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女子信偏方吃蟾蜍卵 1人死亡1人重症監護(圖)

2021-01-15 騰訊網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藺靜)這蟾蜍作為食用藥材,古來有之,可吃蟾蜍致人死亡卻並不常見。昨天中午,家住經天路的鐘女士和媳婦袁女士為了強身健體,共吃了一碗蟾蜍卵。不到20分鐘,二人便相繼出現噁心、乏力、嘔吐等症狀,後被送往醫院救治。

不幸的是,鍾女士因食用過多不治身亡,而只吃了一小口的袁女士僥倖逃過了鬼門關,目前仍躺在重症監護室裡留院觀察。

事發:煮熟的蟾蜍卵伴醬油 二人合吃了一碗

前日中午10點,鍾女士家廚房的灶臺上「咕嚕嚕」冒著熱氣,好像在煮著什麼東西。

「媽,做啥吃呢?」媳婦袁女士忍不住問到。「託人從山上抓了幾隻癩格寶,這玩意兒吃了對身體好!」鍾女士一邊將煮熟的蛤蟆肉舀到碗裡,一邊說「今天我們吃它的卵,聽說大補呢!」從未吃過蟾蜍卵的袁女士十分好奇,便吃了一勺。而婆婆鍾女士則將剩下的蟾蜍卵拌上醬油,一口氣全部吃完了。不僅如此,她還將煮蟾蜍的湯也喝個精光。

然而,僅過了15分鐘,鍾女士便直呼頭痛,接著吐出大灘黑色嘔吐物。一旁的袁女士趕緊扶著婆婆,可發現自己也是渾身乏力,頭暈目眩。最終,二人被及時趕來的家人雙雙送入了醫院。

醫生:蟾蜍有藥用價值 但不可隨意食用

「蟾蜍體內有蟾蜍毒,食用量不能超過2毫克!」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表示,蟾蜍毒是一種神經毒素,被使用後會抑制心肌導致呼吸衰竭,「當時鐘女士就是因為食用量過大搶救無效才死亡!」

據介紹,蟾蜍的確具有強心利尿、化淤散結、解毒、消腫止痛等功能,對治療肝癌、胰腺癌等有一定療效。然而,當蟾蜍皮下毒腺被割破時,毒素極易進入蟾蜍肌肉。此外,蟾蜍內臟也存在一定毒性。

「一般患者在進食後30-60分鐘內就會發生中毒症狀,主要表現就是頭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者還會導致昏迷,循環衰竭而死亡」醫生稱,為了防止蟾蜍毒性過強傷人,現在臨床上一般將其做成中藥飲片來服用。如果用來煮湯,還會配上其他中藥材,如米仁、紅棗、白朮、茯苓等來降低毒性。

專家:不主張市民自己根據民間偏方保健

「蟾蜍的卵及其腮腺、皮膚腺的分泌物,含有多種毒性物質,燒煮不能全部破壞或消除其毒性!」成都名中醫刁本恕稱,其實往往民間偏方最容易吃出問題,因為很多食材必須嚴格控制其用量,「如果蟾蜍不挖內臟,不分皮肉,將整隻煮湯吃,實在太危險了。」

刁本恕介紹,蟾蜍確實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材,入藥的主要是蟾酥和蟾衣。蟾酥是蟾蜍表皮耳後腺及皮膚腺的分泌物,白色乳狀液體。蟾衣是蟾蜍自然蛻下的角質衣膜,「但由於其具有一定毒性,中醫一般作外用,很少用於內服,因為每個病人身體體質不同,一旦不控制好用量很容易引起中毒!」

同時,他也為記者列舉了幾種有毒的民間偏方,如魚膽、斑蝥等都不可隨意食用,「即使市民想保健,也應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服用。」

