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蟾蜍養殖,人們最先想到的是與它相近的,之前一直比較火爆的青蛙養殖、林蛙養殖和牛蛙養殖等。這些種類都屬於蟾蜍的近親,但它們和蟾蜍養殖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蟾蜍養殖不需要將其宰殺,而是採集身上的蟾衣和蟾酥加工藥材,不像其他蛙類是供食用的。由於此次新冠疫情的出現,無論是捕捉野生動物還是人工養殖的,只要其用途是食用,那麼合法性就備受爭議,相關的法律法規陸續出臺,理性的人們都支持拒絕食用這些種類,那麼,這些以食用為目的養殖的品種最終的出路就是轉型,是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
首先說養殖場地,這幾種蛙類的養殖場地都需要有水有陸地的地方,基本習性都是喜陰涼,愛躲藏,像牛蛙這種體型較大的種類,它的養殖場地簡單改建一下,就可以進行蟾蜍養殖,單位面積內的個體可以相應增加,總的來說需要改動的地方不太多,轉項比較適合 。
其次是飼料,在自然界,這幾個品種都是以捕食昆蟲為食,現在比較常用的方法,是餵食顆粒飼料,可以按照配方自己製作,配料相似,都可以用的。
最後技術方面,養殖方面的技術各個品種相似,主要是蟾蜍養殖關於藥材的採集加工技術,這個在吉林某蟾蜍養殖合作社可以學習到全套的成熟技術,按流程操作,易學易懂。
藥用品種蟾蜍,本身生命力頑強,繁殖速度快,建議初期直接引進成年蟾蜍進行蟾衣和蟾酥的採集,當月 可見到效益。對於這一問題,現在市場上有些技術培訓機構誇大宣傳蟾蜍種苗的價值,以出售優質種苗獲利,其實用來採集藥材的蟾蜍對品種沒有要求,且每隻雌性蟾蜍每次產卵3千到5千尾,也就是說,大概20隻蟾蜍產卵後,就可獲得近10萬尾種苗,以這一理由收取高昂費用,是不應該的。
想要轉項養殖的朋友要理性選擇,多做考察!