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藥用價值那麼大,為什麼不能吃?

2021-01-15 騰訊網

吃蟾蜍可能會喪命

2018年10月6日,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告,廣東省發生1起因個人捕捉並食用蟾蜍而造成家庭聚餐5人食物中毒(其中1人死亡) 。其實,食用蟾蜍導致中毒的案例全國並不少見。2016年,重慶兩名年輕男子半夜打手電筒逮青蛙,誤把2隻蟾蜍抓了一起食用,結果導致一人死亡,一人送入ICU搶救。2003年,廣東江門林某婦女從田裡抓獲3隻蟾蜍,因認為蟾蜍湯可以清熱氣,所以將蟾蜍煲湯,給自己3個小孩和1個侄女喝。結果喝了蟾蜍湯的4個小孩在4小時內先後死亡,死後屍檢在中毒食物殘渣中檢出蟾蛛毒素。

蟾蜍雖然全身是寶,但不能直接食用

蟾蜍,俗稱癩蛤蟆,與蠍子、毒蛇、蜈蚣和蜘蛛並列為「五毒」,它不但是捕食害蟲的農業衛士,而且藥用價值極高!蟾酥、幹蟾皮、蟾衣、蟾頭、蟾舌、蟾肝、蟾膽等均為藥材,因此,素有「蟾寶」之稱。

我國著名的六神丸、梅花點舌丹、華蟾素注射液等50餘種中成藥中都有蟾酥成分。目前德國已將蟾酥製劑用於臨床治療冠心病,日本以蟾酥為原料生產「救生丹」。必須強調的是,蟾蜍雖可用作強心劑,然而一旦服用過量,就會導致心跳加快、心率紊亂甚至心臟停搏。據公開文獻報導,僅攝入0.06毫克蟾蜍毒素就可能中毒而死。當毒素誤入眼睛內,可引起眼睛紅腫甚至失明。

如果中毒了,怎麼辦?

進食,服用過量的蟾蜍製劑,或傷口遭其毒液汙染均可引起中毒,主要症狀表現為:

消化系統:劇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腹水、休克;

呼吸及循環系統:胸悶、心悸、發紺、心律不齊,心電圖可出現類洋地黃中毒的ST、T改變及傳導阻滯。重者可導致阿-斯氏症候群、呼吸和循環衰竭;

7分鐘的排酸:頭暈、頭痛、嗜睡、出汗、口唇及四肢麻木、驚厥;蟾毒誤入眼內,可引起眼睛紅腫,甚至失明。

一旦發生誤食蟾蜍中毒,應立即聯繫醫院緊急救治,採用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此外,皮膚染毒也要迅速用溫開水衝洗,並儘快到醫院就診。

蟾蜍去頭、去皮後就能吃了嗎?

蟾蜍毒素主要集中在耳下腺、皮膚腺、內臟、卵巢等部位。這些部位會分泌出毒素,因此很多人認為只要去除蟾蜍的頭和皮就可以放心吃了。蟾蜍毒素也可少量存在於肌肉和骨頭裡,如果沒有專門訓練,在切除耳下腺、皮膚腺過程中,還有可能導致腺體中的毒素汙染肌肉。比如,江門4個兒童中毒死亡的案例中,林姓婦女就已去除了蟾蜍的皮和內臟,但湯渣檢測顯示蟾蜍毒素呈強陽性。