相關焦點

  • 兩男子誤抓蟾蜍煮湯食用 1人中毒死亡1人住院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兩男子誤食蟾蜍中毒, 一死一住院。圖為經ICU搶救後,小陳目前已轉至急診科做進一步治療。 記者 敖一航 攝(原標題:兩男子誤食蟾蜍中毒,一死一住院)夏天一到,有人喜歡半夜打著手電筒出去逮青蛙,如果遇到蟾蜍(俗稱癩蛤蟆)則避之不及。
  • 兩名男子抓青蛙煮酸菜湯 誤食蟾蜍中毒致1死
    記者 敖一航 攝  夏天一到,有人喜歡半夜打著手電筒出去逮青蛙,如果遇到蟾蜍(俗稱癩蛤蟆)則避之不及。不過,有人卻誤把蟾蜍當美味,吃了可就遭殃了。  7月19日,雙橋經開區2男子抓青蛙時,誤把2隻蟾蜍抓了一起食用,導致一人死亡,一人被緊急送入重醫附屬永川醫院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
  • 男子偏方治病連吞4勺蟾蜍卵 差點死過去
    53歲的老徐怎麼也不會想到,經過兩天兩夜,他終於在杭州市中醫院重症監護室的病床上醒來。這一次,說死裡逃生,還太早。醫生說,他目前還處在危險期,需要3-5天的觀察。怎麼回事?老徐依靠著僅有的一點意識,懊悔不已。明明是為了治胃病,結果卻差點要了命,「還不是那隻癩蛤蟆害了我!」
  • 男子誤食蟾蜍致死 蟾蜍毒素危害有多大
    7月19日,雙橋經開區2男子抓青蛙時,誤把2隻蟾蜍抓了一起食用,導致一人死亡,一人被緊急送入重醫附屬永川醫院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凌晨1點左右,小陳和林子發現雨已經停了,就商量著到小區外的田間抓青蛙回來煮著吃。  「他們可能也沒仔細辨別。」唐女士分析,抓青蛙時,兩人順便抓回來兩隻與青蛙極其相似的蟾蜍。小陳和林子將青蛙和蟾蜍剝皮後,用酸菜煮了一鍋「酸菜青蛙蟾蜍湯」。  當時,林子的妻子和他另一個朋友也在,4人都吃過湯裡的食物。唐女士事後得知,小陳和林子吃得較多,其餘2人基本沒吃。
  • 抓癩蛤蟆煮湯中毒1人死亡 怎樣區別癩蛤蟆與青蛙?
    記者 敖一航 攝  夏天一到,有人喜歡半夜打著手電筒出去逮青蛙,如果遇到蟾蜍(俗稱癩蛤蟆)則避之不及。不過,有人卻誤把蟾蜍當美味,吃了可就遭殃了。  7月19日,雙橋經開區2男子抓青蛙時,誤把2隻蟾蜍抓了一起食用,導致一人死亡,一人被緊急送入重醫附屬永川醫院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
  • 抓癩蛤蟆煮湯中毒導致一人死亡 蟾蜍毒素危害有多大?
    兩男子誤食蟾蜍中毒, 一死一住院。圖為經ICU搶救後,小陳目前已轉至急診科做進一步治療。記者 敖一航 攝  夏天一到,有人喜歡半夜打著手電筒出去逮青蛙,如果遇到蟾蜍(俗稱癩蛤蟆)則避之不及。不過,有人卻誤把蟾蜍當美味,吃了可就遭殃了。  7月19日,雙橋經開區2男子抓青蛙時,誤把2隻蟾蜍抓了一起食用,導致一人死亡,一人被緊急送入重醫附屬永川醫院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
  • 夫妻兩人抓蟾蜍食用 妻子因吃蟾蜍卵中毒身亡(圖)
