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和蟾蜍都是蛙類,那麼怎麼分辨它們呢

2020-12-08 生活沒有了詩和遠方

蛙類屬於兩棲動物,在脊椎動物進化史上是從水生到陸生的過渡類群,它們的成體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陸地上生活,但繁殖時必須回到水中,在水中產卵、發育並完成變態。

最為常見的青蛙

早春出現的蝌蚪一般是蟾蜍的,因為青蛙產卵期在江南是三四月份,華北、東北地區則要到五月下旬。 春季,當你漫步在溪流、水塘邊時,經常會看到水中有黑色的與高粱粒大小差不多的顆粒包裹在膠狀物質中構成的帶狀物或塊狀物,這些就是蛙類產的卵帶或卵塊。蛙類把它們產在水中,在水中孵化成蝌蚪。蝌蚪就在水中生活,以植物為食。蝌蚪的形態像魚,用鰓呼吸,尾擺動產生運動,蝌蚪在水中生活一段時間後,先長出後腿,再長出前腿,尾巴逐漸消失變成小蛙,就能到陸地上生活了。

平常可見的蟾蜍

首先,從產卵的時間上兩者是有差別的,蟾蜍產卵期在華北地區是三四月份,在江南是2月份,而青蛙的產卵期在江南是三四月份,在華北地區主要在5月上旬,東北地區則要到5月下旬。其次,這兩種動物的卵也不一樣,蟾蜍的卵由膠質膜圍成一條長帶狀,帶內的卵交錯 排成4行,卵帶纏繞在水溝或水池的水草上。青蛙的卵由膠質膜圍成球狀,再聚成團狀。蝌蚪的區別一是從時間上,蟾蜍產卵之後一般一周左右就孵化成小蝌蚪了,因此,早春出現的是蟾蜍的蝌蚪。二是從形態上看,蟾蜍的蝌蚪身體笨重,黑色,口在頭前,尾鰭淺灰色,較短;青蛙的蝌蚪身體略呈圓形,尾鰭較長,身體顏色較淺,口在頭部的前端。

蟾蜍

一般來說,蛙類對卵及幼體是不予保護的,但在熱帶地區,也有很多例外,如巴西產的一種雨蛙,雌性背部形成皿狀的育囊,囊中可以放20枚卵,待蝌蚪長出附肢後才離開;達爾文蛙,生殖時雄性把受精卵吞入聲囊中,發育到幼體再從親蛙口中逸出。

據說這是全世界最大的蝌蚪

青蛙是人們常見的小動物。它常棲息於稻田、池塘以及河流沿岸的草叢中,因為是兩棲動物,既能生活在陸上,也能生活在水中,所以有時青蛙也潛伏在水裡。

兩側有大包的青蛙

青蛙的眼睛很大,位於頭頂。眼睛不僅構造完善,而且十分發達,尤其對運動的物體反應特別敏銳。它專門捕捉運動著的動物為食,愛吃活的。敏銳的視覺還使它總能發現天上的鷹這類敵害,快速逃走。人們為此詳細研究了蛙眼的構造和機能,並仿造出「電子蛙眼」,用以感知各種運動著的物體。這種儀器經過改進,可以用於監視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幫助人們加強對交通的管理。

青蛙吃小蛇

青蛙的食量很大,食物種類也很多。它的食物來源包括昆蟲、田螺、蝸牛、小魚、小蝦、小蛙、魚卵,等等,但主要還是吃昆蟲。由於青蛙多生活在農田附近,因此常常捕食害蟲,被人們譽為「田園衛士」。從這一點上說,青蛙能消滅農業害蟲,對農業是有益的。但是,青蛙在捕食昆蟲時根本不可能具備區別與選擇的能力。它在捕食昆蟲的同時,也往往捕食農田益蟲。加上它還吃魚、蝦、魚卵等,對漁業會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說青蛙既有益也有害。

田雞

青蛙俗稱田雞,肉味十分鮮美。不過,站在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維護良好自然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的立場上,人們不應該捕食青蛙。它是值得保護的動物。

