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偏方生吞魚膽 明目不成反中毒

2020-12-01 新華網客戶端

  民間有吃魚膽可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的說法,嘿嘿,70多歲的張大媽就因聽信這些說法,生吞了一個大魚膽,結果8小時後就上吐下瀉了。到醫院一檢查,張大媽的轉氨酶飆升過萬,被確診為魚膽中毒導致肝腎損傷。

  俗話說「病從口入」,目前正在北京地壇醫院住院治療的張大媽這回算是有了切身體會,回想起自己的傻大膽兒,至今仍然心有餘悸。

  魚膽生吞、煮熟、泡酒喝都含毒

  據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一科範穎大夫介紹,張大媽患眼疾已有數十年,各種偏方秘方這些年也用了不少。上周末到菜市場買菜看到賣草魚攤前有清理出來的魚膽,特意和老闆要了一枚,回家洗了洗,鵪鶉蛋大小的魚膽一口吞進了肚裡。可沒過一會兒,張大媽就上吐下瀉,後來症狀逐漸加重,胸悶、心慌,趕緊奔了醫院。入院後化驗結果讓醫生大吃一驚,血壓低,人處於半虛脫狀態不說,穀草轉氨酶高達10862U/L,谷丙轉氨酶高達6281U/L,不僅轉氨酸超出正常值百倍以上,肌酐也高達353,表明肝腎功能都嚴重受損,目前仍處於病重狀態。

  範穎大夫說,魚膽汁的主要成分是膽酸、牛磺膽酸、鵝去氧膽酸、牛黃去氧膽酸、水溶性鯉醇硫酸鈉、氫氰酸、組織胺等。日本學者從魚膽中提取出一種叫做鯉醇硫酸鹽的有毒化合物。它很厲害,不怕高溫加熱,也不怕酒精,很難破壞。膽汁中的鯉醇硫酸酯鈉、組胺、氫氰酸、膽酸等等都會對人體組織造成損傷。常用量為1-2.4g,超過2.5g就可中毒,甚至造成死亡。

  食用魚膽後患者一般很快就會發病,初期症狀是類似吃壞肚子的噁心、嘔吐和腹痛、腹瀉。但隨後就可能出現肝腎受損,最為嚴重的是不及時治療會出現急性肝壞死、腎衰竭、心肌損傷等,甚至造成死亡。已知的十多種有毒魚膽包括常見的青草鰱鱅四種魚和鯽魚、武昌魚等,不過由於草魚個頭大、膽汁多、容易購買,因此魚膽中毒的患者有80%是由它引起的。如果為了治病而服用魚膽,應嚴格遵守醫囑,不可擅自增加用量和服用次數。如出現中毒症狀,應立即到醫院搶救處理。範穎大夫還提醒,生食魚膽除了中毒還存在寄生蟲感染的風險,其他動物內臟也不要生吃,有可能引起感染A肝、戊肝。

  令人又愛又恨的「偏方」

  北京地壇醫院高燕菁主任藥師也提醒,我國古代的《證治準繩》一書中曾經記載過魚膽有清熱解毒、明目止痛的作用。古代的醫生也是把魚膽和其他的藥配伍,大部分作為外用藥來用,而不是直接內服。實驗證明用草魚膽汁以6毫升/千克的劑量對小白鼠洗胃,24小時之內可使小白鼠死亡。草魚膽雖有祛痰、降壓等作用,但有效劑量與中毒劑量相近,所以最好不用。

  除了魚膽,生活中還有一些補品、食物服用時也要注意。比如,多年來大家都對何首烏的黑髮功效深信不疑,可是你知道嗎,何首烏含有一種蒽醌衍生物大黃酚,這種衍生物,過量服用會出現肝臟損害。我國食品衛生法中明文規定河豚魚不能食用,但由於河豚魚肉味鮮美無比,使得很多人敢冒生命危險去食用,每年有不少吃河豚中毒的報導。河豚魚中毒是由河豚魚毒素引起的,這是一種很強的神經毒素,能造成神經傳導障礙,神經末梢和中樞神經麻痺。此外,銀杏果不僅可以煲湯,也可以入藥,但是也不能多吃,一般情況下生食銀杏果,兒童連吃20顆左右,成人連吃50顆左右就會有中毒的危險。銀杏果有毒成分是肉質及種皮中的白果酸、白果二酚,毒素會損害神經系統。