    原標題:夫妻兩人吃了蟾蜍卵後妻子竟不治身亡最近,廣西桂林資源一對夫婦在食用了捕捉來的癩蛤蟆及癩蛤蟆蛋之後,出現中毒反應,妻子不治身亡。這事引起了不少市民的關注,一隻小小的癩蛤蟆竟然能奪走一個人的生命,它的毒素到底得有多大?
  • 抓癩蛤蟆煮湯中毒 蟾蜍毒素危害有多大竟能致死?(組圖)
    兩男子誤食蟾蜍中毒, 一死一住院。圖為經ICU搶救後,小陳目前已轉至急診科做進一步治療。記者 敖一航 攝  夏天一到,有人喜歡半夜打著手電筒出去逮青蛙,如果遇到蟾蜍(俗稱癩蛤蟆)則避之不及。不過,有人卻誤把蟾蜍當美味,吃了可就遭殃了。  7月19日,雙橋經開區2男子抓青蛙時,誤把2隻蟾蜍抓了一起食用,導致一人死亡,一人被緊急送入重醫附屬永川醫院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
  • 女子給患癌症丈夫吃蟾蜍以毒攻毒 男子不幸猝死
    「我給他吃癩蛤蟆,是想以毒攻毒啊,誰知道就這樣讓他去了,是我害了他啊!」昨天下午1點45分,杭州市中醫院急診室裡,一位中年女子蹲在地上哭成了淚人,她剛被醫生告知,丈夫王先生(化名)因搶救無效宣布死亡。  醫生的診斷書上只有兩個字「猝死」。
  • 男子為治胃病吃煮熟蟾蜍卵 上吐下瀉病危送醫
    原標題:男子為治胃病吃煮熟蟾蜍卵 上吐下瀉病危送醫□通訊員 徐尤佳 實習生 黃飄 本報記者 金潔珺為治胃病他吃下煮熟的蟾蜍卵沒想到「養生菜」未起作用,人就上吐下瀉□通訊員 徐尤佳 實習生 黃飄本報記者 金潔珺早報訊前天下午,一輛救護車匆匆駛入杭州市中醫院,車上送來的男子臉色煞白,神情虛弱
  • 誤食盤古蟾蜍中毒,6人中毒1人不治身亡,儘量不吃可疑蛙肉
    臺花蓮縣豐濱鄉日前有民眾食物中毒,該食物中毒事件造成花蓮民眾1死5傷。2019年12月17日,花蓮縣衛生局人員稱,經過衛生局相關工作人員採樣鑑定,確認6人是因為誤食盤古蟾蜍而中毒。花蓮豐濱鄉有6位民眾,本月初在一次家庭聚餐中,誤將「盤古蟾蜍」當作青蛙食用。這6位民眾在吃光聚餐中的盤古蟾蜍後1至4小時,陸續發生噁心、嘔吐及四肢麻痺等食物中毒症狀。6位中毒民眾中其中1人,在中毒事件當日下午1時許,便出現噁心、嘔吐及四肢麻痺等中毒症狀,到院前不幸不治身亡。
  • 男子一連吃下3隻蟾蜍治癌症猝死
    「我給他吃癩蛤蟆,是想以毒攻毒啊,誰知道就這樣讓他去了,是我害了他啊!」昨天下午1點45分,杭州市中醫院急診室裡,一位中年女子蹲在地上哭成了淚人,她剛被醫生告知,丈夫王先生(化名)因搶救無效宣布死亡。醫生的診斷書上只有兩個字——「猝死」。而導致王先生猝死的罪魁禍首,是他在昨天中午一連吃下的三隻癩蛤蟆(蟾蜍)。
  • 杭州一位癌症患者吃蟾蜍以毒攻毒因攝入毒素過多不幸猝死
    昨日13:24,王先生來電:市中醫院送來一個50多歲的男的,原先身體就不太好,大概想以毒攻毒,吃了一隻蟾蜍,結果中毒了,心跳都沒有了,人現在還在搶救。  舒俊核實報導:下午1:40左右,市中醫院搶救室外的大廳裡,兩個女的坐在椅子上號啕大哭,年紀小一點的女的邊哭邊喊著:「醫生救救我爸爸!救救我爸爸!」
  • 安徽藥廠三光氣洩漏事故1人死亡
    據《江淮晨報》報導 截至1月8日18時,安徽省宿州市皖北藥業有限公司三光氣洩漏事故已造成1人死亡,81人入院治療,其中重症病人23人。1月6日16時30分左右,皖北藥業有限公司實驗車間發生三光氣洩漏事故,部分工人吸入氣體後陸續發生不良反應。事發後,衛生部專家於1月7日晚抵達宿州,對重症病人進行檢查,並提出醫療救治指導意見。