相關焦點

  • 由其他蛙類養殖向蟾蜍養殖轉型容易嗎
    說道蟾蜍養殖,人們最先想到的是與它相近的,之前一直比較火爆的青蛙養殖、林蛙養殖和牛蛙養殖等。這些種類都屬於蟾蜍的近親,但它們和蟾蜍養殖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蟾蜍養殖不需要將其宰殺,而是採集身上的蟾衣和蟾酥加工藥材,不像其他蛙類是供食用的。
  • 富人和窮人與蟾蜍和青蛙的定律
    在真正的愛情裡面,沒有高低之分、沒有貴賤之分、沒有年齡之分、沒有種族之分、甚至沒有性別之分,每個人都有愛與被愛的權利。(僅代表個人觀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青蛙和蛤蟆都是屬於蛙類,但它們的命運為什麼不一樣哪?一個做了人們口中的美食,一個被人們天天好茶好吃的供著。差距為何如此之大?
  • 國內有一種長鬍子的蟾蜍,嘴唇上有多條角質刺,中國特有珍稀蛙類
    在青蛙種類中,蟾蜍也屬於蛙類中一種,現在已知的蟾蜍科有300多種蟾蜍,分布在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等地區,而在國內有一種體態奇特的蟾蜍,被稱為是「長鬍子的蟾蜍」——崇安髭蟾,是因為其雄崇安髭蟾的嘴唇緣每側各有5-8枚角質刺。
  • 廈門各小區蛙類數量逐增 專家稱是城區環境提升的印證
    夜幕降臨,在不少小區裡,青蛙的叫聲變成了城市裡最動聽的夜間「交響曲」。  近兩年,隨著城區環境的改善,許多小區都能聽到蛙聲。專家介紹,廈門常見的蛙類有20多種,其中東坪山的蛙類物種是島內最為豐富的。近日,本報記者跟隨一群自然觀察者、生態攝影師、親子家庭來到東坪山,踏著夜色尋訪蛙類,走近這群「夏夜歌唱家」。
  • 如何區分青蛙和蟾蜍
    如何區分青蛙和蟾蜍 青蛙和蟾蜍長得有些像,但區別也很大。首先,它們在外觀上有很多的不同,比如不同的皮膚、顏色和體型。青蛙和蟾蜍在行為習性上也不一樣。比如,青蛙主要生活在靠近水源的地方,而蟾蜍就可以住得離水源遠一些。青蛙跳躍的高度也往往超過蟾蜍。只要仔細觀察細節,你就能將這兩種動物區分開來。
  • 五、蟾蜍(學名Bufo bufo,英文名Toad),青蛙(學名Rana nigro...
    五、蟾蜍(學名Bufo bufo,英文名Toad),青蛙(學名Rana nigromaculata,英文名Frog)   蟾蜍和青蛙屬兩棲綱,無尾目,蟾蜍屬蟾蜍科,青蛙屬蛙科。品種很多,它們是脊椎動物由水生向陸生過渡的中間類型。   蟾蜍和青蛙生活在田間、池邊等潮溼環境中,以昆蟲等幼小動物為食料。
  • 地球上7238種青蛙和蟾蜍中,「巨蛙」和「小矮蛙」花落誰家?
    我們知道大人國和小人國在現實世界中並不存在,也沒有什麼巨人和小矮人,那麼動物世界中是否有「巨人」和「小矮人」呢?讓我們走進青蛙世界一探究竟。△(圖片來源:veer圖庫)青蛙中的「巨人」大家可能都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是大鯢,俗稱「娃娃魚」,那麼世界上最大的青蛙是誰呢?
  • 寓言故事:青蛙和蟾蜍
    池塘邊上,青蛙和蟾蜍在青草叢裡相遇了。
  • 它長得像青蛙,但是跟青蛙有六大區別,它需要怎麼養殖呢?
    還是有很高的價值的,所以這幾年養殖的還比較多,那麼應該怎麼養殖蟾蜍呢?它跟青蛙有什麼區別呢?第一方面就是有關於蟾蜍的介紹。第二個方面就是蟾蜍應該怎麼養殖呢?第一點就是關於場地方面的問題。看看它喜歡在什麼地方生長的。其實這一點它是跟青蛙差不多的,因為它喜歡在草叢中還有石穴中,泥穴中生長,所以大家在選地方的時候最好就是要選擇這種地方的。還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要在周圍攔上一些護網,就是怕它們會逃跑。
  • 長久不死的青蛙和蟾蜍
    一七八二年四月法國巴黎近郊的一位打十工人無意間在地下四米深處的石灰巖層中發現了四隻還有生命體徵的蟾蜍他們並排存活於一塊巨大的石頭縫中經科學鑑定他們已經活了一百多萬年了1782年4月法國巴黎近郊的一位打十工人無意間在地下四米深處的石灰巖層中發現了四隻,還有生命體徵的蟾蜍,他們並排存活於一塊巨大的石頭縫中經科學鑑定
  • 青蛙蟾蜍友誼萬萬歲
    學生發現:1)青蛙和蟾蜍說的話都差不多,大多反覆三次。重要的話說三遍,讓人印象深刻。2)青蛙和蟾蜍有點囉嗦的說話方式很可愛,很有趣,讀前面一句,我就知道後面會說什麼了。3)反覆中,我發現青蛙很關心蟾蜍,蟾蜍有點傻,傻得可愛;青蛙勤快、意志力強,蟾蜍貪吃、有點懶等特點。4)《青蛙和蟾蜍》中的每個故事情節幾乎也都是「重複」的。
