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貪鮮美 秋冬吃蟾蜍中毒者多

2021-01-15 大洋網

大洋網訊 蟾蜍俗名「癩蛤蟆」,也叫「蠄蟝」,在廣州人眼裡,蟾蜍是一種美味食物。9日,記者走訪了海珠區幾個菜市場,只在萬松園菜市場看到有賣,一斤20元。此外,記者還走訪以蟾蜍為主題的飯店,店家稱蟾蜍食用前要經過多道工序處理,處理後基本沒有毒素。

在廣州基立下道,一家做了二十多年的蛤蟆的餐廳老闆告訴記者。吃蛤蟆,必須將它的血水徹底清洗乾淨,並用鹽水浸泡。信時記者陳文杰攝

食客:相信酒家經驗 不擔心中毒

昨日中午,記者去到位於海珠區基立南街的南樂酒家,這是一家專門吃蟾蜍的店。記者留意到,每桌客人都會點上一道蟾蜍,有火鍋的吃法,也有美極、椒鹽、吊燒等做法。記者翻開該店的菜牌,看到僅蟾蜍的吃法就有十多種。食客徐先生告訴記者,其知道蟾蜍有毒,「只要把毒清理乾淨就沒關係了。」徐先生表示,蟾蜍雖然長得醜陋些,「但是很美味啊,比起田雞更嫩滑。」

對於近日省內發生的1起因個人捕捉並食用蟾蜍而造成家庭聚餐5人食物中毒事故,一名食客表示不用過分緊張,「出現中毒的家庭可能是不懂分辨或者是不會處理蟾蜍的毒素才會中毒的,」該食客稱,餐飲業有豐富的處理蟾蜍毒素的經驗,「只要選擇老店鋪,就不會擔心會蟾蜍中毒的。」

店家:毒素能藥用 供貨商先行取走

記者看到,該酒家牆上貼有蟾蜍的簡介,介紹蟾蜍的功效。至於問到「吃蟾蜍怕不怕有毒」,該酒家一名工作人員笑稱「以毒攻毒嘛」。這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蟾蜍的毒素在皮膚、血液,「只要去掉皮、放掉血,再去掉頭部就好了。你別看中午人少,到了晚上都是要排隊吃(蟾蜍)的。」

那酒家是如何處理蟾蜍的毒素呢?南樂酒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廚師第一刀會去掉蟾蜍頭部及耳朵的毒囊,跟著再去掉手腳,開膛去皮。「接著就是將蟾蜍放在水龍頭下不停用水衝,起碼要衝幾個小時以上,直到看不到血絲,看上去呈雪白狀才行,跟著就放在鹽水裡面泡著待用了」該負責人表示,這樣處理的蟾蜍已沒有毒素。「我們拿貨時,供貨商會把可以做藥用的毒素先取走,所以(蟾蜍)本身也沒什麼毒了。」