  • 誤把盤古蟾蜍當青蛙食用 6人吃下肚1死5傷
    據臺灣媒體報導,花蓮豐濱鄉有6位民眾,本月初誤將「盤古蟾蜍」當作青蛙食用。吃光後1至4小時陸續發生噁心、嘔吐及四肢麻痺等症狀,其中1人送醫急救後不治。另外的5人因為食用的量不多,已康復回家。花蓮衛生局採集檢體檢驗2周後,今驗出有致命毒性蟾蜍毒色胺(Bufotenine)。
  • 臺灣6人誤食盤古蟾蜍5死1中毒 這種「老毒物」殺傷力不遜毒蛇
    有過鄉間和城郊生活經歷的小夥伴,大多對蟾蜍有所了解。蟾蜍通常出沒在夏秋之夜的路邊草叢,雖說蟾蜍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還是不少害蟲的天敵,可看它滿身的疙瘩,就讓人不敢輕易招惹。但近日據臺灣媒體報導,在臺灣花蓮縣豐濱鄉,有人不但招惹了它,還鬥膽吃了它的肉,結果釀成了1死5中毒的慘劇。
  • 臺灣6人誤食盤古蟾蜍5死1中毒 這種"老毒物"殺傷力不遜毒蛇
    科技日報2019年12月30日訊 有過鄉間和城郊生活經歷的小夥伴,大多對蟾蜍有所了解。蟾蜍通常出沒在夏秋之夜的路邊草叢,雖說蟾蜍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還是不少害蟲的天敵,可看它滿身的疙瘩,就讓人不敢輕易招惹。
  • 桂林火災已造成5人死亡,38人受傷,6人在重症監護室搶救...
    據@平安桂林消息,2019年5月5日清晨6時許,廣西桂林市雁山區西龍村一村民自建房發生火災,已造成5人死亡,38人受傷,其中6人在重症監護室搶救。另據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官網消息,經該校初步核實,5名遇難者及24名傷者均為該校學生。目前涉事出租房房主和經營者已被警方控制,火災發生原因正在調查中。
  • 家長餵幼童吃「活蝌蚪」 偏方治大病?錯!偏方要人命
    但實際上這樣吃活蝌蚪,沒生瘡的孩子可能真要生瘡了,因為一旦感染裂頭蚴身上可能會冒包。蝌蚪、青蛙、蛇,吃生的都可能感染。  根據相關媒體介紹,2010年,就曾出現過《聽信偏方,生吞兩碗活蝌蚪》的新聞。新聞中的男子為治療皮膚病,聽信民間偏方,生吞了兩大碗活蝌蚪。不料,幾天後皮膚病未見好轉,卻出現了持續發燒、腹瀉等症狀。
  • 中醫提醒:莫要信偏方 魚膽不可吃
    長城網唐山2月4日電(史愛華 記者 邢丁)一些市民朋友認為生吃魚膽可治病,加上近期一篇題為「吃魚膽能明目?六旬老人吃成肝腎損傷」的文章,再次引起了對老百姓魚膽的關注。但其治療量與中毒量相近,服用魚膽量超過2.5g就可導致中毒甚至死亡,而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藥。在民間,有人說吃魚膽可以明目止咳、清熱解毒,還能治療氣管炎、高血壓等病,常被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隨著老百姓養生意識的增強,每年都有市民因聽信偏方吃魚膽而中毒。  魚膽的膽汁中含有膽酸、牛黃膽酸、牛黃去氧膽酸等,其中氫氰酸毒性最強,比同劑量的砒霜毒性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