提醒

最後,筆者特意提醒,切勿隨意食用蟾蜍、野生蘑菇、河豚魚等有毒動植物,「野味」雖然好吃,但可能只能吃一次,因為再吃只能下輩子了。

來源:中山食藥監

編輯:mon妹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作者與編輯聯繫

更多新聞資訊,請微信關注大粵中山(TENGXUN_ZSNEWS)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哈爾濱萬餘只蟾蜍上街 蟾蜍的藥用價值
    瘮人的是,不少蟾蜍被過往車輛不慎碾死,導致路上血跡一片,「屍體」遍布。  近萬隻蟾蜍「集體」上街,如此奇觀引得過往市民議論紛紛,擔心這是漲水或地震等自然災害的預兆。據一些年長的市民講,以前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蟾蜍,地面出現如此異象,極有可能是不好的預兆。還有人猜測,可能最近天氣炎熱,溼地內的水溫過高,導致缺氧,食物比較缺乏,蟾蜍才集體上街覓食。
  • 巨大蟾蜍欲吞食長蛇 蟾蜍的三大藥用價值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7日報導,俗話說狗急跳牆,在面臨天敵蛇的攻擊時,蟾蜍也會做出驚人的反擊。最近網上瘋傳的一段視頻顯示,一隻巨大的蟾蜍竟然試圖活吞90多釐米長的蛇。  視頻中,巨蟾死死咬住蛇頭,被咬的蛇努力掙扎,扭動著要從蟾蜍口中脫離出來。  現在還不清楚這段視頻是在何處拍攝的。這也不是首次有蟾蜍被抓拍到試圖吃掉天敵的場景。2008年,野生動物保護官員曾在澳大利亞達爾文市以南96公裡外的牧場看到一隻巨大甘蔗蟾蜍正欲吃掉一條漁遊蛇。
  • 具有藥用價值的盆栽綠色植物蟾蜍草的培養方法
    許多人都會在家裡放一些盆栽綠色植物,這不僅可以給他們的家庭增加很多美學價值,還可以豐富他們的個人生活,因為照顧它們需要精力和時間。對於如今許多困惑的人來說,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生活方式。然而,許多人在養花時並沒有充分發揮花卉的價值,因為有些植物不僅外表美麗,而且有很多藥用價值,所以今天我們將介紹一種簡單的植物,可以治療各種疾病,在農村被稱為「蛤蟆草」。
  • 男子一連吃下3隻蟾蜍治癌症猝死
    市中醫院急診室內科王醫生說,導致王大伯猝死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他中午吃的三隻蟾蜍,誤食過量導致中毒,進而引起心臟停搏。蟾蜍毒液具有強心作用食用0.3毫克就可能致命吃蟾蜍為什麼會毒死人?在使用適量的情況下,蟾蜍毒有著廣泛的藥用價值,但是一旦使用過量,它就會變成致命的毒藥。「因為它有強心的作用,所以一旦服用過量,就會導致心跳加快、心率紊亂甚至心臟停搏。」何博士說,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對蟾蜍毒的抵抗性不同,一般體重60公斤以下,體質又不是特別好的人,0.3mg(毫克)的蟾酥二烯醇化合物就有可能導致死亡。
  • 蟾蜍皮是一種價值極高中藥材,在農村有人養殖蟾蜍能賺了不少錢
    蟾蜍在農村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兩棲動物,與青蛙同類,都是捕捉蟲子吃的有益動物。它常生活在陰暗草叢和田間潮溼、沼澤的環境中,蟾蜍在我們眼裡通常稱它為癩蛤蟆,與青蛙不同的是蟾蜍長得很醜,身上斑點很多。其實蟾蜍是一種有毒素的動物的,是五毒動物其中的一員。
  • 女子給患癌症丈夫吃蟾蜍以毒攻毒 男子不幸猝死