信時記者陳子垤

相關焦點

  • 夫妻兩人抓蟾蜍食用 妻子因吃蟾蜍卵中毒身亡(圖)
    原標題:夫妻兩人吃了蟾蜍卵後妻子竟不治身亡最近,廣西桂林資源一對夫婦在食用了捕捉來的癩蛤蟆及癩蛤蟆蛋之後,出現中毒反應,妻子不治身亡。這事引起了不少市民的關注,一隻小小的癩蛤蟆竟然能奪走一個人的生命,它的毒素到底得有多大?
  • 食客誤食蟾蜍致死 廣州將發布蟾蜍食用預警
    海口晚報網9月21日訊  日前,因順德有人誤食蟾蜍致死,佛山昨日已全面叫停食用蟾蜍。但記者昨日走訪了廣州多家主營蟾蜍(廣州人稱之為「蠄蚷」)的酒樓食肆發現,老廣吃蟾蜍的熱情絲毫沒降溫,個別蟾蜍酒樓的晚市訂座率高達100%。對此,廣州市食安辦表示,著手調查全市蟾蜍食用現狀,不日將發布蟾蜍食用預警。
  • 吳敦義重批蔡英文"空心" 籲民眾勿讓貪腐集團回來
    原標題:吳敦義重批蔡英文"空心" 籲民眾勿讓貪腐集團回來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吳敦義13日到高雄輔選,重炮批評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是「空心蔡」,呼籲人民絕對不要讓貪腐集團捲土重來。   據報導,吳敦義13日到高雄為國民黨「立委」候選人張顯耀輔選站臺,「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也相挺站臺。
  • 誤把盤古蟾蜍當青蛙食用 6人吃下肚1死5傷
    據臺灣媒體報導,花蓮豐濱鄉有6位民眾,本月初誤將「盤古蟾蜍」當作青蛙食用。吃光後1至4小時陸續發生噁心、嘔吐及四肢麻痺等症狀,其中1人送醫急救後不治。另外的5人因為食用的量不多,已康復回家。花蓮衛生局採集檢體檢驗2周後,今驗出有致命毒性蟾蜍毒色胺(Bufotenine)。
  • 哈爾濱萬餘只蟾蜍上街 蟾蜍的藥用價值
    瘮人的是,不少蟾蜍被過往車輛不慎碾死,導致路上血跡一片,「屍體」遍布。  近萬隻蟾蜍「集體」上街,如此奇觀引得過往市民議論紛紛,擔心這是漲水或地震等自然災害的預兆。據一些年長的市民講,以前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蟾蜍,地面出現如此異象,極有可能是不好的預兆。還有人猜測,可能最近天氣炎熱,溼地內的水溫過高,導致缺氧,食物比較缺乏,蟾蜍才集體上街覓食。
  • 冬季,多給家人吃此肉,不炒不燉,入鍋一蒸,鮮美軟爛,太香了
    我很樂意為大家做飯,也很樂意將做飯中的經驗和樂趣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更希望大家給予我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的最大動力,為大家做出更健康美味的美食導語:冬季,多給家人吃此肉,不炒不燉,入鍋一蒸,鮮美軟爛,太香了立冬以後,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了,天氣變冷
  • 蟾蜍抗癌靠譜嗎?蟾蜍怎麼用才能沒有毒
    原標題:蟾蜍抗癌靠譜嗎?蟾蜍怎麼用才能沒有毒   蟾蜍是一種兩棲動物,外表皮膚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疙瘩,很難看,所以又俗稱癩蛤蟆。蟾蜍是一種藥與毒並存的動物,它雖然有一定的治病效果,但如果使用方法不正確的話,則輕者會導致中毒,重則要了人命。
  • 臺灣民眾誤食盤古蟾蜍中毒1死5傷 誤認為青蛙食用
    臺灣民眾誤食盤古蟾蜍中毒1死5傷 誤認為青蛙食用原標題:臺灣花蓮民眾誤食盤古蟾蜍中毒 致1死5傷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花蓮縣豐濱鄉日前有民眾食物中毒,造成1死5傷,花蓮縣衛生局人員採樣鑑定,17日確認
  • 這些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有多人中招
    晚餐時,用自採的野蘑菇做了一個炒菜和一個湯,味道鮮美。 但餐後不過半個小時,全家人都肚子不舒服,接著腹痛反胃並出現嘔吐的症狀。意識到可能是蘑菇中毒,一家三口急忙打車到廈門前埔醫院急診。經醫生檢查診斷,確係食用毒蘑菇所致,馬上注射藥物,進行解痙止痛、補液促進排毒等治療,一家三口的身體狀況很快穩定下來。
  • 蟾蜍藥用價值那麼大,為什麼不能吃?
    吃蟾蜍可能會喪命2018年10月6日,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告,廣東省發生1起因個人捕捉並食用蟾蜍而造成家庭聚餐5人食物中毒(其中1人死亡) 。其實,食用蟾蜍導致中毒的案例全國並不少見。2016年,重慶兩名年輕男子半夜打手電筒逮青蛙,誤把2隻蟾蜍抓了一起食用,結果導致一人死亡,一人送入ICU搶救。
  • 青蛙和蟾蜍都是蛙類,那麼怎麼分辨它們呢