  • 動物的卵(二):野外怎麼區分蛤蟆和青蛙的卵和蝌蚪?
    從外表區分青蛙和蟾蜍,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容易的事情了,青蛙和蟾蜍都屬於無尾目不同科的兩棲動物,青蛙屬於蛙科,蟾蜍屬於蟾蜍科。  孩子們撈到蝌蚪後往往都會聚在一起爭辯一翻到底是青蛙的小寶寶還是蟾蜍的乖孩子,它們都是黑色的,有一個大大的頭部、細長的尾部,靈活自在地在水裡遊來遊去。這到底怎麼區分啊?
  • 眾所周知青蛙是吃害蟲的益獸,但是你知道青蛙的看家本領嗎
    所以大部分生活在熱帶和溫帶多雨地區,分布在寒帶的種類極少。我國的蛙類有130種左右,它們幾乎都是消滅森林和農田害蟲的能手。 在農田裡常見的蛙類有黑斑蛙、澤蛙、金線蛙、花背蟾蜍等等。從古巴引入的牛蛙可算是蛙中的「巨人」,體長可達20釐米。它那哞哞的鳴聲很像牛叫,所以叫牛蛙。其實我國也有身體很大的蛙,例如生活在江南稻田中的虎紋蛙,身長超過12釐米,鳴聲猶如狗叫。
  • 青蛙與蟾蜍
    《青蛙與蟾蜍》作者:黛荷翁(原創)青蛙王子畢竟時代變了,對事物的褒貶,標準也發生了變化。說過去,青蛙一般倒是常被讚揚,溢美之詞常用常新,甚至被定義成青蛙王子,其自身之瀟灑倜儻自不必說。這屬於常態思維或舊時標準範疇的事。說蟾蜍,一般沒人知道,除非說癩蛤蟆,會有人想起它,且那時多數是對它反感的,這也是常理或過去標準。但是,現在有人這麼分析問題了。他說,沒聽說過青蛙王子有何志向和作為,除了勾引小姑娘以外。
  • 教你三招,辨別青蛙和癩蛤蟆的蝌蚪
    很多小朋友在野外發現了小蝌蚪,也許會抓幾條回去養在水裡,希望小蝌蚪能長成小青蛙。可往往到最後,小蝌蚪非但沒有長成小青蛙,反而長成了小癩蛤蟆。這是怎麼回事呢?蟾蜍蝌蚪原來青蛙和蟾蜍(癩蛤蟆)都屬無尾兩棲動物。
  • 盤點《精靈寶可夢》中的蛙類寶可夢
    1、妙蛙種子、妙蛙草、妙蛙花、mega妙蛙花妙蛙種子家族是關都地區的御三家中的草系,它們的屬性都是草系加上毒系的。在外形方面,它們全都是背上背著棵植物的蛙類。不過妙蛙種子和妙蛙草的模樣像是青蛙,而妙蛙花和mega妙蛙花則更像是全身時疙瘩的癩蛤蟆。2、蚊香蛙、快泳蛙、牛蛙君蚊香蛙,水系寶可夢,它的外形是一隻肚皮上有著蚊香花紋的蛙類,看上去比較木訥。
  • 科學家發現地球有史以來最大蛙類
    圖片來源:Luci Betti-Nash, Dan Klores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古生物學家大衛·克勞斯率領的多國考古小組,在2月18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公布了他們歷時15年的考古研究發現:他們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挖掘到遠古巨蛙化石,這種巨蛙很可能為地球有史以來的最大蛙類
  • 江蘇無錫:青蛙已經成了稀有動物 蛙聲一片其實都是癩蛤蟆
    隨著城市的發展,很多市民發現,小區池塘裡青蛙越來越少,成了「稀有動物」。蟬鳴、蛙叫,是人們對於夏天的最深印象。很多人入夢,都有夏日池塘裡傳來的陣陣蛙聲的相伴。「黃梅天晚上特別是下過雨後,青蛙叫得最響了,簡直就像交響樂!現在能聽到的蛙聲都是癩蛤蟆在叫。」家住融創天鵝湖小區的老無錫謝阿姨說,她以前住的地方有很多農田,晚上拿手電筒一照,稻田裡隨處可見青蛙。
  • 青蛙和蟾蜍的不同命運 frog toad
    青蛙和蟾蜍都稱蛤蟆,本屬一類,因為外表的俊醜,它倆開始了截然不同的生活軌跡。frog fog smog dog jog log 串聯記憶:青蛙有霧吐煙霧,小狗慢跑拖原木。frog/青蛙,fog/霧,smog/煙霧,dog/小狗,jog/慢跑,log/原木。toad:蟾蜍,諧音『』偷的『』——癩蛤蟆是專門偷東西的。青蛙的表皮像翠綠色的葉子,嫩、滑、有光澤。它的眼睛黑亮迷人,叫聲甜美。
  • 《青蛙和蟾蜍》:一套從「圖像閱讀」到「文學閱讀」的優質橋梁書
    如果您的孩子恰巧正在讀一、二年級,那麼他所讀之書就應該從以圖像為主轉換到以文字為主,但是這種轉換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孩子需要一些橋梁,才能實現平穩的過渡。而《青蛙和蟾蜍》就是這樣一套從「圖像閱讀」到「文學閱讀」的優質橋梁書,全系列包含《好朋友》《好夥伴》《快樂時光》《快樂年年》四本,共20個小故事。「描述了青蛙和蟾蜍這兩個好朋友,每一天所發生的點點滴滴。」《青蛙和蟾蜍》的圖文是由美國著名童書作家畫家艾諾洛貝爾創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