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蟾蜍俗名「癩蛤蟆」,也叫「蠄蟝」,在廣州人眼裡,蟾蜍是一種美味食物。9日,記者走訪了海珠區幾個菜市場,只在萬松園菜市場看到有賣,一斤20元。此外,記者還走訪以蟾蜍為主題的飯店,店家稱蟾蜍食用前要經過多道工序處理,處理後基本沒有毒素。
在廣州基立下道,一家做了二十多年的蛤蟆的餐廳老闆告訴記者。吃蛤蟆,必須將它的血水徹底清洗乾淨,並用鹽水浸泡。信時記者陳文杰攝
食客:相信酒家經驗 不擔心中毒
昨日中午,記者去到位於海珠區基立南街的南樂酒家,這是一家專門吃蟾蜍的店。記者留意到,每桌客人都會點上一道蟾蜍,有火鍋的吃法,也有美極、椒鹽、吊燒等做法。記者翻開該店的菜牌,看到僅蟾蜍的吃法就有十多種。食客徐先生告訴記者,其知道蟾蜍有毒,「只要把毒清理乾淨就沒關係了。」徐先生表示,蟾蜍雖然長得醜陋些,「但是很美味啊,比起田雞更嫩滑。」
對於近日省內發生的1起因個人捕捉並食用蟾蜍而造成家庭聚餐5人食物中毒事故,一名食客表示不用過分緊張,「出現中毒的家庭可能是不懂分辨或者是不會處理蟾蜍的毒素才會中毒的,」該食客稱,餐飲業有豐富的處理蟾蜍毒素的經驗,「只要選擇老店鋪,就不會擔心會蟾蜍中毒的。」
店家:毒素能藥用 供貨商先行取走
記者看到,該酒家牆上貼有蟾蜍的簡介,介紹蟾蜍的功效。至於問到「吃蟾蜍怕不怕有毒」,該酒家一名工作人員笑稱「以毒攻毒嘛」。這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蟾蜍的毒素在皮膚、血液,「只要去掉皮、放掉血,再去掉頭部就好了。你別看中午人少,到了晚上都是要排隊吃(蟾蜍)的。」
那酒家是如何處理蟾蜍的毒素呢?南樂酒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廚師第一刀會去掉蟾蜍頭部及耳朵的毒囊,跟著再去掉手腳,開膛去皮。「接著就是將蟾蜍放在水龍頭下不停用水衝,起碼要衝幾個小時以上,直到看不到血絲,看上去呈雪白狀才行,跟著就放在鹽水裡面泡著待用了」該負責人表示,這樣處理的蟾蜍已沒有毒素。「我們拿貨時,供貨商會把可以做藥用的毒素先取走,所以(蟾蜍)本身也沒什麼毒了。」
信時記者陳子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