    市中醫院急診室內科王醫生說,導致王大伯猝死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他中午吃的三隻蟾蜍,誤食過量導致中毒,進而引起心臟停搏。  蟾蜍毒液具有強心作用  食用0.3毫克就可能致命  吃蟾蜍為什麼會毒死人?  在使用適量的情況下,蟾蜍毒有著廣泛的藥用價值,但是一旦使用過量,它就會變成致命的毒藥。  「因為它有強心的作用,所以一旦服用過量,就會導致心跳加快、心率紊亂甚至心臟停搏。」何博士說,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對蟾蜍毒的抵抗性不同,一般體重60公斤以下,體質又不是特別好的人,0.3mg(毫克)的蟾酥二烯醇化合物就有可能導致死亡。
  • 山上一種帶刺的野果,據說有毒不能吃,殊不知很美味藥用價值高
    其實小的時候生活在農村,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為有很多的玩伴,而且還有各種各樣天然的玩具,雖然說那個時候生活條件不是那麼好,沒錢給我買各種各樣的玩具,但是我們生活依然幸福。因為有各種各樣的野果子以及各種各樣的植物。
  • 兩女子信偏方吃蟾蜍卵 1人死亡1人重症監護(圖)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藺靜)這蟾蜍作為食用藥材,古來有之,可吃蟾蜍致人死亡卻並不常見。昨天中午,家住經天路的鐘女士和媳婦袁女士為了強身健體,共吃了一碗蟾蜍卵。不幸的是,鍾女士因食用過多不治身亡,而只吃了一小口的袁女士僥倖逃過了鬼門關,目前仍躺在重症監護室裡留院觀察。事發:煮熟的蟾蜍卵伴醬油 二人合吃了一碗前日中午10點,鍾女士家廚房的灶臺上「咕嚕嚕」冒著熱氣,好像在煮著什麼東西。「媽,做啥吃呢?」媳婦袁女士忍不住問到。「託人從山上抓了幾隻癩格寶,這玩意兒吃了對身體好!」
  • 關於蟾蜍養殖要了解的幾個小知識
    在進入一個行業之前,一定會有很多問題要問,關於蟾蜍養殖項目,我總結出幾個客戶最常問到的問題,下面一起來看一下。1、蟾蜍養殖需要大棚嗎?蟾蜍養殖可以在室外散養,也可以利用大棚進行養殖,如果是利用大棚進行養殖,養殖密度可以提高三倍,因為保溫效果好,蟾蜍類藥材採集時間可以延長一到兩個月,養殖戶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養殖方式。2、蟾蜍的食物來源是什麼?都知道蟾蜍在野外是吃各種昆蟲的, 人工養殖蟾蜍已經有膨化顆粒飼料來專門供蟾蜍食用,成本低,節省人工。還可在夜晚架設黑光燈吸引蚊蟲,供蟾蜍食用。
  • 男子誤食蟾蜍致死 蟾蜍毒素危害有多大
    男子誤食蟾蜍致死:夏天一到,有人喜歡半夜打著手電筒出去逮青蛙,如果遇到蟾蜍(俗稱癩蛤蟆)則避之不及。不過,有人卻誤把蟾蜍當美味,吃了可就遭殃了。凌晨1點左右,小陳和林子發現雨已經停了,就商量著到小區外的田間抓青蛙回來煮著吃。  「他們可能也沒仔細辨別。」唐女士分析,抓青蛙時,兩人順便抓回來兩隻與青蛙極其相似的蟾蜍。小陳和林子將青蛙和蟾蜍剝皮後,用酸菜煮了一鍋「酸菜青蛙蟾蜍湯」。  當時,林子的妻子和他另一個朋友也在,4人都吃過湯裡的食物。唐女士事後得知,小陳和林子吃得較多,其餘2人基本沒吃。
  • 勿貪鮮美 秋冬吃蟾蜍中毒者多
    大洋網訊 蟾蜍俗名「癩蛤蟆」,也叫「蠄蟝」,在廣州人眼裡,蟾蜍是一種美味食物。9日,記者走訪了海珠區幾個菜市場,只在萬松園菜市場看到有賣,一斤20元。此外,記者還走訪以蟾蜍為主題的飯店,店家稱蟾蜍食用前要經過多道工序處理,處理後基本沒有毒素。
  • 我的蟾蜍基地觀察志 | 第一期 · 走進中華大蟾蜍的世界
