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子說書
《西遊記》故事裡,孫悟空當眾打死了一個叫做「六耳獼猴」的「獼猴王」,作者說是從此絕了這一個種類。
可見,六耳獼猴就是當年孫悟空結交的七聖之一——獼猴王。
那麼,問題來了:孫悟空怎麼會不認識當年的結拜兄弟獼猴王呢?你看三界大佬怎麼說?
其實,答案很簡單,這叫做「不識本來面目」,大白話叫做「迷失自我」!
《西遊記》故事裡,大佬們通用的口頭禪只有四個字「認得我嗎?」
《西遊記》故事裡,觀音菩薩與孫悟空第一次見面,觀音菩薩問的就是「姓孫的,你認得我麼?」
《西遊記》故事裡,彌勒佛第一次出場,對孫悟空的第一句就是:「悟空,認得我麼?」
《西遊記》故事裡,連巨靈神都問過孫悟空:「那潑猴!你認得我麼?」
《西遊記》故事裡,如意真仙也曾問過孫悟空:「你可認得我麼?」
《西遊記》故事裡,連牛魔王也曾經開言罵道:「潑猢猻!認得我麼?」
其實,原著中隨處可見那句「認得我麼?」這叫做「以心問心!」
《西遊記》本是修心之作,西天路上所有的妖魔鬼怪,都是孫悟空的魔心所生。
所謂「心生,種種魔生」。因為有六識,有貪慾,有恐懼,所以,群魔纏身。
西天路上,孫悟空所謂的煉魔降妖,其實不過是「隱惡揚善」四字,這才鬥戰勝佛的真諦!
《西遊記》故事裡,孫悟空打死六耳獼猴,便是「隱惡揚善」,掃淨六根。
獼猴王也好,六耳獼猴也好,都是孫悟空的猴王本身,是「心猿意馬」的表現形式。
六耳獼猴本是孫悟空五百年前的兄弟,大聖為何不認得?因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最難的是自知」。
如來的那句「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以及觀音菩薩和彌勒佛的那句「認得我嗎?」都是對此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