  勿急病亂投醫

  治病最好是去醫院看

  高燕菁主任藥師想要特別提醒老年朋友,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免疫力會慢慢下降,器官功能也會漸漸衰退,身體出現各種不適在所難免。雖然有些偏方在治療某些疾病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並不是對每個人都有效,尤其是不遵醫囑、自己聽信偏方而服用中草藥,極易導致中毒甚至帶來生命危險。老年人身體出現問題,切忌病急亂投醫,同時,子女應經常回家陪伴老人,發現老人身體、心理有什麼不適,科學妥善處理。

  文/王燕(北京地壇醫院)

相關焦點

  • 中醫提醒:莫要信偏方 魚膽不可吃
    唐山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蔡春江主任介紹:據《證治準繩》記載:魚膽「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止咳、止痛」的功效,治「飛血赤脈作痛及暴赤眼澀」。但其治療量與中毒量相近,服用魚膽量超過2.5g就可導致中毒甚至死亡,而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藥。在民間,有人說吃魚膽可以明目止咳、清熱解毒,還能治療氣管炎、高血壓等病,常被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
  • 武漢男子誤信偏方吞魚膽,次日肝腎功能嚴重受損送入ICU
    武漢男子誤信偏方吞魚膽,次日肝腎功能嚴重受損送入ICU 聽信民間「生吞蛇膽魚膽能清火明目
  • 男子生吞一條活泥鰍險丟命!告訴你的家人:這些偏方不能信!
    一生病,有人是不是給你推薦偏方?流鼻血時仰頭舉手可止血?嬰兒得溼疹用母乳塗?
  • 試了試偏方,大媽把自己「送」進ICU,提醒!魚的這個部位千萬別吃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苗 通訊員 宋黎勝「胃有點不舒服,上醫院呢有點麻煩,結果一低頭看見正剖殺的魚,想起一個偏方,就……」在浙江省人民醫院,病情日趨穩定的吳大媽(化名),聊起一周前的驚險經歷,仍後怕不已,「當地醫院醫生催著趕快去大醫院
  • 男子為治病買來十幾條活泥鰍,剛生吞一條就……
    聽信偏方 釀成大患 術後安全返回病房的李先生看到醫生取出的泥鰍,這才十分懊悔的講述了事情經過,原來李先生在網上看到生吞泥鰍具有清除宿便、祛溼排毒、消炎鎮痛等養生作用。
  • 家長餵幼童吃「活蝌蚪」 偏方治大病?錯!偏方要人命
    根據相關媒體介紹,2010年,就曾出現過《聽信偏方,生吞兩碗活蝌蚪》的新聞。新聞中的男子為治療皮膚病,聽信民間偏方,生吞了兩大碗活蝌蚪。不料,幾天後皮膚病未見好轉,卻出現了持續發燒、腹瀉等症狀。經多方尋醫,他被診斷出染上了一種罕見的寄生蟲疾病——曼氏裂頭蚴。
  • 女子聽信偏方「飢餓療法」治腫瘤 餓得死去活來
    現代快報記者從常州市腫瘤醫院了解到,患者聽信民間偏方而延誤治療的病例還真不少。  「我們還遇到過生了腫瘤的病人,相信民間偏方飢餓療法,幾乎到了絕食的地步,說這樣可以讓腫瘤沒有營養生長,結果腫瘤沒治好,人卻餓得昏過去。」常州市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楊全良說。
  • 男子生吞 9 只活青蛙,20 年後顱內揪出 7 釐米活蟲
    我們常說高手在民間許多民間緩解小病小痛的「小偏方」也讓很多人深信不疑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並不靠譜。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還真有人信了,難道民間偏方真的能治病?不見得。深圳一男子還因此出了事。