    中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複雜,孕育著豐富的藥用動植物資源,然而,因為人們的過度開發和利用,一些名貴的藥用動植物資源相繼面臨枯竭,或瀕臨滅絕。蟾酥是中華大蟾蜍耳後腺分泌物,也是麝香保心丸的重要原料。但近年來,蟾蜍已被列為瀕危動物,蟾酥也被列為瀕危藥材。
  • 重慶男子聽信傳言吃蟾蜍皮治病 吞下兩勺即中毒
    昨晚,渝北區一身患肺癌男子飯後食用蟾蜍皮,剛吞下兩勺,就出現不良反應。被家人緊急送往渝北區二院。後轉至市急救中心,男子才最終脫離危險。  十天前的晚上十點左右,王姓男子接到弟弟的電話,叫他馬上看某電視談話節目,內容是關於治療肺癌的良方。隨後,王從節目中獲知,蟾蜍可以治癒肺癌,緊接著節目中還介紹了食用過程。
  • 農村蟾蜍皮用處多,老人卻說蟾衣比黃金還貴,為什麼
    蟾蜍其實就是癩蛤蟆,長的醜醜的,皮膚上還有很多小疙瘩,小時候最討厭癩蛤蟆了,雖然它並不可怕,但是擔心在幹農活時會碰到癩蛤蟆身上也長疙瘩,因為癩蛤蟆身上有一層粘粘的液體,聽老人說只要沾到癩蛤蟆身上的液體,皮膚上就會起疙瘩,所以每次看到癩蛤蟆後總是躲的遠遠的,生怕會碰到它們。
  • 吃植物吃土吃水泥,還有什麼是它不能食?非洲大蝸牛入侵世界各地
    在動物世界中,蝸牛是一種爬行非常慢的動物,但不能忽略有些種類蝸牛的破壞力,特別是非洲大蝸牛,是被公認的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最糟糕的一種蝸牛,非洲大蝸牛從非洲一路蔓延入侵世界各地,被多個國家地區列入外來入侵物種!
  • 三足蟾蜍有什麼特別的寓意?為什麼傳統文化中那麼追捧三足蟾蜍?
    三足蟾蜍是咱們傳統文化中十分常見的一種形象。知道今天,三足蟾蜍的身影還時常出現在咱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玉雕作品、茶具擺件、商家收銀臺……很多場合裡我們都能夠見到這種三隻腳的蟾蜍。那麼這種三足蟾蜍究竟有什麼樣的獨特寓意?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佩戴和擺放它呢?
  • 淺談人工養殖蟾蜍,新手養殖蟾蜍一定要注意哪些事項
    隨著環境的惡化,河裡面蟾蜍越來越少,市場需求有很大,以前小編真的以為蟾蜍沒什麼用,後來還是聽醫生說的,蟾蜍渾身上下都是寶貝,藥用價值很高。價格又很昂貴,所以近幾年,很多外出打工的還有剛畢業的學生青年都選擇了在家人工養殖蟾蜍。
  • 蟾蜍最長壽命是多少?為什麼以前農村的蟾蜍會比較多?看完漲知識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蟾蜍最長壽命是多少?為什麼以前農村的蟾蜍會比較多?看完漲知識蟾蜍就是是癩蛤蟆,因為身上長滿了很多疙疙瘩瘩,所以小時候看到會非常害怕,老人們也常說癩蛤蟆有毒,不要我們去碰它,後來才知道癩蛤蟆確實有毒,而且癩蛤蟆也是一味名貴的中藥材!蟾蜍最長壽命是多少?有人說以前農村的蟾蜍能長到「海碗」大,真有這麼大嗎?
  • 藥用蟾蜍養殖項目概述
    蟾蜍為水陸兩棲動物,卵生,繁殖能力很強。每年當氣溫為10攝氏度左右,蟾蜍便結束冬眠,出水開始抱對、交配、產卵了。每隻雌性蟾蜍一次的產卵量達三千多枚,蟾蜍的卵成雙行排列在管狀的膠質卵帶內,卵帶附著於水草之上。
  • 蟾蜍抗癌靠譜嗎?蟾蜍怎麼用才能沒有毒
    原標題:蟾蜍抗癌靠譜嗎?蟾蜍怎麼用才能沒有毒   蟾蜍是一種兩棲動物,外表皮膚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疙瘩,很難看,所以又俗稱癩蛤蟆。蟾蜍是一種藥與毒並存的動物,它雖然有一定的治病效果,但如果使用方法不正確的話,則輕者會導致中毒,重則要了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