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3:24,王先生來電:市中醫院送來一個50多歲的男的,原先身體就不太好,大概想以毒攻毒,吃了一隻蟾蜍,結果中毒了,心跳都沒有了,人現在還在搶救。
舒俊核實報導:下午1:40左右,市中醫院搶救室外的大廳裡,兩個女的坐在椅子上號啕大哭,年紀小一點的女的邊哭邊喊著:「醫生救救我爸爸!救救我爸爸!」
就在幾分鐘前,負責搶救的醫生告訴她們,病人救不活了。
大哭的女子姓孫,20多歲,家住屏風街,剛結婚不久。
負責搶救的醫生說,患者孫先生,今年54歲。兩三年前得了食道癌,後來又擴散到肺部,身體一直不太好,一直喝著中藥。
近幾天,孫先生又感覺身體不適,思來想去,想用民間土方,以毒攻毒試試,就帶皮煮了幾隻蟾蜍吃。一天一隻,總共吃了三天,今天是第三隻了,結果蟾蜍毒素在體內擴散。
病人送到醫院時還有呼吸,但心跳已經停止。醫生搶救了半個多小時,最終沒能挽救病人的生命。13:45,醫院宣布孫先生死亡。
負責搶救的王醫生說,蟾蜍的毒素,雖在抑制腫瘤方面有療效,但攝入過多對心臟有害。病人就是攝入過多,導致心跳停止而猝死的。
孫先生的妻子懊悔不已,嘴上不停地說著:「不該給他吃呀,不該吃的啊。」
浙江已有多人因吃蟾蜍中毒死亡
1998年7月8日,餘杭區一名3歲男孩因食用蟾蜍而中毒身亡。這名姓沈的小男孩身上長滿痱子,聽說給小孩吃蟾蜍可降火去痱,7月8日一早,奶奶捉了三隻蟾蜍,剖肚去皮後,下鍋燒煮。起鍋後要小男孩趁熱食用。小男孩食用後不到一小時,就面如土色,失去知覺。家人急送醫院,最終還是沒能搶救回來。
1999年8月2日,德清一農婦聽信土郎中「肝癌是肝火旺的緣故,吃一隻蟾蜍可以降火治病,還可以防癌」的說法,去田裡抓了一隻蟾蜍,宰殺煮熟後,給肝癌晚期的丈夫吃,還叫來了兩個兒子和自己一起吃,一家人把蟾蜍的肝臟留給了最寶貝的小兒子。吃完沒多久,農婦與小兒子就出現腹瀉、嘔吐等中毒症狀,被急送到浙醫二院。農婦被救了回來,但小兒子最終因中毒太深,於兩個小時後去世。
2001年9月24日上午,江山一村民沈某在田間捉到一隻重約250克的蟾蜍。聽信民間偏方蟾蜍能治小兒疳積病,經宰殺去頭留肉、肝、卵子,加作料、食鹽和味精蒸熟後,於中午11時,給11月齡外甥女吳某食用,吳只喝了一點湯,其餘部分被沈某及家人食用。12時左右,一家人相繼出現頭痛、頭暈、腹痛、噁心、嘔吐、胸悶和四肢麻木等症狀。沈某送村醫療室診治,於14時死亡。其他中毒人員被送至江山市人民醫院搶救,經洗胃、輸液及對症治療後,症狀緩解,痊癒出院。
2002年9月9日上午7點多,金華婺城區湯溪鎮一位兩歲女孩鄒某,吃了一隻奶奶用水煮的蟾蜍(已去頭和皮,但含有蟾蜍卵),大約15分鐘後,女孩發生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送至醫院搶救無效,於當天下午4點多鐘去世。
2010年7月25日,一名在東陽打工的35歲貴州籍男子,晚餐時吃蟾蜍下白酒,很快出現頭痛、腹瀉等中毒症狀。僅三個小時後,就去世了。
國內其他地方也都有吃蟾蜍中毒身亡的報導。最慘的是發生在廣州的一起4個孩子死亡事件。據新華社2003年9月2日報導,8月31日下午,廣東省臺山市一農婦,在下田時捉到幾隻蟾蜍。聽說蟾蜍湯能為小孩子消食,於是想在開學前犒勞一下孩子們,便煲了幾碗蟾蜍湯給自己的3個孩子和侄女喝。結果4個孩子全部中毒身亡,年僅6-11歲。
蟾蜍,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癩蛤蟆。
浙江自然博物館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員陳蒼松說,蟾蜍分布範圍很廣,我國大部分省市都有,在浙江省也屬於優勢兩棲動物。在農田、池塘、農舍周邊都能看得到蟾蜍。和青蛙相比,蟾蜍個頭相對較大,但彈跳力比較差。
蟾蜍在每年的2到3月份交配產卵,一次可以產下幾百到上千顆。經過兩個月左右,卵可以從小蝌蚪變成小蟾蜍。蟾蜍處於食物鏈的中間環節,以捕食有害昆蟲為生,是農作物的保護者。
根據《浙江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蟾蜍屬於浙江省一般野生保護動物,只有經縣級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批准後,才可以獵捕。(姜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