  • 生吞蝌蚪能治病? 當心吃下寄生蟲!
    東方網4月15日消息:生吞蝌蚪能治療皮膚病?近日,網友「elene」在茸城論壇上發帖稱,自己在小公園裡看到一位阿婆帶著孫女在撈蝌蚪,據說是「生吞蝌蚪能清熱解毒、治療皮膚病」。對於這種說法,記者諮詢方塔醫院幾名中醫,對方表示,這種「民間偏方」容易吃下寄生蟲,不能輕易嘗試。
  • 聽信偏方或有性命之憂 用藥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近來,屢屢發生因篤信偏方濫用草藥,造成人員損傷、中毒的事件。  針對以上悲劇,專家指出,個人用藥,應在醫生指導下正確進行,聽信偏方或有性命之憂。這個時候家人並不是著急帶孩子去醫院,而是上網查偏方,用銀手鐲煮水給孩子喝,用酒精給孩子擦拭身體,折騰很長時間,不但燒沒有退下來,反而升高了,身上還出現很多紅疹子,直到孩子的哭聲弱了,家人才害怕給送到醫院。  銀手鐲煮水喝根本沒有科學依據,酒精降溫,孩子太小,酒精濃度太高,很容易造成孩子酒精中毒。所以馬上就醫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 吃魚時要去除魚膽,魚膽的主要危害是什麼? 魚膽有毒麼?
    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11月21日的問題是:吃魚時要去除魚膽,魚膽的主要危害是?這道題考查了用戶對於魚膽的了解,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螞蟻莊園今日答案,一起來看下正確回答吧。螞蟻莊園小課堂11.21問題答案問題:吃魚時要去除魚膽,魚膽的主要危害是?
  • 兩女子信偏方吃蟾蜍卵 1人死亡1人重症監護(圖)
    專家:不主張市民自己根據民間偏方保健「蟾蜍的卵及其腮腺、皮膚腺的分泌物,含有多種毒性物質,燒煮不能全部破壞或消除其毒性!」成都名中醫刁本恕稱,其實往往民間偏方最容易吃出問題,因為很多食材必須嚴格控制其用量,「如果蟾蜍不挖內臟,不分皮肉,將整隻煮湯吃,實在太危險了。」刁本恕介紹,蟾蜍確實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材,入藥的主要是蟾酥和蟾衣。
  • 奶奶給9歲孫子治溼疹 讓其生吞百餘蝌蚪(圖)
    奶奶為給孫子治溼疹,讓9歲娃生吞百餘蝌蚪。孩子後怕極了—— 蝌蚪會在我肚裡長成青蛙嗎?   醫生提醒:民間有生吞蝌蚪治病陋習,但沒科學依據,千萬不能效仿  「我現在還在害怕,蝌蚪會在我肚裡長成青蛙嗎?」昨日下午,鄭州市兒童醫院外科病房內,9歲的胖胖(化名)拍著肚皮說。
  • 蛇咬你一根手指,民間偏方要你一條命
    舌頭長泡、眼屎過多、喉嚨腫痛……當地人普遍將這些症狀歸於「上火」,也不看醫生,就自己去找點蛇膽生吞降火。「清肝明目,小孩和大人都會吃。 徐所長的論文中曾介紹了一位58歲的杭州男子,聽說生吞青蛙能治腰椎間盤突出,連吃12隻,「如果吞不下去的話,先用荷葉把青蛙包起來,再用冷開水吞下去」,直到進醫院,都沒意識到自己是吃出來的病。 吃蜈蚣也是不少偏方信徒的心頭好。
  • 魚膽的主要危害是什麼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
    魚膽的主要危害是什麼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時間:2020-11-20 13:13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魚膽的主要危害是什麼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 吃魚時要去除魚膽,魚膽的主要危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