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孫悟空在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路上,經常找人幫忙。據統計,唐僧八十一難中,悟空求助次數是22次,其中求助天庭12次,求助觀音7次,求助如來3次,還有幾次則是別人主動幫忙,不算在內。
有讀者發現,悟空在求人幫忙時,很多時候都會找觀音菩薩。然而,詭異的是,找菩薩幫忙,都是集中在六耳獼猴之前。自從六耳獼猴死後,悟空就再也不找觀音菩薩幫忙了。
這是為什麼呢?
一些讀者分析,這是因為,除掉六耳獼猴時,悟空找如來幫忙,而如來親口允諾,保證孫悟空「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臺」。也即是說,孫悟空從此就被內定為佛了,比觀音還高級,所以他不找觀音幫忙了。
這種說法有道理嗎?恐怕沒有道理。
如來只是說讓悟空坐蓮臺,沒保證他成佛,要知道菩薩也是坐蓮臺的,顯然坐蓮臺不等於成佛。而且,到後來賽太歲之難時,觀音菩薩一樣可以用緊箍咒嚇唬悟空,讓他拿出鈴鐺來。
事實上,後面悟空不找觀音菩薩幫忙,可能是以下兩方面原因。
其一,對付妖怪,沒有必要找觀音菩薩
在六耳獼猴之後,孫悟空遇到的妖怪有:鐵扇公主、牛魔王、玉面狐狸精、九頭蟲、杏仙、黃眉大王、賽太歲、蜘蛛精、蜈蚣精、青獅、白象、大鵬、老鼠精等等。
這些妖怪中,杏仙、豹子精、紅磷大蟒等精怪實力很弱,對付他們不需要別人幫忙;對付老鼠精,孫悟空則找到天上,後來李靖、哪吒幫忙了,還有青獅、白象、大鵬、玉兔等妖怪時,則各有其主來幫忙收服。
而對付九頭蟲時,孫悟空雖然覺得棘手,但碰巧看到路過的二郎神,所以就找二郎神幫忙了。
即便是觀音菩薩的坐騎賽太歲,他的紫金鈴鐺威力很大,可也難不倒孫悟空。孫悟空幾次設計,最終騙到了鈴鐺,再對付賽太歲就容易了。若不是後來觀音及時出現,恐怕賽太歲小命難保。
我們看之前,孫悟空找觀音菩薩,對付的都是什麼妖怪呢?
對付鯉魚精、沙和尚,是因為孫悟空水下功夫不行;對付黑熊怪,紅孩兒,則是有一定實力的野怪;至於救活鎮元子的人參果樹,求助觀音菩薩,則不是要對付妖怪了。至於真假美猴王,是希望菩薩辨別真假的。
而這幾種情況,後面都沒遇到,那自然就不需要找觀音菩薩幫忙了。
其二,對於劇情,不能一直找觀音菩薩
如果從作者角度來說,那這個問題更簡單。西遊記這本小說,想像瑰奇,很多法寶、磨難都天馬行空般奇妙,如同孫悟空的手段一般,每次都有新奇的玩意兒,讓讀者大開眼界。
而一旦出現相似,讀者就會覺得沒趣。比如文殊菩薩的坐騎青獅子,才下界兩次,就感覺多少有些乏味。
對於孫悟空找人幫忙,其實也是這個道理。中國神話體系中,神仙有很多很多,無論是佛家、道家還是民間散仙等。如果一直找觀音菩薩來幫忙,豈不是又重複又無聊嗎?
西遊記裡,沒出現過的或者一筆帶過的神仙聖人多了去,既然如此,作者當然可以隨便挑一個出來,作為孫悟空的求助對象,而不是一直用觀音菩薩了。
我們看青牛精那一回,孫悟空向天庭求助四次,找來了哪吒、火德星君、水德星君等人,孫悟空卻沒有找觀音菩薩幫忙。
遇到黃眉大王,孫悟空去找北方真武大帝、小張太子,甚至讓八戒去請二十八星宿來幫忙,也沒去找觀音菩薩。
為何如此?就是避免重複,所以才推陳出新。
其實,即便孫悟空多次找觀音菩薩也很正常,一方面是沿用之前的故事,一方面是因為觀音崇拜,還有就是對悟空而言,菩薩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