亞SANA國家通訊社報導:「敘利亞軍人和阿布-拉謝因村的一些居民阻擋美國侵略部隊由8輛軍車組成的車隊,車隊試圖從阿德-達爾達爾前往阿布-拉謝因,由於道路被擋,車隊被迫返回位於該地區的非法基地。」
  • 俄軍衛星在敘利亞失靈,格洛納斯信號全無,專家:北鬥成唯一選擇
    自2015年9月應敘利亞首腦阿薩德的請求,俄羅斯方面正式參與到敘利亞境內的作戰行動中以來,俄軍和敘軍用兩年多時間粉碎了最有戰鬥力的國際非法武裝組織,國防部在敘利亞的任務已經完成。
  • 不懼美軍威脅 俄軍勝利渡過幼發拉底河:美軍認慫沒敢發動空襲
    俄羅斯發言人瑪麗亞·扎哈諾娃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敘利亞和俄羅斯軍隊已經成功渡過幼發拉底河,並在對岸建立了陣地。在這次行動當中,美軍並沒有做出反應。正如我們在前天的稿子裡說的那樣,美軍威脅敘軍不準渡過幼發拉底河,否則將進行打擊。但是如果俄軍作為先頭部隊渡河呢?
  • 無人戰機直指黑海 美軍加大對俄羅斯行動力度
    美軍還在當地派遣了一支部隊,其編制為「第31遠徵戰鬥群第一分遣隊」,受駐紮在義大利阿維亞諾(Aviano)空軍基地的美軍第31航空隊直接領導。考慮到該項目也是美國防部自2014年啟動「歐洲威懾倡議」計劃後,投入最大的海外軍事建設項目,美方「加強對黑海地區監控」,加大對俄行動力度的做法無疑值得關注。環顧美軍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的一系列行動,外界可以清晰發現,美軍的行動正在逐漸從象徵性的調動轉向實質性的部署。其威脅程度正在加強,對俄羅斯的包圍圈也在逐漸收緊。
  • 無人戰機直指黑海,美軍加大對俄羅斯行動力度
    坎皮亞圖爾齊伊在羅馬尼亞中部,其距離塞瓦斯託波爾直線距離約800公裡,與莫斯科的距離也不算太遠,考慮到MQ-9的作戰半徑超過1,800公裡,這使得美軍的安排瞬間顯出了圖窮匕見的意味。(谷歌地圖截圖)考慮到該項目也是美國防部自2014年啟動「歐洲威懾倡議」計劃後,投入最大的海外軍事建設項目,美方「加強對黑海地區監控」,加大對俄行動力度的做法無疑值得關注。
  • 俄軍導航儀在敘利亞搜不到格洛納斯衛星,還得靠美國GPS
    ◎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 不過由於種種原因,俄羅斯初期並未精心經營「格洛納斯」系統,從90年代到21世紀初這十年幾乎完全荒廢,21世紀初組網運行的「格洛納斯」系統只有不到
  • 尷尬了,俄軍導航儀在敘利亞搜不到格洛納斯衛星,還得靠GPS
    ◎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不過由於種種原因,俄羅斯初期並未精心經營「格洛納斯」系統,從90年代到21世紀初這十年幾乎完全荒廢,21世紀初組網運行的「格洛納斯」系統只有不到10顆衛星,覆蓋區域小,定位精度差,無法滿足軍用需求,也無法撼動GPS在衛星定位導航系統領域的統治力。
  • 俄軍車隊傳出巨響,一枚炸彈突然爆炸,威力相當於50公斤TNT
    據avia.pro航空網6月21日消息,俄羅斯一輛裝甲運兵車在敘利亞遭遇炸彈襲擊而損壞,所幸車內的俄羅斯士兵並無傷亡。 據報導,此次爆炸威力相當於50公斤TNT,足夠毀壞任何一種型號的裝甲車,但由於爆炸實際上發生在裝甲車幾米之外,所以只造成了裝甲車的損壞,沒有傷害到俄軍士兵。
  • 美國指責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使用違禁武器,俄霸氣回懟:你沒資格
    眾所周知,自從俄軍介入敘利亞戰爭以來,各種先進或「大殺傷」性武器悉數登場,比如口徑飛彈、戰鬥機器人、噴火坦克、溫壓彈以及集束炸彈等...俄軍之所以在敘利亞使用這些武器,一方面是為了對它們的實戰性能進行檢驗;另一方面則是單純的為了消滅敘利亞極端組織祭出的「大殺傷」性武器,不圖別的,只要威力夠大就行