    平常可見的蟾蜍首先,從產卵的時間上兩者是有差別的,蟾蜍產卵期在華北地區是三四月份,在江南是2月份,而青蛙的產卵期在江南是三四月份其次,這兩種動物的卵也不一樣,蟾蜍的卵由膠質膜圍成一條長帶狀,帶內的卵交錯 排成4行,卵帶纏繞在水溝或水池的水草上。青蛙的卵由膠質膜圍成球狀,再聚成團狀。蝌蚪的區別一是從時間上,蟾蜍產卵之後一般一周左右就孵化成小蝌蚪了,因此,早春出現的是蟾蜍的蝌蚪。二是從形態上看,蟾蜍的蝌蚪身體笨重,黑色,口在頭前,尾鰭淺灰色,較短;青蛙的蝌蚪身體略呈圓形,尾鰭較長,身體顏色較淺,口在頭部的前端。
  • 扒一扒動物廝殺瞬間:蟾蜍吃蛇
    原標題:扒一扒動物廝殺瞬間:蟾蜍吃蛇【巨大蟾蜍「逆襲」欲活吞1米長蛇死咬蛇頭】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7日報導,俗話說狗急跳牆,在面臨天敵蛇的攻擊時,蟾蜍也會做出驚人的反擊。最近網上瘋傳的一段視頻顯示,一隻巨大的蟾蜍竟然試圖活吞90多釐米長的蛇。
  • 多人中招,路邊的「野花」你不要採!
    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劇毒,一經接觸人畜傷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臟麻痺(心率失常導致),血管封閉,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 但因其對二氧化硫等毒性氣體有較強的抗性,對粉塵煙塵有較強的吸附力,被稱作是「綠色吸塵器」在公園多有種植。兒童喜歡將其當筷子和飲料攪棍使用而引起中毒。特別注意的是夾竹桃的枝葉焚燒後的氣體是有高度毒性的。
  • 海南食安辦發警示:慎食麻風果海鱟蟾蜍毒蕈等
    在這份安全消費提示中,海南省食安辦列舉了近幾年常見的誤食有毒動植物和防範辦法:  一、毒蘑菇中毒  毒蕈(dú xùn 即俗語「毒蘑菇」)中毒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多發生在高溫多雨的夏秋季節。對市場上出售的野蘑菇也不能放鬆警惕,尤其是不要採購、製作和食用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蘑菇。如果不慎誤食了有毒蘑菇,應及時採取催吐、洗胃、導瀉等有效措施,並及時求醫診治。  二、麻風果中毒  麻風樹又名假花生樹、青桐木、黃腫樹、臭油桐、亮桐、水漆、桐油樹等,屬大戟科灌木,高3~4米。種子呈長圓形,種衣呈灰黑色。
  • 男子誤食蟾蜍致死 蟾蜍毒素危害有多大
    男子誤食蟾蜍致死:夏天一到,有人喜歡半夜打著手電筒出去逮青蛙,如果遇到蟾蜍(俗稱癩蛤蟆)則避之不及。不過,有人卻誤把蟾蜍當美味,吃了可就遭殃了。凌晨1點左右,小陳和林子發現雨已經停了,就商量著到小區外的田間抓青蛙回來煮著吃。  「他們可能也沒仔細辨別。」唐女士分析,抓青蛙時,兩人順便抓回來兩隻與青蛙極其相似的蟾蜍。小陳和林子將青蛙和蟾蜍剝皮後,用酸菜煮了一鍋「酸菜青蛙蟾蜍湯」。  當時,林子的妻子和他另一個朋友也在,4人都吃過湯裡的食物。唐女士事後得知,小陳和林子吃得較多,其餘2人基本沒吃。
  • 男子一連吃下3隻蟾蜍治癌症猝死
    「我給他吃癩蛤蟆,是想以毒攻毒啊,誰知道就這樣讓他去了,是我害了他啊!」昨天下午1點45分,杭州市中醫院急診室裡,一位中年女子蹲在地上哭成了淚人,她剛被醫生告知,丈夫王先生(化名)因搶救無效宣布死亡。醫生的診斷書上只有兩個字——「猝死」。而導致王先生猝死的罪魁禍首,是他在昨天中午一連吃下的三隻癩蛤蟆(蟾蜍)。
  • 一桌人覺得蟾蜍和青蛙一樣,12人吃了蟾蜍後全部被送醫搶救
    生活中的蛤蟆可真的是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千萬不可以亂吃。蟾蜍俗稱癩蛤蟆,因為有毒所以禁止食用,最近有十幾名工友就是因為錯誤食用了癩蛤蟆,被緊急送往醫院,險些喪命。幾天錢,有幾名工友一起給一家農戶修理房子,收工後,這位房主為了感謝工人們的辛苦勞動,就決定晚上請他們在家裡吃飯,飯桌上上了一盤新鮮玩意,紅燒蟾蜍。大夥都以為這蟾蜍和青蛙是一個樣的,自己從來沒有吃過就紛紛的拿起筷子嘗鮮,一大盤子的菜全都被十幾個人吃光了,有的人吃的多些,有的吃的少些,但是大家全部都吃了。
  • 正值春季 這些曾毒倒東莞人的野生蘑菇勿摘
    正值春季 這些曾毒倒東莞人的野生蘑菇勿摘 2017年03月09日 12:41 去年5月,東莞5名市民前往大嶺山鎮馬鞍山遊玩,途中採回野蘑菇食用後被毒倒,其中有中毒者不幸離世。
  • 黑眶蟾蜍、中國雨蛙、海蟾蜍和紅點蟾蜍,你知道嗎
    黑眶蟾蜍是一種體型較大的蟾蜍,在我國境內分布很廣,一般在中南部地區都有廣泛分布。黑眶蟾蜍一般體色為黃棕色,會有不規則的棕紅色紅斑。而它在外形方面最大的外觀特徵就是從嘴巴處開始有黑色骨質脊稜,一直沿延伸到眼臉處並直達鼓膜上方,形成一個黑色的眼眶,也因此而得名。
  • 杭州一位癌症患者吃蟾蜍以毒攻毒因攝入毒素過多不幸猝死
    昨日13:24,王先生來電:市中醫院送來一個50多歲的男的,原先身體就不太好,大概想以毒攻毒,吃了一隻蟾蜍,結果中毒了,心跳都沒有了,人現在還在搶救。  舒俊核實報導:下午1:40左右,市中醫院搶救室外的大廳裡,兩個女的坐在椅子上號啕大哭,年紀小一點的女的邊哭邊喊著:「醫生救救我爸爸!救救我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