  • M1A2前裝甲被一炮擊穿!美精銳部隊遭遇硬茬:頭號陸軍名不虛傳
    這種穿甲彈可以在2000米的距離上擊穿大約垂直厚度在450毫米左右的均制鋼裝甲。當其面對T72BM、T80U等坦克吃力時,開始了第一次升級,我國的科研人員研製出了供96式使用的第二代125毫米穿甲彈。這種新型穿甲彈長徑比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可以在2000米的距離上,擊穿550毫米至600毫米左右的垂直均制鋼裝甲,已經躋身了世界前列。
  • 武裝分子激怒普京,俄軍終於動用白磷彈,大批歹徒化為灰燼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武裝分子也愈發過分,讓當地駐紮的俄軍十分惱怒,於是決定動用白磷彈來教訓武裝分子。俄軍在敘利亞部署的戰機據悉,在東古塔戰事結束後,伊德利卜地區便成為了武裝分子唯一的避難所為了儘快縮短時間,這次俄軍戰機攜帶的並非以往的普通炸彈,而是威力駭人的白磷彈,其「天女散花」一般的降落方式在夜空中非常顯眼。
  • 俄軍空天打擊IS展示新形象:有勇有謀有節(圖)
    11月29日,俄羅斯《消息報》刊發報導稱,美國國防情報局前局長麥可·弗林表示,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發揮著根本性作用,不應再將其回顧俄羅斯歷史,它不習慣臥薪嘗膽和韜光養晦,更擅長置之死地而後生,只是這一回,俄羅斯沒再展現「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民族性格,更加穩妥行事。  以下棋來比喻,俄羅斯發動此次空天打擊的特點就是:謀局在先、開局果斷、手法靈活。空襲IS是盤大棋,俄落棋雖在中東,謀的卻是「國家復興」的大局。  謀局在先,指的是政治安排明確,也就是支持敘利亞巴沙爾政權。
  • 美軍再度亮肌肉,轟炸機飛遍30個成員國上空
    其二此舉對「老對手」俄羅斯形成了戰略威懾,畢竟在歐洲方向與北美防線地區,只有俄羅斯軍隊能對北約構成潛在威脅。而且近期美俄雙方在多個地區展開了交鋒,從中東的敘利亞、伊朗到亞洲的日本海等。與之前的相互試探不同,B-52戰略轟炸機的威脅意味顯然更足。
  • 伊朗「地下長城」曝光,大批飛彈一眼望不到頭,美軍:不希望開戰
    在進入地下深處的飛彈倉庫後,可以看到大批彈道飛彈和反艦飛彈在洞庫中一眼望不到邊。據報導,近期在川普即將下臺的背景下,外界普遍擔心美國和伊朗是否會爆發衝突,對此美國軍方已經明確表明態度,聲稱不會主動挑起戰爭,不願意捲入另一場「伊拉克戰爭」,警告伊朗不要「打響第一槍」。
  • 大批俄軍戰機摧毀基地,粉碎美軍偷油計劃,經濟或遭受毀滅性打擊
    雖然在此之前俄羅斯與美國等國家一同籤訂了《開放天空條約》,可以相互派遣戰機進入對方領空巡邏,但美軍似乎並不滿足於此,依舊試圖利用各種手段探尋俄羅斯情報,直到退出該條約,才算是稍微消停了一段時間,但其野心並沒有消失,依舊在找空隙挑釁俄軍,現如今更是為了北溪2號項目與歐盟也差點鬧翻。
  • 美軍2架B1B轟炸機罕見飛越北極點,航跡詭異!這次俄軍為何沒表態
    隨後俄羅斯又爆出了亞爾斯戰略飛彈的換裝進程已經開始加速,特別是俄軍此次將換裝之後的飛彈部隊都集中到國土的最東端,也就是靠近美國的方向,這些都說明俄羅斯對美軍的忌憚達到了冷戰之後的最頂點。在該次任務中,兩架B-1B戰略轟炸機從阿拉斯加起飛後航跡非常詭異,飛越北極點後,並沒有返回,而是空中加油後,再一路飛抵格陵蘭島附近海域上空,途中還與挪威空軍進行了聯合演練。整個任務共持續16個小時,飛行距離6100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